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你麒麟兒鬥得過人傢神仙?曹操必敗,魏國必亡,我要倒戈劉備!

作者:天命不在身 字數:4462

張郃一哆嗦。

曹操那激動的神情語氣,讓他有點揣摩不清楚,究竟是震驚於蕭和的“無所不能”,還是在質疑他所言的荒唐。

畢竟謀士跟兵匠這兩者間,可是風馬牛不相關,八竿子都打不著的關系。

蕭和可是貴為楚國尚書仆射,劉備的謀主!

這樣的身份地位,會沒事幹吃飽瞭撐的,跟那些低賤的兵匠混在一起學兵器制作?

說出來誰信啊…

張郃眼珠轉瞭幾轉,隻得答道:

“臣也覺得荒唐可笑,便嚴刑拷問瞭那俘虜,確信其沒的說謊,千真萬確是這麼說的。”

“至於其所知是真是假,臣也無從查證。”

張郃隻得耍瞭個滑頭,給瞭曹操一個模棱兩可的回答,讓曹操挑不出自己的毛病來。

“噝~~”

曹操卻倒吸一口涼氣,仿若置身於萬丈冰淵,霎時間從頭涼到瞭腳。

他信瞭。

若是換成別的謀士,張郃所說自會令他覺得荒唐可笑。

可換成蕭和,卻由不得他不信。

甚至讓他覺得,非常的合情合理。

畢竟那個他口中的妖人,可是深藏不露的天下第一奇人。

這麼一個神鬼莫測的奇人,會精通兵器制造,能造出陌刀這等神兵利器,似乎也說得通。

真正令曹操感到毛骨悚然的,是那個蕭和乃仙人弟子的傳聞。

陌刀,人馬俱碎,乃破騎利器!

這樣聞未聞的寶刀,豈非凡間之物,儼然若仙傢神器。

除非是仙人弟子,否則焉能造出如此神兵仙器?

若照此推算,那傳聞便是真的,蕭和確實神仙降世!

劉備有仙神托扶,自己焉能是對手?

曹操腦海中,這般聲音在嗡嗡作響,震到他頭皮發麻,腳底發涼。

左右荀攸,臧霸等魏國謀臣武將,皆也是神色震撼,無不是面露悚然。

楊修則是神色恍惚,不禁回想起當日蕭和做《洛神賦》那一幕。

當日他的震撼,絲毫不亞於今日曹操君臣,得知蕭和打造陌刀這般震驚。

“此人智如鬼神,文才冠絕古今,現下又造出如此神兵利器,他身上還藏瞭多少非人之能?”

“莫非,此人真如傳聞那般,乃仙傢子弟?”

“若果真如此,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又如何能鬥得過他?”

“看來子建公子勸阻魏公南征是對的,也許隻有他一人看出,魏公不是那劉備的對手。”

“倘若真有一天,魏公失瞭河南地,我楊傢身為魏臣,卻根植於弘農,前途命運又當如何?”

楊修思緒澎湃,越想越覺後脊發涼,不由陷入瞭深深憂懼之中。

而在曹魏君臣,尚沉浸於慘敗與震驚中時,劉備統率的六萬得勝大軍,已浩浩蕩蕩殺奔至下相城下。

楚軍逼城下寨,對下相城形成瞭威壓態勢。

攻守態勢就此形成逆轉。

一場仗下來,折兵四萬之眾,用傷筋動骨來形容也不為過。

依常理,仗打到這份上,意味著曹操的南征戰略就此破產,各路人馬皆當退兵北歸。

曹操統帥的東路軍,也當老老實實的退回下邳,坐等劉備退回淮南後,再班師歸鄴城。

此時的曹魏君臣,還尚未覺察到劉備收復中原的胃口,以為劉備隻是戰術性的防守反擊而已。

隻要他們退兵回下邳,劉備自然也會退兵回淮南。

荀攸等謀臣們,也傍敲側擊,勸說過曹操退回下邳。

曹操當然也知道,理智上該選擇退兵。

可聲勢浩大的南征,若就這麼以一場慘敗而告破,他魏公的顏面又當何在?

退兵有損顏面,擊退劉備又無把握,曹操便被夾在瞭進退兩難的境地。

於是六萬魏軍,就這麼屯紮於下相城,與逼城下寨的楚軍形成僵持之勢。

日是黃昏。

已到瞭晚食之時,案幾上擺滿瞭酒肉。

曹操卻食不知味,手裡端著一碗飯,筷子上夾著一塊雞肋,正怔怔出神。

腳步聲響起。

楊修小心翼翼踏入堂中,拱手問道:

“稟魏公,該到瞭更換晚間通行口令的時候瞭,請魏公授以口令。”

曹操從失神中回來,低頭瞥瞭一眼筷子上的雞肋,隨口答瞭一句:“雞肋!”

“雞…雞肋?”

