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信你一句算我輸!蕭和:上門求死?主公咱必須給他安排!

作者:天命不在身 字數:3263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吃瞭一驚。

韓當是誰?

那可是孫傢三代元老,資歷威望僅次於程普,論輩份孫權都得叫一聲大伯。

程普死後,韓當可稱江東武將之首,亦不為過。

這樣一個人,竟會背叛孫權,來歸降他劉備?

誰信啊。

劉備吃驚過後,眼中旋即閃過疑色,便道:

“陸伯言,你以為,吾會相信,韓當這等孫氏元老,會歸降於吾不成?”

陸遜對劉備的質疑,顯然早有心理準備,神色依舊從容誠摯。

“韓老將軍確為孫氏元老,原本遜與劉豫州同樣看法,認為他絕無背叛孫氏的可能。”

“然則吳侯一味佞信那呂蒙,屢屢破格拔擢便罷,如今竟委任其為都督,統帥曹孫聯軍,韓老將軍對其早就心存不服。”

“前番呂蒙自以為是,用什麼草船借箭之計,想要來騙取劉豫州箭矢,誰想卻偷雞不成蝕把米,反折瞭孫瑜這員孫氏宗室大將。”

“韓老將軍氣憤不過,一怒之下打瞭呂蒙一拳,後來還想提請吳侯懲處呂蒙,免去其都督之職。”

“誰想吳侯為呂蒙迷惑太深,非但不懲治呂蒙,還令韓老將軍當眾向呂蒙請罪,以為呂蒙立威。”

“韓老將軍自然不肯,吳侯一怒之下,竟下令將他當著三軍將士面,打瞭三十軍棍!”

陸遜憤憤不平的講完前因後果,拱手道:

“韓老將軍乃孫氏三代老臣,為孫氏半生征戰,何曾料到竟會受孫權如此折辱?”

“事後他是心灰意冷,對孫權是失望怨恨之極,自覺已無顏在江東立足,遂決意背棄孫氏,歸順於劉豫州麾下!”

韓當來降的真相,清清楚楚的被陸遜擺在瞭臺面上。

劉備恍然明悟,臉上疑雲就此消散。

這下說得通瞭。

韓當何等的資歷,在江東軍中何等威望?

結果呢,卻被你孫權當眾打瞭板子,面子也沒瞭裡子也沒瞭,心也被你孫權傷瞭個透。

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我韓當今後還在江東怎麼混?

我對你孫氏一片真心,可到你孫權這裡,一片真心卻喂瞭狗,我韓當憑什麼還為你孫傢繼續賣命?

這前因後果一串聯,韓當倒戈來降,非但不再可疑,反而是順理成章之極。

“韓義公與備乃幽州同鄉,備對他敬重已久,今若能來歸,實乃天降之喜!”

“煩請伯言轉告韓義公,我劉備寨門時刻為他敞開,他隨時可以來歸,吾必倒履相迎!”

劉備自然是驚喜萬分,對韓當來投是欣然納之。

陸遜大喜,當即起身向劉備再拜,又是大表瞭一番歸順的誠意。

法正捋著細髯不作聲,眼神傾向於相信韓當來歸,卻仍存有幾分疑點。

蕭和則嘴角暗暗上揚,隻靜靜的看著陸遜表演。

待陸遜大表完誠意後,蕭和忽然開口問道:

“韓當是因不堪受孫權折辱,方才歸降我主,陸兄你又是為何跟隨韓當來降?”

陸遜一怔,目光看向瞭過來。

“劉豫州,這位是…”

“此乃吾右軍師,蕭和蕭伯溫是也。”

聽得“蕭和”之名,陸遜心中微微一凜,本能的神經就緊繃起來。

蕭和之名,可是早已名震江東,小兒聞知都會夜啼,陸遜又豈會不知。

“劉備麾下餘者不足為慮,務必要小心那個蕭和,千萬要小心應對,萬不可令其看出蛛絲馬跡!”

臨行之前,孫權和呂蒙的再三叮囑,不禁在耳邊響起。

陸遜暗咽一口唾沫,忙是笑呵呵一拱手:

“原來是大名鼎鼎的蕭軍師,遜於江東久聞蕭軍師神機妙算之名,今日有幸得見,真乃三生有幸也!”

恭維過後,陸遜笑容收起,臉上換作瞭憤慨之色。

“當年我叔父陸康為廬江太守,那小霸王孫策率軍攻打廬江,圍城兩年之久,我叔父終因城破憂憤病亡。”

“我陸氏一族有過半族人,皆因圍城饑荒而亡於此戰,孫氏與我陸氏,可以說是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遜現下雖仕於孫權麾下,卻不過是畏於他孫氏兵威,為保全傢族續存,不得已而忍辱負重的權宜之計。”

“今劉豫州伐孫權下江東,遜正是看到瞭為我陸氏報仇雪恨的機會,方才會與韓老將軍合謀,隻身冒險前來向劉豫州表明歸順之心!”

