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成都,丞相府
“馬謖,你還知道回來啊!作為光祿勛,不好好的待在都城處理公務,天天到處亂跑!”
“你知不知道你的事情,你不做就要別人來做,這樣不是增加其他人的負擔嗎?”
劉禪搬個椅子坐在諸葛亮一旁喋喋不休的說著。
岳飛低著頭,左耳進右耳出,只等著他說完好繼續匯報。
“幼常,此次行動確實過于冒險,不怪陛下擔心。”諸葛亮面帶笑意的說著。
“相父,我可沒擔心他!我這是在指責他!”劉禪急忙反駁道。
“哦?陛下是在怪罪幼常?要給他治個擅離職守的罪?”諸葛亮煞有其事的問道。
“......沒,他這次行動是經過我同意的,不算擅離職守......"劉禪的氣焰稍稍降了下去。
“幼常,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就待在陛下身邊,好好輔佐陛下處理政事吧。”諸葛亮含笑說道。
“諾!”岳飛抱拳領命。
這次出去確實是時間久了些,但是轉念一想又躬身說道:“陛下,丞相,臣......可能要再出門一趟......"
“朕不準!你給朕老實待在成都輔佐朕處理政事!”劉禪冷酷的說道。
“陛下,趙將軍之前身體抱恙,所以臣才去會去東吳將董奉請來我大漢,為的是為趙將軍治病。如今趙將軍身體雖已無恙,臣認為還是需要讓董神醫再好好察看一番。”
“......那也可讓其他人陪著董神醫去看子龍叔叔......"
”董神醫初來我大漢,人生地不熟,自然需要一位與之相熟的人從旁照應著。”岳飛覺得此時自己簡直超常發揮了。
“這......"
“陛下,幼常說的也有理,要不讓他過幾日再出發,先在都城處理完事務再說......”諸葛亮提議道。
“子龍叔叔的身體為重......那馬謖你先帶董神醫去給子龍叔叔問診吧。”
“諾!”
劉禪翻開了塵封已久的小本本。
“對了,幼常,可曾聽聞馬云、馬鈞還有傅僉一起做出了一臺不一樣的織布機。”諸葛亮看著馬謖笑著說道。
“學生一回都就來丞相這邊,還未回府,所以尚不清楚。丞相特意提及,可是他們三個搗鼓出來的那個東西有何特別之處?”岳飛聽到馬鈞的名字,心中已猜出個七七八八了。
“你自己兒子的事情你都不上心,他們三個別看年紀小,造出的這臺織布機可不得了。相父說了,用他們的這個織機織錦,可以比之前的省幾倍的力氣。織的錦越多,我大漢就會越富足。”
劉禪很是驕傲的分享情報。
“那臣就祝賀陛下,天佑我大漢!”岳飛從善如流的恭賀道。
諸葛亮見岳飛像是有話要說,瞧了一眼坐在身側的劉禪,開口說道:“陛下天色不早了,早些回宮吧。”
劉禪有點不愿意走,但是他看的出來相父與馬謖應是有話要私下說,有些不情愿的準備回宮。
“陛下,霍弋過兩日要回都。這次臣讓他在宮中多陪陛下幾日如何?”諸葛亮開始安撫。
“真的!霍弋要回來了!那相父朕先回宮了,許久未見,朕要想想如何為他接風洗塵。”
劉禪風風火火的離開之后,諸葛亮望著下面的岳飛問道。
“鵬舉,是有話要同吾單獨講?”
岳飛抬頭看著諸葛亮,還未到知命之年,兩鬢已經斑白,剛剛不到一個時辰,就輕咳數次。
“丞相,您這身子日漸消瘦,不可再過度勞累了。”
諸葛亮沒想到岳飛要同他說的是這事,擺擺手:“鵬舉莫要擔心,都是一些舊疾,不礙事的。”
岳飛躬身抱拳:“丞相,讓董奉幫您調養一下身體吧。大漢不能沒有您,只有您在,大漢才能上下一心,才會有匡扶漢室的希望!”
“鵬舉......”
“那就麻煩董神醫了,吾會好好保重身體的。”諸葛亮心中也清楚,此時他萬不能倒下,好不容易看到了希望,他要撐住。
“對了,馬鈞小小年紀確實不凡,我準備找工匠,按照他的思路再稍作改良,之后復刻制作,到時我大漢便可以生產出更多的錦,國庫也將變得更加充盈。”
錦的收入是大漢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若是翻上幾倍,再次征伐之時,物資會充裕很多。
岳飛對于馬鈞的能力早有知曉,不過沒想到他如此小的年紀才能便已顯露出來。
他再次回憶了一下,史書上對馬鈞的描述。
“丞相,學生覺得現下我大漢都城中的少年郎們,很少了解平民百姓的生活,或可讓他們去田間勞作,體驗一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