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猶豫瞭。
當此危難時刻,身為兒子,將戰馬讓給自己的父親,乃是理所當然之事。
這個道理,曹丕不可能不懂。
可曹丕卻想起瞭自己的大哥曹昂。
當年曹操征宛城,貪圖女色,強納瞭張繡嬸嬸鄒氏,結果激怒瞭張繡,經發瞭叛亂。
曹軍慘敗,曹操落荒而逃,大哥曹昂甘願把坐騎讓給瞭曹操,結果自己卻因無馬被叛軍追上,死在瞭亂刀之下。
今日一幕,何其相似。
他若是將坐騎讓給曹操,自己無馬可逃,豈非要步大哥曹昂後塵,也要死在亂軍之中?
曹丕恐懼瞭。
當此生死時刻,他顯然沒有自己大哥那份覺悟,在忠孝與生死之間,心生瞭猶豫。
伏在地上的曹操,見得曹丕猶豫的樣子,惶然的眼神中,透出瞭一絲失望。
這孩子,終究是不如他大哥呀…
失望是失望,可他做父親的,也不能強迫命令自己兒子下馬,將逃命的唯一希望讓給自己吧?
兒子讓那是一回事,自己主動搶,那又是另外一回事瞭。
虎毒還不食子呢!
曹操拳頭緊握,一時間陷入進退兩難之間。
許褚卻沒功夫給曹丕做思想工作,一步上前,一把將曹丕抓住,狠狠的就從馬上拖瞭下來。
“許褚,你——”
跌落地的曹丕駭然變色,萬沒料到許褚竟然以下犯上,竟是粗魯的動手,將自己強行拉下瞭馬來。
他掙紮著爬起來,怒目瞪向許褚,想要討個說法。
許褚卻當他是空氣,將曹丕一把推開,攙起曹操便強托上瞭戰馬。
等到曹操反應過來時,人已經坐在瞭馬背上。
“仲康,你——”
曹操剛想開口,話到嘴邊卻又咽瞭回去。
能說什麼呢,誇贊許褚忠心?
那曹丕又會作何感想?
責備許褚以下犯上,不得自己命令,竟將少主給強拽下馬來?
許褚可是為瞭救你,方才不惜開罪冒犯曹丕呀。
“仲康,子桓,跟緊我!”
曹操隻能一聲暗嘆,也不作表態,策馬揚鞭便要開逃。
許褚提起大刀,跟在曹操身邊就要飛奔。
曹丕眼中透著委屈,心中燃燒著惱恨,卻又無可奈何,隻得也跟瞭上去。
才走一步,腳踝一痛,歪倒在瞭地上。
原來適才在毫無準備情況下,被許褚給拽下馬來,無意間扭到瞭腳踝。
馬被搶瞭便罷,腳竟然也扭傷,當真雪上加霜!
曹丕是欲哭無淚,心中惶恐萬分,下意識的回頭向北面看去。
突然。
眼眸圓睜,絕望無助的眼中,湧起一絲驚喜。
“父親,那是我們的人馬,是我們的人馬啊!”
曹丕掙紮著爬起來,驚喜若狂的指著前方兵馬大叫。
曹操急是停下馬來,回頭望去,臉上瞬間扭曲出無盡狂喜。
那一支兵馬已近,確確實實皆是曹軍旗幟。
一面“樂”字戰旗,已清清楚楚印入眼簾。
“主公,是樂進的兵馬!”
許褚臉上亦是湧起狂喜,激動的大叫道。
曹操和曹丕長松瞭一口氣,父子二人一個伏倒在馬背上,一個癱坐在瞭地上。
“早知是我軍兵馬,我適才就不該猶豫,該當痛痛快快的把坐騎讓給父親才是。”
“現下可好,我這麼一猶豫,父親豈不是認為我孝心不及大哥,對我心生失望?”
曹丕偷偷望向曹操,本是如釋重負的眼神中,又悄然掠過幾分懊悔。
轉眼間,數千人馬已至。
樂進得知遇上瞭曹操,慌忙滾鞍下馬,前來拜見。
“文謙啊文謙,孤幾乎不能與你相見呀!”
曹操將樂進扶瞭起來,拍著他的肩膀感慨萬千。
樂進眼中湧起熱淚,愧然道:
“丞相,進當日就不該請纓北上平叛,若非帶走瞭一萬兵馬,我軍便不至於為大耳賊所敗,丞相也不至於受這樣的苦啊!”
曹操是苦笑一聲,擺手道:
“是孤輕視大耳賊,不知荊州天時地利,方才為大耳賊借漢水之威所敗。”
“這洪水之威,豈是人力所能阻擋,就算你沒帶走一萬兵馬,孤也必敗無疑呀。”
經歷瞭兩次驚魂後,此時曹操膨脹自負病終於被治好,主動承認瞭自己的輕敵失策。
樂進不知該說什麼,隻能一聲嘆息。
“文謙,孤命你與賈文和率軍平叛,你為何會出現在這裡?”
