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錦繡又帶著景年在縣城耍瞭一天。
早上慢悠悠走去縣城,到瞭之後去看電影,電影院一共就兩部電影,一部昨天看過的紅星閃閃,還有一部昨天沒有細看,乍一看那個宣傳海報,還以為講什麼禿子的。
電影院的宣傳海報都是手寫的,豎著的行草,草的比較放飛,方錦繡仔細看瞭一會兒,又去買瞭張電影票,才看懂原來這部電影叫一副保險帶。
聽名字看不出是什麼類型的電影,不過閃閃紅星昨天看過瞭,今天隻能選這個。
景年還記得昨天吃瞭很香的花生,看見那個賣花生的小孩又在附近晃蕩,連忙拉瞭拉姐姐的衣擺,看著她笑。
“小饞貓。”方錦繡刮瞭一下他鼻子,又去買瞭兩包炒花生。
今天的電影明顯不如昨天吸引力大,圍繞一副保險帶展開瞭一個故事,但是對景年這個年紀的小朋友,明顯是閃閃紅星更好看。
昨天看得都忘瞭吃花生瞭,看完瞭還要去當小紅軍,今天電影看完瞭,花生也吃完瞭一包。
方錦繡更是沒怎麼看進去,電影剛開始,她在凳子上屁股都沒坐熱,桃飽訂單提示音接二連三響起。
她還以為賣出去的是婆婆丁,因為一開始就賣這個,已經有瞭幾個固定客戶,顯然都好這一口,三天兩頭來光顧。
但是不是,賣出去的是個小木雕,雕的是個小馬,三十七塊錢。
方錦繡挺滿意,雖然錢還沒到賬,但賣出去就是好事,錢遲早會到的,不著急。
木雕剛賣出去,光屏還沒關,提示音又響瞭一聲,方錦繡一看,這回賣的是一竹筒蜂蜜,一百四十八,跟賣出去的第一筒蜂蜜一樣,錢直接到賬瞭。
這下她賬戶上的錢,一下子超過兩百塊,堪稱穿越以來最富裕的時候。
每完成一份訂單,除瞭錢,app還根據金額大小贈送一滴能量,十塊錢以下的小能量滴,十塊以上五十塊錢以下中能量滴,五十塊以上三百塊錢以下大能量滴,一天隻有前三份訂單可以得到能量。
能量能用來灌溉她果園裡的果樹,下面有個能量條,顯示果樹生長進度,目前為止,她的果樹剛剛長出花苞,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開花結果。
順手把剛才收獲的能量滴灌溉下去,方錦繡抬頭看瞭眼大屏幕上的劇情,還沒來得及理順新出場的人物關系,訂單提示音又響瞭。
方錦繡忙並快樂著,這次賣出去的是一斤婆婆丁,她貨櫃裡婆婆丁的存貨,隻剩下一斤瞭。
不過她並不著急,現在能賣的東西多瞭,不會因為婆婆丁存貨不多就著急上火。
但是畢竟是給她掙來第一筆錢的商品,方錦繡對婆婆丁還是有感情的,能賣還是得賣,有老客人就喜歡這個呢。
可能今天財運來瞭,婆婆丁訂單之後,大概電影快放完的時候,又有個四斤拐棗的訂單。
這種就是買回去泡酒的,不買就算瞭,一買就好幾斤,拐棗也隻剩下三斤存貨瞭。
方錦繡美滋滋地點瞭發貨,一直到從電影院出來,臉上還帶著笑。
景年砸吧砸吧吃完炒花生有點兒幹巴的小嘴,跟方錦繡說:“姐姐,這個電影沒有冬子哥哥好看。”
“那咱們下次再看冬子哥哥。”方錦繡立刻說。
她覺著,是不是這電影院風水好,今天生意太好瞭。
“好!”景年清脆應道,看著方錦繡臉上的笑容,歪頭問:“姐姐,你很喜歡這個電影嗎?”
