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見葉棗不說遇見瞭大公主二公主的事,便也不提起。
其實,他知道今兒那兩個孩子見過瞭棗棗之後,就叫蘇培盛打聽過瞭。
雖然貴妃的奴才們真是嘴巴緊,可兩個公主調教奴才還是差很多的。
四爺想知道,自然是什麼都瞞不住的。
所以,四爺本以為,她怎麼也要抱怨幾句的。
畢竟,也真是孩子不懂事,叫她吃瞭委屈。
四爺想,隻要她說,他就哄著她。
確實是二公主的錯處,要是她覺得委屈難過瞭,縱然四爺舍不得叫自己的女兒受委屈,也是要罰一下的。就罰二公主抄經也是可以的。
畢竟,那孩子也該說一說,不能這麼偏激的。
可她不說,四爺就覺得,她實在是有時候深明大義的很。
她又不見得知道四爺知道瞭。那就是這樣的委屈都要自己忍著瞭?四爺難免更心疼她瞭。
“今兒受委屈瞭?是朕不好,沒教好孩子。”四爺拉著她的小手,輕聲細語。
“皇上盯著我?”葉棗瞪眼!
四爺……
這狐貍,關註的是什麼?
四爺抬手,捏瞭捏她的臉:“朕盯著你幹什麼?是大公主那,有乾清宮的人。”
這兩個孩子在後宮,四爺不放心。總是要叫人護著的。
葉棗還是白瞭四爺一眼。
四爺有點委屈:“朕好心好意問你,你卻來責怪朕。”
“唔,我錯瞭嘛。”葉棗沒什麼誠意道。
四爺更無語瞭:“朕就沒看出你覺得自己錯瞭。”
“皇上一個大男人,為什麼要與我計較這些啊?”葉棗放下茶碗:“皇上也忒不貼心瞭些。”
“好好好,朕貼心,貼心,叫你受委屈瞭。”四爺嘆氣,也是叫這個小狐貍磋磨的很無語。
“這也能算委屈?二公主的心思,我是知道的。倒是大公主……恨我也是應該的。皇上寵愛我,因為我,關瞭她額娘,不恨我才是沒血性呢。這孩子,我倒是覺得,素來不比李氏笨。”
“以後希望過的好吧,二公主那,皇上就不必在意瞭。橫豎我也是她的長輩,這回我就不在意瞭,再有一回,也別怪我收拾她就是瞭。”
葉棗挑眉,四爺的孩子,她都該給面子。
總不能叫四爺難做人。
可要是想來她頭上作威作福,或者欺負她的孩子,那她的巴掌素來不是擺設。
一個公主罷瞭,她要是想,拿捏起來,她真是要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瞭。
隻不過,這世界女子本就艱難,用那句有名的話來說,女人何苦為難女人罷瞭。
四爺心裡感動,嘴上不說,隻拉著她抱在懷裡:“朕得瞭棗棗,真是幸運。”
四爺都不必多想,隻要今日換一個女人,肯定是要抱怨的。
今日的後宮裡,換一個女人做貴妃,情形都不是如今的樣子。
所以,他有小狐貍,也是一種幸運。
一句話,他值得他的寵愛。
葉棗就自在的往四爺懷裡靠:“就天熱瞭,不愛叫你抱著瞭。”
四爺一滯,感動都不嫌給她瞭,這白眼狐貍太可惡瞭些。
皇後出事之後,太後是七八日後,才見貴妃的。
也是十五,正是要請安的時候。
皇後在的時候,大傢初一十五給皇後請安,皇後沒有瞭之後,大傢就自發的往毓秀宮來瞭。
葉棗這裡,今兒算是很多平日裡不來的都來瞭。
她也沒叫眾人等多久,人都沒來齊呢,就已經出來瞭。
她坐上首,左邊是禧妃,右邊是錦妃。
下面瑞貴嬪,愨嬪,秀嬪,齊嬪。然後是裕貴人,恪貴人,雲貴人等幾個貴人。
再往下,常在和答應也都來瞭。除瞭不能出來的那幾個,其餘人都不敢不來。
甚至於,她們有感覺,以前皇後在,少瞭一次請安還情有可原。
如今貴妃盛寵,要是誰敢不來,隻怕是就要倒黴瞭。
人就是這樣的,雖然誰也沒見貴妃出手,可是就是覺得,貴妃如此煊赫的樣子,如何能得罪呢?
“臣妾等來遲瞭,貴妃娘娘恕罪。”秀嬪和武答應,年答應一起來。
“坐吧,來瞭就好,你們也不晚。”葉棗懶得在這種事上計較。
“多謝娘娘。”秀嬪有點驚弓之鳥的意思。
皇後倒瞭之後,後宮裡兩個烏拉那拉氏的女子,一個晉位成瞭貴嬪,一個就是她。
她覺得很怕,怕貴妃要報仇,皇後已經那樣子瞭,要是報仇,可不就是她?
且看起來瑞貴嬪是早就搭上瞭貴妃的,她以前可還給貴妃難看過呢。
過去在府裡,還搶著皇上來著……
所以,總是怕的。
說起來,年紀上,秀嬪與葉棗也差不多。
可是她這幾年不如意,竟是畏畏縮縮的樣子,叫人看著不由感慨。
葉棗沒接話,隻笑瞭笑:“今兒你們都來瞭也罷,我本來是不想叫你們請安的。以後每個月初一的時候來坐坐就是瞭。說起來,我也不過是貴妃,不是什麼正經主子,你們不必這麼客氣。隻初一十五的,太後她老人傢那裡是一定要請安的。不然總是不好看的。”
“娘娘總是這般良善呢,臣妾來的遠。可也知道,先帝爺那會子,後宮裡沒有皇後的時候,貴妃娘娘那,也是初一十五都要去坐坐的。並不是娘娘要這麼做。”
錦妃笑著:“何況,娘娘如何不是正經主子瞭。我們可都不及娘娘呢。”
“是啊,娘娘心善,不想叫姐妹們辛苦,可這該有的規矩是少不得的。”
禧妃縱然不想說,可也不能不說。
“你們都是規矩人,我一個貴妃,本不想受你們初一十五的請安。”葉棗搖搖頭:“你們也別當我是做戲。我說初一,就初一。初一的時候,你們來坐坐,咱們喝喝茶。然後去太後娘娘那裡坐坐。十五的時候,你們不必來拜見我,直接去太後娘娘那裡就是瞭。”
說著,她起身:“好瞭,今兒就這樣,咱們去太後娘娘那裡瞧瞧去。”
她已經起身,眾人也不好再繼續坐著瞭。
隻好一個個跟著起來,往外頭走瞭。
貴妃先上瞭攆,後頭兩個妃子跟著坐上攆,一路浩浩蕩蕩的往壽康宮去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