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荊州在手,復漢有望也!孫權:蕭和,你安敢如此辱我!

作者:天命不在身 字數:3556

蒯越終於認慫瞭。

這一番話,意味著他已接受現實,承認瞭劉備為荊州之主。

雖未明著說出口,可這話中明顯有向劉備屈膝臣服的意思在內。

顯然他還抱著一絲僥幸,想為自己,想為蒯氏一族謀一條生路。

此情此景,與當初生擒蔡瑁時,可謂如出一轍。

這一次,不用蕭和再提醒,劉備腦海中不禁浮現出當日蕭和說過的話,回憶起瞭對劉琦的承諾。

“臨死之前,你還何什麼話可說。”

劉備沒有一絲糾結,宣佈瞭對蒯越的裁決。

殺!

不殺蒯越,豈非寒瞭那些憤恨於蒯氏壓制,投身於自己麾下的荊州豪傑?

不殺蒯越,豈非言而無信,違背瞭當日在夏口對劉琦的承諾。

不殺蒯越,如何給天下心向漢室的忠義之士一個交待?

拋開種種,就憑蒯越有負劉表信任,在劉表屍骨未寒的情況下,就挾裹其子降曹這一件,也非殺他不可。

蒯越自然聽得出劉備的殺意,身形陡然一凜,一時間恍惚失神的僵在瞭原地。

最後一絲僥幸,還是破碎瞭。

恍惚良久後,蒯越終於緩過神來,一聲無可奈何的黯然長嘆。

“我早該知道,今日之劉玄德,已非當年之劉玄德,你怎麼可能饒我一死呢。”

“也罷也罷,死在你劉備手上,我蒯越也不算委屈瞭…”

蒯越自嘲著,嘴角掠起苦笑,已是接受瞭現實。

與蔡瑁的下跪求饒,醜態百出相比,這位荊州名士,蒯氏傢主,顯然要有風骨得多。

劉備敬他坦然赴死的風骨,遂也不屑言語折辱,拂手令將蒯越推下去斬首。

就在蒯越轉身之時,突然間想起什麼,猛的又轉過身來,目光掃向瞭劉備身後一眾謀士。

“玄德公,可否讓我知道,那位傳聞是仙人弟子,有未卜先知之能,助你破曹公敗孫權,如今又一計將我蒯越送上斷頭臺的奇士,到底是哪一位?”

赴死歸赴死,蒯越卻想死明白,要在臨死前知道,自己死在瞭誰的奇謀妙計下。

劉備自然不可能不滿足他臨死前心願,遂轉身向蕭和一指:

“這位便是吾右軍師蕭伯溫,正是你所說的那位奇士。”

蒯越眼睛瞪圓,目光刀鋒一般打量起瞭蕭和,仿佛要將這張面孔刻入心頭,帶往九泉之下一般。

諸葛亮他見過,徐庶也見過。

前者羽扇綸巾,一派飄然灑脫,道風仙骨的氣質。

徐庶則是儒雅之中,又透著一股俠氣。

眼前這個年輕謀士,俊朗倒是俊朗,隻是渾身上下,卻彌漫著一股慵懶隨意之氣,眉宇間還殘留著幾分倦意,一副沒睡飽的樣子。

這是世外仙傢的弟子?

這麼一個人,竟然神機妙算之能,竟能以種種奇謀妙計,戲曹操破孫權,將他們玩弄於指間,助劉備以區區襄陽一隅之地,鯨吞下瞭整個荊州?

蒯越是越看越覺驚奇,原本已坦然赴死的心境,不禁又澎湃翻騰起來。

半晌後。

蒯越臉上驚奇化為懊悔,長嘆道:

“不想我荊襄山野之中,竟然蟄伏著你蕭伯溫這般奇人異士,我隻恨不能早日得見,若不然定將你舉薦入州府重用,我又何至於落到如此境地。”

臨死之前,蒯越後悔沒有舉賢薦能瞭。

旁人聽之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蕭和聽他這番自責,卻隻覺得可笑。

“蒯越,我勸你還是安心上路,就別給自己臉上貼金瞭。”

“荊州蟄伏在野的能人異士,何止我一人,可謂是多如牛毛。”

“諸葛孔明,魏文長,馬季常,黃漢升他們這些人,論智計才幹,論武略將才,哪個不強過你和蔡瑁百倍?”