“為什麼這麼問?”方錦繡讓他問的一愣。
景年臉上的小酒窩若隱若現:“因為姐姐看完電影很開心呀,一直在笑。”
方錦繡臉上笑容擴大:“那是因為姐姐遇到開心的事,走,姐姐請你吃好吃的慶祝一下。”
她今天出來,特意沒有帶什麼幹糧,倒是帶足瞭錢和票,準備帶年寶去國營飯店吃頓好的。
景年還沒下過館子,滿心好奇地跟著姐姐一起到瞭國營飯店。
國營飯店點餐窗口掛瞭個菜牌,寫著今日供應的菜色,上面是肉菜:紅燒肉,梅菜扣肉,蔥爆牛肉,醬鹵豬頭肉。
往下是青椒炒蛋、豆角炒肉這種帶點兒葷的,最下面是素菜,炒豆芽,白菜燒豆腐。
還有湯,湯竟然是蓮藕排骨湯,方錦繡穿越過來,還沒吃過蓮藕。
方傢坪村沒有種藕的,村裡人大概也沒怎麼吃過蓮藕。
景年不認識菜牌上的字,但他鼻子很靈,這裡面好多香味兒,好多好多他聞都沒聞過的香味。
還有大廚剛做好端出來的菜,放在臺子上,等著客人自己端去吃,香噴噴的,看得景年口水都要流出來瞭。
“姐姐,吃肉肉……”他拉著方錦繡衣擺,眼饞地盯著人傢端走的肉菜。
方錦繡恨不得一樣點一個來嘗嘗,但是她和年寶兩個人肯定吃不完。
失策,忘記帶飯盒瞭,不然帶回傢熱著吃,不比她自己放飛廚藝強?
她想著,要不然現在現買兩個?買那種老式鋁飯盒,偷偷投放在背簍裡,應該可以。
景年沒得到姐姐回復,忍不住又拉瞭拉她手:“姐姐?”
他姐姐是不是沒有錢錢瞭呀,他摸瞭摸小兜兜,他還有四分錢呢!可以拿來買肉肉吃。
“欸,年寶幹嘛?”方錦繡剛才確實走神瞭,還以為景年跟她講話她沒聽見。
“年寶?”飯店點餐口裡面的年輕女人,探頭看瞭眼景年,眼睛一亮:“果然長得俊。”
又跟方錦繡說:“你就是繡兒吧!”
“您是……?”方錦繡努力回憶,她好像不認識這個姐姐。
“我是小圓的嫂子。”年輕女人笑著說:“你跟繡兒是朋友,也喊我嫂子就成。”
李小圓這傢庭關系,可真夠硬的。
方錦繡當然打蛇順棍上,親親熱熱喊起嫂子來。
李傢嫂子最近沒少聽小姑子提起她這個新朋友,一開始她還覺得是不是讓人給騙瞭。
後來糖買回來,還白送瞭她小姑子一個那麼好看的鏡子,她覺得自己想法太不對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人傢方錦繡雖然落魄,但就是個敞亮人!
昨兒又聽說小姑子還托方錦繡找親戚給她還有婆婆也帶那樣的小鏡子,李傢嫂子高興壞瞭,她就喜歡這些精致漂亮的小玩意兒,偷偷的喜歡,不然之前也不能花十幾塊錢買個硬幣大的香粉盒子。
“帶年寶來吃飯啊?那得嘗嘗咱這的豬頭肉,不是我吹啊繡兒,我們黃師傅做的鹵豬頭,那是一絕,縣長來吃瞭都誇好。”
“那得嘗嘗!”方錦繡立刻道。
她以前吃過豬頭肉,沒有特別喜好,但也不討厭,李傢嫂子也不會故意騙她消費,她想嘗嘗國營飯店大師傅的拿手絕活。
於是先點瞭一份鹵豬頭肉,八毛錢,還要兩張肉票。
穿越過來就沒吃過牛肉,方錦繡饞牛肉瞭,就又點瞭一個蔥爆牛肉。
那個蓮藕排骨湯聞著太香瞭,方錦繡就又點瞭一個蓮藕排骨湯,兩菜一湯,她和景年夠吃瞭。
