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兄弟情深

作者:餘弗 字數:2312

唐書儀再次給七皇子寫信的時候,著重告訴他,若是碰到皇上,要表現得膽小怕事,難成大器的樣子。

皇帝的幾個兒子都不行,若是發現李景熠的潛力,即使再討厭他,皇帝也有可能留下他。但若是那樣的話,到時候李景熠就是個靶子,其他幾位皇子都會針對他,直到他死或者殘的沒辦法爭皇位。

而李景熠孤山一人,沒有任何勢力,根本就不是那些皇子的對手。你說永寧侯府和唐國公府,甚至齊良生會幫他,那就是多想瞭。他們順手幫一把可以,但讓他們真正地卷進皇子之間的爭鬥,他們是絕對不願意的。

現在他們要地位有地位,要權利有權利,幹嘛去趟那蹚渾水?

皇宮中的李景熠,看完信後,一個人坐在燭光下沉默。房間很空曠,外邊的院子也很空曠,甚至院子外邊也是如此。他在這樣的環境中從四歲待到瞭十二歲,沒人問沒人管。

他不知道當初害他母妃的人,如此做意欲何為,若真的狠絕的話,不是應該斬草除根嗎?而他的父皇真的把他忘得幹幹凈凈嗎?畢竟是個活生生的人,曾經他還那麼高興地抱著他喊皇兒,怎麼就說忘就忘瞭呢?

這樣的問題,他問過永寧侯夫人。永寧侯夫人跟他說,別人怎麼說怎麼做,那是別人的事情,你沒辦法改變,也改變不瞭,倒不如不去想。若是真的想知道答案,就讓自己強大,強大到你問他們,他們就必須說實話的時候,問一問他們就是。

永寧侯夫人還說,通向成功的路不隻有一條,這條路不通換一條就是。他現在就是要換一條路瞭,隻是要拋卻生身父親,成為別人的兒子。但那個人,早就把他忘瞭,他也沒有好留戀的。

至於隱忍,裝膽小懦弱,他會的。

……

這日,皇上閑暇,叫幾位閣臣去聊天,齊良生就在其中。皇帝這人,好面子,也好附庸風雅。即使是閣臣,也要投其所好。

既然不是談政事,就有人開頭談起瞭詩文,皇帝果然很高興。能進內閣的人,都是在科舉中殺出重圍的,舞文弄墨絕對不在話下。

聊瞭一會兒,齊良生說:“說起梅花,臣想起逍遙王爺曾吟過一首梅花詩。”

然後齊良生把那首詩吟誦瞭出來,皇帝聽後一臉懷念,還嘆口氣道:“承允自小聰慧,七八歲就能賦詩瞭。先皇甚是喜愛,見他如此聰慧,就想著重培養。誰知,他隻喜愛詩文作畫和享樂。先皇去的時候,親口跟朕說,要照顧好承允,誰知卻…”

皇帝重重地嘆息一聲。

幾位大臣臉上也都帶瞭沉痛,齊良生說:“可惜王爺也沒有留個後。”

皇上又嘆口氣,“前些日子,朕說從宗室選個孩子過繼給承允,也算是有個後。太妃說想一想。”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法子。”一位閣臣說,另外兩個也跟著附和。

“回頭朕再問問太妃。”皇帝道。

“皇上和王爺兄弟情深啊!”一位閣臣道。

皇帝擺手,“承允比朕年歲上小上許多,他也是朕看著長大的。”

“皇上心慈啊!”

“皇上與王爺兄弟情深!”

……

幾位閣臣你一句我一句的馬屁,皇帝心裡很舒服,同時想著,一定挑個好的過繼給逍遙王。

等幾位閣臣離開後,他就讓蕉康盛去逍遙王府請太妃進宮。

太妃明白,是唐書儀他們已經開始運作瞭,就隨著蕉康盛一起進宮。但到瞭禦書房門口,小太監道:“端親王和端親王妃在裡面。”

蕉康盛臉上帶瞭瞭然,然後嘆口氣道:“佳寧郡主姐弟不容易啊!”

太妃一聽,就知道裡面有故事,問:“怎麼如此說?”

蕉康盛走進太妃一些,彎著腰低聲講瞭,佳寧郡主姐弟進宮告狀的事情。先端親王妃與他有恩,他自然不會幫著現在的端親王妃。

太妃聽後點瞭下頭,說瞭去挺可憐的,再沒有其他。端親王府跟她沒有關系,佳寧郡主姐弟跟她也沒有關系。生在皇室、權貴之傢,這樣的事情多得是,隻看誰的手段高,最後能贏瞭。

焦康盛也沒指望太妃能說什麼,他彎腰又道:“太妃稍等,奴才進去給皇上稟報您來瞭。”

太妃點頭,焦康盛邁腿進瞭禦書房。裡面皇帝臉上帶著怒色,端親王夫妻跪在地上。旁邊還跪瞭一個十歲左右的男童,那男童雖然低著頭,但渾身透露著倔強。

瞟瞭他們一眼,焦康盛弓著腰到皇帝跟前小聲道:“太妃到瞭。”

皇帝收斂瞭臉上的怒氣,道:“請太妃進來。”

焦康盛應瞭一聲,悄聲出去,皇帝看著端親王一傢道:“你們也起吧。”

端親王起身,然後扶著弱柳扶風、嬌嬌艷艷的端親王妃起來,那十歲左右的男孩兒,自己站瞭起來,腰板挺得筆直,一副傲然的模樣。皇帝見狀,眼眸微瞇。

這時,焦康盛扶著太妃進來瞭。皇帝起身,親自請太妃坐下,端親王不明白皇帝為何對嘉舒太妃如此禮遇,但也馬上帶著妻兒給太妃行禮。

嘉舒太妃擺手讓他們免禮,然後眾人坐下。因為是要說從宗室給逍遙王過繼孩子的事情,端親王也是宗室,皇帝就沒有讓他們一傢離開。

當然,皇帝也有讓人看看,他對逍遙王和嘉舒太妃多好的意思。

“今日請您過來,是想再問問您給承允過繼孩子的事情。”皇帝道。

嘉舒太妃嘆口氣,“這些日子我也想瞭,承允走瞭,沒有留下一男半女。現在我還活著,他忌日的時候,我還能給他燒些紙錢上炷香,若我死瞭怎麼辦?還是過繼一個吧。”

皇帝臉上帶瞭些哀色,似乎對逍遙王的死很痛心的樣子。他道:“既然您這麼說,朕就安排。您想要多大的孩子?”

太妃想瞭想,“我年齡大瞭,小一點的孩子我沒有精力教養,就十來歲的吧。”

皇帝點頭,“好,朕讓人去跟各傢說說這事兒,等他們把孩子的名字報上來,朕再跟您商量。您放心,朕一定給承允挑個好孩子。”

“讓皇上費心瞭。”太妃道。

皇帝擺手,“承允也是我看著長大的,我這個哥哥亦兄亦父,他的後事我不管誰管?”

太妃垂瞭下眼眸,“我帶承允謝過皇上。”

皇帝又擺手,然後又聊瞭些傢常,太妃就起身告辭,端親王一傢也說離開。出瞭禦書房,太妃坐上轎子走瞭。

端親王一傢,因為皇上對他們有氣,不讓他們在宮裡坐轎,一傢人隻能步行出宮。路上,端親王妃小聲跟端親王道:

“王爺,皇上要給逍遙王過繼孩子,還要十來歲的,您說景浩行不行?我也心疼那孩子啊!”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