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皇帝一聽要把北洋軍擴到六個鎮,那眉頭瞬間就跟擰麻花似的。六個鎮?這可太多啦,他就算把紫禁城和圓明園都一股腦兒賣了,也湊不出那募兵、置械、發餉的銀子啊,難不成真要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給敗光了?
況且,這六鎮北洋新軍要是都被李鴻章一人拿捏在手里,怎么瞧都透著一股不踏實。
李鴻章那可是人精,早就把同德皇帝的心思給摸得透透的,也不等這位爺把話挑明了,就自己先開口替同德帝答疑解惑:“皇上吶,擴編北洋新軍那肯定得花老多銀子了,臣也知道咱這國庫里如今不寬裕,一時半會兒湊不出那么些錢,所以臣給皇上想了個搞錢的妙法子。”
“什么法子?”同德帝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來,就跟看見了個大元寶似的,“少荃,快說來給朕聽聽。”
“皇上,臣的辦法就是借洋債。”李鴻章不緊不慢地說道,“咱就找天津法租界里的法蘭西東方銀行借,一次借他個上千萬兩銀子,那擴充北洋新軍的錢肯定就夠啦!”
“借上千萬兩?”同德帝驚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真能借到那么多?”
李鴻章點了點頭,胸有成竹地說:“能!不過得有點抵押。”
“抵押什么?”同德帝趕忙問道。
“抵押津海關道的關稅和直隸的鹽稅。”李鴻章解釋道,“這上千萬的洋債分十年還清,利息八厘,就是借一百兩,一年給八兩利息。這樣每年連本帶利得還一百來萬兩。而津海關道的關稅,包括煙稅啥的,一年能收二百多萬兩,直隸鹽稅也有好幾十萬。加起來可有三百來萬呢。往后十年,津海關的關稅和直隸的鹽稅就得先拿去還洋債,剩下的才歸咱們。另外,東方銀行還得派人到咱們海關衙門和鹽道衙門,幫咱們盯著下面的稅吏……皇上,您要是覺著這條件能接受,那六鎮北洋軍的軍費可就有著落了。”
同德帝皺著眉頭,小聲嘟囔道:“這倒也算是個辦法……”
其實這就是唯一的辦法啦,不然還能咋整呢?
不過同德帝也不傻,他心里門兒清李鴻章和法國人是啥關系——人家可是法蘭西額附呢!
要是朝廷借了法蘭西銀行的洋債,那指定得買法蘭西的軍火裝備北洋新軍,還得請法蘭西的洋將去訓練北洋新軍……到時候這北洋新軍可別一半姓李,一半姓拿破侖,那可就亂套啦!
他這點小心思,自然是瞞不過李鴻章的。
只見這位李大人接著忽悠:“皇上,現在這北洋新軍就一個鎮,也沒設總兵官,一直是臣在兼管。要是北洋新軍擴充到六鎮,臣一個人可管不過來咯。所以臣建議朝廷每個鎮都派個總兵官、一個副將,北洋大臣衙門再派個參軍,幫著總兵、副將練兵打仗。鎮下面再設左右二協,朝廷派個副將、一個參將當正副主官,北洋大臣衙門再派個協參,協助副將、參將練兵。協下面就是營,各營都設正副營頭和參謀各一人,正副營頭里一個由朝廷委派,另一個和參謀就由北洋委派。皇上您看臣這提議如何?”
這提議簡直太妙啦!
銀子不用朝廷出,六鎮的總兵、副將、參將都由朝廷派,連正副營頭都能有一半是朝廷派的!
同德帝要是再不答應,那可就沒人能幫他抵擋咸豐帝和曾國藩啦,到時候怕是皇位都坐不穩了。
想到這兒,同德帝那叫一個高興,喜滋滋地說:“少荃,你可真是朕的大忠臣吶……擴建北洋新軍這事兒,朕就交給你啦,可得給朕辦好了!至于那些總兵、副將、參將、營頭……北京的八旗將佐,還有巡捕五營里的武官,你看上誰就直接調,朕統統批準!另外,直隸總督這差事你也一并兼了吧!”
北京的八旗將佐,巡捕武營里的綠營武官,那可都是同德帝的心頭肉、基本盤,他能上位可全靠他們支持呢。
所以他也大方得很,任由李鴻章去挑人。
至于直隸總督這差事,那是必須得給的!人家李鴻章出了這么大的力,又不太攬權,還讓出那么多北洋軍的職位,同德帝要是不給個直隸總督,自己都覺得對不住人家李鴻章。
“臣謝主隆恩!”李鴻章扯著嗓子大吼一聲,然后“撲通”一聲,深深地拜了下去。
李鴻章這下可算是達到目的了,什么總兵、副將、參將、營頭……想架空他們簡直太容易啦!
