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摸著高祖過河?補齊隆中對的漏洞,我們要先滅孫權!

作者:天命不在身 字數:4710

“山野村夫,山野村夫——”

孫權不停的咆哮怒罵,手中佩劍亂舞,將可憐的案幾剁瞭個稀巴爛。

魯肅不作聲,隻默默看著孫權無能狂怒。

孫權的反應,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

自己要娶的女子,為另外一個男人捷足先登,對於一個尋常男子來說,都難免心有怨氣。

何況是孫權這等江東之主。

偏偏搶走步練師的男人,不是別人,而是他死敵劉備的軍師。

恰恰又是這個軍師,以各種奇謀妙計,幾次三番重創於他,殺到他損兵折將,顏面掃地。

孫權有此暴怒,也就在意料之中瞭。

隻是,魯肅的眼中,卻還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失望。

身為江東之主,因為一個女人便大發雷霆,儀態失盡,未免也太沉不住氣,太有失雄主氣度瞭吧。

“咣鐺!”

孫權直劈到氣虛力盡之失,方才停止瞭狂怒,長劍扔在地上,一屁股坐瞭回去。

“一個女人而已,主公握有江東,想要什麼樣的佳人還不是隨主公任娶?”

魯肅見孫權泄瞭氣,這才開口勸解起來。

孫權此時方意識到,自己適才反應太過激烈,有失瞭主公氣量。

咽瞭口唾後,孫權冷哼道:

“子敬,你也太小看我,你當真以為,吾是因為區區一個女人而大怒嗎?”

“吾是在盛怒於那蕭和,竟敢如此猖狂,公然羞辱於吾。”

“吾乃江東之主,他羞辱吾,就是羞辱我江東豪傑啊!”

孫權自己給自己搭梯子,魯肅也不好拆穿,隻能是點頭應和。

忽然。

魯肅想到瞭什麼,忍不住問道:

“那步傢小姐所以對主公不敬,所以不肯歸江東,乃是她聲稱當日武昌失陷時,主公曾密令周泰殺她,以免她落於劉備之手。”

“肅想請問主公,是否真有此事?”

孫權眼神微微一動,突然間就不作聲瞭。

一旁侍立的周泰,眼中卻閃過一道心虛之色,下意識的偏開瞭頭去,避免與魯肅眼神碰撞。

堂中忽然間安靜的有些詭異。

下一瞬,孫權嘴角擠出不屑,冷哼道:

“吾乃江東之主,豈是那種心胸狹窄之輩,又豈屑於做這等小人之舉。”

“這必是那賤人為蕭和脅迫,有意詆毀污蔑於吾!”

說罷,孫權還面露失望,嘆道:

“子敬啊,吾素來以為,江東謀臣武將無數,唯有你魯子敬最懂我孫權。”

“可今日的你,輕易就信瞭那賤人的詆毀挑唆,竟然是質問起瞭吾?”

“子敬啊子敬,你真是讓吾太失望瞭~~”

魯肅一愣,沒料到孫權反客為主,反倒是質問起瞭自己。

還什麼你不懂我,你讓我失望瞭,一副被他傷瞭小心心的樣子。

“是肅…肅不該有此一問,這是肅的不該……”

魯肅面露愧疚,隻得向孫權道起歉來。

孫權暗松瞭口氣,佯裝大度的一擺手:

“罷瞭,吾知子敬你向來厚道,那蕭和素來狡詐,這必是他離間咱們主臣的卑鄙手段,你為人厚道,為其一時蒙蔽也不能怪你。”

說罷,孫權以事不宜遲為由,當即動身要去往武昌前線督戰。

周泰也暗松一口氣,緊跟於後。

經過魯肅身邊時,他心中底虛,故意將頭低下,不敢與魯肅眼神對視。

魯肅厚道,卻並不代表愚蠢,豈會覺察不到周泰眼神躲閃。

孫權有權謀,周泰卻一直男武夫,不善於掩藏,一眼便被魯肅看出瞭心虛。

“主公他應該…應該不會對我說謊吧…”

