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晴目光一亮,下意識拍著手誇贊道:“葉辭哥哥你真聰明!”
“你倒是對藥材感興趣!”葉辭用鼻子哼瞭一下,旋即轉身朝屋內走去,沒有打算插手的意思。
薑晴也學著他的樣子哼瞭一聲,緋腹道:每次都這麼拽!
葉辭徑自上瞭閣樓,他坐在閣樓的齊地窗戶前,看著薑晴忙碌的身影,聽著她哼著悠揚的小調,溫潤清俊的臉上也有瞭一絲笑意,看到她抬手擦臉時,不經意間露出瞭那一小塊殷紅的胎記,他的目光凝瞭一下。
薑晴並不知道葉辭在註視著她的一舉一動,處理好藥材後,她就跑去書房看書去瞭,她看的大多數都是關於藥材的,很少看病理一類,對這一類,她實在看不下去,最多為瞭自己的毒,挑瞭幾本關於毒理這方便的看瞭一下。
公孫決不愧是神醫,書籍收藏的比較全面,甚至還收集瞭已經絕世的孤本,但這些都沒有記載有無癥狀看不出來的毒,這讓薑晴有瞭一種覺悟:看來神農氏哪位煞神下的毒真的是很棘手,靠自己,是沒希望瞭。
於是,她整理好書籍,打算問問葉辭公孫決什麼時候回來,目前唯一的希望,就是他瞭。
薑晴從書房出來的時候,剛好看到背上藥簍準備離開的葉辭,便問:“你又要去挖藥嗎?”
清脆的聲音響在耳畔,葉辭轉身,看見薑晴站在門口,便沒什麼表情的輕點瞭下頭,“嗯。”
“噢……”薑晴又問:“公孫伯伯什麼時候回來?”
“不知道。”葉辭語氣冷淡。
“噢……”薑晴笑著朝他揮揮手,好心的道:“那葉辭哥哥你小心些,毒蛇毒蟲都出來瞭,註意安全哦。”
陽光像是剎那間照進葉辭的心裡,奇妙的難以言表的感覺讓他覺得周身都暖瞭起來,他用著自己都意識不到的溫柔別扭的道瞭一句:“知道瞭,你好好看書,不要偷懶瞭。”
薑晴乖巧的點頭:“嗯,隻是這段時間會有點忙。”
葉辭扯瞭一下嘴角,似乎是想問她忙些什麼,最終隻是點瞭一下頭,隨即轉過身離去。
想到什麼,葉辭突然停下腳步,用著極其溫潤的聲音說:“我可能要幾天才會回來,你……”
等葉辭回頭時,門口哪裡還有薑晴的身影,風輕輕的拂過葉辭愣住的容顏,樹上的葉子落下時,葉辭懊惱的嘆瞭一口氣。
…
夜晚,重七敲響瞭薑晴的窗戶,薑晴迷迷糊糊的把窗戶打開,重七遞上一個小盒子,簡單明瞭的道:“毒發時服下。”
薑晴伸手接過,睡眼朦朧的道瞭一句:“謝謝你。”
重七覺得有些怪異,便提醒道:“姑娘不要忘瞭,下個月還是會毒發。”
薑晴頓時清醒瞭,感覺冷風從窗戶外面吹進來席卷瞭每個毛孔。
重七的聲音又響起:“時間已經過瞭小半,姑娘也不要忘瞭你的任務才是。”
薑晴輕聲道:“嗯。”
重七扯瞭下嘴角,還想說什麼,見薑晴有些木然的樣子,便閉瞭嘴,施展輕功飛身離去,他就像是一隻飛鷹,毫無顧忌的在黑夜中前行。
直到下面燈火通明,重七才像是找到瞭目標,落在瞭雅致的院子裡,朝孤身坐在水池邊的人影,躬身行禮:“尊主,屬下已經設法拖住瞭神醫族的人,把藥給姑娘送過去瞭。”
“嗯。”靠在柱子上重止閉著眼睛,手指在白石雕欄上輕點著,聲音輕的幾乎聽不見。
重七繼續回稟道:“姑娘跟盛昌商會的鄭傢有瞭合作。”
重止漫不經心的問:“什麼合作?”
重七表情有些怪異的道:“賣糕點!”
重止輕笑一聲,不以為意的道:“倒是能折騰!罷瞭,來回也折騰不瞭多久。”
“尊主……”重七欲言又止,很糾結的樣子。
重止睜開瞭眼睛,目光像是氤氳瞭一口千年古井,深且幽,他涼涼的道:“何時學會瞭吞吞吐吐?”
重七心一沉,硬著頭皮道:“屬下跟著姑娘時,無意間發現瞭一件事……”
聽重七說完時,重止目光閃爍瞭一下,像是有些意外,想起什麼,重止幽幽的問:“雲初何時去的?”
重七壓住心裡的愕然,恭敬的答:“兩日前。”
重止停住輕點的手,對重七吩咐:“去查一下雲初被接回沈傢前的事,再查一下十四年前沈傢發生瞭什麼,這件事沒查清楚之前先不要告訴他,等他回來再說。”
重七拱手答:“是!”
重止目光平靜的看著水面,月亮撒在水中,倒影著一層夢幻的光影,水波拂過,他的輪廓和暈開的光影都變得朦朧起來。
江州位於北懷天朝偏遠的西北部,因地理位置和氣候原因,比之其他地方的發展要弱瞭一些,但是作為交通樞紐的江中城來說,自然是一片繁榮,連帶著比鄰的江北古鎮也占瞭一些光。
作為聞名江州的盛昌商會,當稱此地的商業巨頭,旗下產業鋪子數不勝數,鄭傢作為合夥人之一,富庶自然不必多說,加上鄭傢出瞭個人才鄭從書,更是帶領鄭傢更上一層樓。
而出身平民的薑晴,此刻正陪著當事人以及當事人的母親鄭夫人在江北古鎮看適合賣糕點的鋪子,第一個位置已經看完瞭,這裡是第二個。
“晴晴,依你之見,覺得這兩個位置哪個比較合適?”鄭夫人問一旁的小女孩兒。
是信任,也是試探!站在門口的薑晴收回視線,定瞭定神,分析道:“第一個鋪子位於鎮子街頭,周圍大多是成衣鋪子,蔬菜酒食鋪子,和一些流動的商販,人流確實比較可以,但是夫人你有沒有註意到,去哪裡的大多數人是為瞭補給生活所需,而這裡,茶樓、酒肆、飯館、戲坊,賭坊,花坊等來這裡的非富即貴,不是吃就是玩,所以兩相取舍之下,小女以為這裡更好,酒香不怕巷子深,雖然這裡人流比之較少,但貴在精。”
鄭夫人點頭,笑著道:“晴晴與叢書的想法不謀而合,而嬸嬸最開始覺得街頭人流多比較合適,但是思來想去,還是覺得你們想法更好,果然年輕人看的比較長遠,那就你們所言,便定在這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