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第 57 章

作者:春山猶枝 字數:6351

宗恒原本的計劃是,先安排人去把查到的三個有可能的地點都跑一趟,最後確認後,再帶人過來,或者他們過去。

但是沒想到三個地點裡,最有可能的一個,竟然跟他們認識的方錦繡姐弟倆產生瞭聯系,這讓宗恒更上心瞭幾分。

而宗廷此時卻提出,想過去看看。

他沒有講出口的是,資料裡顯示,那一個村子的人一半都姓方,如果小姑奶奶的女兒嫁給本地人,剩下的孩子很有可能也姓方。

說不定,景年真的是他弟弟!

這隻是他一點小心思,如果要多幾個親戚,他當然更願意是他喜歡的小崽崽。

不過他沒說出口,宗恒也沒提,是因為父子倆都很清楚,一個念過大學的女孩子,很大幾率不會嫁給在老傢種地的農人。

不是瞧不起農民,而是在這個知識普及率極低的年代,能考上大學的女孩子,必然有極聰明的頭腦,她在大學,在大城市,有更多的選擇餘地,能找到更多更優秀的對象,倒也不必屈就。

又或者,人傢在學業事業上取得瞭一定的成就,後來不回鄉下瞭,就更不用提嫁回老傢當個普通農婦這種事瞭。

不過不管她現在過得怎麼樣,宗恒父子倆的主要目的,還是找到宗寧,給傢裡老爺子一個交代。

“是想去見那個小男孩嗎?”宗恒這麼問。

宗廷點瞭點頭:“當初告別太倉促。”

“就這麼喜歡他?”宗恒稀奇道。

“爸爸,你不覺得他很可愛嗎?”宗廷說著,臉上笑容變得溫暖:“跟年寶在一起,會很開心。”

宗恒回憶瞭一番,可愛是挺可愛的,軟萌的幼崽,跟他兒子是完全不同的類型。

沒有相處過,沒辦法驗證後半句。

“那就去吧。”宗恒很無所謂地說。

該考察的已經考察得差不多瞭,接下來留在海市也沒什麼事,去華國的鄉村走一遭也無妨,聽說華國現在城鄉差距很大,倒可以親眼看看,也帶宗廷見一見。

父子倆談話間定下行程,在方傢坪村的方錦繡和景年,卻一無所知。

方錦繡正在籌備過冬的物資,柴火存瞭滿滿一柴房,她還托李小圓幫忙,買瞭一些煤球和木炭回來。

之前傢裡添瞭個爐子,雖然也能燒柴,但柴燒起來慢,而且煙也大,白天放在院子裡用還行,冬天要是不想出屋子,當然是煤球更方便。

到時候煮個面燒個湯,或者用來燒水,都比用大土灶方便多瞭。

另外,托村裡嬸子做的棉花被褥也都做好瞭,新棉花彈得蓬松柔軟,絮在棉佈裡,趁著太陽好的時候掛出來曬過,暖和極瞭。

糧食也存得足足的,反正冬天天冷放不壞,她在京市的時候,從桃飽上買瞭一批,大包裝的米面反而要便宜一點兒。

還有油,這些都是明面上的東西,幾十斤米面,還有一大桶油,看著不少,等吃的時候,自己偷偷再往裡添,人傢隻會覺得他們傢細糧吃得省,這會兒都這樣,細糧省著吃才是正常的。

肉也有,買30340;臘腸還有臘肉,一個大包裹寄回來,比自己幸幸苦苦背回來方便多瞭。

而且他們傢還有工分,前半年景年爸爸媽媽還在幹活呢,兩人都是勤快人,尤其是方林,為瞭老婆孩子一傢人,尤其賣力氣,不然也不能參與修渠,那是真正賣力氣的活,還危險,但是算的工分高,他就去瞭。