知道點餐臺這裡待著的是李小圓嫂子之後,她就放棄瞭偷買兩個飯盒打包飯菜的打算,突然冒出來兩個用都沒用過的新飯盒,挺奇怪的,在熟人面前露的馬腳越多,越容易出問題。
橫豎縣城也不遠,大不瞭想吃瞭再帶年崽過來吃剛出鍋的就好瞭。
不知道是不是李傢嫂子的原因,菜出來的挺快的,先出來的是鹵豬頭肉,這個是鹵好的肉,切片之後,又加青椒加配料下鍋爆炒瞭一下。
挺實在的,一大盤子菜裡面隻有零散的青椒和配料,大部分都是豬頭肉。
方錦繡還點瞭兩碗米飯,她端飯菜到飯桌的路上,豬頭肉那個香味兒,直往鼻子裡竄,香死瞭。
一放下盤子她就招呼景年:“年寶快來吃,好香。”
等景年坐好,給他夾瞭一筷子豬頭肉,方錦繡自己也夾瞭一塊塞進嘴裡。
豬頭肉切片之後是肥瘦相間的,但是肥肉不像別的部位的豬肉一樣油,它是糯的,鹵過之後,帶著鹵味特有的咸香,卻又不會過咸,反而有點兒回甜。
下鍋爆炒,將豬頭肉的香味徹底激發瞭出來,一口咬下去,唇齒之間盡是肉香。
“好好吃啊這個肉肉!”景年就著豬頭肉扒瞭一口米飯,桌子下的小腿不由晃瞭起來。
小傢夥兒費力地給自己夾瞭一筷子,還給姐姐夾,他手小沒勁兒,筷子用得不好。
“姐姐你吃,這個肉肉太太太好吃瞭。”他把飯和肉扒進嘴裡,吃得停不下來。
因為加青椒炒的,可能鹵湯裡面也加瞭辣椒,豬頭肉是微辣的,對方錦繡來說可以忽略不計,甚至有增香的效果,對於沒吃過辣的小崽崽來說,就有點兒刺激瞭。
他被辣得直吸氣,方錦繡擔心地問:“是不是太辣瞭?不然姐姐去給你要碗水涮著吃?”
“不要,這個好吃!”景年一口拒絕瞭,他太喜歡吃這個肉肉瞭,好香好香。
“姐姐,這是什麼肉肉啊?”小團子忍不住問,他已經知道瞭,肉肉分很多種的,比如豬肉、鴨肉、雞肉,還有姐姐變出來的軟軟的肉肉。
“是豬肉哦。”
方錦繡也覺得這個豬頭肉確實做得很好吃,是她吃過最好吃的豬頭肉,不愧是大師傅的拿手菜。
景年吃肉的動作短暫停瞭一會兒,他戳著碗裡的豬頭肉,仔細看瞭看,小眉頭擰起:“可是豬肉跟這個吃著好像不一樣……”
他才吃過紅燒肉,他知道那就是豬肉。
方錦繡解釋道:“因為這是豬的頭,所以肉肉口感是不一樣的,豬別的位置的肉口感也不一樣,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做法不一樣。”
景年隻聽懂瞭前面一半,吃著不一樣是因為這是豬的頭,豬的頭特別好吃!
等蔥爆牛肉炒好的時候,一大盤豬頭肉隻剩下一半瞭。
蔥爆牛肉也很好吃,牛肉很嫩滑,大蔥特有的香味兒揮發出來瞭,景年也喜歡吃這個嫩嫩的肉,但他更喜歡豬頭肉。
蓮藕排骨湯是在蔥爆牛肉前面好的,方錦繡一聽見叫號就過去端菜,蓮藕排骨湯燉得平平無奇,一般好喝。
不過這樣一頓飯,在現在實屬大餐,姐弟兩人把飯菜吃瞭個幹凈,湯也喝光瞭,撐瞭個肚圓兒,坐在凳子上休息。
歇瞭一會兒,準備走瞭,景年依依不舍地說:“姐姐,豬頭肉真好吃,我們下次再來吃好不好?”
