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金,這次沒問題吧,上次沙漠地帶做實驗的時候可是差點出事,”董晨看著從車上走下的金言明問道。
“沒問題,那次之後又做瞭一次檢查,主要是真實沙地太柔軟瞭,比實驗室用的沙地厚太多,這次小升級過後絕對沒問題。”
金言明一邊回答著董晨的問題,一邊指揮著車上的機器人下來。
而跟拍的攝像機也跟瞭下來,和其他的機位一塊繼續著直播事宜。
像這種大型的直播肯定不能像那種小直播一樣隻有一個機位,或者一部手機就搞定瞭。
這次機器人測試的直播有好幾個機位,有時候會切換機位,或者好幾個機位的畫面同時放。
就比如現在,鏡頭就切到瞭一架航拍的無人機上,所以這一整片地方的景色就都收入瞭鏡頭中。
這一次的主題雖然是機器人測試之旅,不過也不會全程的拍機器人,在一些測試結束後的檢查或者更新涉及到機密之時,鏡頭會切到其他地方,或者就幹脆關瞭。
並不是真的一天24小時在開著直播。
一般華國晚上之後就會關直播瞭,除非有實驗任務,至於國外的那些朋友們,那就對不起瞭,誰讓你們不在華國時區呢。
一般白天除瞭拍機器人,大多時間的機位都是在拍外邊的景色。
因為這也算是一次東部到西部、平原到高原、濕潤氣候到幹燥氣候之旅,地理和環境跨度還是很大的,可看的風景也不少。
“這就是青海湖真漂亮。”
“沒錯,按照他們現在的位置來看,確實是青海湖。”
“是的很漂亮,它周邊都是一些沙漠或戈壁,也隻有這一片湖周圍才有一些綠色。”
“說的也是,現在地球環境非常不樂觀,不知道有沒有生物公司能研究出好辦法。”
“青海湖我知道,和我們鷹國的尼斯湖一樣有水怪。”
“哎,水怪是不是前一段時間的哥斯拉,那可真是夠大的。”
“噓,別說話,轉鏡頭瞭,我的fw2老婆出來瞭。”
“呸,fw2是我老婆不許搶”
“我fw5老公大人出來瞭,跌絲襪”
“fw1我老婆”
“fw3是我的”
“我老公是fw4不許搶”
“嗚嗚弧光科技起的什麼破名字,我想打他”
“如果發售瞭,我一定第一時間就改名字,真是委屈我的歐巴瞭。”
這就是現在直播間的現狀。
隻要機器人一出現後,眾多的宅男宅女就會開始隔空撕逼,甚至不排除有看上同性的基佬和蕾絲。
他們現在已經完全為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機器人折服瞭。
不是被武裝機器人的武力打服的,而是被它們的服務性和方便性折服的。
今天的實驗依然是fw系列機器人的重頭戲,那就是做飯。
之前的一些做飯實驗,fw機器人已經征服瞭直播前的觀眾們,機器人會的菜品很多,雖然有些程式化,少瞭那些傳說中的“意境”,但是好吃就足夠瞭。
機器人想要學做菜,隻要下載資料就可以瞭,那些網絡上比比皆是,“智能”隻是機器人的做事基礎和習慣。
讓它聽見你的命令之後,它可以知道做什麼,然後怎麼指揮著自己的機械手去做,這就行瞭。
至於它會做什麼菜,那完全看它裝載瞭什麼菜譜。
或者身為用戶的你,喜歡吃什麼菜。
不過之前那都是在廚房設施完備的房車中做的,並且菜都是在超市買的。
這次的可不一樣,不再有那些完備的設施,而是一次野外作業。
因為總會有客戶,喜歡去野外找一種刺激。
當然,這裡說的是野炊啦、春遊啦、踏青啦什麼的。
畢竟客戶不全是萬年宅,有些人在傢裡呆久瞭,總喜歡招朋逗友的出去呼吸點新鮮空氣。
不會自己做飯怎麼辦,這時候機器人就派上用場瞭。
由於董晨他們都是華國人,所以這些機器人的烹飪資料當然都是華國菜的資料瞭。
青海湖旁邊是大片的沙灘,董晨他們的車隊就停在這裡,今天機器人的測試項目就是挖個沙灘地灶,然後架鍋做飯。
而且是五臺機器人同時開動,撿石頭壘的灶臺那真叫教科書式野外灶臺,由於青海湖是咸水湖,所以做飯的水隻能是自己帶的水,不過倒是在這周圍找到瞭很多可食用的野菜,讓這次的實驗增光瞭不少。
一頓簡陋的飯食雖然不豐盛,但是主要目的還是為瞭檢驗機器人的可靠性,所以也就將就瞭。
在之前的試驗中,曾經經過一些森林地帶,機器人們也讓人類知道瞭“數據庫”的威力。
那些什麼蘑菇、野菜、野果,在機器人數據庫和分子光譜掃描儀的雙重檢測下,馬上能分辨出是不是能食用。
人類的大腦就相當於數據庫,但是並不是每個人的“數據庫”都會像智能機器人的數據庫一樣記錄那麼多對“賺錢無用”的東西。
這就是智能機器人存在的意義。
“作為人類生活的一種補充存在著。”
進行完這次實驗之後,車隊開拔繼續朝著喜馬拉雅山脈出發,準備進行此次測試之旅的最後幾次試驗。
到目前為止,看過直播的人已經對於fw系列機器人很滿意瞭。
對於它能不能爬上珠穆朗瑪峰,他們一點都不在意,就算是爬上去瞭,也隻是為機器人添加一個噱頭而已。
畢竟,沒有用戶會需要機器人去爬大雪山給他們采雪蓮,也沒有客戶會住在八千多米高的山上。
它們最大的用處還是在傢裡照顧客戶的生理和心理日常。
或者是出去逛逛商場、壓壓馬路。
甚至是去野外踏踏青。
他們現在最關心的就是什麼時候正式發售以及每臺機器人多少錢
還有能不能定制
不過當車隊到達高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時,直播前的觀眾還是感覺到瞭一種震撼。
這裡雖然離珠峰還遠,而且也不是最高,不多這裡已經能看見眾多下邊的山頭瞭。
而且到處白雪皚皚,天空也是碧藍一片,顯得格外聖潔。
當然,觀眾們看著是不錯,但是實驗人員們就受不瞭瞭。
5200米啊,太尼瑪高瞭。
高原反應可不是鬧著玩的。
他們以前都是各個學校的學習尖子,這也就代表著他們學習有多努力,順便的體育鍛煉就落下瞭。
在之前海拔逐漸升高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吸氧的吸氧,吃藥的吃藥瞭。
有的已經差不多適應瞭,但是有的依然是那個鳥樣。
不僅僅人是這樣,電子設備和機械設備也會有“高原反應”,畢竟這個地方的氣壓、溫度、氧氣含量、宇宙輻射等等都跟低海拔的地方不同,這些東西也不能馬上的適應。
很多跟過來的吃瓜群眾的車輛和電子設備就遇到瞭一些狀況,實驗人員的那些普通的電子設備也是。
也隻有董晨這些改裝過的器械,才可以這麼隨便的浪。
當然,還用董晨,這貨也是毫無感覺。
除此之外,也就是那五臺不是人的“人”瞭,它們甚至連衣服都不用穿,它們表層的矽膠皮膚在零下60度都能保住彈性。
現在才零下十幾度,完全無礙。
不過,為瞭直播間不被封,衣服還是要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