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接走新娘?先跪著進門。”
新娘傢大門前,一男一女兩夥人,把持到兩側,對新郎提出要求。
對於刁難,青馬村的人習以為常,跪是跪對方父母,不是跪新娘,代表的是一種誠意,讓嶽父嶽母放心把孩子交給對方。實際結婚後,對方父母都是爹媽,下跪不丟人,還有比這個更折騰新郎官的。比如,規定步數,每一步叩一頭,多一步不行,少一步重來,各種路數都有。
新郎沒有猶豫,從進大門開始就跪著行走,要一直到女方父母面前,磕一個頭後才完畢。
女方父母滿意的示意新郎可以瞭,就不再阻攔,剩下的人開始搗亂的是女方親屬,都是故意耍新郎玩。放到以前,光是女方父母就能把新郎折騰個半死,現在一般很少有人這麼做。
“想進青蓮閨房可沒那麼容易,接走新娘要拿出誠意,前三關不準讓人幫忙,否則別怪我們不客氣。”女方攔門的還是剛才守著大門的那夥人。
新郎不等對方說任務,先把一個紅包遞給對方。
這個紅包隻有一百元人民幣,不能多也不能少,紅包會由新娘放到自己用的枕頭下,留給父母,寓意是讓父母長命百歲,是新人對父母的祝福。
“不錯,不像上次老三,結婚傻的差點忘瞭,被她老婆一頓胖揍。
好瞭,第一關,說出十條承諾,然後在寫在這紙上,簽字。”
新郎接過對方遞來的紙和筆,手有點抖,估計是有一些緊張,畢竟結婚是第一次,沒有經驗。
旁邊親屬自動給一個攝像師讓開路,可以在攝像機裡看到,新郎寫些什麼,完全的把這些錄下來。
承諾書:第一,孝順父母。
第二,不離不棄。
第三,聽老婆話。
第四,傢務全包。
第五,財務上交。
第六,不打不罵。
後面把新郎難住瞭,實在不知道再寫什麼,一時愣住,汗都急出來瞭。
“你寫的太大,把范圍細化些就好瞭,比如財務上交,可以寫一條錢給老婆,一條不留金庫。不打不罵,一條不打老婆,一條不罵老婆等。你還可以寫其它的,形影不離細心照顧噓寒問暖等。”攝像師看新郎這麼實在,看不下去瞭,小聲提醒道。
旁邊離的近的也聽到瞭,沒去揭穿,結婚大喜的日子,沒有誰會去較真這些,再說人傢也是好意。
新郎小聲道謝,開始接著寫起來!
第七,細心照料。
第八,噓寒問暖。
第九,形影不離。
第十,白頭偕老。
不管合不合格,總算把這些糊弄過去瞭,簽上名字交給對方。
“行瞭,第一關算你過瞭,第二關,來首詩詞,必須把我們青蓮的名字念到裡面。”
第一關比第二關容易百倍,這年頭哪有什麼詩詞,都是打油詩居多,就這樣新郎也不會呀,他才初中畢業,現場編造也不容易。
別說新郎一人瞭,旁邊其他人想幫忙也難,如果新郎過瞭兩三個刁難他們好出手搶新娘,從來沒有上來就搶的,基本這個過程都是新郎官和伴郎們,一起闖個三五關才會動手。
再難也要憋出一兩句,否則尷尬到規定時間就丟人瞭,意思是哪怕新郎沒本事,一個小時後,新娘也會跟著新郎走。
“青澀年華似水流,山高漸低矮一頭。蓮花藕意池滿塘,心有靈犀情意濃。”
新郎接過旁邊送來的毛巾,擦瞭擦汗,費瞭半天勁,總算把打油詩憋出來瞭,旁邊救兵是靠不住瞭,第三關不行就讓他們動手搶人,他心裡不停的盤算著,因為這都半個多小時瞭。
“第三關,看到這張紙瞭嗎?青蓮把你倆最浪漫的事,也就是印象最深的一次寫瞭出來瞭,你也把它說出來,隻要對瞭就算過關,隻有三次機會。”
“我怎麼知道是不是真的?你們先讓攝像師傅看一眼,他點頭就是對的,省得你們忽悠我。”新郎不知道能不能說對,那張紙是不是青蓮寫的也不清楚,為瞭保險,讓攝像師傅看看來確定真假。
女方遮掩著,讓攝像師將紙上內容錄瞭下來。
這次新郎學壞瞭,他不說具體的,說大概,“是親吻?”
攝像師想想,這話說對也對,說錯也錯,紙上確實提到瞭吻。他沒有說話,而是用機子代表腦袋點點頭,表示回答正確。
“你這隻能算瞭一半,得,也別說我們為難你,算你過瞭,後面可以找你們同伴幫忙瞭。這壇子酒,你們一起喝光,五六斤左右,應該不難吧?”
“大傢先等一下,先讓我進去拍新娘,畢竟她是女主角。”攝像師覺得外面拍攝差不多瞭,女主角還沒怎麼拍到。
喝酒?一共來瞭八人,這要喝半斤白酒才行,喝瞭酒還幹正事不?開玩笑。趁著攝像師進入,門也打開瞭,很方便行動。
“搶!”新郎一聲令下,跟著新郎來的早就不耐煩瞭,立刻一擁而上。
大傢都比較克制,有攝像師在,都怕把他擠倒,保持開一點距離。屋子裡人多,本身也不算大,有一點擁擠,新郎趁著大傢撕扯,利用空隙,緊跟攝像師後面進入。
新郎一進屋,大傢也就停止瞭打鬧,看著新郎新娘牽著手出來,一起在女方父母面前。
“拜謝父母恩澤!”
在主持人的提示下,一對新人同時跪下叩頭,來感謝女方父母養育之恩,成全之恩。
“好好待小蓮,不要欺負她,她不懂事要用心教。”女方父親,手拿四方長棍,輕輕在新郎背上敲打四下。
“是,我會照顧好青蓮的。”新郎官趕緊表態。
四方長棍叫‘四記’,打四下也是規矩,第一下是規矩,第二下是祝福,第三下是提醒,第四下是寬容。這個很好理解,就是表面意思,規矩就是傢族規矩,人倫規矩,記得遵守。祝福是祝福這倆孩子開心幸福,提醒是告訴兩人不要忘記孝順,不要忘記怎麼做人。寬容也不難理解,生活過日子,難免有磕磕絆絆,打打鬧鬧,無論再怎麼鬧騰,也要記得理解寬容對方。
“將青蓮抱上花轎,千萬別摔著。”
女方的親朋好友,在離開女方傢時,又提出要求。
這也是迎親最後一個步驟,必須按照執行,沒讓新郎爬著,新娘坐到背後就是好的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