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東王的恩情還不完

作者:大羅羅 字數:3198

1857年6月10日。

當“信天翁”號的汽笛在釜山港內鳴響時,摩爾的懷表正指向八點三刻。他扶著木質的船舷向釜山口岸望去,被他收入眼簾的分明就是一座東西方雜錯的新興工商業城市。

碼頭上,三臺嶄新的蒸汽起重機正在卸貨,鋼鐵的吊臂在朝陽下泛著青光。頭上扎著發髻,穿著結實耐磨的麻布衣服,矮壯敦實的朝鮮碼頭工人,正在穿梭往來,搬運著小件的貨物。

港口碼頭附近,到處都是堆放貨物的棧房,海面上到處停泊著各國輪船。什么樣式的都有,有最新式的蒸汽帆船,有非常適合跨洋運貨的飛剪式帆船,有來自中國沿海的廣船、福船、鳥船,繁忙程度遠超隔壁的日本長崎港。

修船造船的船廠森然地立在港區一角,高大的煙囪上黑煙彌漫,剛剛修成的船塢內,一條幾十米長的鐵肋木殼船體已具雛形——這是朝鮮天國造船廠仿制的“江海級“武裝商船。

在船廠附近,還立著三根正在噴吐黑煙的煙囪——那是新建成的釜山紗廠。這是一座引進了英國紡機和蒸汽機,聘請了英國工程師和技術工人的新式工廠!

“上帝啊,這簡直是一座正在成長的東方利物浦!”摩爾點了點頭,“工業革命果然出現在了東亞!”

薩頓爵士的銀制煙斗敲了敲木制的船舷:“這都要感謝楊東王,他給一千多萬朝鮮貧農分配了土地,改善了他們的經濟處境,擴大了國內市場。去年朝鮮天國又廢除了全部治外法權,連大英帝國的商品都要繳納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六十的高額關稅現在朝鮮國內有市場,而外國的廉價商品又進不去,這才有了朝鮮的這點工業。”

弗里德里希的鋼筆在筆記本上沙沙作響:“這么說起來,楊東王給朝鮮送來了一場洗滌國內封建勢力,并且排除了外來列強勢力的革命可是他自己仿佛也是一個外來者啊!”

“實際上他不是!朝鮮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藩臣,楊秀清于朝鮮就如阿里帕夏于埃及。”白斯文一邊解釋一邊摸出個做工精美的木梳,拿在手里把玩了起來——這是他在長崎時用一枚駿河判勾到手里的日本姑娘阿菊送給他的信物。

幾人談話的時候,信天翁號已經靠上了碼頭。沒一會兒,一個穿皂色圓領袍的稅吏登上了甲板,他手里拿著一塊“釜山關巡檢司”的令牌,他身后兩名佩雁翎刀的朝鮮天國的兵丁。

“你們的船長在哪里?你們當中有人會說天朝話嗎?”這個朝鮮稅吏說一口生硬的漢話,目光掃在了長著中國面孔的白斯文臉上。

“敢問大人尊姓?“白斯文忽然上前半步,抱了個拳。

“鄙姓李。”稅吏抬手扶正烏紗,也回了一禮,“閣下貴姓?”

“李大人,在下姓白。”白斯文笑道,“李大人聽口音是朝鮮人吧?是去年朝鮮大比高中后當官的吧?”

這個朝鮮李大人聽白斯文問起他考科舉的事情,頓時就來了精神,笑道:“托東王的福,如今朝鮮人頭上再無兩班大山,百姓們都分到了土地,科舉也是人人皆可參加,不問出身,只看學問了。”

他說著掏出塊銅腰牌,牌上“天歷五年算學舉人”幾個楷字被摸得發亮。

“聽說楊秀清是帶兵打進漢城的?”弗里德里希冷不丁發問,在場的英國領事和荷蘭領事的呼吸都為之一滯。

這位李大人卻挺直了腰板,官袍下擺的補丁隨著海風翻飛:“朝鮮自古就是大明天下地!當年清虜竊據中原,我三韓士民日夜盼王師。東殿大軍過鴨綠江那日,朝鮮百姓簞食壺漿”

白斯文將他的話翻譯成了英語,弗里德里希則在筆記本上飛快記錄,最后也沒忘記加上自己的評語:“太平天國對東亞舊王朝封建勢力的洗滌比拿破侖對歐洲舊勢力的洗滌更徹底,如果他們能完成對猶于封建堡壘一樣的日本舊勢力的清洗,東亞很有可能會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

“現在該計稅了!”李大人突然恢復公事公辦的表情,拿出了算賬的算盤,他身后的一個朝鮮天國的圣兵則拿出了用來丈量船體的木尺。

“李大人,”白斯文笑道,“船上并沒有貨物,這是一艘外交使節的專船。”

“外交使節?”李大人一愣,“哪國的使節?”