楊修卻是一愣。

以雞肋做通行口令,這也太隨意瞭點吧。

想想荀攸這樣素來不茍言笑的正經謀士,通行之時被士卒問及口令,一臉嚴肅的道出“雞肋”二字,畫面豈不滑稽?

楊修何等聰明,眼珠轉瞭幾轉,立時便揣測出瞭曹操此時心境。

雞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呀…

正如此時曹操的處境,是退兵回下邳也不是,繼續守下相與劉備僵持也不是。

“看來,魏公多半是打算退兵瞭,我也該回去收拾收拾細軟,提前做好準備才是…”

楊修嘴角暗暗上揚,為自己輕易揣摩出瞭曹操內心潛意識而暗自得意。

於是暗自輕嘆後,楊修便領命告退。

就在他轉身一瞬,陡然間想起瞭什麼,臉色驟然大變。

“楊主簿,聽我一句衷告。”

“倘若有朝一日,曹操以雞肋做為通行口令時,你千萬別自作聰明,逢人亂說什麼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妄自揣測曹操要退兵瞭。”

“不然的話,你就是禍從口出,會為自己引來殺身之禍啊…”

楊修腦海中,回想起瞭當日壽春之時,劉備放他帶著曹植北歸,臨行前蕭和對他說過的這番話。

當時他還覺得莫名其妙,全然沒當回事,一上船便拋在瞭腦後。

直到此時,楊修才猛然回想起來,驚駭的發現,蕭和竟然預言成真!

曹操竟真拿雞肋當做通行口令!

他竟然真揣測什麼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揣測出曹操有退兵之意!

神機妙算到如此地步,實是令人毛骨悚然!

不,這已不能叫神機妙算。

這簡直就是以天下為棋,他們所有人都是棋盤上的棋子!

而蕭和,就如同那執棋之人。

他們的一舉一動,他們的一言一行,本就皆由蕭和這個執棋者來操控。

“那蕭和,必是仙神降世!”

“必是大漢列祖列宗在天有靈,降下瞭蕭和這等神人,要輔佐楚公三興大漢。”

“是瞭,必是如此,必是如此…”

楊修將聖人鬼神敬而遠之的教誨,徹底忘的一幹二凈,腦子是嗡嗡作響,身子僵硬在原地瑟瑟發抖,轉眼間驚出一身的冷汗。

曹操覺察到楊修有異,正欲開口發問時,帳簾掀起,曹沖踏入瞭帳中。

“父親,兒臣奉命由鄴城押送糧草,十萬斛糧草皆已交割完畢,特向父親復命。”

曹沖拱手作揖,上前參見。

楊修這才回過神來,忙是向曹沖躬身見禮。

曹操見兒子到瞭,便將楊修拋在一邊,笑著召呼兒子近前坐下。

“倉舒,泗水一戰的經過,想必你也得知瞭吧,鄴城方面民心如何?”

曹操不等曹沖坐定,便迫不及待問道。

“回稟父親,鄴城士民確實有所震動,不過也影響不瞭大局,父親盡管安心便是。”

聽得曹沖所答,曹操這才松瞭口氣。

“倉舒呀,你的聲東擊西之計確實是妙,可惜被那大耳賊識破,親自率軍來盱眙迎戰為父。”

“不過就算如此,若非蕭和那妖人為大耳賊打造的陌刀這等神兵,為父此刻早已大破大耳賊,踏平盱眙~~”

曹操咬牙切齒,臉上又燃起不甘之色。

“那陌刀之事,兒也略有所聞,依兒臣之見,這陌刀雖然威力強橫,卻終究隻是一口刀而已,也算不上什麼神兵。”

“劉備既有此利器,卻隻打造瞭兩千餘口,臣料此刀必十分昂貴,以劉備國力必無法再多造。”

“既如此,劉備雖有此刀,卻依舊改變不瞭我強敵弱的大局。”

曹沖洋洋灑灑分析一番,爾後一拱手:

“所以兒臣以為,父親切不可因這一場失利,便灰心喪氣,放棄瞭南征。”

曹操精神為之大振。

原本他已有退兵意思,給曹沖這般一番剖析鼓勵,頓時豁然開朗,退意一掃而空。

“好好好,倉舒言之有理!”

“我強而敵弱未變,優勢依舊在我大魏,孤焉能退兵!”

“孤就聽你的,繼續南征,不收復淮南孤絕不罷兵!”

曹操豪然大笑,臉上重燃自信。

曹沖見狀,趁勢道:

“兒臣在前來下邳的路上,想到瞭一條計策,或許可助父親一舉殲滅六萬楚軍!”

曹操驚喜若狂,忙問曹沖有何妙計。

曹沖便叫拿來地圖,不緊不慢指著道:

“當初大耳賊不是曾以此計,破我淮南麼,那我們就以牙還牙,父親可遣一將率軍由…”

曹沖將計策和盤道出。

曹操臉上漸起喜色,拍著地圖大贊道:

“好一個以牙還牙之策,倉舒,你此計當真是深得奉孝出奇制勝之妙啊!”