按照他的計劃,這六鎮新軍就拿他的北洋第一鎮,他爹李文軒的淮軍玉字營,袁甲三的淮軍午字營,馬新貽的淮軍山字營為底子擴建。
也就是說,部隊的骨干不是北洋一鎮的老人,就是淮軍的,新招來的兵又都是吃李家飯、穿李家衣的,幫著練兵的洋將和裝備部隊的洋槍洋炮都是馬蒂爾德提供的。
那些被派下來的總兵、副將、參將、營頭,全都是光桿!
北洋軍,說到底還是姓李的天下!
而且,那些派下來的人就算是八旗、綠營出身又能咋地?只要李鴻章走擁戴那拉蘭兒和載淳的路子,挾天子以令諸侯,那些人還敢造反不成?借他們個膽子也不敢吶!
海州城,大清咸豐皇帝行在。
和他兄弟“恭老六”盤踞的紫禁城相比,咸豐的行在那真是簡陋的不像話,這就是個州衙而已。也不知道多少年沒好好修過了?勉勉強強可以擋著風雪嚴寒而已!
不過就是這么個據點,咸豐也快呆不下去了!因為海州城以東的海州灣已經來了大股的太平軍,人數總有上萬,是坐著大輪船從海上登陸的。上陸之后,就兵不血刃取了周遭一系列的鎮子,兵鋒都快抵到咸豐脖子上了。
咸豐就這么一個城,麾下兵馬不過三四千,北面的山東又是忠于同德帝的漕運總督署理山東巡撫的曾佳.國藩的地盤。咸豐手里雖然有個曾佳.麟書,但是架不住曾佳.國藩要忠孝難兩全啊!
所以在曾佳.國藩明確表示效忠之前,他也不敢往山東“送”.可是另一邊太平軍又實在太嚇人!
就在咸豐被逼的實在沒辦法,準備硬著頭皮去曾佳.國藩那里撞大運的時候,之前被他派去上海盯著羅雪巖的榮祿突然從海州灣那邊過來了!
而且還帶來了一個和曾佳.國藩長得很像的老人和一個同曾佳.國藩長得很像的中年人
“榮祿,他們是……”咸豐一看到這兩人,心里就“咯噔”一下,總覺得哪兒不太對勁,這兩個家伙怎么瞅著這么像曾佳.國藩呢?
跪在地上的榮祿,偷偷瞄了一眼正傻站在邊上,手還緊緊攥著刀把的領侍衛內大臣、御前大臣曾佳。麟書,然后苦笑著說:“回稟皇上,他們是曾佳.國藩的……老伯曾麒書和兄弟曾國華!”有麟書,還真就有麒書,這榮祿反應還挺快!
曾佳.麟書一聽,頓時松了口氣,攥著刀把子的手也松開了,接著就像個小孩子似的,大哭著沖向曾……麒書:“大哥,你可算脫險了,這兩年受苦啦!”
“曾麒書”看著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兄弟”,一下子懵圈了,還沒回過神呢,就被對方緊緊摟住。跟著“曾麒書”一起來的曾國華可機靈了,馬上扯著嗓子喊道:“父親,伯父在太平天國那邊可遭了大罪啦……”
咸豐看著這“感人”的親人團圓場面,心里頭倒是解開了一個大謎團——怪不得曾佳.國藩和他阿瑪長得一點兒都不像,感情是隨了他伯父啊!而且不光他一個人隨伯父,連他兄弟也隨伯父。這事兒鬧的,咸豐都有點同情曾佳.麟書了,心里直琢磨:“這可不行,得給曾佳.麟書賜個婚,要不從衍圣公府給他找個黃花大閨女?孔家的女子,總不至于給這個傻大個戴綠帽子吧?”
咸豐正想著這事兒呢,曾佳.麟書已經湊過來跟他匯報了:“皇上,奴才的兒子國藩向來最聽他伯父的話,現在我大哥從太平天國那邊脫險,皇上又得了太平天國的支持,只要我大哥寫封信,再叫國華送去濟寧州,我打包票,我兒國藩肯定會帶著山東一省來投奔您!”
一旁的榮祿也趕緊補充道:“皇上,太平天國的吳王殿下說了,只要您想跟奕訢那逆賊死磕到底,他就愿意給您提供軍餉、器械,只要您把海州、徐州讓出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