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內被妻兒篡位,外被劉備毒打!我願割黃河以南之地,劃河而治!

作者:天命不在身 字數:4255

彭城。

曹操拖著箭傷未愈的身軀,吃力的登上瞭城頭。

城上的魏軍士卒們,無不歡呼雀躍。

“原來魏公沒死,我們聽到的都是謠傳!”

“傳聞魏公不是中箭不治而亡瞭麼,現下看起來魏公哪裡像是有傷的樣子!”

“魏公沒事就好,那些傳聞,定是楚軍的細作散佈的流言…”

魏軍們竊竊私議,軍心士氣隨之提振瞭不少。

穿行於士卒見,看著將士們精神復振,曹操暗松瞭一口氣。

前番為瞭裝病,一連半個月沒有露面。

後來奇襲楚營失敗,挨瞭一箭,怕動搖軍心,又是半個月臥榻養傷,不敢現身。

身為一國之君,整整一個月不露面,豈能不引起士卒們的猜測不安。

於是曹操迫不得已下,隻得撐著未愈的身體,強行現身城頭來穩定人心。

這人心是穩住瞭,隻是每走一步,卻痛到他暗暗咬牙,額頭冷汗直滾。

“父親…”

曹沖湊上近前想要攙扶。

曹操卻將他扶瞭開來。

被兒子攙扶,豈非露餡,讓將士們看穿他有傷在身,這安撫人心的效果豈不是大打折扣?

為顧全大局,曹操隻能強忍著痛楚,將整道城墻巡視一遍。

直到踏入城樓一瞬間,曹操才如虛脫一般,身子癱軟瞭下來。

曹沖許褚等慌忙上前,扶著曹操趴瞭下來。

“今日父親現身城頭,打破瞭軍中謠言,將士們明顯軍心為之一振。”

“且近日大耳賊攻勢明顯減少,想來是知父親並未重病不起,依舊能主持大局,故而不敢再肆無忌憚攻城。”

“兒臣以為,父親也可以安心養傷瞭。”

曹沖邊是端茶奉水,邊是安慰道。

“倉舒,你太樂觀瞭。”

“我軍方遭大敗,折損上萬精騎,那大耳賊不趁勢猛攻彭城,卻反倒偃旗息鼓,你不覺得可疑麼?”

曹操臉上是陰雲密佈,回頭反問道。

曹沖身形微微一震,略一沉吟後點頭道:

“父親言之有理,以那蕭和的鬼謀狡詐,怎會讓劉備錯過如此良機而無所作為?”

“如此看來,劉備在這個時候偃旗息鼓,莫非是那蕭和又在醞釀什麼詭計?”

曹沖說到瞭曹操心坎上。

劉備趁勢玩命猛攻,他反倒是不怕。

怕就怕劉備什麼都不做的。

誰能知道那蕭和又在憋著什麼壞呢?

“公達,文和,你二人怎麼看?”

曹操抬頭看向瞭兩位謀臣。

賈詡嘴角微微蠕動,似是有話要說,臨到嘴邊卻又憋瞭回去。

荀攸猶豫瞭一下後,拱手道:

“魏公,楚軍那邊,臣倒是沒覺察到什麼異常,不過鄴城方面,臣卻感覺有些不對勁。”

曹操警覺起來,示意荀攸說下去。

“據鄴城方面前來送奏表的官員講,近來鄴城方面流言漸起,說是楊修叛國通敵罪行東窗事發,現下已被下獄,招供瞭其所犯通敵罪行。”

“還有流言說,魏公已重傷不治,說倉舒公子已於前線繼位。”

“臣在猜想,這會不會是某些有心人,故意在鄴城散佈流言,以亂我後方人心?”

荀攸道出瞭心中顧慮。

他這話也很滑頭,並未直接點出誰散佈謠言,卻以“某此有心人”代指。

有心人可能是劉備,死敵嘛,以流言之計亂你後方人心。

也有可能是身在鄴城的曹植,有意散播,以為某種目造勢。

曹沖感激的目光瞥瞭荀攸一眼。

這位荀氏新傢主,是替他說出不好說的話,提醒曹操要提防曹植鋌而走險。

卞氏做出瞭暗通劉備之舉,犯下如此死罪,兩個兒子無論曹丕還是曹植,自然徹底失去瞭做儲君機會。

大位已定,非曹沖莫屬!

荀攸自然沒必要再掩飾立場,直接站出來做曹沖嘴替,來對付曹植。

曹操聽出瞭荀攸話外弦音,卻冷哼道:

“孤量那個逆子也沒這個膽量,必是大耳賊散佈謠言,妄圖亂我後方人心。”

“沖兒,孤授你監國之權,你即刻回往鄴城,代孤執掌朝政,以安人心。”

曹沖眼眸一道精光閃過。

監國之權!

