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興八年(230年),八月,魏國四路大軍出動,開始向漢中行進,
然去蜀之路,地勢崎嶇難行,故半月過去,大軍行程未半。
忽而天降大雨,致漢江等河流水位驟漲,秦嶺諸棧道遭山洪沖毀,使本就崎嶇難行的山路,更是舉步維艱。
而此時,由夏侯霸率領的前鋒軍,因提早出發半月,此時已經到了漢中外圍。在漢中外圍據點興勢圍與黃金圍附近的彎曲山谷中扎營。
“仲容,果然如你所料,八月后,雨水會多。還好我們早出發半月。不然,不僅路途難以跋涉,還會消耗更多的糧草與人力。”
夏侯霸在營帳之內看著外面的瓢潑大雨有些慶幸的說道。
石苞立于其側,面色卻沉凝如鐵。
“喂,你怎么苦大仇深的?仲權提拔你當了謀士,你不感恩戴德,出謀劃策,天天板著個臉給誰看!”
許儀依舊看不慣石苞。明明是個鐵匠,能有什么能力。偏偏夏侯霸還很看重他,什么事都會找他商量。
石苞倒是沒把許儀的針對當回事,嘆了口氣說道:“將軍雖順利到達漢中,然而卻與大軍脫節,若是被蜀軍發現,我前鋒軍僅1萬人恐難以應對。”
“蜀寇應早知我大軍伐蜀之事,不過他們并不了解我軍行進情況。此時,應在全力加固城防,即使發現我們,也未見得會派大軍出來交戰。”夏侯霸分析道。
石苞點了點頭,夏侯霸的分析也不無道理。
“如今蜀軍援軍應也未到漢中,他們應是不敢輕易出兵。”
“不過我們仍需謹慎。趁大軍未到之際,摸清漢中軍防。一旦與大軍匯合,迅速攻占漢中。”
攻城之戰,戰力十分重要。本來石苞按照蜀國兵力分析,魏國此次士兵數量應是蜀國的數倍,再加上攻城利器霹靂車的加持,應是勝算頗大。
石苞心中暗自思量:與大軍匯合之前,還需細細打探漢中這邊的布防情況。與夏侯將軍好好討論一下,被蜀軍發現之后的應對之策......
......
蜀漢,漢中,興勢圍據點
“將軍,外面有人來報,說是在這附近看到一伙形跡可疑之人。觀其服飾恐是魏軍。”
“魏軍?魏軍這么快就來了?”
“將軍,要馬上派人向魏將軍稟報!”
“不是他們八月才出的兵嗎?如今又多雨水,怎會來的如此快?”
一時之間,興勢圍據點內的蜀軍慌張不已。
“大家稍安勿躁!如今情況尚未明朗,不要自亂陣腳。”
“汝速將發現形跡可疑之人一事呈報魏將軍。”
“另外,點一隊人馬,隨我前去探個究竟!”
說話之人,正是三個月前被調到興勢圍的張嶷。
一年前在廣漢郡被董奉救治之后,休養了半年,身體已然康復。
之后,便向丞相請命,希望繼續為大漢效力。
因其之前在北伐之時,討伐山賊有功,已被升為牙門將。
后因得重病,便一直沒有安排任職之處。
得知其病愈,再加上知魏國有伐蜀之心,諸葛亮就派他來駐守興勢圍。
“張將軍!我們這也就一兩千人,魏軍那可都是上萬兵馬。卑職覺得還是先等魏將軍的指令再做行動吧。”張嶷的副將阻攔道。
這名副將與張嶷也是到了興勢圍之后臨時搭的班。兩人還在磨合之中。
“放心,我會見機行事的。”張嶷并沒有讓副將跟著一同前去,只點了五百人縱馬朝著疑似魏軍出沒的地方而去。
......
“夏侯將軍!前方來了一隊蜀軍人馬!”魏軍斥候進帳稟報。
“雨剛停,就聞著味來了?”夏侯霸詫異于如此之快便被蜀軍察覺。
“對方帶了多少人?”許儀問道。
“看人數,大約五百多人。”斥候回稟道。
“區區五百人,我去會會他。”許儀拎著銅錘向外走去。
“許將軍,稍安勿躁。此敵來者不善,應是前來刺探我方軍情。大軍抵達日期尚未可知,此刻務須謹慎處之,切不可泄露我方虛實。”
石苞急忙上前阻攔道。
“仲容說的有理,我先帶五百人去會會他。你們做好隱蔽,不要讓蜀寇發現我們與大軍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