現在夫妻倆人沒瞭,方錦繡又帶著景年出來單過,工分就算不算在方錦繡頭上,也得算在景年頭上。

過年的時候,殺年豬分肉,就跟分糧食一樣,工分加上口粉糧,大隊部的幹部算清楚每傢每戶分多少,然後再分肉。

而且關系好的幾傢收瞭方錦繡帶回來的糕點,也不是沒有回禮,人傢轉頭就找借口送瞭其他東西來。

自傢曬的紅薯幹、野菜幹,醃的泡菜、剁的辣椒醬,能拿出來送禮,一般手藝都不差。

沒有這些的,送點兒花生、黃豆,自傢發的豆芽過來。

還有送來一簍山核桃的,新鮮核桃是嫩的,開瞭殼之後,那層內皮可以撕掉,不然吃進嘴裡就是澀的,幹瞭也會苦,但是剝幹凈內皮,剩下的核桃仁就是嫩生生且清甜的,特別好吃。

以前方錦繡吃得都是幹核桃,沒吃過這種,一吃就喜歡上瞭,一口氣可以吃幾個。

景年也愛吃,但是他夾不動核桃,隻能求助於姐姐。

方錦繡便把核桃夾開,核桃仁掰出來,讓他自己慢慢扒內皮。

他也很耐得下心,一點點得幹幹凈凈,給自己剝一個,就給姐姐剝一個。

宗傢父子找過來的時候,方錦繡正在自傢院子裡給幾個小孩兒上課,恰逢周末,黑蛋兒和方芳放假,也在這裡。

方芳是自己過來的,黑蛋兒是被他媽拿棍子攆過來的,還背瞭兩顆大白菜過來,書包裡裝著的是他的作業。

景年出去玩的時候,也沒拉下課程,他拼音已經學完瞭,進度超過瞭其他同學。

於是方錦繡給其他孩子講課的時候,景年可以跟著聽復習一下,也可以自己看會兒連環畫。

方錦繡倒是想給他買那種帶拼音的幼兒讀本,但是桃飽上的沒找到黑白的,隻有彩色的,好看是好看,但是這裡都沒有賣的,她在京市和海市也沒見到,所以不敢拿出來。

黑白的連環畫則沒有拼音,對於認字不多的小崽崽來說,實在太難瞭,磕磕巴巴看著畫,還覺得沒有哥哥的大畫本好看。

缺瞭旁白解釋,單看畫看不懂,看瞭一會兒就不樂意看瞭,見姐姐還在給其他小夥伴講課,嘴饞的小傢夥兒偷偷拿出兩瓣核桃仁開始剝核桃吃。

院外響起喧嘩聲的時候,景年一瓣核桃剛剛剝好,還沒來得及往嘴裡喂,呆呆地捏在手裡。

黑蛋兒早就坐得不耐煩瞭,屁股在凳子上扭來扭去,欻地一下站起來,高興道:“繡兒姐,我去看看咋回事!”

說著不等方錦繡回答,已經撒丫子跑到院門口瞭。

方錦繡哭笑不得,讓其他孩子先復習剛剛學的,不要分心。

學習要有專註力,如果不是特別要緊的事,不建議孩子隨隨便便改變學習計劃。

黑蛋兒打開院門,一眼看見一群人裡頭走在前面引路的他爹,疑惑道:“我爹咋回來瞭,不是說去公社開會嗎?”

今兒個一早,就有人通知他爹到公社去,方永志以為有什麼公事,就去瞭。

結果去瞭才知道,有個海外僑胞尋親來瞭,海市那邊華僑辦的同志,先聯系瞭縣領導,縣裡頭又找公社,公社領導當然是喊他。

把他叫來,著急得很,公社書記直接拉上方永志,兩人一起坐上公社的拖拉機,往縣城趕,半路上才跟方永志講瞭緣由。

方永志聽完,下意識就想到瞭方錦繡,但是仔細想想,不對,方錦繡那表舅,是廠長不是華僑。

而且不是剛探親回來嘛,怎麼會又找過來瞭?

那還會是誰傢呢?他雖然年紀不是很大,但是當著村長,該知道的事都知道,傢裡還有老人在,有什麼古早不清楚的消息,一問就知道瞭。

村裡這麼些年,搬過來的外鄉人,真要掰指頭算,也有那麼幾傢。

是二狗子傢?還是滿倉傢?要不然老胡傢?

