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隔兩天,關氏卻托人帶瞭信,讓李欣去鎮上一趟,幫她參詳參詳婚事。[找素材就到吾讀]
杏兒抱瞭小耿兒跟李欣絮叨:“大表弟這門親事兒是沈府裡的主子做的主,這就是板上釘釘的事兒瞭。所以不管這個叫紅穗的丫鬟品性好不好,大表弟都得娶進來。現在無非就是置辦點兒聘禮啥的……應該也置辦地不多,收聘禮的難道是沈府主子不成?又不知道簽的是活契還是死契……”
李欣也認同杏兒的觀點,打算自己去瞭鎮上還是好好問問關氏。
當晚關文卻也回來瞭,笑著對李欣說:“姑托人的時候跟我說瞭的,本來今晚我是打算不回來的,可想著反正明日你也要來,順便我就跟你一起去。”
李欣嗔瞭他一句道:“你既然知道,何不明日要回來的時候再帶著這消息回來?還讓人傢跑一趟,你這又巴巴地跑一趟。”
關文笑道;“我回來也要辦點事兒,跟二弟和馮傢兄弟交代一些事情。”
李欣也想到自己要走瞭,老關頭和揚兒那邊兒少不得要安排一下,所以也就點瞭點頭,叫關文去找關武和馮德發說事兒,自己去尋在附近吃糖和幾個老友釣魚的老關頭。
尋到老關頭的時候老關頭旁邊的魚簍子裡已經有一尾大魚的,瞧見李欣來,老關頭樂呵呵地說;“魚,煮湯。”
李欣笑著應瞭聲,提起魚簍對老關頭道:“爺爺,我們先回傢去吧。阿文回來瞭。”
周圍的老爺子們都打趣老關頭,說他孫子孫媳都孝順,如今重孫子也好瞭,當真是在頤養天年瞭雲雲。
老關頭臉上一團笑意。就著李欣扶他的手往屋去,路上李欣跟他提瞭趙昌會說瞭媳婦兒的事兒。
老關頭便更加高興瞭,那可是他的大外孫子!
“要抱重外孫子瞭……”老關頭臉上都笑開瞭一朵花。示意李欣加快點兒步子,他要趕緊收拾東西去看外孫媳婦兒去!
李欣無奈地扶著老關頭回瞭傢,關文接過手讓李欣去煮飯,老關頭拉著關文問他:“昌會媳婦兒……漂亮?”
關文隻能點頭:“漂亮。”
老關頭便嘿嘿笑瞭兩聲,又問:“昌會媳婦兒……賢惠?”
這個關文卻是不知道的,但也點頭:“賢惠。”
老關頭笑得更開心瞭,拉著關文說要到鎮上去。又問關文趙昌會什麼時候擺喜宴。
正說著話,關武和馮德發以及兩個來幫工的都過來瞭,關武叫瞭聲爺爺,回東邊屋子去接杏兒和小耿兒,老關頭便拉瞭未來孫女婿馮德發。跟他說趙昌會要娶媳婦兒的事兒。
馮德發和那兩個幫工的便疊聲說著恭喜。
等關武一傢也過來瞭,老關頭總算是止瞭這個話題,要抱重孫子。杏兒忙將小耿兒遞到關武手裡,關武小心翼翼地放到瞭老關頭臂彎。
杏兒去灶間幫李欣的忙,飯做到中途,揚兒和小康也從學塾回來瞭,兩個人有說有笑的,好像在談論學塾裡有趣的事兒。
見到關文回來瞭,揚兒忙撲瞭過去叫爹。小康也樂呵呵地叫著大伯,如數傢珍地把今天在學塾裡學會瞭些什麼,發生瞭什麼趣事兒一一說瞭一遍,搖頭晃腦地很是得意,看得關文關武也忍俊不禁,老關頭更是笑得不行。心情十分愉悅。
吃過飯,馮德發和那來幫工的兩人見關傢人似乎是要說話,便主動避開瞭。
關文要跟關武和馮德發交代的事兒已經說好瞭,餘下的便是安排下揚兒和老關頭。
老關頭聽說孫媳婦兒要到鎮上幫忙外孫子的婚事兒,當然不攔著,擺手隻說讓李欣去。
關文道:“爺爺,那你這邊兒……”
“大哥放心,爺爺我和杏兒會照顧的。”關武趕緊道。
杏兒也點頭,說:“揚兒你們也不用擔心,他和小康都要去學塾,也不過是早晚一頓飯而已,他們又乖,不需要多操心。吾讀*”
杏兒生下小耿兒後將養地很好,奶水也充足,整個人也是精神奕奕的,一個人帶小耿兒完全沒問題。
見李欣還有些猶豫,杏兒笑道:“要是實在不放心,覺得我忙不過來,那我去跟我娘打個招呼,讓她來照顧兩天,你看成不?”