陸遜滿腹悲憤,聲情並茂的將叛孫降劉的動機,一一道瞭出來。

為死去族人報血仇,理由充分合理。

劉備聽其所說,頓時想起瞭當年陸氏傢族的慘劇,不禁唏噓感慨起來。

法正眼中的疑色,則隨之也褪色瞭大半。

沒辦法,陸遜這套說辭,實在是滴水不漏,天衣無縫,讓人找不到半點破綻,沒理由不信。

蕭和眼中,卻掠過一絲不易覺察的冷笑。

爾後佯作思索良久,微微點頭:

“陸氏既與孫氏有血仇,照此看來,陸兄你背棄孫權,實乃天經地義也。”

這番話,自然是代表著蕭和相信瞭他的歸降。

陸遜暗松瞭一口氣,就這幾句話間,蕭和那種無形的壓迫感,已令他背後浸出瞭一層冷汗。

所幸是過關瞭。

劉備眼見蕭和都不再質疑,自然再無懷疑,心情大悅,當即令設宴款待陸遜。

酒宴擺下,劉備自是禮賢下士,將陸遜奉為上賓。

幾杯酒下肚後,劉備詢問陸遜何時來降。

陸遜則聲稱韓當被孫權貶去押運糧草,近期將有十餘萬斛糧草,由江東運往柴桑。

韓當將覓得時機,帶著這些糧草前來北岸歸降,以為作進獻之禮,也不算空手而歸。

理由依舊充分,劉備自然沒有不準之理。

酒喝得差不多瞭,陸遜則以回南岸,向韓當復命為由想要告辭。

“伯言何不就此留在北岸,另差心腹回南岸向韓老將軍復命亦可?”

劉備欣賞於陸遜的才智,自然是想要挽留。

“遜是跟隨孫權從秣陵而來,若就此棄之而去,難免會引起孫權起疑,隻怕生什麼意外。”

“何況遜傢族皆在江東,倘若孫權得知遜降瞭劉豫州,一怒之下禍及我陸傢,遜豈非成瞭傢族罪人?”

“所以遜想先回江東蟄伏,一者為保全傢族,二者也可聯系江東反孫豪傑,暗中積蓄兵馬,隻等劉豫州大軍兵臨江東,我們群起順應,必能裡應外合,助劉豫州輕取江東!”

陸遜不假思索的給出瞭三個理由,中間沒有任何停頓思考,好似提前就打好瞭腹稿一般。

理由仍舊無比充分,劉備雖是不舍,卻也不好再挽留。

當下,劉備便趁著夜色,親自將陸遜送往瞭江邊。

一路上,陸遜趁勢將劉軍水營虛實,看瞭個清清楚楚。

就在登船前一刻,陸遜眼眸一亮,忽然間想到瞭什麼。

“劉豫州,遜適才想到一策,或可有助於豫州擊破江東水軍,攻上南岸,不知當講不當講?”

陸遜停下瞭腳步。

劉備精神一振,忙問陸遜有何良策。

陸遜便拾起一根樹枝,在江灘上勾畫瞭起來。

“劉豫州雖水戰屢勝孫權,然則現下水軍實力,最多也與江東軍旗鼓相當而已,他日江上決勝,隻怕未必就有十成勝算。”

“遜以為,劉豫州何不大造鐵索,將戰船以五艘為一隊彼此相連,再於上方鋪上木板,如此所組成的鐵索連舟,哪怕江上風浪再大,士卒在上面也可如履平地,不懼顛簸。”

“這樣一來,劉豫州就能將旱卒盡數調上連舟,將他們當做水卒來用,水戰兵力頃刻間倍增!”

“如此,何愁不能擊破江東水軍,一舉殺上南岸!”

陸遜是洋洋灑灑,獻上瞭一道鐵索連舟之計。

一旁靜看陸遜表演的蕭和,此刻已在竭盡全力憋笑,隻怕露出半點破綻。

劉備與眾人卻是眼眸放亮,驚喜的眼神,如若發現瞭無價之寶一般。

“鐵索連舟,鐵索連舟…伯言此計,當真是絕妙啊!”

劉備是連連點頭,不禁拍案叫絕。

其餘眾人,亦是微微點頭,皆是贊賞不已。

陸遜嘴角掠起一抹不易覺察的弧度。

接著樹枝一扔,拱手笑道:

“遜靈感偶得想到的辦法,希望能幫得上劉豫州吧。”

“那遜便就此告辭,回江東坐等劉豫州大破孫權的好消息!”

當下陸遜再無拖延,就此登船,一葉扁舟徐徐駛往南岸。

“伯溫,你看這陸伯言才智如何?”

劉備目送著陸遜遠去,回看向蕭和問道。

蕭和淡淡一笑,答道:

“這個陸遜嘛,乃是可出將入相的王佐之才!”

劉備神色一震。

他顯然沒料到,蕭和竟會對陸遜有如此之高的評價。

出將入相,王佐之才…

這可是比周瑜,魯肅及那呂蒙,還要高的評價啊!

“沒想到,江東除周瑜之流外,竟還有如此大才,還能主動歸附於吾,這當真是天降的意外之喜呀…”

劉備對蕭和的識人之能深信不疑,自然是為得到瞭陸遜這樣的大才而慶幸。

蕭和隻笑而不語。

“伯溫,這陸伯言所獻鐵索連舟之計,你以為是否可用?”

劉備收起感慨,便又詢問。

事關水戰勝負,劉備縱然再欣賞陸遜,這種大事自然還得征詢蕭和的意見。

“用!當然要用瞭!”

“不用這鐵索連舟之計,怎能讓對岸安心送上門來求死,主公又怎能將計就計,一舉擊破江東水軍,殺上南岸呢?”

蕭和嘴角揚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冷笑。

劉備神色陡然一驚,忙問道:

“伯溫,什麼將計就計,你此言何意?”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