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誰傢後院妻妾都不會消停瞭,可是畢竟和皇傢是不一樣的。
要是此女安分,以後錢傢大爺的嫡妻也不見得就容不下她。
而最要緊的是,韓傢對於太子爺來說,是個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錢越得瞭美人並不虧,也算是收瞭韓傢。以後韓傢出什麼事瞭,自有錢越管著瞭。
“恭喜大人瞭!大人的學生,是個好學生啊!”宋以朗笑著拱手。
“哈哈哈,同喜同喜。老夫的學生好,那可是天下百姓之福啊!”秦政海笑著道。
弘昕這頭,與錢越單獨坐在花園喝茶。
“表哥心裡是不是生氣瞭?”弘昕笑問。
“臣豈敢。”錢越似笑非笑。
“多沒勁?你是孤的表哥,以後的扶持孤的,這點事就生氣瞭?”弘昕很是有點不忿。
“臣並不是生氣,隻是錢傢……傢父,祖父皆不曾納妾而已。”太子爺塞來的妾,能不要麼?
“那你要是不願意就……”
“臣願意。”錢越拉長聲音:“隻是略有點覺得對不住傢裡罷瞭。不過,回去之後,就實話實說吧。臣替太子爺收瞭美人,太子爺也替臣背一回黑鍋。”
“應該的,應該的。”弘昕哈哈一笑:“咱們兄弟誰跟誰呢。”
錢越心裡想著,這位太子爺是最會來這出瞭。
不過這點事,還真是小事。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他還真是不能昧著良心說自己就不喜歡。
畢竟那小美人也確實不錯。
隻是,嫡妻進門之前,叫她不要生育就罷瞭。
很快就要準備回京。
因是納妾,又是賤妾,所以韓氏也就跟著一起走瞭。
韓老爺對這個終於能攀上太子一系的女兒還是滿意的。所以嫁妝也很是豐盛。
到瞭六月初四的時候,太子回京。
如今,距離太子冊封大典還有幾日而已。
京城正陽門外,文武百官,以及皇子們都站立迎接。
弘昕一下馬,眾人就跪倒,山呼千歲。
不誇張的說,弘昕不習慣。
他畢竟才是個上任兩個月的太子。
“眾位大人請起,孤實在惶恐。”弘昕忙親自扶著老臣們起來。
“太子爺,皇上和娘娘都在園子裡候著您呢。”蘇萬福笑道。
弘昕點頭:“既然是這樣,就不勞眾位送孤瞭。都回去吧。表哥你們也回去吧。明日再來見孤。”弘昕擺手。
眾人忙應瞭,再次叩拜,告退而去。
弘昕隨著蘇萬福來接的人,回瞭圓明園。
九州清晏裡,弘昕和弘晝跪倒叩拜瞭四爺和葉棗。
“起來吧,此次出去,感覺如何?”四爺笑問。
“兒子說實話,有點不適應。果然太子與皇子是不一樣的。今日城門口百官跪迎,兒子就惶恐的很。”弘昕實話實說。
“知道惶恐就是好事!”四爺一笑:“朕當年忽然被先帝爺委以重任的時候,還沒來得及惶恐呢,緊接著就是你皇瑪法過世瞭。那時候,也沒時間惶恐瞭。朝中多事,一件接著一件……如今你處為太子,惶恐是應該的。惶恐是好事。”
總比得意忘形好。
“是,多謝皇阿瑪提醒兒子。”弘昕道。
“聽說,你替你表哥納妾?”葉棗問。
“額娘,您都聽說瞭,還不知道怎麼回事麼?皇阿瑪,您說兒子這事做的對不對呀?”弘昕笑著問。
“也對也不對。你是太子,自然需要培養你自己的人。可是如韓傢這般商戶,卻不值得你培養。”四爺道。
“兒子知道瞭。”弘昕沉吟瞭一下:“兒子還是眼界淺瞭些。”
是可以做,但是……韓傢還是不值得。
“你還年幼,如此想象,朕已經很滿意瞭。要是你將那女子收瞭,那朕就該好好教你一番瞭。很好,朕對你很滿意。不要怕,放開手腳做,隻要是對的,就是欠缺些,朕幫你教你就是瞭。不要畏首畏尾不敢做。”
四爺拍著他的肩膀,笑著道。
“兒子多謝皇阿瑪指點。”弘昕心裡很激動,也很感動。
“好瞭,去更衣吧,一會在這裡擺膳,你們兄弟路上辛苦瞭。這回弘晝也做的不錯。與你五哥一起更衣去吧,一會就開宴瞭。”四爺道。
“是,皇阿瑪。”弘晝應道。
兄弟倆出去,四爺嘴角一直掛著笑意。
“皇上是滿意瞭?”葉棗跟著笑。
“手段雖然稚嫩瞭些,到底大方些是對瞭。這孩子很好。”四爺點頭。
“那我也就放心瞭。”總是自己的兒子,能不擔心麼?
四爺要是覺得他做事不行,她這個額娘也是跟著要發愁的。
好在,弘昕是個聰明孩子,身邊又有不少人扶持著呢。
四爺拉著她的手:“你原本就不該擔心!要是他做的不對,朕自然會好好教導他。他本就是個好孩子。朕難不成放他在太子之位上,就不管不顧瞭麼?”
“是是是,我錯瞭。叫人擺膳吧。我是能吃好吃的,你還不成呢。”葉棗戳四爺。
“你也不行!不許吃辣!”四爺板著臉。
葉棗對著四爺,風情萬種的一笑。然後一個字一個字道:“我,就,要,吃!”
四爺無語,哼瞭一聲,甩開她的手不理她瞭。
“我今兒就要吃,你自己身子沒有好,就不許我吃辣的瞭?我不僅吃辣,我還吃肉!你就饞著去吧!”
“朕也吃!”四爺一副你奈我何的樣子。
“吃個屁!隻能吃點肉末。”不然消化不瞭。
四爺起身,使勁甩袖子,出瞭內室瞭。
葉棗在後頭,抿嘴笑,四爺如今真是如孩子一樣瞭。
是委屈,平時愛吃肉的人,如今不能痛快吃瞭。撒氣總是可以的。
可她幾乎每天都與四爺一起吃飯,她腸胃又沒問題,她是實在是忍不住瞭呀……
“叫膳房給皇上做紅燒魚吧。盡量做的淡一點。”魚肚子肉,四爺吃點還是可以的。
總要把身子養好瞭,不然以後老瞭更難受瞭。
那時候,想調理也不成瞭。
很快就擺上宴席。因是傢宴,所以就擺在九州清晏裡。
上首自然是四爺和葉棗。
下面左邊是皇子們以及小輩兒們,右邊是嬪妃們。
左邊最上首的,自然就是太子爺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