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走訪

作者:阿遲. 字數:2576

“也對,”爹認同的點瞭點頭,清晰的說道,“大山和石頭去瞭郭傢莊,明天咱們傢人來人往的事不少,過瞭年也會忙上幾天,小柱子這孩子有心,就過來幫幫忙吧。”

“好,好,好,”小柱子高興的連連搓著自己的一角,生怕二嬸再說出什麼反對的話來,趕緊說道,“就按二叔和芳兒姐姐說的,我明天就過來聽吩咐,不管啥事,你們別跟我客氣,我不怕辛苦的。”

說到後面一句,小柱子又偷偷的瞥瞭一眼笑容滿面的雲芳,又趕緊轉過臉去,小心的捧起瞭雲芳拿來的那個大海碗,“我知道二豎、二嬸和華兒姐姐、芳兒姐姐都勞累瞭一天瞭,我,我這就回去瞭。”

爹和娘點瞭點頭,雲芳佑囑咐瞭一句,“這些料水每天讓兵娃子喝上小半瓷碗就行,喝多瞭也不好的,要是喝瞭有起色,你在悄悄的找我來要,咱們先喝上一段時間再看看。”

“我記住瞭。”小柱子臉上帶著感激的笑容,一一的都答應瞭下來,然後小心翼翼的捧著大海碗出瞭藍傢的院子,在一片寧靜的夜色中朝著自己傢的院子走去。

送走瞭小柱子,藍傢一傢也就歇下瞭,忙碌瞭一天,大傢這一晚都睡的格外香甜。

第二天一大早,藍傢的小院再次人來人往的熱鬧瞭起來。

經過瞭昨天追著李錦容賣豬,李錦容嚇的抱頭鼠竄的那一場,大傢心裡更加明白瞭一件事:那就是今年的肥豬行情太差,如果不趁早出手,真的有可能就砸在自己手裡瞭,一個大子也換不到。

因此,合計瞭一晚上,大傢也明白瞭這個道理,所以一起身就趕來瞭藍傢小院,把自己大肥豬的情況說瞭,並從藍傢領取定錢,一頭豬二十文的定錢,下瞭定、拿瞭錢,大傢的心頭就踏實多瞭。

小柱子也如昨晚約好的那樣,一大清早的就來瞭藍傢,跟在雲芳的身邊,看著她在一旁一傢傢的記錄著上門來的鄉親們傢裡大肥豬的情形,雖然小石頭看不懂芳兒姐姐寫寫畫畫的到底寫瞭些什麼,但是看她那認真的模樣,小柱子打從心眼裡覺得滿足和踏實,感覺自己今後的日子裡必定充滿瞭陽光。

松坡屯隻是個封閉的小山村,藍傢也不過是個普通的山村農戶,自然是沒有什麼文房四寶的,那天雲芳特意花瞭半天的工夫翻找瞭半天也才找到一些粗糙的黃紙,一方缺瞭一角的破硯臺,卻哪裡也找不到古代人用的毛筆,也隻得找瞭些粗細相宜的蘆葦稈,用刀子把一頭削尖瞭,就像現代裡使用的那種鋼筆一樣,蘸上些使勁磨出來的墨汁子,也能將就著寫寫畫畫瞭。

往常這種鄉親們之間相互銀錢財物賒欠什麼的也就是口頭的約定,不需要書面的什麼文書來證明什麼,大傢都是祖祖輩輩一處住的著,說定瞭就是定瞭的,誰也不會擅自改瞭協議內容來。

可是,藍傢這一次不是僅僅賒欠一兩頭豬的事情,雲芳是打算著做生意的。因此,爹那邊用松坡屯口口相傳的辦法一一和一眾鄉親們口頭約定,雲芳這邊用自己的方式簡單的記錄下這賒欠肥豬的每筆帳目。

當她還是藍丹溪的時候,她從小本生意開始,一個人撐起瞭越來越大一個企業,周圍幾個村子的人都指望著她吃飯呢,那些帳目的上的事情她可是從來不敢馬虎的,今天這幾十頭豬的賬目於她來說不過是毛毛雨啦。