感慨過後,曹操覺察到瞭異常。
樂進遂將前因後果道來。
原來當日離營後,二人率軍星夜兼程北上,次日便抵達新野。
樂進本打算馬不停蹄,即刻啟程,賈詡卻以身體不適為由,請樂進暫緩北上。
不得已之下,他隻得在新野多逗留瞭一日。
這一留不要緊,很快便有數以千計的潰軍,從樊城方向逃至新野,帶回瞭大軍兵敗的消息。
賈詡便建議他率部出新野南下,一路收攏敗軍,以迎接曹操北上。
不想卻在這裡,當真遇上瞭逃難而來的曹操父子。
“原來如此,文謙呀,你和文和救瞭孤,立下瞭大功呀!”
曹操恍然明悟,拍著樂進大贊。
曹丕眼珠微微一轉,臉上堆起欣喜。
“當此危難時刻,樂文謙與賈文和正好在新野逗留不前,如此巧合,更加證明父親有天命護佑呀!”
曹丕抓住時機,順水推舟奉上一通馬屁。
曹操嘴角微微上揚,顯然兒子這通馬屁,聽得他心下頗為受用。
隻是幾度驚魂後,曹操不敢再表露得意,隻馬鞭一揚:
“走吧,回新野。”
樂進便率五千兵馬,護送曹操去往新野。
當逃散的各路曹軍,聞知曹操還活著,便四面八方向新野聚集。
兩日之內,便有數萬曹軍蟻聚,其餘逃散士卒,還在陸陸續續前來會合。
有瞭這數萬兵馬,曹操終於也安下瞭心。
…
入夜時分,新野府衙內。
曹操召集前來會合的謀臣武將,共商下一步方略。
程昱等大多數人意見,乃是留上萬兵馬及一員大將鎮守新野,曹操則率主力班師回北方,以恢復元氣。
“丞相,寵以為新野勢不可守,我軍當全部北撤至宛城一線方為上策。”
滿寵卻站瞭出來,與眾人意見相佐。
曹操眉頭微皺,拂手示意滿寵說出放棄新野的理由。
“新野若在我軍手中,我騎兵晝夜疾行,不出一日便可飲馬漢水,奇襲樊城。”
“劉備豈能容忍,自己的頭頂上,時時刻刻懸瞭這麼一柄利劍,令他寢食難安,無法安心南下攻滅劉琮?”
“故寵料定,劉備必會挾樊城大勝餘威,率主力追擊而來,不惜一切代價拿下新野,將之作為拱衛襄陽之門戶屏障!”
說到這裡,滿寵話鋒一轉:
“然我軍新遭大敗,士氣低落不說,糧草又盡數落於劉備之手,無力於新野留屯重兵,最多也就留萬餘人馬。”
“如此一來,劉備於士氣和兵力上,便占據瞭優勢,這新野城焉能守得住?”
道完利弊後,滿寵拱手正色道:
“故寵以為,既然新野守不住,何必再徒損士卒,做無謂的犧牲,倒不如放棄新野,將防線收縮至宛城一線。”
“宛城離襄陽甚遠,又靠近我許都腹地,以劉備現下的實力,定然沒膽敢染指,必隻會止步於新野也!”
曹操起身踱步,沉吟不語。
滿寵所提之顧慮,其中利害關系,自然不無道理。
隻是若放棄新野,就意味著南征所奪城池,全部得而復失,一座不剩。
這也就等於向天下人宣告,他此番南征以徹頭徹尾的失敗而告終。
而堅守新野,則南征好歹也算有所收獲,還可以在劉備眼皮底下紮一根釘子,讓劉備日日難受。
“我軍若棄新野,則劉備便能全力南下蠶食荊州,倘使大耳賊吞下荊州,其羽翼一旦豐固,將來我們伐之何易?”
“丞相,新野絕不可棄!”
“仁願率一軍鎮守新野,為丞相守住這柄懸在劉備頭頂的利劍!”
曹仁站出來反對滿寵提議,慨然請纓留鎮。
這番慷慨陳詞,正中曹操下懷。
“子孝言之有理,新野斷不能棄!”
曹操重重點頭,遂問道:
“子孝,孤隻能給你留一萬兵馬,你可有信心守住新野?”
曹仁臉上燃起傲然,冷哼道:
“丞相這一問,也太小瞧我曹仁瞭。”
“那霍峻單憑五千兵馬,便能抵擋我十五萬大軍圍攻,守得樊城固若金湯。”
“丞相莫非覺得,仁不如霍峻那寂寂無名之徒嗎?”
