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為寂寞才求票,而是因為求票才寂寞……妹紙們,你們懂得我糾結的心思咩……
***
將近下晌申時一刻二人才趕到李傢,劉氏早已經望眼欲穿瞭。
遠遠見到他倆相攜著往傢這邊趕,劉氏連忙出去迎人。李厚仲站瞭起來,松瞭手裡的竹篾子,也有些激動地望著李欣來的方向。
人還沒走近,劉氏的大嗓門兒就響起,朝女兒女婿喊道:“咋這麼晚才來?等你倆吃午晌飯都等瞭好些時候。”
李欣朝著李傢人招手,親熱地叫瞭聲娘,松開關文的手朝前跑著去。母女二人挨近瞭,劉氏一把摟住李欣,先是捏瞭捏她的臉,見她笑盈盈的,這才松瞭口氣,還是止不住埋怨道:“中午晌吃飯咋不到?路上怎麼耽擱瞭那麼久……”
李欣笑笑,也沒打算在現在喜悅的時刻把孫傢的事兒拿出來說。攬著劉氏往李傢走,朝後揚起笑,道:“阿文,快著些。”
路上二人也隻是吃瞭點兒幹糧填肚子,到瞭李傢自然還要吃些墊墊。反正今晚上是決定在李傢歇一夜的,晚飯推遲些吃也使得。
關文松瞭松肩膀上的背簍繩子,沖劉氏喊瞭聲“嶽母”,聽李欣的話加快瞭些腳步。
劉氏略微滿意關文的態度,先前因女兒女婿遲遲不到的那點兒不快也消弭瞭些,挽著李欣興奮地朝裡走,邊走邊說著:“前頭你爹想瞭想還是去買瞭頭小牛犢子養著,精神好著呢!山子和小兜喜歡地不得瞭,天天都要來看好幾遍。”
李欣高興地道:“真的?娘肯松口瞭?”
劉氏嗔瞭她一眼,“說得你娘我好不通情達理似的,難不成我不松口答應你爹就不買牛犢子瞭?”
“哪兒呢,娘是體恤大哥二弟田間做活不容易。”李欣膩著劉氏,“娘是最好的娘!”
“瞧你那張嘴……”劉氏被她誇得高興,面上對關文也好看瞭些,“姑爺背著背簍子一路瞭,可累著瞭?”
關文略恭敬地回道:“不累,嶽母放心,這點兒東西不重。”
劉氏滿意地點點頭,終於是到瞭李傢屋門前。李厚仲搓著手嘿嘿笑,“閨女,回來啦?”
“啊,爹,忙著呢?”李欣走上前去,笑著說道。李厚仲腳踢瞭踢地上的竹篾子,“不忙不忙,趕緊進屋去吧。走一路瞭,肯定渴著。”
說著扒拉瞭一堆的竹條子,走過去要接關文的背簍。關文連忙客氣道:“嶽父,我來,我來就好。”
“沒啥,快放下去歇歇。”
說話間劉氏已經盛瞭兩碗水擱著,又去叫瞭張氏出來,李大郎和李二郎此時也在傢中歇著,兄弟兩個正在後院菜園子那兒商量著明兒趕集買菜的事情,聽李欣回來瞭,趕緊的都往前屋來瞭。
李厚仲把背簍擱在屋角,招呼著關文坐。關文畢竟是新姑爺,李傢人對他並不熟悉,接觸之間還顯得有些生疏。李欣把茶端給他,又給他擦瞭擦汗,張氏端著水盆過來,笑道:“妹妹,妹夫,趕緊先洗洗吧,一頭的汗呢。”
李欣笑著謝過大嫂,先擰瞭帕子給關文,左右望望問道:“山子和小兜呢?”