隻有一樣,傢裡找到的紙也太糙瞭些,蘆葦稈削出來的簡陋鋼筆也很不趁手,雲芳寫上幾筆,總要停下來擺弄上一番,低低的詛咒上幾句。

雲芳記賬,用的是現在的幾張方法,幾乎都是用阿拉伯數字,別說是松坡屯立大字不識的眾鄉親瞭,就是那些飽學的老夫子來瞭也看不出什麼名堂來的,因此,她隻管按照自己的法子記錄,倒也不擔心別人看瞭去。

雲芳沉浸在記錄的快樂裡,時間久瞭,倒是把那一旁靜悄悄的好奇的瞅著的小柱子給忘記瞭,偶爾抬起頭來,看著他好奇又不明所以的樣子,雲芳就好脾氣的沖他笑一笑,然後低頭繼續寫寫劃劃的,寫著隻有她自己能看懂的符號。

松坡屯的鄉親們陸陸續續的來到藍傢辦妥瞭事情又離開,藍傢一傢人從早上一直忙到中午,連早飯都是趁著人來人往的間隙裡偷空吃上幾口,直到日頭正正的升到瞭頭頂上,藍傢的小院子才漸漸的安靜瞭下來。

不知道是不是李錦容昨天那樣如避蛇蠍一樣的躲著要賣肥豬的人們落荒而逃起瞭作用,還是睡瞭一夜的人們想明白瞭,藍傢定下來實際賒欠的肥豬數目已經達到瞭八十頭還多,實打實的用出去瞭近兩吊的現錢呢。

也幸虧瞭昨日李錦容間接用來的那些大子,才讓那多出來的這二十頭豬也都順利的賒瞭下來,皆大歡喜。

大傢都是一個村子裡住著的,誰傢的豬啥樣爹的心裡大體還是有數的,所以藍傢才會在沒有驗看肥豬的情形下,就先放瞭定錢。

上午放瞭定錢,吃過午飯之後,爹才帶著雲芳和小柱子挨傢挨戶的去看瞭看那些肥豬,並大體目測瞭豬的大小,也好安排殺豬的順序。畢竟他們不是像後世那樣的屠宰場那樣,可以批量殺豬,然後把豬肉直接運往各大冷庫,銷往各個大型商超的冷櫃。

這一次,雲芳打算才用純手工的方法,把那些豬肉做成可以長久存放的火腿肉,慢慢銷售的,那樣制作起來也就要格外的費工夫瞭。還有,要制作風味獨特又易於存放的火腿需要的是新鮮豬肉,這八十頭豬全部處理完畢最少也得二十天,小一個月的工夫的。

這樣算下來,年前無理論如何也做不完這事瞭,況且還要準備過年的一堆事情呢。所以,一傢人商議最後決定,等到過瞭年之後,在一年瞭最冷的那段時間裡,再全力的開始殺豬制作火腿。

因此,一圈跑下來,看瞭豬大小,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定下瞭殺豬的次序,在沒有宰殺之前,那些豬還是原來的人傢喂養著。因為藍傢買豬沒有按照豬大小,而是按照頭數,一頭豬不**小,都是一百文錢的,所以那些豬瘦小的人傢多位養上幾天,也就沒有話說瞭,因為認真算下來他們還是占瞭便宜的。

每一傢每一戶的查看,約定殺豬時間,這麼一圈走下來,爹和雲芳心中有瞭數,大傢對於肯接收他們肥豬的藍傢父女也都格外的尊重,誰也沒有計較多喂養上幾天的時候,反倒是對於藍傢如何處置這些肥豬很感興趣,言談話語間隱隱透露出對於藍傢這單生意的擔憂。

爹笑呵呵的和大傢說是芳丫頭的主意,雲芳則一直微笑著告訴大傢不用擔心,他們隻是先把這些豬肉保存下來,會想辦法慢慢的賣出去的,讓大傢放心。

雲芳很喜歡這樣的氛圍,他們之間不是那種純粹的錢貨兩訖的關系,賣傢東西出手,對於買傢就不再關心,不論賺還是虧都和他們沒有任何的相幹。

這裡的人們祖祖輩輩的都是一個屯子裡住著,雖然也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矛盾,但是他們之間是鄉親們,那種純樸的關心還是在的,不管他們是完全的擔心藍傢這筆生意的賠賺,還是擔心他們賒出去的每頭豬剩餘的八十文錢能否順利的收的回來,他們對藍傢這筆生意的運營狀況是實打實的關註著。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