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晉帶著笑意,將她送出去,等她走瞭,福晉的笑臉一下子就拉下來瞭:“不知所謂!”
“這孫嬤嬤,是越發不把自己當奴才瞭。”楊嬤嬤賠笑:“主子不必與她計較。”
“哼,倒是什麼話都敢說,也敢那麼叫主子,還娘倆,宮裡頭德妃娘娘才和主子是娘倆呢!”秀水冷笑。
這孫嬤嬤,不就是太子爺的奶娘麼!這麼不要臉。
沒見四爺的奶娘周嬤嬤麼,人傢不怎麼進府,進來瞭也是客客氣氣的。
“要不是這一傢子都狂,又如何會有今日之事?”福晉冷笑,進瞭裡頭:“給我更衣吧。看著點,等主子爺回來瞭,就請過來。”
丫頭們忙應瞭。
錦玉閣裡,葉棗回來就更衣瞭。
阿圓和阿玲都不高興,被這個孫嬤嬤氣的。
但是姑娘身份低也沒法子,隻是再沒有法子,也輪不上一個奴才說那句玩意兒。
“怎麼瞭?我還沒怎麼樣,你們就氣得不成瞭?”
“姑娘,奴才不服。都是奴才,她就高貴瞭?”阿圓跺腳。
“可不是麼,人傢就是高貴瞭,人傢啊,是太子爺的奶娘呢。沒見福晉都要伏低做小麼?”那一句老四媳婦叫的,嘖嘖。
“這樣的奴才,不如打死瞭算!”阿圓又跺腳。
葉棗笑瞭笑,心裡想著,這孫嬤嬤……或者歷史上太子爺那位奶娘最後怎麼著瞭?
嗯,太子都倒瞭,她還能好?
要麼就是死瞭,要麼就是窮困潦倒……
“窺一斑而見全豹,觀滴水可知滄海,這話聽過麼?”葉棗閑閑的。
阿圓點頭。
“雖然有些武斷,可……看孫嬤嬤這樣,就不難想象她們傢是如何。”還有,葉棗不想說。
看瞭太子爺奶娘這一傢的樣子,也該知道圍在太子爺跟前的其他人,又是如何瞭。
太子爺好不好且不說,但是沒好好管著奶娘一傢,絕對是個錯處。
阿圓到底夠聰明,臉色就是一變,點瞭點頭。
“每回,奴才都覺得自己蠢,都是姑娘和阿圓知道瞭,奴才還傻乎乎的呢。”阿玲柔聲道。
“哈哈,哪有,你自有你的好處,好姐姐,快叫人提膳去,咱們今兒吃的早一點吧。”葉棗笑著拉阿玲的手。
一個中午,沒有什麼事。
下午的時候,四爺回府。
一進來,就見蘇萬福迎上來瞭:“給主子爺請安,主子爺吉祥。”
“什麼事,說。”四爺剛說完,就看見書房外頭那七八個大箱子,眉頭一皺:“哪來的?”
“回爺的話,這是內務府總管,凌普大人叫人送來的。上午的時候,孫嬤嬤帶著她的二兒媳婦劉氏一起進府,在福晉那坐瞭一個多時辰,然後她們前腳走瞭,後腳就有人送來瞭東西。奴才們不敢動,禮單在這呢。”
蘇萬福說著,將禮單遞過去。
四爺沒接,徑自進去瞭。
蘇培盛接瞭。
四爺也不先看禮單,剛回來,一身汗。
蘇培盛忙招呼人來伺候四爺洗漱。
洗漱好瞭,換瞭衣裳之後,這才清爽的看禮單。看完瞭,四爺皺眉:“愚蠢。”
“主子爺,這禮……”是收還是送回去啊?
四爺沒回答,輕輕敲著桌面。
他是不想這時候收禮,可是他明面上是站在太子爺這頭的,這會子,凌普送過來的禮物要是不要,不是明著說不管太子爺瞭?
可是收瞭也不好看,他不可能這時候出面保凌普的。
何況,也保不住。
凌普這是病急亂投醫瞭。
“正院有什麼事?”四爺淡淡的。
“回爺的話,福晉剛才叫人來,請爺過去,想必也是為瞭孫嬤嬤過來的事。”蘇培盛道。
“嗯,叫個人來,將上午的事說說,爺就不過去瞭。”四爺懶洋洋的。
蘇培盛哎瞭一聲,就叫來請四爺的李大全進來瞭。
上午,他全程在的。
李大全請安之後,忙將上午的事,原原本本的說瞭。
四爺聽著,臉色一直難看的很。
“你們福晉做的對。”四爺哼瞭一聲:“沒規矩的東西。”
李大全忙替福晉謝過,也不敢想,這句說的是武格格啊,還是孫嬤嬤。
李大全走後,四爺就道:“去宮裡找個嬤嬤,武氏規矩差的太多,好好教。”
“哎,奴才這就叫人去找。”蘇培盛心裡好笑。
這會子請嬤嬤教導,可是明著告訴人,這武氏不成。
不過也是,她什麼時候成過?
進府兩三年,還是個處子之身,也就是她一個瞭。
“去錦玉閣。”四爺說罷,起身道。
臨走,也沒說禮物到底收不收。
錦玉閣裡,葉棗正在外頭和花生玩,丟著一個球,自己坐在回廊上,花生不停的刁回來。
見四爺來瞭,起身行禮:“給爺請安。”
“坐吧。”四爺也跟著她坐在那。
“爺看我做什麼啊?”葉棗見四爺目光灼灼不由好奇。
“爺聽著你今兒叫人欺負瞭,特地來看你,不料,你倒是沒事人似得。”四爺有些不滿。
葉棗噗嗤一聲就笑瞭:“您說孫嬤嬤啊?還是武格格啊?”
“武格格的話,福晉都罰瞭,福晉那麼護著我,我就不生氣瞭。橫豎她腦子不好。”葉棗輕飄飄的瞥瞭四爺一眼:“至於孫嬤嬤嘛……”
“她都狂的不知道自己的身份瞭,欺負我也不算什麼。”葉棗湊近四爺,小聲道:“她還直接叫福晉老四媳婦呢。”
然後又坐直瞭,再次把球丟出去,看著花生屁顛屁顛的去撿,才有繼續:“福晉都叫她這麼說瞭,我那句……不算什麼。”
四爺剛才聽李大全說的時候,就很生氣。
這會子聽葉棗再說,還是不高興。
“叫我說,爺該賞賜福晉才對呢。”葉棗結尾。
“嗯。那就賞賜福晉。”四爺不知想到瞭什麼,又輕輕一笑。
“蘇培盛,你去,好好選些首飾送去正院,叫膳房晚上給福晉好好做八個菜。就說爺說的,委屈福晉瞭。”今兒個福晉辦事很是叫四爺高興,自然樂得給福晉面子。
何況……
他人在葉棗這裡,卻賞賜瞭福晉,福晉也得記著葉氏的些許好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