“好!”方錦繡一口答應下來,她也覺得好吃,她要是早知道豬頭肉做好瞭這麼好吃,她早就喜歡上瞭。
等等——
她跑去找李傢嫂子,問豬頭肉能不能打包,不要炒的,直接鹵好的整塊給她秤點兒,這種可以拿牛皮紙一包就能帶走。
拿回去她自己切一切就可以瞭,這就是半成品啊!她最喜歡半成品瞭。
李傢嫂子遺憾地告訴她:“豬頭肉賣完瞭,我們這豬頭肉賣的可好瞭,也不是天天有,你買的那份是倒數第二份。”
景年也聽明白瞭,好吃的肉肉沒有瞭,他小臉兒都垮瞭下來。
李傢嫂子看方錦繡一臉遺憾,小聲說:“還有豬腳,跟豬頭肉一鍋鹵的,你要不要?你要我跟師傅說說,給你稱兩個。”
“要要!”方錦繡忙道。
不知道李傢嫂子跟大師傅怎麼說的,方錦繡成功買走瞭兩個菜單上沒有的鹵豬蹄,回傢後是自己重新蒸一下,還是斬成小塊下鍋炒一炒,都隨她,反正是熟的,怎麼都能吃。
“走,咱們回傢!”方錦繡把豬蹄裝好,高高興興牽著景年準備回去。
景年摸摸自己的小背簍,伸著小手嚷嚷:“姐姐,給我背,我也有背簍!”
所有東西都在姐姐背簍裡,很重噠。
“好,那年寶幫姐姐分擔一點兒。”方錦繡笑瞇瞇道。
她把之前買的沒吃完的那包炒花生找出來,放進景年的背簍裡,蓋好。
“我們年寶的背簍真好看。”方錦繡笑著誇贊,可愛的小崽崽背著可愛的小背簍,可愛暴擊。
景年抬著小下巴,小模樣得意洋洋:“對呀,我的小背簍可好瞭,姐姐你要是喜歡,我可以送給你背喲。”
“這是小崽崽用的,姐姐用不瞭,別的崽崽……”方錦繡話突然停住,慢慢看向景年的小背簍。
景年:“姐姐,怎麼瞭?”
方錦繡:“沒事,姐姐想到個事兒。”
她剛才想起,年寶的小背簍,是不是也能賣錢?當然不是說賣瞭年寶的背簍,而是跟萬忠叔再買一些放上去賣,也可以給他傢裡增添一些進項。
不隻是小背簍,還有他編的那些簸箕籮筐,應該都能賣?
真是燈下黑,她一個勁兒找可以送進貨架的商品,倒是忽略瞭身邊的東西。
回去之後,她放下東西,去隔壁找秋雲嬸子買瞭一個萬忠叔編好的簸箕,這個她之前沒有買,現在買一個回去用也不突兀。
回自己傢之後,方錦繡偷偷進臥室,把簸箕收進貨櫃。
一毛五買的東西,app給的建議價格五十五。
方錦繡覺得很虧心,還有點兒難受,她想給秋雲嬸子加價,可是這種編織器具,十裡八村都是一個價,她突然提價,不但很奇怪,秋雲嬸子也不可能接受。
方錦繡不甘心地,試探著去跟秋雲嬸子說,說這些東西定價低瞭,她想再買幾件,買貴一點兒。
秋雲嬸子直接當她開玩笑來瞭,還說給她便宜。
方錦繡努力掙紮:“這些東西很費功夫……”
“嗐,費啥功夫,晚上在傢又沒事做。”秋雲嬸子美滋滋地說:“竹子山裡砍的,不要錢,賣出去一個,就是白賺。”
她完全沒有算丈夫投入進去的時間和人力成本,因為在她,還有萬忠看來,這些都不算什麼。
方錦繡隻好放棄,又買瞭三個大小不一的簸箕,再不敢多買瞭。
秋雲嬸子都覺得奇怪瞭,她買這麼多簸箕幹什麼,一傢有一兩個就足夠瞭,還得是人多的傢庭。
方錦繡這才想起來,確實沒辦法多買,買回去回頭秋雲嬸子來她傢裡,東西沒瞭,她要怎麼解釋?
最後隻往貨櫃裡收瞭兩個,剩下的都留在傢裡,先用著。
這幾天白天一直在外面跑,傢裡很多東西沒收拾,水缸裡的水也快沒瞭。
看見景年在門口,坐在門檻上,跟紅妮兒湊著頭說話,以為兩個小朋友在玩耍,叮囑瞭一句不要亂跑,在傢看好門,她提著桶打水去瞭。
等方錦繡走瞭,紅妮兒才敢繼續剛才的話題:“你說繡兒姐真的願意教我?”
