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這貨有新文《大妻晚成》,強烈求大傢關註~】
***
杏兒在一邊燒瞭水正洗著菜,李欣和阿秀提到錢的事兒並沒避諱她,這讓她心裡覺得微暖。
杏兒笑對李欣道:“那天看你臉色那麼不好,一問你你又說你回娘傢去,我還以為你娘傢出什麼事兒瞭呢。”又嘆道:“後來阿秀帶阿妹到我傢來,才跟我說起你們傢的事兒。關傢大哥這次是跟著你去娘傢住瞭兩天的吧?你氣也氣夠瞭,還是好好跟關傢大哥說,他一向是明理的人。”
李欣淡淡地笑瞭聲,拿盆舀瞭熱水洗豬腿子,一邊洗一邊說:“明理是明理沒錯,他是好人,隻是有些事情……一時也說不清楚。”李欣嘆瞭口氣,“到底是傢傢有本難念的經。”
杏兒也淺淺地嘆瞭口氣,看阿秀和阿妹兩人在忙著燒火,便附到李欣耳邊說:“這段日子你們關傢做事情還是收斂些,不要鬧得傢裡內亂讓外面人都知道瞭。”
李欣奇怪地皺瞭眉,“怎麼說?”
“我悄悄跟你透個信,你要有個心理準備。”杏兒壓低瞭聲音道:“你知道銀環一向是大咧咧,嘴上沒個把門兒的,頭幾天她跟我說來著,咱們縣令大人說瞭,新選村長要朝著年輕人這塊兒選,太老的靠威望來服眾的不要,這也是什麼‘迎合上意’。這次選村長銀環她公爹不是老村長嗎,讓他提瞭幾個村裡年輕漢子的名兒,你當傢的也在其中。最近正是在觀察這幾人。這時候可不能出幺蛾子,不然一次大好的機會可就丟瞭。”
李欣訝異地張瞭張嘴,半晌才低聲回道:“真的?”
“我騙你做什麼。”杏兒笑道:“關傢大哥人好,要當村長肯定是綽綽有餘的。”又低語道:“可要是這未來村長自己都是傢宅不寧。哪有能力去管別傢別戶?”
李欣頓瞭頓。才嘆著氣搖頭說:“我看啊,他是沒這個運氣的。”
“這話怎麼說?”杏兒皺瞭眉,“我看就關傢大哥最合適瞭,在村裡我還沒發現有比關傢大哥本事更大的漢子。”
“杏兒姐,你難道不覺得,說村長他媳婦兒曾經是個窯姐兒是很難聽的話?”李欣反問道,杏兒噎瞭噎:“誰那麼說?”
“等他當瞭村長,這話絕對就有人說,孫傢就是頭一份。”李欣淡淡地道:“既然選下任村長銀環姐她公爹這個現任村長都做不瞭主。隻能提名上去,那想來上頭選這個村長更會好好把關。為瞭不讓選出來的人給縣裡面丟人,就算是做給人看。也不會選我那口子。”
杏兒細細一想倒也明白瞭,看向李欣的眼神微微復雜瞭些,嘆瞭口氣道:“難為你……”
“我倒還好,不過這事兒要是讓我公爹他們知道瞭,保不準又有事瞭。”李欣聳瞭聳肩,“不說這個瞭,我來你這兒就是輕松一下的,說那些不是成心讓我不舒服嗎?”
對杏兒一笑,李欣又望向阿秀:“燒個火還需要你們姐妹倆在那挨著?阿秀,快去擺碗筷去!”
“噯!”
阿秀樂顛顛地跑瞭去。李欣問杏兒道:“她倆這兩天都窩你這兒,給你添麻煩瞭吧?”
“不麻煩不麻煩,有人作伴還幫我做傢務活,我高興還來不及。”杏兒笑道:“小康又被他阿嬤抱去玩兒瞭,我一個人在傢裡也無聊得很。”
說到孩子李欣臉上的笑便又真瞭幾分。“杏兒姐打算要送小康去開蒙識字兒嗎?”
“要的。”杏兒嘆氣道:“小康他爹就是個讀書人。若不是他因為身子不好早早地去瞭,恐怕小康開蒙的事情直接交給他就成瞭。小康他爹一直想效仿先祖也考個秀才。他沒完成的心願,小康得替他爹完成,這也是我婆婆的意思。”
李欣倒不覺得老子的心願未瞭就一定要兒子來繼承,不過開蒙讀書識個字明瞭些道理倒是需要的。如果以後小康也喜歡讀書,正好又能完成他爹的心願,倒也是好事一樁。
李欣便笑道:“小康懂事,一定明白你這個娘的苦心。不過孩子還小,不要逼得太緊瞭,讀書識字最重要的是懂道理,做事先做人吧,小康那麼聰明,要是下決心學下去,別說秀才瞭,舉人老爺也能中的。”
杏兒聽瞭便笑,“你別誇他,誇狠瞭他也不知道東西南北。這孩子雖然身子跟他爹一樣羸弱得很,可心眼兒小著呢,你說他一句他得記上個十天半月的才會忘。”
“記憶力那麼好?”李欣驚呼道:“他才多大啊,就有那麼強的記憶,這分明是神童嘛!”