“那就這麼說定瞭。”關文點頭道:“二弟,你去把你丈母娘請過來。”
關武忙應下來。
第二天關文和李欣就往趙傢趕,李欣沒帶銀錢,隻帶瞭兩件換洗的衣裳,被關文抱上瞭紅歡的馬背,坐在關文前邊兒。
一路跑到鎮口,關文又把李欣抱瞭下來,牽著紅歡往趙傢去。
“官道上能縱馬,不過咱們是平民百姓,還是老老實實牽著馬走比較好。”關文解釋道。
李欣笑瞇瞇地點點頭,聽到紅歡打瞭個響鼻。
到趙傢的時候趙傢門戶大開,關氏正揚聲說著話,聽響動趙傢裡邊兒還有其他人。
關文叫瞭一聲姑,李欣也跟著叫瞭聲,關氏忙迎瞭出來,一臉笑意:“阿文,阿文媳婦兒,來瞭啊?趕緊進來坐。”
趙傢已經換瞭地方,重新買瞭院子。雖然花瞭不少銀錢,但關氏還是很滿意,畢竟兒子大瞭都要娶親的,要是屋子太小,人傢姑娘也看不上。
此時趙傢院子裡不僅有關氏,還坐瞭幾個大娘,墻角邊兒趙光明和另外兩個爺們兒正在說事兒。
關氏笑瞇瞇地拉著李欣坐,笑道:“昌會的婚事兒還多賴你……”
李欣一聽這話就有些懵瞭——趙昌會的親事兒跟她沒關系呀!她說要幫趙昌會相人,可都沒相中呢……
關氏繼續說道:“昌會都跟我說瞭,想必主傢配個大丫鬟給他。多半是看你的面子。我以前倒是知道你跟沈夫人有交情,卻沒想到你跟她交情那麼深,昌會的事兒倒是多虧瞭你……”
這真是個美麗的誤會……
李欣忙擺手說:“姑,不是這樣的。我……”
“行瞭行瞭,不說這個瞭。”關氏打斷李欣的話,似乎是篤定瞭趙昌會這門親事兒就是李欣央求沈夫人給求來瞭。扯瞭李欣說下一個話題:“你說咱們這娶沈府的丫鬟,聘禮要往哪兒備?備個什麼數好……”
這個正是李欣要提醒關氏的。
李欣忙道:“這個姑你還是問問從前沈府出來的丫鬟都是怎麼辦的……我聽阿文說,紅穗不是沈府裡的傢生子,是後來被賣進去當丫鬟的。就是不知道紅穗的爹娘還在不在,還有便是紅穗簽的是死契還是活契……”
“這死契活契,有啥區別?”關氏不解道。
李欣說道:“要是簽的是活契,主人傢又沒說把契紙給紅穗。這人是不是還得拿銀錢來贖?要是簽的是死契,那就根本連贖都不用贖瞭,生是沈府的人,死是沈府的鬼。”
李欣頓瞭頓,道;“紅穗是沈府的丫鬟。但是大表弟卻不是沈府的小人,他跟沈府也不過簽的是勞工契,談不上賣身不賣身的問題。可要是紅穗的契紙還捏在沈府手裡邊兒,大表弟和紅穗的親事兒成瞭以後,要怎麼算?”
這話倒是也把關氏問到瞭。
李欣安撫瞭關氏兩句,說;“姑先別急,這門親事兒是沈夫人做的媒,我這就上沈府去問問沈夫人的意思。”
李欣站起來,關氏也忙跟著站起來。有些猶豫地道:“這……這不是不太好?”
“沒事兒的。”李欣笑道:“本來這種事兒就該問清楚,沈夫人估計是沒註意到這些細節上的事兒。我去問問就成。”
李欣的確是要去問問沈夫人的,畢竟趙昌會的婚事兒她一直放在心上。從知道趙昌會對阿秀有心開始,李欣就盼著趙昌會能趕緊娶妻。但就算娶妻,也不能就糊裡糊塗地娶瞭,她能幫得上忙的地方不多。去問問沈夫人的意思還是做得到的。
從側門請門房傳瞭話,李欣就在門外邊兒等著,沒過一會兒門裡出來個婆子請李欣進去,說沈夫人在花廳理事兒,讓她稍候一會兒。
吃瞭一盞茶,婆子便來迎李欣去花廳。
沈夫人一臉笑意,請李欣坐下,問她道;“今兒怎麼有空上我這兒來瞭?我還道這段時間你卸瞭擔子,會輕松不少。”
李欣笑道:“的確是輕松瞭許多,沒正經事兒也不敢來煩夫人。”
“談什麼煩不煩的,我平日裡除瞭處理這些事兒以外,時間也多著。”
沈夫人抿瞭一口茶,方才問李欣道:“來我這兒是有什麼正經事兒?”
李欣端坐瞭坐,道:“前幾日夫人給我婆傢表弟指瞭門婚事兒……”
“哦,福滿樓的趙管事。”沈夫人點瞭點頭,她身邊兒的夏嬤嬤接道:“許的是老夫人身邊兒的紅穗。”
沈夫人笑道:“這門親事兒我看著挺好的。你今兒來……難道是不滿意?”
沈夫人話說得不重,隻是輕微的疑問,但李欣還是趕緊擺手道:“當然不是,夫人看的人,自然是好的。隻是對這丫鬟……我們都不瞭解,所以這婚事兒也不知道要怎麼辦。”
沈夫人遲疑瞭一下:“還要瞭解什麼?”
夏嬤嬤輕嘆一聲:“夫人是沒想到這些方面,可能下邊兒的人辦事兒也沒說清楚。”
沈夫人看向夏嬤嬤,示意夏嬤嬤繼續說。
夏嬤嬤道:“紅穗這丫頭當初是簽的死契,她娘老子看上去是貧困交加,娘還重病著,賣瞭女兒就走瞭,也不知道到什麼地方去瞭,這輩子怕是也尋不到的。”
沈夫人恍然,忙道:“死契在她出嫁的時候會直接還給她,以後她就不再是府裡的丫鬟,安安心心當趙傢的媳婦兒就成。”^-^^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