第117章 公得此奇人必定天下!我背刺聖體,你敢割地我就敢坑曹操!

作者:天命不在身 字數:4230

“這是俺們右軍師蕭伯溫啊,這你都不認識?”

張飛憋瞭半天,終於等到說話機會,不等蕭和開口便一臉驕傲的替他報上姓名。

張松眼眸陡然瞪大,驚問道:

“足下就是傳聞中,師從世外仙人,神機妙算,奇謀百出,劉豫州新拜的那位軍師蕭和蕭伯溫?”

張松這麼一通光環扣下來,蕭和應也不是,不應也不是,隻能略顯尷尬的笑瞭一笑。

不應,自然代表著默認。

張松倒吸一口涼氣,上上下下重新打量起瞭蕭和,似乎不敢相信,傳聞中奇謀破曹操,妙計敗周瑜的那位奇人,竟是這麼一個年輕的書生。

良久後,張松方始回過神來,向著蕭和一揖:

“松在益州之時,便早聽聞過蕭軍師種種神機妙算,今日一見,松方始相信,傳聞果真非虛。”

說罷,張松又轉向劉備,慨嘆道:

“劉豫州能得蕭軍師這等奇人輔佐,當真是天命所在,氣運加身也。”

“松果真沒有看錯,能平定亂世,中興漢室者,唯豫州也!”

劉備大笑,遂舉杯共飲。

結連劉璋,借蜀軍引蛇出洞之計,就此便是定下。

鑒於曹孫聯軍來犯在即,張松便要即刻動身,回往成都實際計劃。

“永年兄且慢。”

蕭和卻攔下瞭張松,叫鄧艾拿來筆墨,提筆寫下瞭一份名單,交給瞭張松。

嚴顏,法正,孟達,李嚴,吳蘭…

名單之上,乃是一串名字,皆為蜀中文官武吏姓名。

“蕭軍師,這…”

張松捧著那份名單,茫然的抬頭看向蕭和。

“劉季玉至少要派五千到一萬蜀軍出川,這麼多兵馬,自然少不瞭武將謀士來統領。”

“名單上這些人,將來多可為主公所用,就煩請永年兄提請劉季玉,務必令這些人統軍出川來助戰…”

聽得蕭和所說,張松恍然明悟,眼眸中又透出深深驚奇。

這位蕭軍師,遠在荊州,竟對千裡之外的蜀中人物,似乎是瞭如指掌?

張松正暗自稱奇時,蕭和手指已落在名錄上首位名字上:

“尤其是這法正法孝直,永年兄務必要確保此人能隨軍出川。”

“我知這法孝直有王佐之才,然自恃甚高,他未親眼見過主公,未必就相信主公乃當世明主,恐不願出川來荊州。”

“永年兄你與這法孝直既是交情深厚,應該有辦法說服他吧。”

聽到“王佐之才”四個字,劉備精神陡然大振,霎時間神情興奮到如獲至寶一般。

張松卻是心頭猛然一震,臉色駭然大變。

熟知蜀中豪傑已是瞭不得,竟然連法正身懷大才也清清楚楚,更是給出瞭王佐之士的評價!

這就有些匪夷所思瞭。

要知道,此時的法正,不過是一個小小縣令而已。

更匪夷所思的是,蕭和連他與法正,乃是密友這件事,竟也瞭然於心。

為避免落人口實,為劉璋猜忌,張松都是暗中結交法正孟達等人,幾人間的關系不過是天知地知而已。

甚至於連他的妻兒都一無所知。

蕭和竟是連描淡寫般的就輕松點破!

他是怎麼做到的?

張松愕然的目光望著蕭和,一時竟已失神。

張飛瞧他這樣子,便是笑著一拍他肩:

“我說永年啊,你也用不著大驚小怪,俺們蕭軍師他可是仙人弟子,能掐會算,知道你那些個秘密也不是啥稀奇事。”

張松倒吸一口涼氣,再看蕭和的眼神,已平添瞭幾分敬畏。

顯然他對張飛所說,已是信以為真,以為蕭和真是師從什麼世外仙人瞭。

蕭和幹咳一聲,低頭呷起瞭酒來,也不否認。

反正這能掐會算的人設,已經是深入人心,大傢夥私下裡都認定,他就是師從世外仙人。

你越是解釋,人傢越認為你是在掩飾,幹脆也就懶得解釋,由著他們說去吧。

總之若能唬住張松,更堅定瞭他歸附劉備的決心,倒也不算一樁壞事。

“永年,伯溫所說那法孝直,當真有王佐之才?”