曹操眼中僅存的一絲顧慮瞬間雲散。
曹仁是誰?
曹氏宗親第一大將!
論資歷地位略遜於夏侯惇,論統兵能力,絕對位居曹氏夏侯氏兩姓之首。
就算外姓諸將中,能與曹仁丕敵者,隻怕也寥寥無幾。
我傢子孝,還能比你劉備的霍峻差?
“好,子孝你守新野,孤放心。”
曹操一拍案幾,欣然道:
“孤就給你一萬兵馬,你給孤守好瞭新野,來年孤再率大軍南下與你會合,我們再伐荊州,掃滅劉備!”
曹仁慨然領命。
計議已定,曹操想著穰縣還有侯音作亂,便留曹仁守新野,自己率主力班師,順道平瞭侯音之亂。
滿寵見曹操執意要守新野,便也不好再反對。
隻是聽得曹操要親自平叛,滿寵忍不住又一拱手:
“丞相,寵還有一請,不知當講不當講。”
原本已起身的曹操,不得不重新坐瞭下來,拂手示意他有話直說。
“侯音叛亂固然其罪當誅,然現下我軍新敗,南陽必定為之震動,人心越發不穩。”
“寵以為,丞相此去平叛,當以安撫為主,不宜輕用殺戮。”
“故寵請丞相隻誅侯音等亂賊便可,萬不可再屠穰縣!”
曹操臉色漸黑。
對叛亂城池屠城,乃是他是懲戒反叛,震懾人心的慣用手段,這一次豈能破例?
再者屠城令已下達,你滿寵這是叫我收回成命?
何況樊城慘敗,他心裡邊也憋瞭一口氣,正也需要借屠穰縣來宣泄!
“平叛之事,孤自有分寸,伯寧你就不必關心瞭,你就留在新野,輔佐子孝守城吧。”
曹操既沒有答應,也沒有當場拒絕。
滿寵明白,曹操這還是要執意屠城,隻是怕自己再次勸阻,方才將他留在新野。
心下暗嘆一聲後,滿寵不再進言,隻默默領命。
當天,曹操便連夜啟程北歸。
曹仁會同滿寵,率一萬兵馬,繼續留守新野。
…
新野南三十裡,朝陽城。
數萬劉軍將士,正浩浩蕩蕩北上,殺奔朝陽而來。
一路上,劉備和關羽徐庶三人,還在商議著,該如何速破朝陽之策。
等到大軍殺奔下時,三人臉上卻同時湧起驚喜。
朝陽城頭,竟已高懸起瞭“劉”字旗。
關平和蕭和二人,已是駐馬於城門外,等候他們多時。
劉備幾人彼此對視,皆是面露奇色,忙是縱馬上前相見。
“和拜見主公。”
“平拜見伯父。”
蕭和與關平翻身下馬,笑著迎上前來。
劉備一躍下馬將二人扶起,一臉驚喜道:
“伯溫,坦之,你們怎會先於我們攻下瞭朝陽?”
蕭和笑而不語。
“這得多虧瞭伯溫從事的神機妙算,是他叫侄兒走淯水…”
關平敬佩的目光看向蕭和,便將他們走水路搶先於朝陽南設伏,截擊曹操,全殲其五千虎衛軍,斬殺夏侯尚…種種經過,一一道來。
三人這才恍然大悟。
“還是伯溫兄思慮周密,庶竟忘瞭我軍還可以走淯水追擊曹操,慚愧慚愧呀。”
徐庶面露折服,口中自嘲道。
關羽亦捋著美髯,嘖嘖稱贊道:
“虎衛軍乃曹操最精銳之師,伯溫之計令坦之將其全殲,實可謂是再斷曹操一臂,令其雪上加霜!”
劉備滿面欣喜,剛想盛贊蕭和幾句,忽然間眼眸一動,想到瞭什麼。
當下劉備什麼話也不說,拉著蕭和便上瞭城樓,接著又令陳到準備案幾,香爐,燭臺等物。
蕭和一臉茫然,看不出劉備這是要整哪一出。
關羽和徐庶卻看出端倪,二人對視一眼,會心一笑,卻並不點明。
劉備便在蕭和狐疑的目光下,焚香祭拜天地,口中念念有詞半晌。
最後。
劉備捧起一杯酒,雙手敬於蕭和眼前。
“先前備已與伯溫你約定,擊退瞭曹操,便拜伯溫你為右軍師!”
“今曹賊已敗,正當履約定之時!”
劉備道明原由,神色莊重的向蕭和深深一揖:
“備拜請伯溫為軍師,助備討滅天下漢賊,再興我大漢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