“睡著呢,等你們一直沒等到,小娃子受不住困,迷迷糊糊就睡瞭。”
張氏笑瞇瞇地看著李欣和關文,瞧他們新婚夫妻感情很不錯的樣子,暗自點頭。
李欣拿瞭背簍裡的小點心遞給張氏,笑道:“爺爺和公爹說我們回來也不知道帶些什麼,這點兒小點心是給倆娃子的,大嫂和二弟妹也嘗嘗。”說著又要從背簍裡翻東西,李大郎給她穩著背簍,“來一趟不容易,還帶那麼多東西來做啥,也不嫌累。”
李欣一邊往外拿東西,一邊說道:“都是阿文的心意,爺爺和公爹還生怕爹娘覺得少瞭呢。”
一句話哄得劉氏和李厚仲臉上有光,特別開心。劉氏心裡高興,嘴上說道:“哎呀,親傢多有心吶!姑爺啊,回去跟你爺爺和你爹說,咱們謝謝他們,以後可別這樣瞭,東西帶得多瞭也累得慌。”
關文趕緊說“應該的”,餘光瞟到李欣身上,見她沖著自己眨瞭眨眼,心中軟得一塌糊塗。
東西都是關文準備的,倒也面面俱到,顧及瞭李傢所有的人。別說是李厚仲滿意,就是一向覺得女兒嫁給關文是“低嫁”瞭的劉氏也相當滿意,對關文也熱情起來。
“本來想著你們大清早地出發,午晌也能到傢的,怎麼耽誤到現在才到?”李大郎見妹妹把回門禮都給完瞭,擦瞭臉開始和傢人敘話,這才問道。
關文和李欣對視一眼,開口道:“對不住大舅哥,今兒本來是要天還沒亮我們就打算出來的,結果……我傢發生瞭些事情,把時間給耽擱瞭,所以才……”
李大郎皺瞭皺眉,李二郎性子較為急些,張口就要問發生瞭啥事兒,被李大郎拉住。順著李大郎努嘴的方向望去,便見自傢姐姐幾不可見地朝他搖瞭搖頭。
要問的話便立時噎瞭下去,但那好奇心卻是止不住的。
“沒事兒,我們還以為你們路上出瞭什麼事兒呢。主要是娘,一上午的嘮叨,見你們沒來又是擔心這樣又是擔心那樣的,念得我耳朵都起繭子瞭。”
李大郎笑著把這事兒揭過去,李二郎附和道:“娘就喜歡念叨姐姐。”
“去,少排揎你娘我。”劉氏笑罵著給兩個兒子一人一個巴掌,對李欣道:“帶姑爺去你屋裡先休息一會兒,走那麼長一截路,肯定腳疼,你給他端盆水軟乎軟乎。”
李欣忙答應一聲,關文道:“不用那麼麻煩,嶽母。”
“這算啥麻煩,趕緊著去吧,讓欣兒給你揉揉肩膀。”
劉氏笑呵呵地打發李欣兩口子,又攆瞭兩個兒子,趕著李厚仲也去編竹子瞭,這才和兒媳張氏小聲嘀咕著,“你說關傢是出瞭啥事兒?關文也沒說,欣兒還搖頭不讓我們問。”
張氏搖搖頭,“妹妹不讓我們問肯定是有原因的,以後悄悄問妹妹就行瞭。”
劉氏想想也是這個理,嘆瞭口氣道:“關傢人多,幾兄弟姊妹地住在一起,我倒真是擔心欣兒在關傢過得不如意。”
張氏笑道:“婆母也看到瞭,妹夫和妹妹好著呢,這可裝不出來,我倒覺得妹妹過得還成。”
“但願如此吧。”劉氏頓瞭頓,卻是另起個話題問道:“大郎他堂哥來,你咋不跟我說?”
昨兒劉氏去瞭江氏娘傢一趟,和江氏娘絮叨江氏懷孕的事兒絮叨瞭一天,晚上回來便覺得李厚仲有些閃閃躲躲欲言又止的。今兒早晨和人閑聊的時候才無意中得知昨兒李厚伯的二兒子李銀來瞭李傢一趟。
聽劉氏這麼一問,張氏手上動作一頓,略有些無奈道:“大郎讓別跟婆母提這事兒。”
“啥事兒要瞞著我?”劉氏心裡不樂意瞭,“要不是我問,你們還打算捂著不說還是怎麼?到底啥事兒啊?”
張氏小聲道:“說是阿嬤歲數大瞭,本來是提前給她準備瞭棺材的,可阿嬤不知怎的,硬是要金絲楠木的底料棺材,大伯的意思是,公爹手巧些,讓公爹給阿嬤打一口棺材,其餘的,大伯和三叔擔。”
劉氏一聽眼珠子就瞪起來瞭,“什麼?你公爹他答應瞭?”
張氏搖搖頭,“公爹當時看樣子是想答應的,倒也沒就那麼應下,銀兄弟偏要公爹給個準話兒,大郎當時就說,傢裡的事兒要大傢商量著辦,傢裡人沒到齊,事情決定不下來,讓銀兄弟回去,銀兄弟這才回去瞭。”
劉氏這才放下心來,卻又不悅道:“那都說跟我商量瞭,咋不跟我說?”
張氏嘆氣道:“都知道今兒妹妹回門的,怕說瞭,婆母你不高興……”
劉氏這才長籲口氣,暗罵道:“打的好算盤,想得倒是美!”暗地裡囑咐張氏也跟李大郎說,不準應下這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