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準備發動對三郡烏桓之戰

作者:樹葉裡的星星 字數:2367

司馬懿的話,讓眾人都沉默下來。

尤其是沮授,神色極為復雜。

若是袁紹沒死,河北還是屬於袁紹。

興許,今日荀彧的結局,就是自己和田豐的結局。

尤其是田豐,脾氣剛而烈,勸都勸不動。

慶幸的是,天可憐見,新的明主代替瞭袁紹。

雖然如今河北依舊危機重重,內憂外患。

內,糧草還不豐沛,各個勢力依舊在磨刀霍霍,等著看新的鄴城官府潰敗。

外,四面都是敵人。

東有三郡烏桓這兩年一直在不斷入侵,試圖打著袁傢正主旗號。

西西北有鮮卑等蠻夷肆虐不斷。

南有曹操、孫權不斷試探。

但是,總體而言,新的主公眼光很是不錯,很會辨別忠奸,很會聽取意見,還會提出很多很有深度的謀略。

隻要繼續堅持下去,河北興盛是必然。

嘆瞭口氣,制止司馬懿繼續就荀彧的事說下去,沮授對張遂道:“主公,斯人已逝。”

“而且,荀彧作為曹操治下第一能臣,是我們的勁敵。”

“他的死去,於我們而言是大利好之事。”

“我們可以借鑒,卻無需為他緬懷,甚至痛惜。”

“相比荀彧之死,我們更應該註意曹操這七萬大軍的去向。”

“看似曹操胸襟廣闊,甚至利用叛逆馬超之父馬騰為後軍將領,趕往長安平叛。”

“實際上,我們要防范他們以這條明線為誘餌。”

“實則暗度陳倉。”

“廣陵都尉在張遼打出驚艷戰績,曹操因為畏懼而有此次北伐。”

“如今,豈能因為一個荀彧而如此麻利地放棄此次北伐?”

“就如我們最強大的敵人是曹操,我們一直保持警惕一般,我們也是曹操最大的敵人。”

“馬超反叛,雖然有威脅,相比於我們而言,終究是小打小鬧。”

“曹操的主要精力,絕對還在我們身上。”

眾人紛紛點頭。

張遂捏著下巴已經長得有些濃密的胡須,問道:“所以?”

一旁的陳登道:“還是之前的那些話,我們總體方針沒有變化。”

“如今更是夏季,我們今年能否豐收的關鍵,百姓需要將大量的人力投入農忙。”

“大戰,於我們不利。”

“但是,不得不防。”

沮授、陳宮、劉曄紛紛點頭。

陳宮道:“以我對曹賊的瞭解,他雖然多疑,卻心思巧妙。”

“很可能,他會利用荀彧之死,還有大軍平叛為誘餌,吸引所有人註意。”

“而他,則另外佈置重兵,趁機進攻黃河沿岸一帶。”

“因此——”

陳宮和陳登、沮授、劉曄、司馬懿互相對視瞭一眼,陳宮目光落在沮授身上。

沮授支吾瞭一陣,這才對張遂道:“一來,通知審榮,加強防備,不得掉以輕心,時時防備敵軍來襲。”

“二來,雖然我們這一年還不準備大戰,但是,可以開始陸陸續續從易京附近,將張郃將軍訓練的五萬新軍,從精銳開始,慢慢調到黃河一帶。”

“既防止曹操大軍的突襲。”

“又為來年的大戰做準備。”

“張郃將軍這裡一調動,三郡烏桓那裡必定也有感應。”

“他們入侵必定加急。”

“主公可以將陷陳營、飛熊軍和飛虎軍三支騎兵拉過去。”

“第一,讓三支騎兵為來年大戰做最後的練兵。”

“三郡烏桓的騎兵驍勇異常,而曹操這幾年利用關中諸侯訓練虎豹騎,據說規模超過三千之眾。”

“我相信,和三郡烏桓的騎兵作戰,必定有其借鑒意義。”

“第二,三郡烏桓一直侵害邊疆,而對我們河北內地沒有太大危害。”

“調動三支騎兵應對三郡烏桓,不會引起百姓太大恐慌。”

“第三,三郡烏桓一直在和我們爭奪袁傢正名,一山不容二虎,趁如今正直夏秋之際,我們要保證我們可以休養生息,敵人無法休養生息。”

“此消彼長,我們的實力才會更強。”

“第四,如果此次能夠徹底消滅烏桓三郡的敵人,那我們沒瞭東邊的威脅,來年更好放開手腳和曹操大戰。”

“當然,這很難。”

“不過,卻也要有此念想。”

張遂看著沮授、陳登、陳宮、劉曄和司馬懿一個個期待的目光,張遂笑瞭一聲道:“那行吧,就這樣安排。”

“對瞭,那負責統帥三支騎兵趕到易京過去的人,你們推薦誰?”

“那可是我們河北所有的騎兵。”

“一般人可管不瞭他們。”

“高順、徐榮和成廉,都是曾經邊疆大將,兇猛得很。”

眾人頓時笑出聲來。

劉曄唾瞭一口,笑道:“主公想自己去,就直說,何必彎彎繞繞?”

“而且,要從易京將張郃的五萬新軍抽出精銳,這可大大妨礙新軍屯田,一般人去的話,張郃將軍未必肯。”

沮授嘆息瞭口氣道:“是啊!”

“這次從新軍中抽出精銳回到黃河一帶,以後也很難讓他們回到張郃的第三軍團中。”

“這是變相對張郃將軍兵力的削弱。”

“雖然之前就說過這第三軍團的意義,但是,張郃將軍辛苦一年多的成果被摘走,未必願意。”

“主公去也好,跟張郃將軍好好敘敘,不要讓他心懷不滿。”

張遂忙點頭。

他在鄴城也快瘋瞭。

天天政務。

每一段時間就要下地。

雖然穿越前他就出身農村,但是,自從上瞭大學之後,他就沒有下地瞭。

突然下地,他著實是有些不爽的。

隻是,作為諸侯,很多事情已經由不得他瞭。

效仿漢文帝下地這一塊,他更沒有辦法。

如今有機會離開鄴城,而且還是和三大騎兵一起。

這種機會,很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再有第二次瞭。

張遂心裡有些雀躍。

猛然想到一人:張遼。

張遂道:“之前答應張遼守住廣陵,就給他征討三郡烏桓的機會。”

“你們看——”

陳登接話道:“此次廣陵才用六千大軍擊潰孫權十萬大軍,而且,孫權還發來聯姻請求,孫小妹也到瞭下邳,很快要過來瞭。”

“再加上廣陵招募新兵一萬已經完成。”

“再把張遼調過來,也不是甚大事。”

“派遣一員心思謹慎,而且善於練水軍的將領頂替張遼,再將張遼調過來,可行。”

頓瞭頓,陳登又道:“我推薦魯肅和陳矯。”

“原本的廣陵副都尉許耽職位提升,成為都尉。”

“魯肅為軍師,和許耽各自佩戴一半虎符。”

“陳矯為參軍,輔佐。”

“應該就可以瞭。”

“其中魯肅和陳矯雖然都是年輕將領,卻都歷經幾次和江東的戰爭,而且都有腦子。”

“兩人和許耽配合,隻是負責如今廣陵的防守的話,感覺問題不大。”

劉曄忙陪笑道:“附議!子敬的才華,隻要主公給予機會,他一定不會讓主公失望的!”

(本章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