“你敢舉薦嗎?”

蕭和一語戳破瞭他的虛偽。

荊州臥虎藏龍,智計武略勝於他和蔡瑁者,自然是數不勝數,他當然不可能不知道。

可這麼多真人才,他又怎麼敢舉薦給劉表父子?

威脅到他和蔡瑁的權位怎麼辦?

威脅到蔡氏和蒯氏獨攬大權怎麼辦?

蒯越身形一震,臉色瞬間變得尷尬起來。

左右黃忠等豪傑,亦被蕭和這番話,鉤起瞭對蒯越的憤恨,個個咬牙切齒,恨不得即刻將蒯越親手處決。

劉備本對蒯越還存幾分敬意,現下卻隻餘厭惡,拂手喝道:

“將此不義不忠之漢賊,即刻拖去斬首,以其首級祭奠那些抗曹戰死將士的在天英靈!”

不等親衛們動手,左右那些深恨蔡蒯兩姓的武將們,一擁而上,親自動手將蒯越拖下。

原本打算坦然赴死的蒯越,此刻卻不坦然瞭,被蕭和戳穿其虛偽後,反倒是惱羞成怒。

“劉備,你以為我當真心甘情願舉荊州降曹嗎,你以為我當真願背負罵名嗎?”

“因為我有自知之明,因為我知道天下已無人是曹公的對手,曹公代漢,一統天下,乃是天命所歸!”

“袁紹何等雄盛,都死在瞭曹公刀下,我不降曹公,隻能是死路一條!”

“你以為你殺瞭我,你拿下瞭荊州,就能與曹公抗衡,就能中興瞭你漢傢江山瞭嗎?”

“你做你的白日夢去吧,你也好,孫權也罷,你們這些不自量力的跳梁小醜,早晚全都要死在曹公的刀下!”

“我蒯越就先走一步,我在九泉之下,笑看你如何被曹公逼上絕路,如何步我的後塵!”

“哈哈哈——”

精神大受刺激的蒯越,如瘋子一般大叫,語無倫次的詛咒起來。

一旁拖拽的馮習,眼見蒯越死到臨頭還出言不遜,怒從起起,手起就是一拳。

“砰!”

蒯越臉上重重挨瞭一拳,狂笑聲戛然而止,立是被打到暈頭轉向。

眾人便將蒯越拖瞭下去,爭搶著動手處決。

須臾,一顆人頭落地。

這位曾經的荊州第一謀士,就此身首異處。

城頭上,響起瞭一片歡呼叫好聲。

劉備臉上肅厲漸消,扶劍立於城頭,俯視著腳下這巍巍江陵城,心中是感慨萬千。

回想一年前,自己還窩在樊城一隅,兵不滿萬,將不過關張趙而已。

彼時曹操八十萬大軍南下,自己一度已做好瞭再度逃亡,生死難料的準備。

那時候,作夢也不曾想到過一年之後,竟會是這般天翻地覆的局面。

襄陽,夏口,江陵…

南郡,江夏,長沙,桂陽…

僅僅一年,荊州竟已盡握於手中。

兵強而馬壯,帶甲之士沒有劉表時鼎盛的十萬之眾,至少也有六七萬吧。

麾下更是群英薈聚,謀臣良將如雲似雨。

他這一生,對興復漢室的信心,從沒有過比這一刻更強烈瞭!

這一刻,他竟有種恍然如夢的不真實感。

而讓這夢境成真者,首推之人,莫過於身旁之人瞭。

劉備回頭望向蕭和,目光是湧動著感激,什麼話也不說,隻是鄭重其是的向蕭和深深一揖。

“主公這是做什麼,和何德何能,何敢受主公這般大禮!”

