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吃裡扒外之徒,夷你三族!劉備若為劉邦再生,我就做回西楚霸王!

作者:天命不在身 字數:3416

彭城之戰!

項羽三萬破五十六萬!

賈詡一席話,瞬間勾起瞭曹操的記憶。

當年就在腳下這座彭城,可是發生過一場驚心動魄,以弱勝強的大戰。

彼時高祖劉邦還定三秦,趁著項羽北上攻打齊國之際,率五十六萬諸侯聯軍,一口氣攻陷瞭西楚國都彭城。

五十六萬大軍啊,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彭城給淹瞭。

結果項羽聞訊後,火速率三萬騎兵南下殺回彭城,對諸侯聯軍發動瞭一場閃電突襲戰,一舉大破五十六萬聯軍。

那一戰殺的聯軍是人頭滾滾,泗水為之堵塞,殺到高祖險些丟掉瞭性命。

此戰之後,楚漢相爭,項羽再度占據瞭上風。

“全部騎兵,項羽破劉邦,彭城…”

曹操咀嚼著賈詡的提示,抬頭看著那位毒士詭秘的笑意,驀然間醍醐灌頂。

“文和,你的意思是,叫孤仿效當年那一戰,以彭城為餌引劉備向西逼城下寨,孤卻率輕騎繞往楚營以東,從背後對楚營發動突襲,一舉破之?”

曹操興奮到直接站瞭起來。

以他的智計,賈詡都提示到這個份上瞭,又豈會推測不出賈詡深意。

賈詡一笑,忙是拱手恭維道:

“魏公英明,臣正是此意。”

曹操精神大振,幾步下階,撲到瞭壁上所懸的地圖前,目光疾掃。

荀攸等謀臣武將,皆是驚喜滿面,紛紛圍瞭上來。

“魏公,文和此計,確乃一戰定乾坤,力挽狂瀾的制勝之策呀!”

“徐州乃四戰之地,雖有彭城這等險阻,然則除瞭彭城至下邳這條大道,入徐州之路還有多條。”

“就如當年魏公二伐徐州,就曾由北面泰山郡南下,自瑯邪入徐州。”

“我騎兵完全可輕裝行軍,繞城而過深入徐州腹地,搶在劉備得到示警前,出其不意從其背後發動突襲。”

荀攸一點就通,將賈詡計策全貌,頃刻間是勾勒瞭出來。

曹操微微點頭,手往地圖一指:

“如照文和之計,就需要向大耳賊示弱,誘其設寨於彭城以東,全力攻我彭城。”

“而我騎兵軍團,則自北面泰山入徐,晝夜兼程經蘭陵,武原一線南下,直插彭城以東,出其不意攻楚營之後。”

“這樣的話,現有騎兵是不夠的,確實需要調集至少兩到三萬餘騎。”

曹操心中開始計算,魏國現有可調動的騎兵力量。

泗水一役折瞭數千騎,現下手中所能動用騎兵,不過兩三千騎而已。

這點騎兵,若隻是野外交鋒,迂回敵陣側後,還是有勝算的。

若換作是攻敵營盤,那三千騎就顯得有些不夠用瞭。

不說當年項羽的三萬騎吧,兩萬騎至少得有吧。

那就隻能從其他地方抽調瞭。

現有騎兵大抵分三部,主力屯駐於關中,用於壓制涼州的韓遂馬超等涼州餘孽。

一部屯於並幽邊境,用於監視鮮卑匈奴等北胡。

餘下數千餘騎,則分散於南陽,汝南及徐州三路人馬中。

關中和幽並邊郡的騎兵,抽調當然是可以抽調,卻不能全部調走,不然馬超那幫涼州餘孽趁勢東出隴山怎麼辦?

鮮卑匈奴人趁虛入塞抄掠,又拿什麼來阻擊?

曹操是滿打滿算,最多也就拼湊出一萬五千餘騎而已。

不太夠用啊。

“文和計是好計,隻是我軍騎兵,似乎不太夠用…”

曹操眉頭皺起,目光回看向瞭眾臣。

賈詡計策獻完,好似完成瞭任務,剩下的便跟自己沒關系,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荀攸捋著細髯皺眉苦思,一時無計。

“父親,兒倒是有一策,可再為我軍增添數千精騎。”

曹沖忽然開口。

曹操眼眸一亮,忙是示意他說下去。

曹沖向著青徐東北一指,說道:

“公孫康盤踞遼東,麾下可是有遼東精騎數萬,皆是驍勇悍戰之士。”

“前番公孫康助我們襲取盱眙失利,已與偽楚交惡,其弟公孫恭又為劉備所擒,兩傢已然結怨。”

“那公孫康素來想恢復其父公孫度時,在東萊所建的營州,那父親何不就以此為條件,換取其發遼東精騎助我們一戰?”

曹操眼眸一亮。

還得是我傢神童啊,反應果然機敏,分分幫我解決瞭個大難題。

“倉舒言之有理,這遼東精騎,確實可為孤所用…”

曹操捋髯微微點頭,卻又面露顧慮:

“隻是這準許公孫康復建營州,似乎…”

先前已經給公孫康賜瞭四個縣,現下若再準其建營州,豈非要把大半個東萊郡都送給公孫康?