劉備一聽蕭和又在舉薦賢才,自然是是勾起瞭濃厚的興趣。

張松這才緩過神來,定瞭定神後方道:

“這法孝直確有經天緯地之地,然則多少有些恃才傲物,其性情又是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頗有些任俠之氣。”

“就因他這性情,官場中得罪瞭不少人,松雖幾次三番向劉季玉舉薦,卻皆不得其重用,至今隻官居縣令而已。”

劉備一聽“任俠”二字,頓時眼前一亮。

若是劉表劉璋這類名士出身的諸侯,遇到有任俠之氣的部下,多半都會頭大,巴不得能攆多遠就攆多遠。

劉備可就不同瞭,他本就是草根出身,骨子裡就是一個遊俠。

法正這快意恩仇,睚眥必報的任俠之氣,正對上瞭他的味口。

當下,劉備便不以為然一笑:

“如永年所說,這法孝直既有王佐大才,又乃性情之士,實乃真豪傑也!”

“就請永年務必說服這法孝直,隨蜀軍出川前來助戰,備當真是想一睹這法孝直的風采。”

張松先是一愣,爾後臉上再添幾分敬佩之意。

旁人一聽這法正性子,都是敬而遠之,唯劉備卻竟心向往之,這份用人的氣量胸襟,自是令他心下愈加佩服。

“好,松就依豫州和蕭軍師之言,定當勸說法孝直前來拜會劉豫州!”

張松自是欣然應諾。

最後一樁大事定下,張松終於告辭。

劉備則帶著眾謀臣武將,親自將張松送至岸邊,目送其乘船西去。

“原來這便是伯溫你的速破江陵之計,能借千裡之外的蜀軍來破江陵,伯溫你這份格局眼界,當真是…”

劉備回看蕭和,想要贊嘆幾句,一時卻又找不出合適的詞來形容。

蕭和自然不能全盤照收,便面露幾分自嘲:

“主公言重瞭,和也隻是靈感突然,想到瞭這麼一個辦法。”

“若非主公非凡魅力,這張松也不可能三言兩語間,就能為主公所折服,傾心歸附。”

“這一計,和的作用倒在其次,關鍵在於主公。”

蕭和這話,算是一半事實,一半馬屁吧。

劉備哈哈一笑,遂是豪然道:

“那咱們就繼續兵圍江陵,坐等蜀軍出川。”

接下來的時間,便是等待時間。

劉備抽調瞭近兩萬兵馬,盡數調往東線,交由關羽統一指揮,並派瞭徐庶前去輔佐關羽。

東線的水陸劉軍,數量已增至四萬之眾。

關羽便統帥四萬兵馬,以孫權修築的武昌城和樊口塞為核心,構建起瞭一條防線。

東線的戰略目標,乃是阻曹孫聯軍以武昌以東,確保夏口不受威脅,盡可能的拖住敵軍,為西線劉備攻取江陵爭取時間。

十五日後,五萬曹孫聯軍,水陸並進,進抵武昌一線。

周瑜吐血病倒後,孫權不得不調德高望重的韓當至柴桑,接替周瑜為左都督,名義上統帥江東水軍。

而呂蒙則被破格提拔為右都督,成為瞭江東水軍實質上的統帥。

江東軍負責水戰,曹軍負責陸戰,五萬聯軍旋即對武昌一線劉軍發動瞭攻勢。

關羽則堅守不出,隻固守武昌樊口。

東線戰事,很快進入瞭膠著狀態。

益州方面。

張松回到成都後,痛斥瞭曹操對劉璋的不屑輕松,成功的說服瞭劉璋放棄降曹,決定與劉備暗中結好。

於是張松趁機進言,勸說劉璋派江州鎮將嚴顏,率八千蜀軍東出山峽,打著救援劉琮的旗號,助劉備攻破江陵,全取荊州。

劉璋剛開始還是有所猶豫的。

結好劉備可以,可這又出兵馬又出錢糧的,幫劉備打下江陵後,自己能撈到什麼好處?

