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的話,得到所有將領的同意。
孫策笑瞭一聲,示意兩個將領各自帶著上百士兵到峽谷兩側巡視。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兩個將領就登上峽谷兩側。
他們揮舞著手勢,示意峽谷兩側沒有埋伏敵軍。
孫策看著兩側的將士,搖瞭搖頭,對身旁的太史慈道:“黃祖老而昏聵。”
“如若我是他,在這裡佈置兵馬。”
“哪怕不能阻擊我們,也會拖緩我們追擊的腳步。”
太史慈笑道:“無非是延長潰敗的時間而已。”
“伯符你英勇善戰,足智多謀,又有公瑾輔佐,江夏怎麼會是你的對手?”
“倒是——”
太史慈跟著孫策策馬往峽谷裡走去,搖頭。
孫策好奇道:“子義你這是甚意思?”
太史慈指著峽谷前方道:“雖然黃祖無法阻擊我們。”
“可如果是廬江那裡有來兵,阻擋在這裡。”
比劃瞭下峽谷狹隘的通道,太史慈道:“伯符,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而且,以逸待勞。”
“我們這支軍隊,想要快速過去,怕是很難的。”
孫策嗤笑一聲道:“廬江的那些蠢材,他們有這個膽量?”
“他們得到劉勛的水軍,隻敢窩在濡須港。”
“他們怕一走,我就率軍攻過去瞭。”
“想當初,呂范和徐琨奉我之命,都能屠戮廣陵。”
“他們哪有膽子給我機會?”
“不過,他們不給我機會,我也能創造機會。”
“我孫策之能,可不是張遂那種人能夠比的。”
“我孫策憑借自己的雙手,創造瞭如今的一切。”
“但凡我有袁紹做靠山,如今這個天下都是我的瞭!”
“昔年,我給過袁術小兒機會,他不知道珍惜。”
“否則,這天下就是袁術的瞭。”
環顧四周,孫策得意地笑瞭一聲道:“如今拿下夏口,下一步就是西陵城。”
“之後是整個江夏。”
“屆時,子義你回去,統兵從濡須港強攻廬江郡。”
“而我,從江夏東進,兩路夾擊。”
“拿下廬江郡,再拿下壽春。”
孫策的笑容緩緩消失不見。
他的腦海裡浮現著當初守喪結束之後,自己經由舅舅吳景投奔到袁術麾下,卻被袁術利用的場景。
孫策冷冷道:“拿下壽春之後,我必將手刃袁術,將他三族夷平,方解我心頭之恨!”
太史慈道:“這不妥吧,伯符?”
“袁術此人雖然昏庸無道,但是畢竟是袁傢子弟。”
“留他女兒一命,納入後宮,將來你也能打著袁傢的旗號。”
孫策不屑地嗤笑瞭一聲道:“你以為我是張遂那廢物,沒有袁傢背景,就一事無成?”
“我孫策自己就是最大的世傢大族!”
“將來,整個大漢疆域都會匍匐在我腳下。”
“袁傢,算甚東西?”
太史慈聽孫策這麼說,皺瞭下眉頭。
他聽周瑜說過那張遂。
那張遂也是能力非凡之輩。
孫策這般輕視他,怕不是會引來禍端。
不過,太史慈看著孫策滿是血漬的臉,並沒有立馬勸說。
這事,等拿下夏口逃兵,拿下瞭江夏郡,再和周瑜一起勸說。
大軍快速通過峽谷,來到寬闊地帶,都沒有碰到任何異常。
大軍就要加速追擊。
卻見孫策舉起手,大聲道:“等一下!”
大軍停住腳步。
眾多將領看向孫策。
孫策策馬到一小山坡上,眺望著西北方向的高山。
數個將領也跟瞭上來。
有頭發花白的老將。
也有臉上佈滿疤痕的中年壯漢。
他們眺望著遠處的高山,神色都有些哀傷。
太史慈策馬到孫策身旁,問道:“這是?”
孫策指著遠處的高山道:“極遠處的那座高山,就是峴山。”
太史慈:“.”
孫策沙啞著聲音道:“那裡,就是我父親當年被劉表和黃祖伏擊身亡之地。”
“可惜當時我在廬江舒縣,沒有跟著父親。”
“否則,他日我父親必不會亡故。”
想到父親孫堅,孫策咬牙切齒,拳頭握得咯咯作響道:“荊州這群敗類,殺我父親,此仇不共戴天!”
“待會攻入西陵城,我不要見到城中一個活人。”
“我要用西陵城全城人的性命,為我父親祭奠。”
“這次拿下江夏,拿下荊州也不遠矣。”
“我已經在期待拿下襄陽,所有荊州人匍匐在腳下,為害死我父親而懺悔的模樣瞭。”
眾將領齊齊應瞭一聲。
孫策又盯著遠處的峴山許久,這才調轉方向,對太史慈等將領道:“眾將聽令。”
“各自回歸戰鬥崗位。”
“此次不隻是要追擊黃祖敗軍,我們更要一鼓作氣,拿下西陵城!”
“西陵城是我打過大江的第一座城池。”
“我要用這座城池的鮮血來告訴襄陽的劉表小兒。”
“抹幹凈脖子等著我孫策的到來。”
“殺父之仇,我要他劉表九族的性命來償還!”
太史慈等將領齊齊道:“殺!”
在孫策的註視下,太史慈等將領紛紛策馬到各自的崗位。
孫策一個人直接策馬到大軍最前方。
眼看著大軍逼近西陵城,一陣“嗡”的響聲響起。
大路兩側的枯草中,箭雨朝著大路傾瀉而下。
一路雄赳赳氣昂昂的江東大軍,瞬間倒下一大片。
孫策左小臂上也中瞭一箭。
隻是,因為身上穿著鎧甲,箭矢並沒有太深。
即使如此,孫策也勃然大怒。
他怎麼都沒有想到,竟然真有人敢伏擊自己!
而且,不是在峽谷,而是在峽谷後面的大路上!
孫策揮舞著手中的大刀,指揮著將士殺向兩側道:“敵襲!”
“兄弟們,給我殺!”
兩側的枯草裡,無數的身影也爬起來,朝著孫策沖瞭過去!
左側極遠處,一匹戰馬站瞭起來,一個身影翻身上馬,策馬朝著孫策疾馳瞭過來。
赫然是陳到。
與此同時,右側極遠處,數匹戰馬也站瞭起來。
數個身影上馬。
是趙雲、李儒、張遂、甘寧、趙統等人。
趙雲和李儒沒有動。
張遂、甘寧帶著趙統等數十個親兵,朝著孫策狂奔。
孫策身邊的將士也註意到張遂這群人的到來,一個個神情緊繃。
有將領尖叫道:“敵軍將領來襲,保護主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