“什麼神童不神童的。”杏兒拍瞭李欣一下,“趕緊的,做飯吃飯,我都快餓扁瞭……嘖,你這豬腿子可香啊……”
四人坐瞭一桌大快朵頤地吃瞭飯,一丁點兒都沒留。李欣提來的豬腿子隻切瞭一部分,剩下的給杏兒掛在瞭灶膛上邊兒去瞭。吃完飯打整好瞭,阿秀拉著李欣說話,問李欣到底是為瞭啥聲都不吭就走瞭。
“……大嫂才剛跟我說瞭些大道理,轉身大嫂自己都不守瞭。”
李欣笑瞭笑,“此一時彼一時,你就當大嫂任性瞭好不好?”
“可大嫂你到底是發生瞭啥事兒啊?”阿秀皺眉道:“請老六他先生吃飯也能吃出問題來。”
總之是一言難盡……李欣動瞭動嘴,最終還是搖瞭搖頭,“你別管那麼多瞭,我這兒還有正事跟你說。”
阿秀忙坐直瞭聽,杏兒也擦瞭手坐過來,阿妹自然而然地挨在瞭阿秀旁邊兒。
李欣先清瞭清嗓子,喝瞭點水,然後說道:“這回我回娘傢去倒也沒全顧著賭氣瞭。我去問瞭我娘跟阿秀相看人的事兒。杏兒姐你也聽聽,給點兒意見。”
阿秀驀地紅瞭臉,羞赧道:“大嫂,你這話……怎麼同我說……”
“怎麼不能同你說瞭?這是你一輩子的大事兒。我可不能不聲不響地給你定瞭。”李欣正色道:“這事兒我連你大哥都沒說。自然跟你其他幾個兄弟還有你爹都沒說,就是先打算問問你,看你是個什麼說法。你要是覺得不好,我就提都不提瞭,再看其他的。你要是覺得還可以,我便找個時間去訪訪。”
阿秀矜持半天還是點瞭點頭,李欣笑道:“你不要不好意思,這是女孩子這輩子最大的事兒,嫁個好的人傢比什麼都強。你要是自己不上心。別人更加不會上心瞭。你問問你杏兒姐是不是這個道理。”
杏兒忙點頭道:“阿秀,聽你大嫂的沒錯,成親可是大事。要是擱在以前讓孫喜鵲幫你置辦,保不準把你許給人當妾去。現在有你大嫂給你把關,情況什麼的還跟你說,總比睜眼瞎什麼的要強很多。”
阿秀便道:“我知道瞭,大嫂你說吧。”
阿妹也一臉期待地望著李欣。
“我娘在李傢村打聽到瞭一戶人傢,還通過在村裡別村嫁進來的一個媳婦口裡打聽到另外兩戶別的人傢。這段時間閑著沒事兒,我娘都去訪過這三戶瞭,情況大體和打聽到的差不離。”
“大娘還真是熱心腸。”杏兒嘆瞭句。
李欣道:“先說李傢村那戶吧。那戶人傢姓貢,人口比較簡單,老爹老娘外加一個小子和一個姑娘。姑娘今年才八歲,小子今年十八。要說親的就是這個小子,名字叫貢安。小夥子有一把子力氣,也孝順爹娘,他娘現如今正在給他相看姑娘。貢安如今顧著傢裡的地。農閑的時候還會出門去打短工什麼的。傢裡有點兒根基,有牛有豬。還有壓黍子殼的大石碾子。聽說是貢安爺爺輩傳下來的。如今很多沒出嫁的姑娘都瞄上他們傢。”
“這傢條件不錯嘛,又在一個村裡,知根知底的。”杏兒道:“不過人傢條件好,自然要求也就高。”
李欣點頭道:“最大的問題就在這兒。貢安說娶媳婦兒聽他娘的意思,偏這貢大娘放出話來說,要嫁她兒子的姑娘需要陪嫁一頭豬兩隻鵝四隻雞和八尾魚,還有十六份的新衣,三十二個蛋。”
阿秀聽得皺起眉頭,“她這不是看姑娘傢的財勢才選定媳婦兒的嗎?”
李欣道:“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娘也覺得不妥,但又想著貢安這孩子挺不錯的,也就列入相看的人選裡邊兒。”
“這個不算,說下一個吧。”阿秀擺擺手,直接就把貢安給否瞭。
李欣也不勸,便說下一個,“這第二戶是在李傢村隔壁的下河村,和荷花村隔得就有些遠瞭。下河村這戶人傢姓馮,相比較貢傢來說,這戶人傢人就有些多瞭。說親的小子叫馮德發,今年十九。他阿嬤還在,阿嬤下邊有五個孩子,馮德發他爹排在中間。馮德發是傢中老二,上頭一個哥哥,下邊還有兩個妹妹。要說人口是挺復雜的。”
“人多,跟你們關傢有得一比。”
阿秀咬瞭咬唇,“大嫂,大娘她也去看過這傢?”
“看過。”李欣笑瞭笑,“我娘跟我說,她就看重這馮傢馮德發他娘性子軟,他大嫂又是個病秧子。要是嫁過去的是個強硬點兒的姑娘,過去就能當傢。馮德發他爹那一輩是分瞭傢單過的,他阿嬤跟他大伯過,唯一要煩的就是兩個妹妹的婚事,不過也並不急,一個妹妹十三,一個十歲,還早著。”
李欣喝瞭口茶,砸吧瞭點嘴接著說:“這傢人聽說性子都是好的,在下河村還比較有點兒子口碑。馮德發這小子就是長相有些普通,但也是牛高馬大的的一條漢子,在村裡人緣不錯,也沒聽說他有什麼壞脾氣。”
“這傢是不是也有啥缺點?”杏兒問道。
“有。”李欣輕聲道:“這傢的缺點就是一個字,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