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知夏,年二十二,出宮瞭。
江知夏一直以為自己要熬到二十五歲才能出宮。
沒想到,太後娘娘過整壽在即。皇後娘娘在生瞭兩個公主,夭折瞭一個兒子後,終於在二十八歲的高齡生瞭嫡皇子。
之前受過庶子爭位之苦,所以比較熱衷於支持正統的皇帝,一直為沒有嫡子而遺憾。畢竟皇後長得美麗端莊,人品賢良淑德,管理後宮井井有條,對太後孝順有加,讓太後一直贊不絕口。
而皇後的娘傢雖然得瞭承恩侯的爵位,卻沒有驕橫跋扈,魚肉鄉裡,而是在朝堂上一直忠於皇帝,盡心盡力為皇帝辦事。實在沒有什麼可以指摘的地方。
這次雙喜臨門,皇帝自然喜出望外,於是大赦天下,給太後和小皇子積福。連宮裡都是規定瞭年二十二以上者,願意出宮的可以大放出宮。
江知夏將將卡在這個線上。
江知夏先是狂喜。畢竟這份工作雖然不錯,大老板是國傢的大BOSS。但是,裡面的中層管理太多,一不小心就容易重者喪命,輕者負傷的。沒有自由不說,連生命都不是自己的,無法保障。
狂喜之後開始有點茫然。畢竟原身從十四歲入宮,在宮裡呆瞭八年都沒有出去過。
這八年,除瞭一開始被教導宮規的時候集中住在儲秀宮一起培訓。之後就一直在鳳儀宮做灑掃,引路,照看花草等等各種打雜工作。
這八年,後殿裡住的人來人去的,也就她一直沒挪動位置。雖然沒挪動過位置,但是怕死的她,是把宮規學的最好,把耳朵豎的最長,但是把嘴巴閉的最緊。
所以雖然聽到瞭解的事情很多,但是卻沒有真正的接觸過宮外的生活。宮外的世界是更是原身以及自己都不是很瞭解的。
原身的父親中過秀才。所以原身本身也是在父親的教導下讀書識字,過瞭很美好的一段生活。
原身差不多八歲的時候,父親母親相繼生病,纏綿病榻兩年多,在原身十多歲的時候離世瞭。傢裡也因為看病,耗盡瞭幾乎全部的錢財。
叔叔傢因為原身父親是秀才的原因,免瞭很多稅,所以原身父親在的時候,關系還不錯。但是,被迫收留沒錢的原身,雖然不至於苛刻,但是那畢竟也是一大傢子,有兒有女的。因此,在傢裡的她,各種雜活都得幹,照顧弟弟妹妹也是不在話下。
後來,宮裡選宮女的時候,頂瞭叔叔傢同齡的姐姐的缺進來的。
畢竟雖然遠離京城,但是知夏父親也中過秀才。知夏叔叔也讀過幾年書,隻是一直科舉不中,才在傢裡做活的。
因此都知道一入宮門深似海,運氣好,出瞭宮也成瞭大齡女子,婚嫁不易,勉勉強強能嫁人也嫁不到好人傢。運氣不好的,自然連命都丟在宮裡瞭。
叔叔傢不舍得自己閨女進宮伺候人。這也是人之常情,比起送自己的閨女進宮,那肯定是送她這個孤女瞭。
原身雖然是老實,但是也是被狠狠的傷瞭心,答應瞭替堂姐進宮,但是也跟他們徹底的斷絕瞭關系。
連原身那個性子的人都能被傷到斷絕關系,如今穿過來的江知夏更不會去投奔他們瞭。
因此,從得到消息後的狂喜,到後來的茫然,再到後來的各種計劃和想法,臨近出宮門的時候,江知夏的一顆心終於勉強定下來瞭。
最多就相當於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陌生的地方打工好瞭,從頭開始適應環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