都沒聽說過呀!傢裡有這關系,還蠻得嚴嚴實實,一點兒口風都不露。

方永志一頭霧水,路上一個勁兒在回憶,找佐證,找著找著,覺得這傢也像,那傢也像。

懷著滿肚子疑問到瞭縣裡,縣裡來接他們的年輕幹部,先把他們拉到一邊說話。

公社書記和方永志心都提起來瞭,這是要交代他們什麼?給他們透露什麼消息?

“你可要說實話,千萬別耍滑頭。”然而年輕幹部是來叮囑方永志的:“之前有一傢子,聽到信就來冒名頂替,還偷人傢華僑東西,現在都去坐牢瞭!”

方永志忙道:“那不能!”

人傢尋親呢,他搞點兒冒名的事兒,不說人傢華僑有沒有那麼傻,一下子就讓他個什麼都不知道的人給騙瞭。

就算能成,那人傢真正的親戚不就找不著瞭嗎?大老遠的,從國外回來找親人,還找瞭個假的,那不得氣出個好歹。

這才把方永志引進去,最大的待客室裡頭,縣裡頭頭腦腦都在,方永志之認識幾個,之前縣裡開大會的時候見到的。

還有海市華僑辦的辦事員,幾個人坐在中間。

另外一批,一看就是華僑那邊的人瞭。

打頭的應該是父子倆,方永志沒想到還有個小孩子,不由多看瞭幾眼。

跟他小兒子黑蛋兒差不多年紀,但人傢那孩子,長得又俊又體面,他傢那個就是個皮猴兒兒。

他見過唯一能比一比的,大概就是方錦繡傢的年寶。

當爹的那個男人,穿一身西裝,坐在那裡,也沒幹啥,方永志就是覺得這人氣勢不一般,一看就是領頭的。

他突然明白瞭路上書記跟他說的話,說來的是個大華僑!

他方永志可不是沒見識的人,華僑聽起來氣派,一說在國外,好多人都覺得肯定生活過得好。

但漂洋過海的,不是自己的祖國,生活能不難嗎?聽老人講,早些年好多華國人,都是被當成勞工賣出去的,自己都被賣瞭,還能有好日子?

那也是華僑,可華僑和華僑,也是有區別的。

縣裡一個領導,招手讓方永志過去坐,方永志定瞭定心,過去坐下。

“方同志,這位是宗先生,他們來尋親,找到的線索在你們勝利生產大隊,你好好配合一下,盡量幫助宗先生找到失散的親人。”領導囑咐道。

“好的,我一定配合。”方永志自然無有不應。

宗恒沖他點瞭點頭,身側一個助理拿著文件夾開始講:“宗先生的親人,有一個女兒,我們查到,這個女孩子在五六年到五八年間,在林南省北河市念大學……”

方永志眼睛睜大,脫口而出:“張琳玉!”

“老方,你想好瞭再說。”公社書記擔心他禍從口出,忙偷偷拉瞭他一下。

助理已經停下瞭,屋裡所有人都看著他,宗恒和宗廷的目光也聚集在方永志身上。

他們從吳招娣口中,確實得知宗寧的女兒姓張,但並沒有告知這裡的人。

方永志擦瞭把汗,說:“如果你們要找的是我們村的,那隻能是張琳玉,我們村這幾十年,也才出瞭這麼一個大學生,我跟她還當過同學,她可真是聰明,比我小兩歲,回回考第一。”

後來張琳玉考上大學,他連高中都沒考上,就回村裡瞭。

“那這位張同志人呢?還有她父母?”縣裡一個領導著急地追問,方永志看他眼熟,但是不知道具體是哪個。

方永志沉默瞭,這要怎麼講?說那一傢子都死瞭嗎?

倒是留下個父不詳的孩子,早年過得慘兮兮的,被方林夫妻倆收養瞭才算好起來。

等等,那方錦繡去探親,探的哪個親?

