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有神秘魅力的探險後面呈現出的堅韌不拔和無拘無束的流浪生活,是對我們天生的舒適和安逸的解藥。
它預示著一種對衰老、他人的虛弱、人際關系的責任、各種各樣的弱點及緩慢而乏味的生活進程的青春年少式的拒絕。
從另一方面說,探險精神與行動是激勵著人類前進的最強動力。
現在的人,多是在從事著日復一日的生活,這種生活一長,人們都會覺得乏味無聊。
在這個時候,人類體內的冒險基因都會激勵著人們冒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念頭。
比如說,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我這麼窮,而銀行那麼富,要不然”
有人遵從瞭這種神秘而引人入勝的命運召喚,然後他就進去瞭。
有人比較慫,壓下的這種沖動,然後就看著別人進去瞭。
“臥槽,這個想法太危險瞭”
害怕過後,就接著過自己安定而又日復一日的生活。
當然,這隻是其中一種比較嗯,奇葩的想法。
我們還有很多其他大膽的想法嘛。
比如,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瑪峰就是探險領域中的巔峰標志。
首先,它很高。
它是地球山峰中的巨人,從海平面上算,它是最高的,從其他的地方算,它也很高。
然後,它超兇。
它天天冷著一張臉,脾氣還反復無常,這導致海拔5000米以上的堅冰和積雪終年不化,有數不清的冰雪陡坡和巖石峭壁,冰崩、雪崩、滾石現象時有發生。
基本上天天刮風,刮的還賊大,十級風都是傢常便飯。
這裡也是地球上氧氣最為稀薄的地帶,頂峰大氣中的含氧量隻相當於平原地區的13到14,山間氣溫很低,一般在零下30至40攝氏度。
這些原因疊加在一起,使得攀登珠峰的高山探險活動變得異常困難與艱險,人們將其稱為“飛鳥也不能越過的山峰”。
也正是因此,董晨他們在這裡還見到瞭很多外國人,他們對於弧光集團很熟悉,因為在他們看來,弧光集團的很多產品都很酷。
而“酷”也是很多外國人的終身追求。
在弧光科技推出機器人的時候,他們也是相當的關註。
對於他們來說,登山探險很酷,智能機器人一樣很酷。
沒想到,他們能在很酷的山上碰見很酷的機器人。
“你還好吧,老金,”董晨走到金言明身邊,看著他不斷的拿著氧氣罐吸氧問道。
“還好,就是沒想到高原反應會這麼劇烈,”金言明拿開氧氣罐鬱悶道,“你是因為身體強壯才沒事的,但是為毛他們幾個也沒事。”
“我們開始不是也不適應嗎不過我們又不是突然來到這麼高的地方,在行車過程中吃藥加吸氧後慢慢適應瞭,唯獨你的癥狀好轉的有限,”旁邊的高澤說道。
“大概是因為體質原因吧,有些人的體質對於這種變化很敏感的,可能過一段時間適應瞭就好瞭,要不你會去躺著吧。”方定波在旁邊勸道。
“沒事,就是有些頭暈難受,其實已經感覺好多瞭,”金言明又吸瞭兩口說道。
陳自行扶著他坐到一張便攜椅上,拍瞭拍他的肩膀壞笑道,“什麼體質問題,我看就是在國外的生活太浪蕩瞭,導致身體被掏空瞭唄。”
“我看也是,平時看著沒問題,其實身體早就變成瞭渣渣,要不然怎麼會著急發明不抱怨不背叛的機器人呢。”
旁邊的項武也是一臉深深的惡意。
“呸,你丫才虛呢。”金言明說著就要伸手去撓項武,不過這麼一激動就感覺頭暈,不得不停下來吸氧,然後換成瞭眼神攻擊。
我他喵的瞪死你
金言明的反應很激烈,就像貓咪被踩到尾巴一樣。
當然,這並不能說明他就是虛,畢竟正常人被這麼說也會反應激烈的。
這就是年輕三人組的日常,不用管,一會撒歡結束就好瞭。
隻是董晨沒想到老金研究機器人的動機還能這麼解釋。
項武的這種操作太騷氣瞭。
董晨望著珠穆朗瑪峰的方向看美景,就聽見高澤走過來問,“怎麼,你還真打算跟著隊伍去登珠穆朗瑪峰啊”
“啥”董晨疑惑的轉過頭來,“奧,珠峰啊。沒有,我就是看著它感覺漂亮多看看,我又沒經過專業訓練,直接沖上去那不是找死嘛。”
“那就行,我還真怕你頭腦一熱就奔著那世界之巔去瞭,”高澤聽瞭笑呵呵的說道。
“我又不傻,”董晨撓撓自己的臉,“可能是當初發通告的時候沒說清,你已經不是第一個這麼問的人瞭。”
“還有誰孫哥”高澤問道。
“對呀,除瞭他還有官方的人瞭問瞭,他們都是怕我年輕氣盛的去登珠峰,不過我都跟他們說瞭,隻有機器人去,我們技術人員一個都不去。”董晨解釋道。
“哈哈,也是,現在我們對於國傢來說完全是寶貝,尤其是你,更是寶貝中的寶貝,他們過問一下也是正常的。”
聽見高澤這麼說,旁邊的刑自勝也笑瞭,“是啊,我們公司現在不引起重視也不行瞭,才一年就搞出這麼多事情,誰知道我們的極限在哪裡,不緊張一點能行嗎。我們要是在這裡掛瞭,那絕對是不小的損失。”
對此董晨隻是抿著嘴笑瞭笑,推瞭推眼睛說道,“走吧,他們那裡也準備好瞭,機器人們該登珠峰瞭。”
其實不隻是本國政府在關註著,就連其他國傢的人也在關註著,不過他們的關註點可能和華國不一樣,尤其是現在的西斯將軍。
他可能是希望董晨早點消失。
現在考察團已經到瞭阿三國的東北方,這也是搞的三哥這邊一臉懵比。
這裡離董晨所在的地方已經很近瞭,現在西斯的計劃已經很明朗瞭,那就是等他們登完珠峰,返回的時候再進行行動。
這一路上的聲勢太大瞭,不僅有那麼多人關註著,竟然還有那麼多人開著車跟著。
所以先前的計劃已經改變瞭,改為他們返回的時候再動手。
到時候他們的直播會關閉,跟著他們的人肯定也會減少,那時候的時機還是比較好把握的。
為瞭翻越這環境惡劣、飛鳥難過的高山地帶,他可是拿出瞭不少先進的高科技裝備。
五臺機器人“全副武裝”的出發瞭,是跟著一隻有登頂經歷的登山隊出發的。
畢竟機器人的主要職業還是傢政服務,登珠峰可能發生的一些情況,它們的智能估計還處理不瞭。
這次登珠峰一來確實是為瞭噱頭,二來順便也檢驗一下機器人的硬件設備。
這隻登山隊也是第一次接這樣的活,考慮到弧光科技說的不用在意機器人的“死活”,耗費的裝備也少,所以這五臺機器人總共就要瞭三十萬。
在登頂過程中也是全程直播,不過都換成瞭機器人攜帶的攝影機視角。
過程並不順利,機器人經常摔倒,甚至有的還差點掉下去,這導致一臺機器人折瞭一條胳膊,另一臺機器人的腿關節也出瞭一些毛病,其他的機器人也或多或少的出瞭一些毛病。
畢竟這裡的環境實在是太惡劣瞭。
這還是因為穿著厚登山服的原因,要不然非得磕的露電線不可。
不過最終是它們還是登頂瞭。
在登頂的那一刻,看直播的那幾億人也知道瞭什麼叫做世界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