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柳天闊還在想著用什麼方法,讓衛四爺徹底的沒瞭意志------畢竟,現如今的衛四爺隻是在軍營中沒瞭前途而已。萬一,以後再從別的方面崛起呢?
畢竟,仕途隻是生活的其中之一而已。
而江知夏自然是不知道柳天闊的心思的。她感慨完衛四爺因美色誤瞭前途之後,就不甚在意瞭---------她的心思都放在瞭京城外的木綿花田上瞭。
過完瞭中秋之後的第二日,邢莊頭就來瞭府裡稟告,說木綿花已經慢慢的要綻開花瓣瞭。
說崖州的種棉人說再過兩天就可以慢慢的開始摘瞭。
這種大規模收棉花的盛事,江知夏自然是想要去觀摩的。
但是,因為江知夏目前是有孕在身,柳天闊自然是不舍得讓她舟車勞頓的-----哪怕就去京城郊外。
還是江知夏冷瞭臉,不搭理瞭他兩天之後,他乖乖的妥協瞭。
於是,柳天闊去瞭宮裡一趟,跟皇帝說起來,木綿花可以摘瞭,他想要親自去看著戶部安排人收棉。
皇帝自然是大喜過望。
這暴利的制冰之術,把皇帝的私庫充盈的滿滿當當瞭。
畢竟,今年的夏天格外的熱,不說大戶人傢的冰庫都存量不足,就說小門小戶的都受不住,跑去買冰瞭。
這利皇帝有瞭,馬上名也要來瞭。若不是柳天闊阻止,連皇帝都想親自去看看。
但是皇帝雖然沒有親自去看,仍然是昭告瞭讓柳天闊代為視察的口諭。
這個口諭一出,戶部官員看柳天闊的眼神,明顯的就不一樣瞭。
八月十九日一大早,江知夏就讓下人收拾好瞭行囊。她在柳天闊小心的攙扶之下,坐上瞭鋪著厚厚的棉墊子的馬車,然後讓下人小心的趕著往田莊去瞭。
柳天闊特地抽瞭今天這個日子去的-------今日收完木綿花,第二日就是旬休,他正好可以陪著江知夏在莊子裡住上一夜,這樣時間就不趕瞭。
生怕顛簸著江知夏,平日裡大半個時辰的路,愣是讓柳天闊走瞭一個多時辰。
等柳天闊和江知夏到瞭田莊地頭的時候,戶部的官員早就已經在等著瞭。
見到掛著楚府牌子的馬車停瞭下來,今日過來主持的掌管土田的戶部郎中,趕緊的上前行禮。
行完禮之後,那郎中眼角的餘光就看向瞭帶著帷幔的江知夏。
柳天闊獻木綿花的時候,江知夏就跟他說起過,不要提起她。
畢竟,這木綿花也不是她種植的,不過是她在京城首次發現而已,實際上在邊疆地區已經存在許久瞭。
但是,柳天闊恨不得讓天下人都知道自傢娘子的好,自然是不聽。
江知夏跟柳天闊爭執瞭許久,都沒有爭過他,最終還是揚瞭這個名。
當然,因為還沒有收成,自然也就是朝堂上的官員比較瞭解情況,民間還是不知道的。
這個戶部郎中,被派專司這個事情,自然知道是柳統領的夫人發現瞭這個木綿花的用途的。
江知夏發現瞭戶部郎中的盯視,她好奇的轉頭看瞭他一眼,不知道他是有什麼事情嗎?
那郎中見到江知夏發現他的目光瞭,趕緊的轉移瞭視線。
江知夏被柳天闊和若蘭一邊一個的扶著,還有個東籬在後面亦步亦趨,生怕她跌倒之類的。
她也隻能哭笑不得的受著瞭。
江知夏看著眼前連綿不斷猶如白雲一般的木綿花田,心裡也是忍不住漾起喜悅的泡泡。
多虧有瞭種植能手的加持,這次的木綿花的種植才能如此成功。
到瞭木綿花苗株前面,那郎中也是個有眼色的,他笑呵呵的說道:“這些木綿花尚未開始采摘,等著柳夫人第一個開始摘呢。”
江知夏聽著這話,不由的轉頭看向瞭柳天闊------這個儀式感倒是滿滿的。
柳天闊看著江知夏,笑著點點頭。
於是,江知夏就伸手從若蘭手裡拿過來早就準備好的麻佈手套,然後把木綿花殼直接從植株上摘瞭下來,放到瞭柳天闊親自遞過來的筐子裡。
如此,采摘正式開始。
江知夏讓若蘭她們把之前準備好的麻佈手套都發給瞭采摘的下人們。
雖然他們都習慣瞭徒手做活,但是這個木綿花殼還是很紮手的。
下人們在地裡按照崖州人的要求,有條不紊的收摘著木綿花。
江知夏和柳天闊看過瞭田裡的情景,覺得他們沒有什麼可插手的地方瞭,就請瞭戶部的官員一起去瞭莊子裡等著。
到瞭莊子裡,邢莊頭趕緊的安排著人燒水泡茶上點心。
柳天闊跟戶部的人閑聊著。江知夏在旁邊的花廳裡喝著養生的湯水。
等著第一袋子木綿花摘回來,摘完棉絮之後,眾人就看到瞭雪白的木綿花。
“這個木綿花彈瞭之後,更加的綿軟好用。保暖性也極強。”江知夏簡單的說道。
戶部的人自然是忙不迭的點頭。
等著留給戶部的那一畝地的木棉花全部采摘完成之後,戶部的官員就稱瞭重量,記錄瞭數據,然後留下一個人專門跟進後面的事宜,他們就先進京城稟告皇帝去瞭。
江知夏和柳天闊則是在莊子裡慢慢的遊玩瞭起來。
第二日他們又在莊子上遊玩瞭大半天,到瞭傍晚才意猶未盡的回瞭京城裡。
看到木綿花豐收瞭,江知夏也就不管瞭。
剩下的事情,也不需要她再去操心瞭。自有戶部的人和邢莊頭帶著崖州人去處理。她隻需要聽消息就可以瞭。
為瞭給若蘭和宋賀創造有限的相處機會,江知夏就讓他們兩個人每日裡穿梭於莊子和府裡傳遞消息。
木綿花陸陸續續的經過十多天,就已經全都采摘完瞭。
摘回來之後的木綿花,又讓莊子上的婦人把裡面的木棉花絮從殼裡摘瞭出來,進行分揀晾曬。
晾曬完畢之後,又讓崖州人用棉弓彈成瞭松軟的棉花。
彈好瞭的棉花,剩下的就是等著做成品瞭。
江知夏先是讓擅於織佈的人把木綿花織成瞭細棉佈;又讓針線房的人先做瞭一件薄棉的棉被。
然後,江知夏就讓柳天闊帶著棉佈和棉被去瞭宮裡,獻給瞭皇帝去感受一下溫暖。
自然是得瞭皇帝的好評!
高興的皇帝,就把這個木綿花的作用在朝堂上說起來,又讓戶部的人安排在民間準備種植。
百姓對於種新的作物自然是半信不疑的。但是,皇帝的決心很大,為瞭自己將來的清名,讓戶部著專人盯著瞭-----好在拿出來種植的土地不多,也不用太擔心影響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