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人怎麼這樣”
“我哪樣”
韓錄心情不爽,也不想讓別人爽,故意道“就不給你看,你能拿我怎麼樣”
“我,我可以拿東西跟你換”
墨堯急瞭,翻翻自己身上,因為早上出門太急,他什麼玩意兒也沒帶,摸瞭半天,最後從荷包裡掏出兩粒金花生,遞給他道“我用這個跟你換,好不好”
誰想韓錄卻嗤笑一聲“誰稀罕你的破金子”
頭一次見墨堯棋逢對手,蘇小酒忍不住瞧熱鬧,想看看他要怎麼應對。
出乎她的意料,墨堯竟沒惱,而是又從腰上解下隨身的玉佩遞瞭過去,臉上還掛著討好的笑容道“那我用這塊玉佩跟你換好不好我母妃說這塊玉佩可值錢瞭,能買很多很多好東西。”
那玉佩確實名貴,不過在小孩子眼中,也不過就是塊好看些的石頭而已,隻是想到阮妃的脾氣,蘇小酒覺得自己還是有義務提醒墨堯一下,省的回去被阮妃發現,說不得又要怪到她頭上。
不想韓錄倚著門框動也未動,對墨堯的話甚至有些嗤之以鼻“可惜,獨獨買不到小爺這把寶劍。”
說著將劍拔出劍鞘,似模似樣的舞瞭幾下,那劍身看著短小,竟錚鳴有聲,這下墨堯更眼熱瞭。
討好般的笑容瞬間垮瞭下來,沒想到一向霸道的三皇子,今日竟碰到瞭克星,隻是東西是人傢的,自然人傢說瞭算,蘇小酒也幫不上忙,不過好歹玉佩沒送出去,她就更不好開口瞭。
這邊谷羽終於說完瞭話,韓錄見狀立刻轉身,大步走瞭出去,墨堯舉著玉佩的手慢慢垂瞭下來,站在門口看著他們走遠,直到那兩個身影消失在門口,才戀戀不舍的回到屋裡,癟著嘴的小模樣十分可憐。
蘇小酒不忍,上前安慰道“三皇子莫難過,您若喜歡,改天奴婢命人給您打造一把就是。”
墨堯還在眼巴巴的往門外瞅,聞言悶聲悶氣的點點頭“那要比他的那把還要漂亮”
“必須的”
“還要比他那把更鋒利”
“沒問題。”
心裡卻想咋個可能,她要真敢給打造一把開刃的劍,阮妃不得吃瞭她。
不過墨堯好歹是穩住瞭,乖乖跟著大傢去安頓住處。
出門在外,便少瞭許多講究,為安全起見,再加上這偌大的莊子,竟沒有其他空閑的屋舍,所有人就都住在瞭這一個院子裡。
榮妃自然是帶著允兒住正房,蘇小酒跟春末在西邊耳房搭瞭鋪蓋,方便夜裡侍候。
勇毅候夫婦住在東廂房的第一間,緊靠正房,第二間是墨鶯墨鴻,墨堯則在西廂的第一間,安心安然第二間。
陸澄跟蕭景屬於外男,按理應該住到別處,隻是他們擔任護衛之職,遠瞭不方便,於是便安排在瞭東西廂末尾各一間。
其餘護衛們則住在外院的下人房中,因要輪崗守夜,倒也不覺得太擠。
待一大傢子忙活完,天已經黑透瞭。
屋子滿瞭,五臟廟卻還空著,各人趕瞭一天的路,早都餓得前胸貼後背,幾隻團子還好,在馬車上點心墊瞭墊,這會兒還有勁圍著院子到處跑,瞧著什麼都新鮮。
三進的院子在民間已經算大,尤其還在這種地方,隻是跟宮裡還是沒法比,不過好處是拐拐角角多,正好適合團子們捉迷藏,沒一會兒就已經藏到到處都是瞭。
侍衛們將宅子守瞭一圈,又有蕭景跟陸澄在,也就由著他們跑鬧。
蘇小酒這才得空找到小廚房,讓人把車上的米面糧油搬下來放好,又把中午捉的河蝦和蓴菜取出來,準備給榮妃等人做晚膳。
今日人多,廚房裡卻隻有她一人,時間上就有些緊迫,才將鍋碗瓢盆都找齊刷凈,就見蕭景提瞭幾隻野兔子走進來。
腦子裡不自覺就出現瞭一番對話兔兔辣麼辣。
“這麼多兔子哪來的呀”
她目光裡滿是驚喜,身子卻往後退瞭幾步,大冬天來碗熱騰騰的紅燒兔子肉那可是極美味的,再切上點白蘿卜,扔上把幹辣椒,清甜又解膩,香辣又解饞,吸溜
隻是
她雖然會做菜,但除瞭殺魚,其他肉類都是廚娘們提前收拾好的,她隻管著做就是,見他手裡血淋淋的死兔子,有點害怕。
蕭景看出她動作,在離門口幾步的地方站定,回答道“剛才出去巡視一圈,順手打的,正好可以添菜。”
蘇小酒咂舌,順手這怕不是把人傢兔子窩都給端瞭吧
偷偷數瞭數,一二三四,嗯兔爸兔媽兒女雙全,一傢人倒是整整齊齊。
有兔肉吃是好,不過這麼多也吃不完啊,於是道“你留下兩隻,剩下的給大廚房送去吧”
說著話,自他身後走出一個陌生的婦人,四五十歲的樣子,頭發梳的一絲不亂,白白胖胖的,長得很是喜相,一身藍佈襖子,幹幹凈凈,還沒走到蘇小酒身邊已經爽朗的笑開瞭“姑娘是準備給貴人做飯俺來搭把手”
蘇小酒看看蕭景,又看看她,禮貌的問“請問您是”
“村人,打小沒名字,她們都叫俺谷二傢的。”
她說著挽起衣袖,接過蘇小酒手中的蓴菜淘洗起來,道“姑娘不用客氣,有什麼需要做的,盡管知會便是若人手不夠,俺就再去叫個人來。”
蘇小酒趕緊道“不用瞭谷傢嬸嬸,我自己來就行。”
她們初來乍到,對莊子上的人並不熟悉,給娘娘吃的東西自然不敢讓旁人過手。
谷二傢的心思也細,知道她擔憂什麼,笑道“姑娘別擔心,俺來的時候主傢都已經盤查過瞭,要不哪能讓俺進內院”
蘇小酒被看穿,不由尷尬,她真是糊塗瞭,竟沒想到這一層,於是轉移話題道“嬸子姓谷那谷羽妹妹”
谷二嬸笑道“正是俺傢的丫頭,從小野慣瞭,沒讓貴人見笑吧”
兩人邊忙邊聊,蘇小酒也把這莊子的狀況摸得差不多瞭。
這溫泉莊上一共有五戶人傢,除瞭她們,另有三戶分別是劉傢,黃傢,嶽傢,都是世代在莊子上的農戶,隻有一個韓傢,也就是韓錄父子,是頭幾年才搬來的。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