張松理由自然也很充分。

劉備若不拿下江陵,早晚抵擋不住曹孫聯軍進攻,荊州不是落入孫權之手,就是要落入曹操之手。

無論誰得荊州,下一步必會對益州動手。

唯有劉備拿下江陵,占有荊州,才能成為益州東面屏障,避免為曹操孫權舉兵入侵。

劉璋旋即被說服,遂不顧黃權等人反對,下令嚴顏率七千蜀軍出川。

時年春末,七千蜀軍穿越三峽,進入荊州地界。

此時南郡以西的巫縣,秭歸,夷陵,夷道等諸縣,皆已改旗易幟,歸順瞭劉備。

嚴顏大軍一至,各縣鎮將便依照劉備密令,佯作抵抗後便棄城東撤。

蜀軍一路是“勢如破竹”,不到半月時間,便攻破夷陵,距離江陵以西不過百餘裡。

由於兵力有限,劉軍並未能將江陵城圍死,城中依舊可有消息出入。

蜀軍連戰連捷,逼近江陵的消息一到,劉琮及蒯越等部下,自然是士氣大振,以為看到瞭江陵解圍的希望。

同樣,蜀軍逼近江陵的情報,也傳往瞭柴桑,傳到瞭孫權耳朵裡。

數日後,魯肅受孫權所托,以密使的身份,抵達瞭江陵。

魯肅知劉備對蕭和言聽計從,故在拜會劉備之前,先行一步來拜會瞭蕭和。

“子敬呀,你主兩次背信棄義,令你這個做使臣的,也跟著背負上瞭不義小人的罵名,怎麼你現下還能不顧顏面,又為他前來出使?”

軍帳內,蕭和為魯肅鳴起瞭不平。

畢竟別人不知,他卻清楚,孫權兩次背盟都是瞞著魯肅,說起來這魯肅也算是受害者。

“主公他…唉,不說也罷。”

魯肅嘆瞭口氣,接著一臉肅重道:

“肅既食主祿,罵名也罷,美名也罷,肅與吾主一並領受便是。”

魯肅這個做臣子的,倒是盡職盡責,並沒有在外人面前抱怨孫權,選擇瞭一起背鍋。

蕭和也就不再為難他,遂問道:

“那不知子敬此番前來,又是意欲何為?”

魯肅思緒回到正題,便道:

“蕭軍師你也知道,我主已與曹操結盟,我五萬聯軍正猛攻武昌,以曹軍的攻城能力,相信關將軍未必能抵擋太久。”

“西線蜀軍方面,現下也已殺到夷道,距離江陵不過百裡之遙,其兵鋒之銳貴軍顯然已是抵擋不住。”

“蕭軍師心如明鏡,應該能看得出來,劉豫州想攻破江陵,獨霸荊州已是希望不大。”

“所以肅此番前來,乃是奉我主之命,來看看是否有與劉豫州冰釋前嫌的可能。”

“我兩傢就算不能化敵為友,重新結盟,也可和平共處,井水不犯河水。”

蕭和嘴角微揚。

孫權這廝,這是見形勢對其有利,便又背著曹操,暗中來跟劉備眉來眼去瞭。

“吳侯素來是無利不起早,子敬不妨直接說條件吧。”

蕭和順水推舟問道。

魯肅見有戲,精神一振,忙道:

“我主的意思是,我們兩傢可以湘水為界,江夏長沙和桂陽三郡,歸我江東所有,零陵,武陵及南郡,依舊可歸劉豫州所有。”

“倘若劉豫州願意,並能令關雲長率軍西撤,將三郡讓出,我主可即刻斷絕與曹操聯盟關系,將那三萬曹軍截殺。”

“如此,劉豫州便可抽調東線兵力回師,擊退蜀軍,攻陷江陵當易如反掌也!”

蕭和樂瞭。

不得不說,孫權這翻臉不認人的本事,當真是比吃飯喝水還隨意。

剛向曹操請降,還送瞭子侄為質,才倆月功夫就已經在琢磨著背刺老曹。

天生背刺聖體啊…

“吳侯這提議,聽著似乎倒也合理…”

蕭和壓住嘴角冷笑,佯作認真考慮瞭起來。

魯肅精神愈加振奮,趁勢又道:

“除此之外,我主額外有個小小的條件。”

“他希望劉豫州,能將前番為貴軍所俘的孫賁將軍送回。”

“還有我江夏太守步子山,以及其胞妹,聽聞也落入瞭貴軍手中,請劉豫州也能一並送還,以顯示劉豫州的誠意。”

此言一出。

蕭和倒沒怎麼當回事,而一旁正端茶倒水侍奉的步練師,身兒一變,花容陡然一變。

孫權令周泰殺她那一幕,瞬間浮現在瞭眼前。

步練師怒火驀的燃起,情緒一時激動,想也不想便沖著魯肅叫道:

“我和我兄長二人,就算是死也不會回江東,去見孫權那個心狠手辣的無恥小人!”

祝兄弟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哈。

過年碼字不易,大傢多點點全訂,多給點追訂吧,全訂追訂高瞭均訂才能上去,才能爭取到推薦,這本書才能走的更遠,不然就是慢性死亡。

拜謝諸君瞭。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