這是隻有儲君才有的權力啊。

曹操這道任命,等於是向天下人宣佈,已決定瞭要立他為魏國世子。

這也是要告誡他那兩個哥哥,大位已定,莫要再對世子之位心存任何幻想。

“兒臣遵命,兒臣這就啟程回京。”

曹沖強壓住竊喜,當即欣然領命。

就在他要告辭動身時,虎衛匆匆而入,稟稱丁儀已從鄴城前來,聲稱是奉魏公之命前來宣詔。

曹沖猛然止步。

荀攸,樂進等人,皆是神色一愣。

趴著的曹操,陡然間挺直瞭脖子,瞪眼喝問道:

“你說什麼,再說一遍?”

“啟稟魏公,丁儀自稱奉魏公之命,前來彭城傳詔,想要入城!”

曹操懵瞭。

他什麼時候給丁儀下過詔書瞭?

何況他這個魏公,本就身在彭城,要下詔直接下就是瞭,何必繞個大彎子從鄴城發出?

這不是脫瞭褲子放屁麼!

“魏公,鄴城可能有變啊!”

荀攸最先反應過來,急是提醒道。

曹操心中一凜,陡然間也意識到鄴城可能出瞭大事。

“速扶孤回郡府,傳那丁儀前來相見!”

半個時辰後。

曹操已斜著身子,以半邊腚坐於上位。

須臾,丁儀高舉著一道詔書,大搖大擺的走進瞭堂中。

“新君繼位,有詔在此,諸將還不上前聽——”

話未出口。

丁儀陡然間認出瞭上位高坐的曹操,霎時間駭然變色,嚇到如同見鬼一般,兩腿一軟便跪在瞭地上。

“魏…魏公,臣…臣拜見魏公~~”

丁儀趴在瞭地上,聲音顫栗,渾身劇痛抖動。

曹操則臉色鐵青,沉聲喝道:

“孤還好好的活著,什麼時候鄴城就冒出個新君來,你給孤解釋解釋!”

丁儀趴在地上瑟瑟發抖,吱吱唔唔不敢作聲。

曹操向許褚一個眼神示意。

許褚便將丁儀手中那道“詔書”奪過,奉於瞭曹操。

曹操隻看幾眼,便是眼眸噴火,臉形扭曲。

那是“魏公”曹植的繼位詔書。

他這個好兒子,已宣佈於鄴城奉他遺詔繼承魏公之位!

此詔,一是宣佈新君繼位,二是給荀攸張郃等前線諸將加官進爵,令他們扶“先公”靈柩還京,三是封曹沖為縣侯,令其先行一步回鄴城受封。

“逆子,你好大的膽子,孤還沒死,你竟敢謀逆篡位,逆子——”

曹操是勃然大怒,將手中詔書撕瞭個粉碎,扔在瞭丁儀的臉上。

左右眾臣彼此對視,大抵也看明白是怎麼回事。

這是那位子建公子,以為曹操已重傷不治於前線,便搶先一步宣佈繼位,令前線諸將不得不接受他已為魏公的既成事實。

“說,到底是怎麼回事,那逆子何來的膽量,竟敢謀逆篡位?”

曹操意識到瞭曹植沒這麼大膽子,背後定然還有人推波助瀾。

丁儀隻得戰戰兢兢,將卞氏以太後身份召集鄴城留守百官,偽造曹操遺詔,宣佈立曹植為魏公的經過,盡數坦白。

除此之外,他還交待卞氏已派使者往南陽汝南及關中,乃至於魏國各州郡,向夏侯惇,曹仁等統軍大將,及各州刺史宣佈曹植繼位的事實,令他們聽奉新君號令。

“賤婦,孤就知道是你野心勃勃,在背後謀劃蠱惑曹植那逆子!”

“賤婦,逆子,你們暗通大耳賊便罷,現下還敢謀逆篡位,孤要將你們碎屍萬段,碎屍萬段——”

曹操氣到臉形扭曲,咬牙切齒的咆哮大罵起來。

“魏公息怒,臣不知魏公尚在,臣也是為夫人所蒙騙,臣——”

丁儀嚇到臉色慘白,忙不迭的告罪,妄想撇清罪責。

曹操怎會饒他,怒罵道:

“你以為孤不知,你早就是那逆子黨羽,恨不得孤真就不治身亡,你好得一個擁立之功?”

“你這奸佞逆臣,孤豈能饒你!”

“來人,將此賊拖下去,給孤斬瞭!”