這是要他割肉啊。

“東萊郡地處膠東半島,遠離青州腹地,與遼東半島隔海相望,於公孫康而言是香饃饃,於我們而言卻為雞肋。”

“兒臣以為,倒不如把這塊雞肋送給公孫康,一者可換取其出兵助戰,二者也可借機將公孫氏與我們拉近,以免他遠據遼東,與中原山海相隔,漸成分離獨立之勢。”

“三者萬一文和此計失利,我們不能擊破劉備,也可將公孫氏引入青州,借其遼東之兵助我們守禦青州。”

曹沖洋洋灑灑,將諸般好處一一點出。

曹操眼中顧慮漸散,重新浮現出瞭往昔那般對曹沖的欣賞之意。

“倉舒啊,為父當真沒想到,你竟如此深謀遠慮,格局廣大。”

曹操嘖嘖大贊,欣然道:

“好好好,孤就依你之計,引公孫康入場!”

賈詡之計,就此定下。

曹操當即便派出使者,即刻啟程渡海往遼東,向公孫康調兵。

同時又發出密詔,從關中,幽並邊郡,以及汝南和南陽軍團抽調騎兵,往泰山一線集結。

諸事交待下去,眾臣依令告退。

“父親,兒臣請父親派人,暗中嚴密監視楊修一舉一動!”

曹沖卻單獨留瞭下來,壓低聲音進言道。

曹操一怔。

“先前我軍海上偷襲盱眙失利,父親不是就懷疑,我軍中有人暗通劉備,向其泄露我軍機密?”

“兒思前想後,覺得楊修最為可疑。”

“畢竟先前壽春一役,他有被劉備俘虜過的經歷,兒臣猜想,他是否在那時起,就已轉投到瞭劉備麾下。”

“其後他被放歸,隻是奉命潛伏於我大魏軍中,充當劉備眼線內應。”

曹沖道出瞭自己的判斷依據。

曹操身形一凜,神情陡然間警覺起來。

他記起曹仁曾提過,正是楊修獻計,勸他將壽春滿城百姓逐出,其後劉備才無所顧慮水淹壽春。

而壽春突圍戰,李典等人皆是在壽春城外被圍,偏偏楊修是在城內被俘。

當日曹沖獻計浮上偷襲盱眙時,楊修也恰恰在場。

而此人乃曹植心腹,自己那個不爭氣的兒子,恰好又被他冷落,在與曹沖儲君之爭中落敗。

那麼楊修為給他自己,還有弘農楊氏謀個出路,暗中投靠劉備似乎也是一個選擇…

種種線索聯系起來,曹操臉上疑色越來越重。

“砰!”

拳頭一擊案幾,曹操怒道:

“好啊楊修,你個不忠不義,寡廉鮮恥之徒,你食孤之祿,竟敢出賣孤,當真可恨!”

“來人啊,帶將楊修拿下,嚴刑拷問,若他當真背叛瞭孤,孤必夷滅他弘農楊氏!”

曹沖見狀,忙道:

“父親息怒,兒臣隻是推測而已,弘農楊氏乃天下望族,若無真憑實據便夷族,恐難服眾。”

“所以兒臣才請父親派人監視楊修,兒料他必會派心腹出彭城,暗中向劉備泄露賈文和之計。”

“我們若能截獲他的書信,就能拿到他暗通劉備的真憑實據,那時父親如何處置他和弘農楊氏,皆不會不服眾。”

話鋒一轉,曹沖壓低聲音道:

“況且賈文和此計若想功成,需得引劉備盡起大軍攻我彭城,使其大營兵力空虛,我騎兵從背後突襲方有必勝把握。”

“既然如此,兒臣以為不妨將計就計,我們就利用楊修…”

聽得曹沖之計,曹操臉色轉陰為晴,哈哈大笑起來。

“好好好,倉舒啊,孤早說過,你有奉孝之智,實乃那蕭和的克星。”

“盱眙一役,若非楊修泄密,你計策早已功成,孤此刻說不定已然飲馬長江!”

“此戰若能大破大耳賊,收復徐州,甚至是趁勢收復淮南當不在話下。”

“倉舒,首功依舊是非你莫屬。”

“孤的承諾不變,必會立你為儲!”

曹操心中陰霾盡掃,拍著曹沖的肩膀,又畫起瞭大餅。

曹沖卻一臉淡泊,隻回幾句這是兒臣份內之事的場面話。

曹操遂當即傳令許褚,安排虎衛暗中監視楊修一舉一動。

三日後。

八萬楚軍沿泗水北上,進抵彭城城下。

鑒於城中尚有五萬魏軍,以現有的兵力優勢,想要圍城自然是不現實的。

劉備遂是下令,於彭城以東,北靠泗水安營紮紮寨,擺出瞭一副將要打持久戰的架勢。

七天後,楊修的一道密信,送到瞭劉備手中。

楊修在密信中聲稱,曹操在得知下邳失陷的消息後,精神遭受重創,氣鬱憤怒之下病倒下去,至今還臥榻不起。

現下曹操隻能令曹純荀攸代掌彭城之兵,已密召張仲景從鄴城趕來彭城為其診治。

楊修這一道消息,令帳中一片沸騰。

原本魏軍五萬之眾,強攻彭城不現實,劉備已做好瞭鏖兵城下的準備。

現下卻出現瞭意外之喜,曹操竟然病倒瞭!

這就意味著,彭城魏軍必定軍心惶惶,其堅守的決心定然大打折扣。

此時不趁著曹操病體未愈,趁勢攻破彭城,擊垮魏軍,更待何時?

於是眾人很快就達成瞭共識:

改變原先持久戰的戰術,即刻盡起大軍猛攻彭城!

“伯溫,你怎麼看?”

劉備雖滿臉信心,卻未敢輕易拍板,目光轉向蕭和征詢意見。

蕭和拿著楊修那道密信,卻劍眉微凝,喃喃道:

“曹操既是病倒,我軍趁勢強攻彭城,似乎倒也合情合理。”

“隻是,臣總是覺得,似乎哪裡有些不太對勁…”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