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反他娘的,跟著咸豐爺反大清啦!(新年快樂,恭喜發財)

作者:大羅羅 字數:3443

大清同德元年,正月十五。這本該是闔家團圓,熱熱鬧鬧吃著元宵的好日子,可在山東濟寧州,這年味兒卻被寒風大雪刮得一干二凈。北風呼呼地吹,大雪片子跟不要錢似的往地上砸,整個濟寧州城就像被一層愁云死死罩住,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瞅瞅這濟寧州城內外,到處都是拖家帶口的難民。這些人都是從淮安、徐州、海州那邊,跟著從寶應戰場敗下來的清兵一路逃過來的。

說起來也怪可憐,好些人本是有房有地、日子過得還算滋潤的中上人家,可這亂世兵禍一來,管你是富戶還是窮漢,還不都得跟著遭殃?為了躲開那傳說中專門找有錢人下手的粵寇發逆,只能咬咬牙,撇下家業,跟著曾佳.國藩“國大人”節制的湘軍、淮軍、魯軍,一路逃到了這小小的濟寧州。

原本的安穩日子沒了,如今只能在這冰天雪地里挨餓受凍,為了一口吃的,啥尊嚴不尊嚴的,都顧不上了。

“國大人”雖說已經想盡辦法救濟這些難民了,可糧食就那么多,人卻越來越多,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啊!從南邊幾個州府陸陸續續逃到濟寧州的敗軍,前前后后加起來有三四萬,他根本安排不過來。大部分敗軍只能擠在城外的臨時營地里,住的是破得不能再破、四處漏風的窩棚,吃的是幾個玉米面窩窩頭和幾塊干巴巴的蕃薯干,能勉強不餓死就不錯了。

也就曾佳.國藩最親信的“吉字營”“英字營”“岳字營”這些湘軍骨干,還有跟著僧格林沁、勝保退到濟寧州的八旗新軍官兵,能在城里找個有屋頂的地方住下,吃上一口熱乎的米面。

就靠著這些人,曾佳.國藩才勉強在濟寧州穩住了局面,沒讓這搖搖欲墜的攤子徹底散架但誰都知道,這安穩也就是暫時的。

漕運總督衙署里頭,曾佳。國藩站在輿圖前,手指輕輕滑過“海州”兩個字,腦海里就浮現出馬新貽前幾天那哭哭啼啼、滿嘴跑火車的模樣。這馬新貽說什么“老太爺勇冠三軍,赤膊上陣,奮勇登城,萬夫不當”。

他曾佳.國藩可是耕讀傳家,哪來這么個猛張飛似的爹?等等,好像還真有個渾身肌肉、看著就不好惹的便宜阿瑪,就是黃世杰那個好學生幫忙找來的!一想到這個爹,曾佳.國藩就頭疼得厲害,感覺自己的腦袋都要炸開了。

馬新貽還說,“疑似咸豐爺在海州城下斬白蛇祭旗,與流民亂約為‘討偽帝、分田地、抬旗籍’,所以能聚眾數萬,橫行淮北”。這聽著也太離譜了,海州到底出了什么妖蛾子?這大清都亂成一鍋粥了,怎么又冒出個不知道真假的咸豐在那兒舉兵鬧事?要是假的也就罷了,派兵去剿滅就是,可萬一要是真的曾佳.國藩都不敢再往下想,只覺得后背一陣發涼。

“大人!衙門外來有人自稱是老太爺,從海州過來的”一個戈什哈氣喘吁吁地跑進來報告,腳下的雪泥在地上留下一串臟兮兮的腳印。

曾佳。國藩一聽,臉瞬間就黑了。從海州來的“老太爺”?還能有誰,肯定是那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假爹!之前幫著不知道真假的咸豐攻打海州,現在又跑到濟寧州來,指定是來當說客的。想到這兒,他忍不住怒道:“什么海州來的老太爺?假的!來人,給我把這個膽敢冒充我父親的家伙捆了帶過來!”

“喳!”幾個守在門口的戈什哈答應一聲,像一陣風似的沖了出去,眨眼間就消失在茫茫雪地里。

……

同一時間,濟寧州城內的另一座衙門里,瓜爾佳。勝保和僧格林沁正面對面坐著,兩人手里各捧著一封剛從北京城送來的密旨,翻來覆去地看,眉頭都皺成了個“川”字。

看了好一會兒,僧格林沁“啪”的一聲把手里的密旨扔在案幾上,長嘆一口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都是愛新覺羅家的人,何必鬧成這樣呢。”

勝保眉頭一挑,放下密旨,看著僧格林沁說道:“王爺,您這說的什么話?海州的那個咸豐肯定是假的,咱們必須得替皇上把他除掉,不然我大清就要一分為二,早晚得被長毛給滅了!”

僧格林沁只是搖頭嘆氣:“克齋,你是皇上的心腹,替他鏟除隱患是應該的。我就是個蒙古王爺,你看這樣行不行,我把城里的八旗新軍都交給你,你自己看著辦吧。”

勝保點點頭,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那行!我勝保一定替皇上,替大清把這個隱患徹底清除掉!”

他話剛說完,外頭就傳來趙三多的喊聲:“大人,城外大營中的流民敗軍好像在聚集,恐怕要鬧事兒。”

“哼!”勝保一拍桌子,滿臉怒容,“這幫家伙,一餓肚子就開始鬧事。想當年他們當田主的時候,怎么就不知道給底下的佃戶多留一口吃的呢?”