方永志迷茫瞭。

“老方,問你話呢!”公社書記見他光顧著想,不吭聲,領導還等著,就推瞭他一下。

方永志隻好先把這個問題擱後,瞅瞭一臉平靜看不出什麼表情的宗先生一眼,低聲道:“張琳玉和她父母,都已經去世瞭。”

“死瞭?怎麼死的?”

方永志說:“張叔,就是張琳玉她爹,和她娘,都是生病死的,張嬸先得的病,張叔把傢底兒掏空瞭給她看病,房子也賣瞭,沒看好,人沒瞭,張叔本來身體就不大好,沒多久也跟著去瞭。”

宗廷垂瞭垂眼,心裡有些難過,雖然未曾見過小姑奶奶的面,但是聽爺爺講,那是一位很優秀很值得尊敬的女性。

結果她卻悄無聲息地病逝在瞭一個小鄉村,宗傢有那麼多的錢,竟然讓她病死瞭,不該這樣的。

“那、那張琳玉呢?”之前問話的領導,看瞭眼表情沉重的宗傢父子倆,追問道。

方永志就把張琳玉懷著孩子回鄉後的經歷簡單講瞭一下,神情難掩尷尬。

張琳玉本來不該這麼早死的,她去世的時候才二十多歲。

當初她書沒念完回鄉,還懷著一個父不詳的孩子,想必在外面本就遭受過什麼挫折,但是她回來之後,傢沒瞭,父母都去世瞭。

這對張琳玉而言,必然是極大的打擊,她懷著孩子,缺吃少穿,住在牛棚裡,好不容易把孩子生下來,又趕上三年饑荒。

可以說,張琳玉的身體是硬生生被拖垮的。

這種死法,跟她的親人交代,有些難以啟齒。

但說實話,那些年人人艱難,自傢都顧不上,誰還能顧得上別人傢,他堂哥傢裡還有個孩子因為奶水不足身體太弱夭折瞭,誰幫的上呢。

但這些話對於宗傢父子以及跟來的人而言,都是不小的刺激。

在來之前,宗廷就做好瞭心理準備,農村條件比不上城市,這很正常,他去過農場,騎過馬喂過牛,那裡的味道很不好聞。

可他沒想到,他的表姑,竟然因為沒有房子,住在牛棚裡,還生下瞭一個孩子!

他的表姑,可能是因為過度饑餓缺乏營養病死的,簡單來說,是被餓死瞭。

這比聽見小姑奶奶是病死的,還讓他難受。

生病這種事,有時候即便有錢也救不回命,但是一個年輕的生命,被餓死,這太讓人難以接受瞭。

接待室裡一時靜默,尋親聽到的都是壞消息,誰都不敢吱聲。

唯有方永志還在疑惑,看這華僑先生的模樣,找的應該就是張嬸兒瞭,那方錦繡是咋回事?

正納悶著,有人笑聲問:“那張琳玉生的孩子呢?”

一群人心都提起來瞭,可千萬別再說死瞭誒!

方永志正在想方錦繡,聞言順嘴道:“好好的呢,才從城裡頭探親回來,說是去見她表舅……”

他一臉糾結地看著眾人:“表舅……應該是她媽那邊的親戚吧……”

其他人又看宗傢父子,宗恒眼皮子跳瞭跳,側首,宗廷也正看著他,顯然,父子倆想到一塊兒去瞭。

“我……她叫什麼名字?”宗廷問。

方永志說:“叫方錦繡,原本是跟她媽姓張,後來被我遠房叔伯傢的兄弟給收養瞭,就改姓瞭方。”

擔心眾人誤會,還特意解釋道:“我那兄弟是個好人,小時候受張琳玉看顧,後來見繡兒死瞭媽可憐,娶瞭媳婦兒後,就把她收養瞭,夫妻倆供她念書,一直念到高中呢。”

說道這裡,不由感嘆瞭一句:“繡兒隨她媽,聰明,會讀書,要是還能考大學,一準兒又是個大學生。”

“她是不是還有個弟弟?”宗廷忍不住問。

“是啊,你咋知道,那是我兄弟的親生兒子,叫方景年,今年三歲。”方永志說。

宗廷難得有些不知所措,所以年寶竟然是他弟弟?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是名義上是這樣沒錯。

這可太讓人高興瞭!