“真噠,年寶不騙紅妮兒姐姐!”景年努力板著小臉,作出一副認真嚴肅的樣子:“我跟姐姐說過啦,她說你想學,可以跟我一起學哦。”
“太好瞭!”紅妮兒高興得眉眼都亮瞭,她還知道景年進度比她快,就央著景年先教他學會的,她才好跟著景年一起,和繡兒姐學習。
“我能數到四十瞭哦!”景年挺著小胸脯,得意地炫耀。
“哇!”紅妮兒滿眼羨慕:“我隻能數到七,是方芳教我的。”
“那你數一遍我聽聽。”景年拿出平時姐姐考驗他時候的派頭,像個小老師一樣,就是包子臉和小奶音有點兒出戲。
紅妮兒老老實實數瞭一遍,她數得還算熟練,可見沒少練習。
“今天先不教你數後面的,教你寫前面的數字。”景年還很有章法,“姐姐說瞭,光會說不行,還得會寫會看,我教你寫數字哦,紅妮兒姐姐,你要好好學。”
“我一定好好學!”紅妮兒忙保證。
“跟我來。”景年拿出姐姐給他買的本子和鉛筆,打開,認認真真寫下前三個數字,教她認字。
方錦繡提水回來,就看見兩個孩子趴在門檻上識字,忙把瘸腿小桌子搬出來墊穩當,讓他們好好學。
孩子學習是大事,耽誤不得,她立刻把加定一個書桌列為代辦事項前列。
之後每天她閑下來有時間教景年的時候,就把紅妮兒也喊上,紅妮兒十分勤奮好學。
而且八歲的小孩子,正是接收知識的好時期,她學得很好,很快就趕上瞭景年的進度。
其實景年也不慢,他腦瓜聰明,學什麼一點就透,方錦繡是覺得他年紀小,不想給他太大壓力,所以每天隻教一點兒,對紅妮兒就沒這個想法瞭,這孩子能學多長時間不清楚的,當然是盡量能多教一點兒多教一點兒。
有瞭個勤奮的同學,景年的鬥志也被激發瞭,每天晚上的復習時間都延長瞭。
有天早上方錦繡喊他起床,小傢夥兒坐起來,突然開始數數,眼睛還沒睜,一口氣數到五十才停下來,把方錦繡逗得不行。
生活步入正軌,方錦繡桃飽app賬戶裡的錢,一直在增加,最先賣空的是婆婆丁,因為存貨本來就不多瞭。
後來她又想法子挖瞭一點兒回來,補瞭兩斤貨,然後婆婆丁長老瞭,吃不瞭瞭,正式在年寶雜貨店宣佈下架,明年再說。
蜂蜜賣的也特別好,第二份蜂蜜賣出去第三天,第二個買蜂蜜的買傢,一口氣把她店裡剩下的蜂蜜全給包圓瞭,還給瞭一個好評,說這個蜂蜜絕對的野蜂蜜,味兒特別好,催她再多上點兒貨。
才不會上貨,除非她又買到蜂蜜,不然傢裡這些肯定要留著她和年寶吃。
然而沒多久,第一個買蜂蜜的買傢也留瞭好評,哭唧唧地問為什麼蜂蜜沒有瞭,她買的蜂蜜拿回傢沒有及時拆開吃,等她媽拆開泡瞭杯水,頓時驚為天人,讓她多買點兒回傢,自己吃還有送親戚。
因為沒有得到回復,這個買傢最後買瞭一份蜂巢蜜,兩天之後,大約是收到貨瞭,把剩下的蜂巢蜜也給包圓瞭。
方錦繡賬戶裡的餘額,一下子突破瞭1500,往2000大關邁進。
桃飽上短期暫時不缺錢瞭,現實中卻還有的要買,別的不提,方錦繡念念不忘的水井,就得花不少錢。
這會兒沒有機器,打井全靠人工,得先找有經驗的打井工來探,看哪裡有水源,哪裡可以打井。
確定好位置後,就靠著人力來挖,越深越難挖,下井之後體質跟不上的人會胸悶惡心喘不過來氣,而且還危險。
能下深處挖井的工人得找專業人士,工價便宜不瞭。
其實這都是小事,關鍵是很有可能,挖瞭很深之後,發現出不瞭水,還是得換地方。
要是最後能挖出來算好,挖來挖去最後挖到錢扛不住放棄,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也不是沒有這種情況。
所以一口井耗費甚大,連方永志傢都挖不起水井,村裡也隻有一口祖宗留下的老水井,在靠近村中心以前祠堂的位置,離方錦繡傢老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