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嬪真是能屈能伸啊。”葉棗笑瞭笑:“可惜,你這樣能屈能伸,皇上是瞧不見瞭。”
“明貴嬪娘娘何故如此針對臣妾?臣妾上回頂撞瞭娘娘,心裡已經知錯瞭,還請娘娘原諒臣妾年輕不懂事。”福嬪低頭道。
“年輕不懂事?那你是說我老瞭?”葉棗輕輕的伸出手,看著自己粉紅的指甲。
就是這隻手,扇瞭他一巴掌,如今伸出來,福嬪還真是有些不在自在。
“臣妾不敢。”福嬪退後一步。
正這時候,付信唱和:“太後娘娘駕到。”
眾人便都起身請安。
太後進來第一眼就看葉棗。
然後才是皇後等人:“都起來吧,今日是中秋,哀傢這裡少不得賓客,你們都坐吧。”
眾人應瞭,坐下也不過一會,就見外頭來人傳話,各傢福晉進宮瞭。
今年的中秋節,隻有四爺的兄弟們幾傢福晉進宮罷瞭。
直親王不在,五爺不在,倒是人少。
不多時,三福晉,七福晉,八福晉,就都進來瞭。
還有三爺的側福晉田氏,七爺傢的側福晉納喇氏,以及十四爺的側福晉烏雅氏。
便是那位九姑娘。
七月裡的時候,她已經進瞭阿哥所。
這件事,竟是辦的很低調,沒有太大的動靜。
雖然說,她是側福晉,這麼辦是對的,但是總是叫人唏噓。當年好歹也是想要進宮的人,如今竟這麼悄默聲的就進瞭十四爺府上。
葉棗抬眼看瞭她幾眼,覺得這姑娘面色不太好。看起來很是憔悴。
想必,跟著十四爺也是不愉快吧?
畢竟,十四爺才多大。半大孩子……
眾人請安之後,太後就笑著看各傢的格格。阿哥們都跟著他們的阿瑪,如今在乾清宮裡請安呢。
等四爺帶著兄弟過來的時候,二阿哥三阿哥也跟著來瞭。
眾人一起給太後請安之後,各自起身。
“今日是中秋佳節,都不必拘禮。各自坐下,今兒隻有咱們自己人,也不必分開瞭,就在這裡過吧。”四爺笑道。
眾人忙應瞭是,四爺今兒還真是沒提起太皇太後,倒是太後今兒自己提出來瞭。
原本,四爺是想著現在這裡擺宴,最後再去看太皇太後的。畢竟之前就跟太皇太後說瞭,是她自己不願意。
“哀傢也是不孝,怎麼好留太皇太後一個人在慈寧宮裡?不如請來?”太後詢問四爺。
四爺想瞭想道:“太皇太後是長輩,既然額娘有此心,不如一並去慈寧宮裡?慈寧宮也寬敞些。”
太後雖然不想去,因為那不是她的主場,可是既然是她提起來的,便也隻好捏著鼻子認瞭。
於是一行人又都按照尊卑去瞭慈寧宮。
又是一場請安,太皇太後忙扶著太後起身。
五阿哥與太皇太後比較熟悉,這會子就偷偷繞過去,拉太皇太後的衣裳。
太皇太後不想在眾人面前顯出與他很熟來,但是看著漂亮的孩子與她親近,也是很高興的。就對五阿哥一笑。
太後看的分明,太皇太後一笑,五阿哥就跟著笑,還去拉太皇太後的袖子。
太後輕聲哼瞭一下,並沒有叫人聽出來。
果然是明貴嬪那個女人生的,竟是親近這個沒用的太皇太後,也不肯與她這個做祖母的親近。
白眼狼。
葉棗一直都留心自己的孩子,這會子就將太皇太後,太後的神情盡收眼底。
心裡冷笑。
太皇太後縱然不是四爺的親祖母,但是對五阿哥還是不錯的。
至少她總是為瞭避免尷尬和對五阿哥不好,故而在外人面前很少對五阿哥好。
也不主動叫五阿哥過來,就怕是太後忌諱。
太後還果然真是忌諱瞭。
憑什麼?
有時候血緣關系還不如相處。每一次太後見瞭五阿哥又是什麼樣?
太後喜歡二阿哥和四阿哥也不是什麼秘密,回回見瞭五阿哥都將他貶低一通。憑什麼希望孩子與她親近。
“五阿哥,來皇阿瑪這裡。”四爺招手。
五阿哥就蹬蹬蹬的跑過去瞭:“皇阿瑪。”
“嗯,今兒中秋節,跟著阿瑪坐吧。”四爺笑著與他說道。
五阿哥回頭看瞭一眼坐在皇後和齊貴嬪下手的額娘,很是有些不甘心,回頭看四爺:“額娘!”
孩子有些不懂,一般來說,吃飯的時候大傢不是坐一起的?
“額娘要坐在那裡,五阿哥跟阿瑪一起,跟你四哥他們一起,乖。”四爺耐心道。
五阿哥隻好應瞭,點頭卻有些不滿意。
四爺笑著伸手摸摸他的頭發:“去吧,坐在你四哥下頭。”
自有人來伺候他過去。
太後心裡越發不喜歡五阿哥瞭,可這會子也不能說。
隻好虛假的來瞭一句:“五阿哥也長高瞭些。”
事實上,她根本不知道這個孫子高瞭沒有。
四爺接瞭一句是,就不說五阿哥瞭。
方才的事,他沒看見,他隻是覺得,皇額娘不過就是隨口那麼一說罷瞭。
實在是不值得他多認真。
二阿哥從座位起來,過去幫五阿哥拉開瞭椅子:“五弟坐好,別摔瞭。二哥扶著你。”
五阿哥和二阿哥不熟,好在小亭子跟著呢:“奴才替五阿哥多謝二阿哥瞭。”
“不必。”二阿哥笑著道。
去瞭阿哥所才是多久呢,也就是不到一年,二阿哥就像是換瞭一個人一般,真有些長兄風范瞭。到底離開瞭額娘,成長的快。
每天上課也是鍛煉人的。不管二阿哥心裡是如何想的,最起碼面上,是做的很好。
眾傢皇子看著,不管心裡怎麼想的,面上也要誇一句:“二阿哥真是越發知禮瞭。”
“可不是麼,如此友愛幼弟,真是個好兄長啊。”
當然也有人誇五阿哥的,就好比十爺。
“五阿哥越發結實瞭。”
眾人無語的看瞭他一眼,又不好說他說錯瞭,隻好拐彎誇五阿哥多好多好。
當然也不敢漏瞭四阿哥和二阿哥。
一時間,誇得這幾個孩子怎麼都好。
唯獨,三阿哥像是被人忘記瞭一般,雖然為瞭面子也誇一句,但是卻比不誇還尷尬。
七歲的三阿哥,也是感受到瞭這種不一樣的。
還是沒緩過來,明天白天補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