蕭和當然知劉備意思,卻隻得裝起瞭糊塗,受寵若驚的慌忙向劉備還之一揖。

劉備忙將蕭和扶起,拍著他肩膀哈哈笑道:

“罷瞭罷瞭,咱們主臣相知,什麼話也不說瞭。”

“今日這慶功宴,吾與軍師不醉不休!”

蕭和亦是大笑。

城頭上,眾將盡皆大笑起來。

柴桑城,郡府。

“你是說,那大耳賊不識時務,竟然拒絕瞭吾開出的條件?”

孫權騰的站瞭起來,滿眼驚奇的盯著剛剛歸來的魯肅。

魯肅點點頭,說道:

“準確來說,並非劉備親口拒絕,而是那蕭和拒絕。”

“不過劉備對此人言聽計從,他的意思必就是劉備的意思,故肅便沒有再見劉備,以免自取其辱。”

孫權負手踱步,瞇起的眼眸中,透出瞭深深困惑。

“蜀軍勢如破竹,已經打到瞭夷道,離江陵城不過百裡。”

“吾近五萬聯軍,現下日夜猛攻武昌,那關羽漸也已吃不消。”

“大耳賊何來的底氣,敢以一己之力,獨扛我三傢圍攻?”

“答應吾的條件,好歹能保有三郡,襄陽和江陵兩座荊州最大城池也能拿到手,不然就有被我三傢合滅之危!”

“依那蕭和的智計,應該能看得出來,這是劉備獲利最多的選擇,他為何要拒絕呢?”

孫權喃喃自語,百思不得其解,越想越是頭疼。

魯肅眼中忌憚之色漸濃,卻道:

“肅聽那蕭和口氣,似乎根本不懼我三傢聯手,對攻取江陵依舊是志在必得。”

“這蕭和素來鬼謀神算,肅著實有些擔心,莫非他又有什麼奇謀妙計,能助劉備在蜀軍殺到前,拿下瞭江陵?”

孫權身形一凜。

那種熟悉的感覺,一下子就湧上瞭心頭。

那是三伐夏口,為蕭和奇謀所敗,損兵折將的慘痛教訓。

“那劉備已圍攻江陵四個多月,若是那山野村夫真有妙計,早就應該攻下瞭江陵,也不至於拖到現在吧…”

孫權強作淡定,目光看得魯肅,希望得到對方的附合。

魯肅卻搖瞭搖頭,依舊神色凝重道:

“對這蕭伯溫,不能依常理揣測,肅以為萬不可輕視才是,前車之鑒不可不察呀。”

孫權打瞭個冷戰。

沉吟片刻後,孫權沉聲道:

“你說的沒錯,蕭和此賊,萬不可輕視。”

“吾這就親赴武昌,督仲子明和曹洪他們盡快攻破武昌,以免夜長夢多。”

孫權當即就要動身。

剛提起佩劍時,忽然想到什麼,又問道:

“對子,吾令子敬你試探步子山兄妹下落,你可有結果?”

魯肅臉色微變,欲言又止。

孫權心頭咯噔一下,急喝道:

“步傢兄妹到底怎樣,莫非已為大耳賊所害?”

魯肅幹咳幾聲,吱吱唔唔道:

“那倒是沒有,步子山和那步傢小姐皆還活著,隻是那步傢小姐她,她…”

他越是吞吐,孫權越是急迫,再喝道:

“步傢小姐到底怎麼瞭,快說啊!”

魯肅嘆瞭一聲,紙包不住火,孫權早晚是要知道的,隻能實話實說瞭。

於是,魯肅便將江陵之時,步練師淪作蕭和婢女,當面斥責孫權無恥,拒絕回江東,以及蕭和明言要納步練師為夫人之事,默默的道瞭出來。

孫權臉越來越綠,額頭青筋突湧,眼眸越瞪越大。

“蕭和——”

孫權突然拔劍出鞘,將案幾一角砍斷,大罵道:

“山野村夫,安敢如此辱我——”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