僧格林沁搖了搖頭,從懷里掏出自己的令牌,扔給勝保:“克齋,憑這塊令牌,我的蒙古馬隊你隨便調,多帶點騎兵去,嚇唬嚇唬他們就行,別把事情鬧大了。”

勝保接過令牌,輕輕點了點頭:“王爺您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數,保證不出岔子。”說完,他朝僧格林沁拱了拱手,帶著趙三多出了屋子。外面的雪還在下,地上已經積了厚厚一層雪,白茫茫的一片。勝保從趙三多手里接過腰刀,往腰帶上一掛,大步朝著城外走去,那架勢,就像去干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

……

而在城外的風雪中,愛新覺羅。奕詝穿著一身樸素的青布皮袍,頭戴翻毛皮暖帽,站在一個用幾張破八仙桌拼湊起來的高臺上。他望著臺下密密麻麻的流民,這些人手里端著破碗,衣衫單薄,面黃肌瘦,眼神里滿是絕望,仿佛對生活已經徹底失去了希望。看著這一幕,奕詝的心里一陣刺痛,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在他所立身的高臺跟前兒,衍圣公孔繁灝正扯著嗓子指揮著好幾十個曲阜孔家的族人和奴仆呢。只見他們麻溜地架起了十幾口大鍋,鍋里頭咕嚕咕嚕地熬著香噴噴的米粥,那香味兒啊,就跟長了翅膀似的,直往人鼻子里鉆。對于那些早就餓得兩眼發紅、前胸貼后背的人來說,這香味兒簡直就是致命的誘惑,那幫流民和敗兵,連招呼都不用打,聞著味兒就跟潮水一般涌了過來。

沒多會兒,好家伙,這些人就跟一群螞蟻似的,把咸豐皇帝給里三層外三層地團團圍住了!

要不是曾佳.麟書帶著二百多個打扮成孔家家丁模樣的侍衛親軍,像一堵人墻似的把咸豐和那十幾口大鍋圍了個嚴嚴實實,而且人人手里還握著洋槍,那架勢,仿佛誰要是敢往前一步,就立馬把誰給崩了。就那些用來熬粥的大米,恐怕早就被這幫餓紅了眼的家伙給哄搶得一干二凈了。

這會兒,米粥的香味兒愈發濃郁了,直往人的嗓子眼兒里鉆,引得所有圍觀的流民、敗兵喉結都止不住地上下蠕動,一個個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直勾勾地盯著那些大鍋,嘴里的口水就跟決了堤的洪水,止都止不住,現場安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得見。

“麟書,可以開始了!”咸豐終于咬了咬牙,下了決心,扯著嗓子朝著不遠處的曾佳.麟書喊了一嗓子,那聲音,仿佛帶著無盡的威嚴。

“喳!”曾佳.麟書答應了一聲,緊接著就張開喉嚨,扯著那洪亮的大嗓門大呼道:“父老鄉親們聽好了啊,高臺上的這位爺,那可不是一般人吶,那可是咱大清朝當今皇上,咸豐爺!”

他這一嗓子喊出去,就跟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顆大石頭,底下等著喝粥的人群里,立馬就炸開了鍋。

“他是咸豐?這咋可能呢?咸豐爺不是在寶應戰場上被長毛給逮去了嗎?”一個尖細的聲音率先冒了出來。

“就是啊,這個咸豐莫不是個冒牌貨,想來渾水摸魚的吧?”另一個沙啞的聲音也跟著附和道。

“管他呢,只要白粥能敞開了喝……他娘的,俺們也反了!”一個骨架高大的漢子揮舞著拳頭,扯著嗓子吼道。

“對,反他娘的!”眾人紛紛響應,那聲音,仿佛要把天都給震破了。

“這大清……實在是要不得了,不讓人活啊!”人群里又傳來一陣悲愴的呼喊。

這可真是應了那句話,窮人盼造反啊!那些快要餓死的窮人,更是盼造反盼得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有人給他們白米粥喝,又能帶著他們反……你說是上帝的次子,那你就是上帝的次子,你說是咸豐皇帝,那你就是咸豐皇帝!

咸豐望著眼前這一片烏泱泱的饑民,聽著他們的一片喧囂,心中那叫一個五味雜陳啊。最后他還是深吸一口氣,大聲對著流民和敗軍喊道:“鄉親們,將士們!我就是咸豐皇帝!恭親王恭老六在北京篡權奪位,他是逆賊!朕今日在此,就是要舉兵討伐他,奪回朕的江山!凡是愿意跟隨朕一起討逆的軍民,都可以抬入八旗,并且每人分配關外二十畝良田!”

他的嗓門不大,喊完之后,還是有不少人沒聽清楚,好在還有一個曾佳.麟書幫著他重復一遍,這下底下的饑民都知道怎么回事了.有人要冒咸豐之名造反,凡是跟著反的人,事成之后,都可以當八旗,還給關外土地!

反正就要餓死了,反也是死,不反也是死,還不如反了!興許能反出個錦繡江山呢?

人家太平天國眼看著就過上好日子了,他們為什么就不行呢?

底下人頓時炸開了鍋,不知道是誰,帶頭大呼道:“反他娘的,跟著咸豐爺反大清啦!”

“對!反他娘的,這世道不讓人活,連咸豐都活不下去了,咱們要不反是真他娘的不行了!”

“反了,反了……保咸豐,反大清!”

濟寧州城外,就是一片叫反!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