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成都,皇宮,
前日,東吳派遣的使臣到了成都,將孫權即將稱帝的消息告知了劉禪與諸葛亮。如今,眾人正在商討該如何應對此事......
“江東小兒打的好算盤,還敢遣使者來!他名不正言不順,妄想得到我大漢的承認!亂臣賊子!他想的美!”李嚴破口大罵道,第一個站出來表示要與東吳絕交。
“某也贊同與那鼠輩絕交,我大漢不能與亂臣賊子做盟友。”關興也是站出來支持與東吳斷交。
其他大臣們也都支持若是孫權稱帝,就與之解除聯盟關系,
劉禪坐在上方聽著大臣們的進言,一直沒有開口。他內心是支持李嚴的說法。先皇稱帝是因為身上有漢室血脈,魏國那邊說好聽點是漢獻帝禪讓,至少師出有名。他孫權有何理由稱帝?
但是劉禪也不得不考慮與東吳斷交的后果,他看了看坐在一側一直沒開口的諸葛亮,問道:“相父,對于此事有何意見?”
諸葛亮自從接到使臣的消息之后,就一直在思考,眾大臣們群情激憤之時,他在心中默默權衡利弊。
“權有僣逆之心久矣,國家所以略其釁情者,求掎角之援也。”
如果岳飛在的話,便可以聽到與史書上別無二致的這句話。但是也會驚訝于之后的話。
“此次孫權稱帝乃是僭越之罪,我大漢定是不能承認。”
若是放在一年前,諸葛亮為了可以安心北伐,還有牽制曹魏,縱使他心中極為不贊同,但為了利益的最大化,他或許會默認孫權稱帝之舉。
但是北伐成功了,不出兩年局勢就會有所改變,到時東吳難免不會再次背刺。
而如今,短時間內不會再次北伐,自然也不需要那么牢固的表面聯盟了。
“陛下,老臣認為此事我大漢既不否認,也不承認。既不發文譴責,也不會派遣使者去道賀。”
......
蜀漢,漢中,
到漢中的第二天,廖化就啟程去陰平赴任了。
臨行前,拽著岳飛,千叮嚀萬囑咐,拜托他千萬照顧好關鳳。
從廖化的言語中,岳飛隱約猜出五年前兩人有過一些過節。為了不被廖化發現破綻,與廖化相處時,岳飛大多都是沉默的傾聽著。
廖化也沒有感到奇怪,他認為是馬謖還在為之前的事情生氣。不禁記在心中,等到日后,定要找機會彌補之前的過失。
魏延倒是也來送廖化了,不過也沒說什么好話。
遠遠的站著,說著別人都不愛聽的話:“你們路上注意一些,就這么點人,碰上魏軍大部隊就危險了。陰平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可千萬要替大漢守住了!”
不出意外,沒有人搭理他。
......
廖化走后,岳飛終于騰出時間好好觀察一下史書上記載的蜀國的終結者鄧艾了。
此時他正與張遵、李球、趙廣以及新加入的魏昌愉快的相處中......
“這位大哥看著有些面生,也是背嵬軍的嗎?”
“他啊,他就是見到生人比較內向。其實平時很愛說話的,你這幾天沒事就可以找他說說話。他武藝不錯,而且擅長制圖,沒準和你熟了,還能送你份漢中周邊地形圖。”
在鄧艾“感激”的注視下,李球很貼心的為魏昌介紹道。
“真的嗎?那可太好了,這位大哥如何稱呼,無論如何也要給我留份這周邊的地形圖。”
魏昌聽到鄧艾擅長畫地形圖,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鄧......鄧艾,暫......暫時畫不了......”畫圖哪有那么簡單,粗制的幾天就能搞定,但是詳細的就要耗費很多的時間。從馬將軍與魏將軍的相處上來看,估計他們應該快要啟程了。
鄧艾一開口,魏昌就知道了李球話語的真實性,所以對地形圖也不是那么期待了,
但還是興致勃勃的讓他們講講這一路以來的經歷和趣聞。
“我和你說,我也不知道怎么越走越不對勁......"
"當時我們遠遠看去,有一個小吏在屯田處拿個筆......"
"魏昌,你別看這兩個家伙現在嘻嘻哈哈的,當時面對魏軍的五千精兵,可是兄弟情深呢......"
在遠處觀察了一段時間的岳飛,舒了口氣。雖然,離最終的目標還很是遙遠,但至少史書上的很多東西改變了。相信他們也正在一步一步的向著最終的目標邁進著。
就在岳飛心有感慨的時候,魏延從遠處疾步走了過來。
“趙廣賢侄,你大哥傳訊過來,說趙將軍近日身體有恙,讓你速速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