曹沖隻淡淡一笑。

曹操情緒立時亢奮起來,當即傳令,召集荀攸,賈詡等一眾謀士,前來共議。

大帳內很快便沸騰起來。

眾謀士們無不眼前一亮,皆是大贊曹沖計策天馬行空,神妙無雙。

“魏公,倉舒公子此計,確實可殺劉備一個措手不奇,若然功成便能截斷劉備退路,一舉殲滅其六萬兵馬!”

荀攸先是大加贊附,接著卻話鋒一轉:

“隻是倉舒公子此計,需要水軍運兵,且所需之船還必須是海船。”

“這一時片刻間,我們又從何得來?”

曹操臉色興奮驟然消息,眉頭不由凝起,目光急是看向瞭曹沖。

曹沖卻早有所料,隻淡淡笑道:

“兒臣記得,當初公孫度雄踞遼東,曾派兵浮海登陸東萊半島,奪取瞭數縣建立營州。”

“後來父親擊破袁譚,收復瞭青州後,便將公孫度所奪東萊諸縣收復。”

“其子公孫康繼承遼東後,向父親上表納貢稱臣,請父親將東萊所屬東牟,昌陽二縣劃歸給瞭他,方便他與中原海上貿易。”

“父親何不借調東萊二縣的遼東商船,運送我軍南下,實施兒此計呢?”

曹操緊皺的眉頭陡然松開,霎時間眼眸大睜,仿若發現瞭新世界一般。

荀攸等眾謀士,皆是神色驚喜。

就連素來喜怒不形於色的賈詡,此刻也捋著白須微微點頭,眼神中罕見透露出刮目相看之意。

“臣等竟沒想到,還有公孫康可就近為魏公所用,倉舒公子的格局眼界,攸等自愧不如呀。”

荀攸是嘖嘖贊嘆,對曹沖滿眼敬佩。

曹操是滿臉欣喜,哈哈大笑道:

“孤有倉舒這等麒麟兒,真乃天佑我曹操,天佑我大魏也!”

“大耳賊啊大耳賊,你有蕭和,孤卻有倉舒,你終究不是孤之對手!”

“哈哈哈——”

府堂之內,回響起曹操大笑聲。

當下,曹操便下瞭決斷,用曹沖之計,令眾謀臣武將,依計行事。

眾人精神振奮,泗水一敗的陰霾是一掃而空,皆是領命告退而去。

所有人都是精神抖擻,唯有楊修是個例外。

當他踏出府堂時,悄然回頭瞥瞭一眼曹沖,眼眸中卻閃過一絲深深忌憚。

“若曹沖此計得逞,則魏公南征首功非他莫屬,儲位再無人能撼動。”

“他將來繼承大位,我身為子建公子謀主,我和楊傢還能有好果子吃?”

“再者,那蕭和乃仙神在世,他此計未必能逃得過蕭和的天眼。”

“既然如此,我何不為我自己,為我楊傢謀一條退路呢?”

楊修思緒飛轉良久,猶豫不決的眼神,漸漸化為決然。

三天後,下相城南,楚營。

中軍大帳內,一座徐州沙盤,已堆起在帳中。

“徐州之重在於下邳,下邳若得,徐州可定!”

“而下相城乃下邳以南,唯一一道屏障。”

“我軍隻需攻陷此城,六萬大軍便可暢通無阻,殺奔下邳城下…”

龐統手指著沙盤,分析著下一步方略。

劉備則連連點頭。

下邳有多重要,下相城有多重要,沒有誰比他這個曾經的徐州之主更清楚瞭。

同樣,下相城有多堅固,他自然也心如明鏡。

“泗水一戰,我們雖殲敵四萬,然曹賊收攏敗兵,尚有六萬之眾。”

“敵我兵力雖已持平,然我軍士氣戰鬥力遠勝曹軍,整體實力上我軍已占上風。”

龐統話鋒一轉,接著道:

“不過現下曹賊轉攻為守,明顯是不敢出戰,打算據守下相不出,妄圖熬退我軍。”

“如何攻破下相,擊垮六萬魏軍,統以為還當用些計策才是。”

劉備深以為然,目光看向蕭和龐統,正要問二人有何良策。

這時。

陳到入帳,聲稱適才斥侯巡視下相外圍時,有人從城上射下一箭,上邊裹有一道書信,寫明要獻於楚公。

說著,陳到便將那道帛書獻上。

劉備與眾人對視一眼,眼中掠起幾分疑色,遂令陳到當眾宣讀。

陳到便展開帛書,高聲道:

“魏公已用曹沖之計,命孫觀率八千精兵,令公孫恭率遼東商船運送南下,由海入淮偷襲盱眙,一舉截斷楚公退路,請楚公早做防備!”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