“你剛才說,方錦繡同志去城裡探親?”海市華僑辦的辦事員暗示般地提醒瞭一句:“宗先生,或許您傢在華國還有別的親戚?”

方錦繡和景年在友誼賓館跟宗廷一起相處瞭好幾天,吃得西餐廳都是華僑辦的人去安排的,不至於說查宗廷的客人,但總歸又個大致瞭解。

這姐弟倆探親去的,轉頭又成瞭宗先生的親戚,有吳招娣那一遭,他們也擔心出問題。

這樣即便是真有親戚,他們提瞭也不算錯。

宗廷看向他父親,他覺得,那姐弟倆不像去探親的,年寶從頭到尾沒跟他提過什麼表舅,要去京市也隻說要去照相。

宗恒扯瞭扯嘴角,皮笑肉不笑道:“宗傢在華國的親人隻剩下這一支,不過受過我宗傢恩惠的人不少,或許是哪傢找來,假借身份看顧我宗傢後人吧。”

宗廷能看出的問題自然也瞞不過他,這次基本上不會出錯,方錦繡有很大可能是他表外甥女,小丫頭不知在搞什麼鬼,幫她掃個尾,也就是一句話的事。

他這麼說,自然沒人會懷疑,況且,不是說方錦繡父不詳嘛,指不定是她爸爸那邊的親戚呢?

可能說不出不好聽,才假借瞭媽媽這邊親戚的身份,都有可能的。

這邊確認瞭,當然要去見見本人,方永志帶路,帶著宗傢父子一行往方傢坪村去,這才有瞭黑蛋兒看見的一幕。

他先看到的是他爸,轉過路邊的大樹,顯出打頭的父子倆來。

雖然是坐車過來的,但是縣裡到公社還好,公社到方傢坪村的路是小土路,不暈車的差點兒都給顛暈車瞭。

到瞭村子裡,路更窄,車進不來,一行人走過來的。

黑蛋兒看見宗傢父子的第一眼,立刻就把這兩人跟他爹口中的繡兒姐廠長表舅,還有景年口中的哥哥對上瞭。

他一個後仰,大聲嚷嚷起來:“繡兒姐,你表舅來看你瞭!”

方錦繡:“……?”

這孩子在說什麼胡話,她哪來的表舅。

然而緊接著,方永志的大嗓門在門外響起:“繡兒,快出來,你看看誰來瞭。”

方錦繡跑過去,景年也邁著小短腿去追他姐姐。

院門拉開,看見宗傢父子,方錦繡人都傻瞭。

景年眨眨眼,小崽崽沒想那麼多,驚喜地朝宗廷撲過去:“哥哥!”

宗廷抱住他,嘴邊被塞瞭個東西。

“哥哥,吃核桃,我剝噠!”景年太高興瞭,高興到把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分給哥哥,踮著腳,小胳膊伸得老高。

宗廷張嘴吃下小崽崽喂過來的核桃仁,抱著崽崽沒有松手。

方永志:“你們……你們認識啊?”

方錦繡:“……在海市見過,宗小先生救瞭年寶,兩個孩子是好朋友。”

她露出尷尬而不失禮貌的笑容,搞不清楚狀況,試圖用孩子之間的聯系含糊過去。

“哦,是不是你去探親時候遇見的?嗨呀這可真是緣分!”方永志一拍大腿:“你說這巧不巧的。”

方永志到底是向著她的,上來就把他知道的情況,吧啦吧啦一通說,先讓方錦繡明白是怎麼回事。

最後砸砸嘴,說:“繡兒,你跟宗先生對對信兒,仔細想想,想想你媽有沒有跟你說過啥,跟宗先生講講,要是對得上,你就找到親人瞭!”

方錦繡:“……”

等等,等等等等——

她僵硬地扭動脖子,視線跟宗恒對上,清晰地從他眼裡看到瞭一絲笑意。

她剛探親回來。

剛探完表舅的親回來。

表舅找上門瞭。

還不是同一個表舅。

真刺激。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