魯肅喃喃自語,強行安慰著自己,眼中卻同樣透出一絲心虛。

一日後。

黃昏時分,孫權抵達瞭武昌前線。

從樓船旗艦上遠望武昌城,此刻一場廝殺正在進行。

陸上方面,曹洪,徐晃等曹將,正統帥著三萬曹軍,對武昌城發動空前猛攻。

無數張雲梯靠城墻上,數以千計的曹軍,密密麻麻如螞蟻般爬滿城,正前赴後繼向城頭登去。

一輛輛沖車,正瘋狂的撞擊武昌城門,一枚枚投石機,正源源不斷向城頭投擲石彈。

城墻上空,則是箭雨交織,密如天羅地網。

慘叫聲,轟擊聲,刀劍聲…蓋過瞭滾滾江濤之聲,充塞於天地之間。

孫權終於親眼見識瞭曹軍可怕的攻城能力,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此刻他終於明白,為何曹操能橫掃北方,蕩滅群雄。

曹軍的悍勇精銳,遠非他江東士卒可比呀。

孫權不禁在想,倘若今日守城一方不是關羽,而是換作他江東軍的話,能否頂得住曹軍如此兇猛的攻擊?

隻是令孫權更毛骨悚然的是,曹軍如此恐怖的攻城能力,竟然連攻近兩月,卻始終攻不下武昌城。

要知道,武昌城乃他新築未久,算不得什麼堅城,並非夏口那等城墻高厚的重鎮可比。

就是這麼一座城池,關羽竟憑借其擋住瞭三萬曹軍連月猛攻!

那幫在劉表手中,被他們幾次血虐待的荊州兵,怎麼到瞭劉備手裡,一個個卻皆似脫胎換骨一般,成瞭堪比曹軍的血勇精銳?

這麼一對比,他的江東軍,豈非成瞭曹孫劉三方中,最弱的那一個?

孫權越想心中越來氣,當即喝令戰船靠岸。

旗艦如水營,當他下船登岸時,這場攻城戰已經以失利收尾。

曹軍再次攻城無果,留下一地屍體,退回瞭城東大營。

與此同時,駛往武昌城西,攻擊樊城水營的呂蒙,也帶著江東水軍失利歸來。

夜色降臨時。

孫權在大帳之中,見到瞭無功而返的呂蒙和曹洪。

“曹將軍,貴軍之精銳,乃是世人皆知之事。”

“當初曹丞相滅呂佈,定河北之時,貴軍可是摧枯拉朽,攻無不克,何等的強橫。”

“怎麼這一座小小武昌城,貴軍竟連攻兩月,竟能毫無戰果?”

“再這麼久攻不下,實在是有損貴軍的威名呀。”

孫權以為曹軍尚未盡全力,於是便使出瞭激將法。

曹洪白瞭孫權一眼,反諷道:

“吳侯,你江東水軍號稱無敵於長江,怎麼對上關羽水軍卻毫無作為?”

“若是你能擊破其水軍,拿下樊口水營,截斷關羽江路,我大軍就能四面圍攻,早就已踏破武昌,何至於拖到現在?”

曹洪也不給孫權面子,直接把鍋又甩還給瞭孫權。

這言語口氣,明顯是在諷刺江東水戰無能。

此言一出,凌統,徐盛等江東諸位皆受刺激,無不是須發賁張,怒目圓睜。

孫權自然也覺顏面無光,心中極是不爽。

不爽歸不爽,卻不敢發作,隻低頭幹咳幾聲以掩尷尬,順便向凌統等諸將使眼色,暗示他們休要得罪曹洪。

沒辦法,誰讓江東元氣大傷,現下還要依靠這幫曹軍替他們攻城掠地呀。

徐盛等諸將,隻得強壓下怒火,悶悶不樂的呷起瞭苦酒。

帳中氣氛,一時尷尬。

“吳侯,非是我軍不全力攻城,也非是你江東水軍不全力攻樊口,實是那關雲長非同一般。”