左右虎衛一擁而上,將丁儀拖走。

丁儀大驚失色,慌忙哀哭求饒,曹操卻無動於衷。

哭嚎聲漸漸遠去,須臾後,一顆血淋淋的首級,被送回瞭堂中。

看著丁儀的項上人頭,眾臣皆是噤若寒蟬,大氣也不敢出一口。

“那賤婦和她的逆子,犯下瞭這等謀逆之罪,爾等說,孤當如何處置?”

曹操總算是壓制下瞭怒火,目光掃向眾臣。

荀攸松一口氣,忙是拱手進言道:

“臣以為夫人和子建公子他們,所以敢鋌而走險,必是得知瞭楊修事泄招供,又誤以為魏公當真重傷不治,故而才會鋌而走險。”

“為今之計,魏公當火速回師鄴城,平定這場謀逆作亂,向天下昭示魏公尚在的事實,如此方能以最快的速度穩住人心。”

“此事每多拖延一日,我魏國便多一日陷入內亂的危險,到時外有劉備,內生變亂,我大魏危矣!”

曹操身形一凜。

荀攸絕不是在危言慫聽。

先別管自己死沒死,曹植曾為劉備俘虜,頂著這樣的恥辱繼位,豈能服眾?

你威望不夠,誰能保證擁兵在外的武將們,不會萌生取而代之的野心?

那些諸州刺史,封疆大吏們,倘若跟著群起反魏,公然割據自立怎麼辦?

到時豈非一夜之間,魏國一片大亂。

國內大亂,前線士卒必軍心瓦解,倘若劉備趁勢大舉北攻如何抵擋?

那時可就不是失一個徐州這麼簡單瞭。

“公達所言極是,攘外必先安內,孤要即刻率軍北上鄴城平叛!”

曹操決斷已下。

接下來,就是留誰來守彭城。

彭城隻有五萬多兵馬,曹操北上平叛,至少得帶走三萬左右。

留守彭城之兵,就隻餘下不到兩萬。

兩萬魏軍抵擋八萬楚軍進攻,實力懸殊啊。

這是一個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任務。

在場諸將們,不免皆是慫瞭,一時無人敢請戰。

“魏公,臣願統軍死守彭城!”

一將打破沉默,站瞭出來慨然請戰。

正是李典。

壽春一役被俘,這位曾經的曹魏元功宿將是顏面掃地,在魏國中早已抬不起頭。

今日他這主動請纓,分明是要賭上性命,用一場大功來洗刷自己曾被俘的恥辱。

曹操自然知曉李典動機,遂欣然道:

“好,曼成,孤就令你率兩萬兵馬堅守彭城!”

“徐州的存亡,孤就交給你瞭!”

李典長身一揖,神色決毅道:

“請魏公放心,臣隻有一句話,城在人在,城失人亡!”

曹操滿意的點點頭,略一沉吟,又向荀攸道:

“公達,大耳賊麾下謀士如雲,蕭和那妖人更是詭詐多端,叫人防不勝防。”

“光靠曼成一人恐難守住,你就留下來,助曼成一臂之力吧。”

荀攸心頭咯噔一下。

留他在彭城,就是要留他身陷楚軍重圍之中,令他置身孤城險境啊。

曹操這是要他拿命來陪李典守城!

“臣…臣遵令。”

荀攸心下雖不情願,卻不敢抗命。

諸事安排已畢。

曹操扶著曹沖起身,臉上燃起慷慨:

“孤十日內必平定鄴城叛亂,二十日內必率軍殺回彭城,爾等務必給孤堅守彭城二十日!”

“徐州之得失,我攻敵守之勢能否守住,孤就托付在你們身上瞭!”

說著,曹操向著李典荀攸一拜。

二人受寵若驚,慌忙揖身還禮,齊稱:

“願為魏公死戰,願為我大魏死戰!”

曹操方始安心,遂率三萬兵馬,拖著未愈傷軀,星夜兼程由彭城北上,直奔鄴城而去。

楚營,中軍大帳內。

魏黃門侍郎丁廙,以使臣的身份立於帳中,向著劉備恭敬的長身一拜。

曹植在派丁儀前往彭城宣詔的同時,派瞭其兄薨前來瞭楚營。

此時魏國劇變的消息,還尚未傳至營中。

看著眼前這個魏國使者,劉備還在猜測著,曹操忽派使者前來,究竟會是什麼動機。

丁廙施禮過後,深吸一口氣,朗聲道:

“外臣丁廙,奉我傢魏公之命,特來拜會楚公。”

“我先君已薨,新君於鄴城繼位,以天下蒼生為念,願與楚公修好,兩傢就此罷兵”

“我主親口允諾,若楚公願握手言和,我主可將黃河以南諸州皆贈與楚公。”

“從此往後,貴我兩國劃河而治,世代修好,永不為敵!”

PS:好像從來沒求過月票,跟大傢求一回吧,拜謝兄弟們瞭。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