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卉忙扯瞭扯她的衣角,面帶歉意對顧青昭說道:“娘娘勿怪,實在是婚姻大事太過要緊,四妹妹想問清楚一些。”
顧青昭擺手,“不礙事。”她輕聲回答福安道:“不過廬陵侯世子幾時回京,我確實不知。”
聞言,福安笑臉就有些塌瞭,垂著眉眼,眼瞧著失魂落魄的勁兒就上來瞭。
“長公主為何不問陛下?”她問。
顧青昭嗓音溫和,又沒有旁的後妃那般架子,福安覺得親切這才抬首,怯生生道:“皇兄是天子……我不敢。”
小的時候雖然一起玩過,可長大後的唐昀一身凌厲氣勢,如今做瞭帝王,自然更是叫人見之畏然。
說起這個,福安就很好奇,“娘娘不怕皇兄嗎?”
聽說皇兄最喜歡來關雎宮瞭,良妃娘娘可真慘……
福卉福安看顧青昭的眼神帶瞭一絲絲同情。
顧青昭失笑,決定跟兩位小公主解釋一二,“陛下他是帝王,若不嚴肅鄭重,便無法鎮住萬臣。朝事外,陛下亦是格外和藹親切的,至少在兩位妹妹跟前,陛下絕不會板著臉。”
福安重重點頭,“我知曉,太後娘娘和母嬪都說,皇兄很在意我和三姐姐的婚事。”
隻是但凡提到要和兄長說話,她總是心慌的。
在她的記憶裡,皇帝都是父皇那樣的,不茍言笑又待人疏離得很,一板起臉來,就要叫整個宮殿的人都跪下去。冷峻得駭人。
顧青昭就笑,“這樣,我與你們定個約定可好。”
福卉福安疑惑抬首。
“你們若有想問又不好說出口的,我幫你們去打聽,但是有一個要求。”
這簡直正中福安下懷,她立時頷首,“娘娘請說。”
顧青昭宛然,湊近兩個小姑娘耳邊輕聲說瞭幾句話。
福卉福安聽後面色有些躊躇,不過很快福安便答應瞭,福卉便也不再扭捏。
“那我們說好瞭,此事隻我們三個人知曉。”
倆丫頭連連點頭,都不帶猶豫的。
入夜萬籟俱寂。
唐昀以手撐頷看她:“今兒倆小丫頭來找你問什麼呢?”
顧青昭正在哄小唐澤睡覺,聞言抬頭,笑著揶揄道:“問我你兇不兇。”
唐昀撇嘴,“我平素可是極為親和的。”
“自然瞭,”顧青昭淺笑,“陛下是仁君。”
“嗐,”這話叫唐昀禁不住笑,連連擺手,“那兩個丫頭被林太嬪保護得極好,可也正因如此,連出來走動都極少,如今能來你這,也是好事。”
見小唐澤睡熟瞭,唐昀就叫丹青將小唐澤抱去配殿瞭。
等小娃娃走瞭,她才算一顆心都回過來和他說話,唐昀就湊過去熟練地摟著她,“瞧你這幾日四處奔波,都累瘦瞭。”
這話聽聽就行瞭,唐昀回回見瞭她都覺得她像是遭難瞭一般杞人憂天。
她在他臂彎裡尋瞭個舒服的姿勢靠著,“聽之前林太嬪的意思,廬陵侯世子很是有意於福安長公主。”
唐昀再次撇嘴,恨恨的:“那小子,我旨意才發出去沒幾日,人就拱到京城來瞭。昨兒個夜裡才到瞭京城老宅,今兒一早請安折子就送到禦前瞭。說是想入宮給太後請安,哼,我能看不出他什麼心思?”
廬陵侯世子昨日就入京瞭,可福安至今都還不知曉,那就隻可能是……
“陛下將折子扣下瞭?”
“哼,賞花宴瞧著就沒幾日瞭,叫他初九再入宮。”
這是防賊呢?
顧青昭啞然,“等初九到瞭,各傢公府公子就都到瞭。”
不說廬陵侯世子罷,福安隻怕都得等急瞭。
唐昀輕哼,“別傢都是賞花宴才進來,怎麼就非得他特殊?”
這護妹心切的。
隔日顧青昭就叫緋紫去慈安宮走瞭一趟。
當日午後,兩位長公主破天荒地來瞭紫宸殿,還帶瞭自己做的吃食。
唐昀一下朝,就見倆妹妹站在配殿門口眼巴巴地望著他。
都是嬌俏俏的小姑娘,又是親妹子,看得他心都軟瞭。
“站在門口做什麼,也不怕曬出個好歹。”語氣有些僵硬,可話裡話外的關切是是實打實的。
唐昀大步進瞭配殿,倆小丫頭就亦步亦趨跟在後頭,一人手裡提著個食盒,都沒叫侍女代勞。
他瞧瞭礙眼,眸光一凝,吳英就忙上去接瞭食盒,倆丫頭手裡沒瞭東西提著,頓時好像底氣都消散瞭些,埋著腦袋不敢看他。
唐昀蹙眉,正想開口,又想起昨日顧青昭說的話,眉眼和語氣就軟瞭下來,頗有些無奈地笑,“坐吧,皇兄又不打你們板子,戰戰兢兢地做什麼。”
這樣溫和的話,很難想象是出自他的嘴裡的,福安悄咪咪抬眼看他,見他仍舊笑著,並不嚴厲,這才少瞭好多緊張。
“母嬪說,皇兄近日來政事忙碌得很,我和三姐姐就做瞭吃的,想給皇兄。”
“是嗎?”唐昀側眼看去,吳英正好打開蓋子,就見兩個食盒裡頭各躺著一盅湯,竟還都是他喜歡的。
想及前幾日她倆去過關雎宮,知道他喜好也不足為奇瞭。
他心裡湧過陣陣暖流,不忍看倆丫頭期待落空,於是兩盅湯都喝瞭好些,贊道:“湯很不錯,隻是下次莫要下廚瞭,別累著。”
福卉福安笑瞇瞭眼,“不累的。”
皇兄稱贊她們的湯好喝!
多少年瞭,唐昀難得與兩位妹妹這樣悠悠閑閑地說話。
他心頭暖和得不行,眼見福卉福安乖巧的模樣,終究不忍,將廬陵侯世子的那道請安折子遞給福安,“今日是為著這個來的罷?”
福安激動得不行,不過卻搖頭,“世子可以賞花宴再見,可皇兄忙,良妃娘娘說,皇兄隻有每日午後能有些休暇,”說著兩姐妹落瞭不忍,“皇兄你是不是很累啊?”
太後娘娘說,當皇帝的,要處理天下政事,每日要看的折子都是堆成摞的,要見的大臣亦是一撥接著一撥。
哎喲喂,一聽小姑娘這話,唐昀那個心暖的呀~
“皇兄不累。”他笑得開懷,從福安那裡接過來折子,扔給吳英,“詔廬陵侯世子入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