“似他這般陸戰無雙,又精通水戰的全才,實是古今少見。”

“依晃之見,武昌一線我們隻怕一時片刻難有進展,解江陵之圍,隻能寄希望於劉璋的蜀軍方面瞭。”

徐晃站出來打起瞭圓場,給曹洪和孫權各鋪瞭一道臺階。

咱們誰也別怪誰瞭,不是咱們弱,是那關羽太強瞭。

孫權和曹洪臉色這才好轉,帳中氣氛得以緩解。

“說起來,蜀軍的戰力如此悍勇,確實是出乎意料,短短一月竟已打到瞭夷道,離江陵不過百裡之遙。”

“看來丞相是洞若觀火,早知蜀軍戰力非同一般,故而才有如此佈局!”

李典將眾人註意力移向瞭西線,口中吹捧瞭曹操一番。

孫權眼珠轉瞭幾轉,當即抓住時機,也想順水推舟,拍曹操一通馬屁。

正待開口時。

陳武一臉凝重惶急,高舉一道帛書,匆匆闖入大帳。

“稟主公,江陵細作剛剛送到急報!”

“劉備已於三日前攻破江陵,劉琮降瞭劉備,蒯越被俘斬首,兩萬荊州軍全軍覆沒!”

“江陵,已為劉備所有!”

轟隆隆!

仿佛一道驚雷,炸落在瞭大帳之中。

孫權也好,曹洪也罷,所有人皆是駭然變色,驚到不約而同的跳瞭起來。

“不可能,江陵此前還固若金湯,怎可能一夜間被大耳賊攻破?”

孫權激動的嘶聲大叫,幾步沖上前,奪過瞭陳武手中密報。

“蜀軍都已經打到夷道,離江陵不過一步之遙,江陵怎可能還守不住?”

曹洪也激亢大叫,跳起來圍看那帛書急報。

呂蒙,魯肅,徐晃,李典等眾人,也紛紛滿面驚異的圍瞭上去。

蜀軍倒戈劉備,誘劉琮大軍出城,伏擊滅之,劉備趁勝攻取江陵…

白紙黑字,清清楚楚。

孫權和曹洪倒吸一口涼氣,二人嘴巴大張,愕然的看向瞭對方。

“蜀軍倒戈?蜀軍為什麼要倒戈向劉備?”

“劉璋明明已降瞭丞相,奉詔出兵解江陵之圍,一路連戰連勝,為何會突然間倒戈?”

李典聲音顫栗,目瞪口呆的道出瞭所有人心中共同的困惑。

眾人無不愕然不解。

縱然是智如呂蒙,亦是有一頭霧水。

唯有魯肅,回想起江陵與蕭和的那場會面,驀然間幡然驚醒。

“這必是那蕭和手筆!”

一道篤定的聲音,將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吸引瞭過來。

“劉璋明著降瞭曹公,實則劉備不知用瞭什麼手段,卻已暗中說服劉璋與之結盟。”

“那七千蜀軍一路所向披靡,必是劉備故意示弱,隻為令劉琮誤以為蜀軍前來解圍,派出大軍出城夾擊劉備,卻自投羅網!”

“這引益州入局,以千裡之外的蜀軍來引蛇出洞之計,除卻那蕭和,誰還能想到如此精妙絕世的計策?”