白斯文一指文咸:“英國特使文咸,”然后他又指著英荷兩國的領事,“英國駐長崎領事薩頓爵士,荷蘭駐長崎領事斯蒂倫先生。”

正午的烈陽將碼頭石板烤得發燙。文咸一行人跟著挑夫往棧橋走,忽然被陣陣笑聲吸引。梧桐樹蔭下,幾十個短打漢子圍坐成圈,捧著粗瓷碗大快朵頤。燉菜的香氣里混著辣醬味道,竟有人端著海碗跟紅巾士兵猜拳。

“他們竟然有肉湯喝?”白斯文吃驚地望著工人碗里肉湯拌飯和一塊肥膩膩的紅燒肉。在長崎,碼頭苦力連麥飯都摻著麩皮。

那位李大人小心地跟在白斯文身邊,聽見他的話就笑著答道:“釜山的碼頭工人賺得可不少,現在又沒有兩班老爺盤剝,他們當然能吃得起肉。”

不過摩爾在意的卻不是碼頭工人碗里的肉,而是他們和太平軍的士兵打成一片——在日本,武士隨便可以砍掉苦力的手臂!在朝鮮,太平軍和碼頭工人之間似乎是平等的。

“他們吃的米飯都是朝鮮出產的?”弗里德里希指著工人們身旁的一個“大飯桶”,用漢語問。

“全都是朝鮮米!”李大人的驕傲溢于言表,“我家也分到了十畝水田,大家分到了土地,全都干勁十足,去年又風調雨順大家都能吃飽了,這都是東王的大恩啊!”

海面上,汽笛又一次鳴響,一艘懸掛太平天國“萬里長城永不倒”旗的一千多噸的巡洋艦正緩緩入港。甲板上的水兵正在擦拭幾門32磅線膛炮!粗大的炮管仿佛在向某個荷蘭領事示威。

范·林堡·斯蒂倫領事的呼吸都有點急促了,說話的聲音都有些顫抖:“這是.一艘屬于太平天國的果敢級蒸汽風帆巡洋艦?”他回頭看著文咸,“是你們賣給中國人的?”

文咸望著這艘1200噸排水量,裝備有20多門32磅前裝炮的巡洋艦,一時也有點發愣——他離開歐洲的時候還沒聽說有這筆交易呢!他想了想,才喃喃道:“應該是《中英友好條約》簽訂后購買的二手艦吧?”他隨即又笑道:“不過您也別擔心,荷蘭也是英國的朋友,可以向大英帝國購買更新更好的戰艦!不僅荷蘭可以買英國的軍艦,朝鮮天國和日本一樣可以購買!”

摩爾這時掏出筆記本,在上面寫下了這樣一段話:“5億人的工業化才剛剛起步,來自西方的‘朋友’就開始為他們打造牢籠了——通過向中、朝、日三國出售軍備的方式.”

天京城,吳王府。

當上海鐘表廠仿造的西洋自鳴鐘敲響十一下時,羅耀國正用同樣產自上海的象牙柄放大鏡審視著爪哇地圖。

身穿蕾絲邊的白色長裙的瑪利亞則捧著琺瑯彩咖啡杯坐在一旁。

“韋俊要建爪哇天國.”羅耀國突然將放大鏡丟在案頭,“他當荷蘭人的百年海軍是紙糊的?”

剛從爪哇趕回的劉麗川在一張太師椅上,他倒是顯得相當樂觀:“吳王,現在巴達維亞、泗水、三寶壟都拿下了,荷蘭東印度艦隊也被南洋公司的武裝商船給擊敗了.”

“殿下,荷蘭也沒有準備好。”瑪利亞用茶匙攪動方糖,“這個國家武備松弛不是一天兩天了,荷蘭海軍的蒸汽艦艇比咱們多不了幾艘,而且他們還沒有苦味酸炮彈。另外,英國人肯定會出面調停——現在柏林那邊還在和俄國人談,印度人又在大起義,英國人自己都焦頭爛額,應該會想盡辦法把咱們和荷蘭人開戰的時間往后退所以咱們還有時間備戰!”

海軍部尚書王琰從門外快步走來,他將一張剛剛從海軍部的船舶研究室里取來的鐵甲艦圖紙鋪在案上:“這是凜子從拿破侖三世那里搞來的光榮級鐵甲艦的圖紙.”他兩眼放光,看著羅耀國,“江南局的徐總監和幾個洋人工程師研究過了,只要給他們兩年,他們就有可能造出一條光榮級!”

這可是五千多噸的鐵甲艦!

羅耀國可不大敢相信江南制造局的獅子大開口。根據他的設想,五年內能完成一條光榮級,就已經是天國工業化的大成功了。

“果敢級的圖紙呢?”羅耀國看著自己的大弟子,后者只好又拿出一份英國果敢級巡洋艦的圖紙。

這雖然只是一條1200噸的船,但卻是真正的軍艦,而所謂的“三遠”艦,其實就是大型武裝商船的底子。

“先把果敢級吃透,天歷七年內,”羅耀國敲了敲圖紙,“我要三條新的果敢級,天歷八年我還要六條!”他話說到這里,忽然又問瑪利亞,“瑪利亞,那個文咸使團到朝鮮了?”

瑪利亞點點頭:“兩天前到的釜山,現在應該在往漢城而去。”

羅耀國斟酌了一下:“瑪利亞,你替我走一趟漢城!”他一指果敢級的圖紙,“帶上果敢級的圖紙副本!”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