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戰事很順利。
與此同時,四爺下旨,叫青海以及甘肅的駐軍嚴防蒙古有人生亂。
直親王收到瞭聖旨,就趕緊佈防起來瞭。
也許是這裡不是歷史上那個清朝吧,所以,直親王第一次見著年羹堯的時候,還挺詫異的。
他的記憶裡,年羹堯本就是老四的人,但是卻一直跟著老八做事。
也算是個暗棋吧。最後投回老四那裡的時候。老八都驚呆瞭。
可這一世的年羹堯,卻是軍中一個小小參將。
不再是上一世的川陜總督和大將軍瞭。
直親王如今已經懶得算上輩子和這輩子的區別瞭。
因為區的太別瞭……
倒是,他比較惡趣味的想,上輩子老四的寵妃可是年氏啊。
如今是葉氏瞭,可不知道這年氏還能不能進宮,要是進去瞭,是個什麼情形。
於是,直親王旁敲側擊,很是打聽過一番。
年羹堯不疑有他,都說瞭。
傢裡有三個妹子,一個是庶出,兩個嫡出。都是如花似玉……
如果不說什麼歷史的話,這年羹堯其實是個人才。
包衣奴才出身,從小卒子到如今的參將,也不過用瞭四五年的時間罷瞭。
而且這一世的年羹堯是個白身,傢裡並沒有做官的阿瑪。
隻是傢裡祖上有些積攢,傢裡不窮罷瞭。
不過也就是個直隸的一般滿人傢庭而已。
也就是如今他成瞭參將之後,才算是起來瞭。
所以,直親王用他用的還算是很順手。畢竟他是個很好的將軍。
此次,防備蒙古人,也就給他派瞭比較重要的任務。
蒙古人得到瞭臺島的戰報之後,是有些蠢蠢欲動的部落。
不過大多不成器。邊防嚴,他們也不過是動瞭一下,就又縮回去瞭。
其實這一部分蒙古人不見得是要造反,就是想投機,趁此機會的道點什麼罷瞭。
感覺不可能,也就安穩瞭。
而塔克部的阿信達,也就是九公主的夫婿,他才是真的賊心不死。
事實上,就算是四爺再厲害,也不能把清兵駐守進蒙古。
蒙古是個遊牧名族,他們戰鬥時幾乎是可以全民皆兵的。
所以防不住。
此時此刻,大帳裡,阿信達看著從福建發來的信報,瞇眼。
這個皇帝倒是厲害,這麼快就要收復臺島瞭!
他之前不是沒接觸過鄭氏父子,不過……那幾個人太蠢瞭。
再說瞭,臺島太遠瞭,他可不想要。就算是從臺島運回東西來都費勁。
他比較務實,他想要的是青海,甘陜,山西等地。
當然,一步步蠶食瞭直隸和北京城,最後是那如詩如畫的江南、
最起碼,他是這麼想的。
此次臺島的事,他早就分析過瞭,並不適合出手。
不是好時機。他還沒準備好。
再過幾年吧。
將信報燒瞭,起身出瞭大帳,去找他的女人去瞭。
並不是九公主,阿信達一點都不喜歡九公主,隻是不能叫她死瞭罷瞭。
所以,九公主生瞭一個女兒之後,就再也沒伺候過阿信達瞭。
阿信達最信重的還是原本的王妃,以及王妃的表妹。
所以他的腳步絕不會去九公主的帳子裡。
就連九公主的女兒,那個他的孩子,他也不喜歡。
一副漢人做派,看著就來氣。
紫禁城裡,過瞭二月之後,天氣一天天暖和起來。
三月初一是五阿哥生日,不過今年葉棗就沒給他辦,還是個孩子,不是什麼要緊的時候就不辦瞭。
四爺都不過生辰瞭,孩子也免瞭。
就在毓秀宮裡,自己人吃一桌宴席就算瞭。
不過,四爺還是來瞭,也送瞭賀禮。五阿哥還是蠻高興的。
前方有戰事,四爺就很忙,吃過瞭午膳就走瞭。
葉棗摟著五阿哥說話:“咱們滾滾三歲整瞭喲。”
滾滾就笑,好像長大瞭是瞭不起的一件事。
實實際際的三歲瞭,他會說的話就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顯示出他的聰明來。
捉弄的毓秀宮裡奴才們也是又愛又氣。
都喜歡他漂亮又可愛,可也氣他捉弄。
葉棗抓到瞭就打屁股,不過下回還照舊……
四爺說瞭,過些時候叫內務府給四阿哥五阿哥準備幾個小太監,奶娘們就要撤掉幾個瞭。
小丫頭也要撤掉幾個瞭。大瞭就要有樣子。
如今生日也過瞭,等這個月十五,就正式去乾清宮旁邊的明心殿讀書瞭。
與二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一起。
五阿哥每天掰著指頭算,就想早去呢。
葉棗也沒給他進行什麼突擊補課,小孩子,慢慢學吧,總有努力的時候。
隻是叫人給他準備小書包等物件兒。隻是徐徐告訴他,去讀書瞭,就不像是在這裡瞭。
沒那麼自由瞭,一上午的功夫,就要讀書寫字瞭。
五阿哥表示不怕。
葉棗隻是笑,估計一開始是興奮,總有那麼幾天,他要愁死的。
設想瞭很多之後,三月十五這一天早上,五阿哥還是氣呼呼的走瞭。
事實上,這還是他第一次氣呼呼的說不理額娘瞭!
葉棗看著蹲在廊下無辜的那隻花生,使勁戳他:“你還真是個禍害呢。”
起因就是五阿哥要帶著花生一起去明心殿,葉棗不許。
讀書還帶著狗,鬧呢?當然不能瞭。
花生不知道主人的意思,還舔葉棗的手呢。
葉棗蹲下,摸他的頭:“你也不小瞭,他去讀書,你少累一會,好好自己歇會吧。”這幾年,花生和五阿哥在一起最多瞭。
陪著五阿哥玩,跑,鬧。
花生站起來,搖尾巴,精力旺盛……
好吧,也就是七八歲的狗,活潑著呢。
明心殿裡,不光是幾個皇子,還有懷親王。
也就是先太子的兒子弘念。
四爺已經下旨瞭,皇子傢裡的兒子們,想送進來讀書的,都可以來。
眼下還沒有人來,估計也就是幾天的事瞭。
四阿哥五阿哥帶著新奇和激動,終於坐在瞭明心殿裡頭。
四爺看過先帝爺那會子對皇子的老師那般折辱,他早就下旨,皇子讀書的時候,要尊重老師。不得擺架子。
所以,雍正一朝的皇子老師們,待遇真是……好的不行!
主要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先帝那會子……不能提,全是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