魯肅情緒激動的推出瞭真相。

大帳內轟然炸裂。

“好個劉璋,竟然敢戲耍丞相,吾必殺入成都,親自斬下你狗頭…”

曹洪將帛書扔在瞭地上,破口大罵瞭起來。

恍然省悟的徐晃,則是一聲無奈嘆息:

“難怪劉備不懼我三傢圍攻,原來他早就已有破局之策,若果真是這蕭和的手筆,此人智計實是到瞭匪夷所思的地步。”

“也不知是哪個有眼無珠之徒,當初將這蕭和趕走,難怪丞相要誅其三族,依我看來,誅其九族都不為過呀…”

曹軍諸將的心氣兒,在這一刻已然泄盡。

呂蒙則額頭冷汗,小心翼翼的轉過頭來,望向瞭孫權。

繼白衣渡江之計,自己這聯曹破劉之策,再度功虧一簣。

此時的呂蒙,心中是忐忑不安,不知該如何向孫權交待。

“怎麼會這樣,為什麼局面竟會變成這樣,合天下之力,為什麼依舊扼殺不瞭那大耳賊……”

孫權則仿佛被抽離瞭魂魄,木然的僵坐在那裡,口中不停的碎碎念瞭起來。

魯肅長嘆一口氣,苦笑一聲:

“江陵已失,劉備已為荊州之主,我們再攻武昌還有何意義。”

“主公,退兵吧…”

一句“退兵”,如一道驚雷,再度轟落大帳。

又是一片死寂。

江陵城。

府堂內,一場最高級別的軍議,在攻破江陵一個月後進行。

除鎮守武昌的關羽和徐庶,以及嚴顏等幾位客軍將領外,身在江陵的劉備集團核心成員,皆已雲集。

就連諸葛亮也應劉備所召,從襄陽趕來瞭江陵。

“諸位,今荊州已定,曹孫聯軍已兵退柴桑,我荊州內外之患暫已掃清。”

“今日召諸位前來,正是想商議一下,接下來咱們當如何用兵。”

“諸位有何高見,可暢所欲言。”

劉備意氣風發的目光,笑著掃向眾人。

堂中氣氛熱烈,一時議論紛起。

“劉豫州,正以為諸葛軍師的隆中對,實乃中興漢室的最優方略。”

“正以為豫州當留一員大將鎮守荊州,盡提主力西進入蜀,由永年與吾等做內應,豫州拿下蜀中當不在話下。”

“爾後豫州仿效當年高祖舊事,親提大軍,北出秦嶺,奪取關隴,以一大將由襄陽北上,攻取許洛。”

“如此兩路北伐,曹賊可滅,中原可定,漢室可興也!”

作為客軍代表的法正,雖私下裡已歸順劉備,但名義上畢竟還是劉璋部下,便仍舊以“劉豫州”來尊稱劉備。

他所獻方略,大致也與諸葛亮的隆中對相差無幾。

這一道戰略,自然得到瞭多數人的贊同。

畢竟一統天下這種事,本身前車之鑒就少之又少,大傢隻能摸著前人石頭過河。

益州近在眼前,又有當年高祖劉邦以漢中為基,先取關中,再奪中原的成功先例,那自然是摸著高祖過河最為穩妥。

“劉季玉乃吾同宗,今又與吾結盟,更以兵馬相助吾破江陵,收荊州,吾若背信棄義奪其基業,豈非與孫權無異?”

“孝直所言之方略,合理卻不合情也。”

劉備卻果然否決瞭法正提議。

法正語塞,目光看向瞭諸葛亮。

諸葛亮輕咳一聲,目光則轉向蕭和:

“主公,何妨先聽聽伯溫意見,再做定度不遲。”

眾人眼眸一亮,目光齊望向瞭蕭和。

當年劉備也是執意不肯奪襄陽,正是蕭和出馬,說服瞭劉備。

諸葛亮的意思,自然是希望這一次蕭和同樣有辦法,能說服劉備取益州。

“伯溫,莫非你也以為,吾當奪劉季玉的基業?”

劉備目光轉向瞭蕭和。

蕭和本來是想摸幾天魚,偷得幾日清閑的。

隻是這壓力莫名其妙的就給到瞭自己這邊,便由不得他不開口瞭。

何況,事關隆中對的致命漏洞,也由不得他再摸魚。

“主公,和其實以為,我們當先滅孫權,收取江東!”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