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錦繡和王朝儀從山上下來,正好遇到祝渙之和王榮,祝錦繡喜極而泣地叫瞭一聲“爹”,就朝著自己父親撲瞭過去。
王朝儀見瞭她爹卻隻是愣愣地站著,嘴唇翕動瞭半晌,才顫聲叫瞭句“爹”,王榮見自己的寶貝女兒不過半月不見,就變得如今這樣憔悴不堪,好似換瞭個人,一時悲從中來,險些落淚。
祝錦繡抱著祝渙之說:“爹,哥如今還沒好呢!那群強盜一個都別放過,全都千刀萬剮才能解恨!”
祝渙之也沒料到會出這樣的事,心裡很著急看自己兒子,就讓祝錦繡帶路上山。
王榮和王朝儀相擁哭瞭一陣,才擦瞭擦淚道:“我們上去說話。儀兒你別怕,爹來瞭,爹絕不讓那群畜牲好死!”
祝渙之和兒子女兒問清瞭事情經過,祝錦衣雖然受瞭些皮肉傷,但其他都無大礙,祝錦繡也隻是略受瞭些驚嚇,故此祝渙之的臉色還好。
但王傢父女進屋後卻把門關得緊緊的,許久也沒出來。
知縣心如擂鼓,但礙於祝渙之在場,也不敢表露出來。
王榮接到急信時便如五雷轟頂,險些暈死過去。盡管知縣並沒有寫得太過詳細,但自傢妻女回傢途中被強盜擄走意味著什麼,他再清楚不過。
到底是人算不如天算,他們父女苦心經營瞭許久的局,隻能功虧一簣。
“儀兒,等爹收拾瞭那群畜牲,咱們就回京城去。你不是想去香山嗎?爹陪你去。”
王朝儀咬著唇,淚光點點的眼眸中暗藏著固執,她搖搖頭說:“我不回去。”
王榮想她是畏懼京城裡的風言風語,就說:“儀兒,你放心。爹不會讓這事傳出去的,你還是以前那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朝儀,好不好?”
王朝儀還是搖搖頭。
“我不回去,不是因為懼怕,而是我隻能背水一戰。爹,你不明白嗎?”
王榮沒想到自傢女兒到瞭這般境地還不肯認輸,也打起精神問:“你是想……?”
王朝儀緊緊抓著袖口,摩挲著上面繡著的百蝶穿花圖樣,一字一句道:“我為何千裡迢迢到這兒來?如今的我回去就是喪傢之犬,不如在這兒做最後一搏。”
王榮明白過來,問:“你是說世子可能還會來這兒?”
王朝儀點點頭:“事在人為,隻要成傢欠我這個情,他們就得想辦法還。世子為美食和成傢結緣,也會再為美食而來。”
“那你的意思是……”王榮驚道,“你要留在這兒等世子來?”
王朝儀看著她父親,彎起唇角淒涼一笑:“爹,我如今回到京城又能有什麼盼頭?不如留在這裡搏上一搏。若成瞭,自然是殊途同歸。若不成,也是拼盡全力瞭。”
王榮疼惜地看著自己的寶貝女兒,他對這一個獨女寄予厚望。雖然上蒼不公,但她能有這份膽魄和定力實屬不易,他反復思量,到底是沒有否認。
“隻是你一個人在這兒殊為不易,我去鎮上給你采賣個可靠的丫頭來服侍,日常起居就沒什麼好擔心瞭。”
王朝儀點點頭。
兩人把該說的都說盡瞭,相互靜默瞭一陣。
“娘……娘呢?”王朝儀不敢看她父親,低著頭輕聲問。
王榮並不想同她提起此事,就淡淡說:“找到瞭。”
王朝儀醒來後從未提起過她娘親,這會兒對著她爹,她終於能把想問的問出來瞭:“娘……還活著嗎?”
王榮悲傷地看瞭她一眼,搖瞭搖頭。
王朝儀閉上眼睛,可眼淚還是一顆接一顆地滾瞭出來。她忍住自己的哽咽,腦海裡浮現出那日的情景。
彼時震山虎要將她拖到另一個礦洞,一群“豺狼虎豹”拍手叫好,隻有她娘拼命跑出來抱著震山虎的腳求饒。
“大王!大王!你要多少銀錢,我們傢都有的,你放過我們,我們定當重金相謝!”
震山虎哈哈大笑:“錢?你以為老子沒見過錢?老子今天就是要開個葷!”
王劉氏又說:“大王,你要是喜歡漂亮的女子,改日我給你買十個、二十個來,全孝敬你好不好?”
震山虎本就是想在這太平鎮幹最後一票,幹完就到別的地兒去,哪有這許多耐心和她討價還價,便一腳將王劉氏踹出去老遠,繼續拉著王朝儀朝那邊走。
王劉氏不顧身上劇痛,還是撲過來抱著震山虎的腳不放。
震山虎急躁起來,便掄起狼牙棒朝她頭上重重敲瞭一下,罵道:“沒長眼的臭娘們,再耽擱老子錘死你!”
誰料王劉氏半張臉被打得血肉模糊,卻還是不肯松手,王朝儀嚇得想去扶她娘親,可震山虎將她抓得死緊,她隻能哭喊掙紮,可這些卻如同蚍蜉撼樹。
震山虎被壞瞭興致,便下瞭死手,一連錘瞭王劉氏好幾下,飛濺開的血跡灑滿瞭他整張臉。
最後,王劉氏的手終於松開瞭。
王朝儀被震山虎的力氣和殘暴嚇得手軟腳軟,嗓子已經喊不出話,隻能哭著去夠她娘親的手,到底是沒夠著,被震山虎攔腰抱著走瞭……
王朝儀不自覺地打瞭個寒噤,那礦洞裡的陰冷仿佛滲到骨子裡,驅之不去。
“娘回去的那天,我再去送她吧。”
王榮想瞭片刻,道:“我想你娘也不往京城去瞭,我對外隻說她是回娘傢,忽得瞭急病去的。你舅舅那邊我也會打點清楚,你好好的就行。”
王朝儀望瞭她爹一眼,含著淚點瞭點頭。
知縣等瞭半晌,終於見王榮打開瞭門,王朝儀跟在他身後走瞭出來。
等兩位大人上坐之後,知縣便鞠瞭一躬,畢恭畢敬地陳述瞭事情經過,並主動說瞭是自己治理不周才釀成大禍,請兩位大人降罪。
祝渙之看瞭一眼王榮。
他傢兩個孩子都還好,隻是王傢此番損失慘重,還是等他先開口為好。
王榮便對祝渙之點瞭點頭,問知縣道:“聽聞知縣已經將賊首斬殺,烏合之眾也都收押入獄,可是真的?”
知縣連連點頭稱是。
“冤有頭債有主,你把那群眾人交給祝大人與我共同審問便可。祝大人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