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見青年女子明顯不信,腦袋點得像小雞啄米一般道:“真的真的!”
“商隊的人說,是司馬傢的人說的。”
“他們看到的司馬傢二公子對著那些黃狗、雞之類的看得入神。”
“因為這事,司馬傢主還大發雷霆呢!”
青年女子一臉古怪道:“我總是不太相信的。”
“那可不是一般人傢。”
少女嘿嘿直笑道:“何止如此啊!我跟你說,姐姐,世傢大族最容易發生這種事情。”
“我還聽說,這司馬傢二公子原本的童養媳,就是被這男人給睡瞭!”
“司馬傢非但不生氣,還送上很多禮物討好這男人呢!”
青年女子:“.”
眼看著少女還要繼續得意洋洋地說下去,馬車突然停瞭下來。
少女這才忙將腦袋探出窗口,向外看出去。
隻見她前一輛馬車上,一個五旬左右,穿著一身錦袍的男子下瞭馬車。
見少女探出頭來,男子溫和地笑道:“小喬,到瞭,跟你姐姐下來。”
少女忙縮回頭,對青年女子道:“姐姐,到瞭!”
說完,也不管青年女子,一把掀開馬車帷幕,跳瞭下去。
青年女子忙道:“妹妹,小心!”
男子見少女從車轅上跳下,又看著青年女子慢悠悠地下來,搖瞭搖頭。
自己這小女兒,實在是讓人不放心。
明天參加宴席,該怎麼辦!
青年女子和少女跟著男子直接鉆進旁邊的一謁舍。
部曲則處理馬車。
男子在謁舍登記完身份,被謁舍的官員帶到裡面。
官員一邊走,一邊道:“主公此次舉辦宴席,邀請整個廬江的世傢大族、商人都到場,可以帶傢眷。”
“為瞭讓大傢休息的時候能夠盡興一些,所有房間都特意清理過。”
“還備好瞭茶點。”
“我先帶喬公你們去房間,之後就將茶點端過來。”
男子微笑道:“使君叫我喬皓即可。”
指著青年女子道:“這是我大女兒,大喬。”
少女甜甜笑道:“別人叫我小喬。”
官員沖喬皓、大喬和小喬笑瞭笑,並沒有回應。
帶著兩人到謁舍深處,官員道:“這裡四間房。”
“這間房間是給喬公的。”
“旁邊一間安排給兩位小姐。”
“外面兩間,則安排給部曲。”
“除此之外,謁舍四周也有衙役巡邏。”
“喬公不用擔心安危問題。”
說完,行瞭一禮,退瞭出去。
喬皓和大喬、小喬看著官員離開,互相對視瞭一眼。
大喬道:“爹爹,比我們上次來,好太多瞭。”
喬皓點瞭點頭,示意大喬和小喬跟著自己進房間。
父女三人在房間坐下沒有多久,官員就端著茶點過來瞭。
喬皓看著官員離開,帶攏房門,這才感嘆道:“這徐州牧不愧是冀州牧袁公的女婿,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條。”
“聽聞他之前在中山郡為郡守,讓中山郡沒有流民。”
小喬笑道:“我還聽說,他是個登徒子!”
喬皓臉色垮瞭下去,呵斥道:“不要聽信謠言。”
小喬忙收斂笑容,哦瞭一聲。
喬皓這才看向大喬道:“明日宴席在晚上,可以帶傢眷參加。”
“屆時,其他人必定也帶女兒過去。”“大喬、小喬,明天你們跟為父一起去。”
“你們要好好表現。”
“如果徐州牧能夠看上你們,我們喬傢才有未來。”
小喬忙搖頭,比劃瞭個大大的手勢道:“我還沒及笄呢!”
“他是個武將,長這麼大,把我和姐姐包在身體裡面都沒有問題。”
“我這麼嬌小。”
“要是他看上我,晚上睡覺壓在我身上,我會被他壓死的!”
喬皓蹙瞭下眉頭。
大喬道:“爹爹放心,明天女兒會努力表現的。”
“至於妹妹,她還沒及笄,不要為難她瞭。”
“她還是個孩子。”
喬皓看瞭一眼小喬,頗為嫌棄道:“學學你姐姐!”
小喬頗不以為意。
喬皓這才又看向大喬,柔聲道:“為父知道對不起你,但是,大喬你是個聰慧之人,應該早看出瞭我們喬傢的處境。”
“在這亂世,我們隻是商人,地位最為低下。”
“這是徐州牧仁慈,拿下廬江郡,沒有燒殺搶掠。”
“你看那許都曹操,看那江東孫策,所過之處,盡皆屠城。”
“這屠城,屠的是誰?”
“都是我們這些商人,還有那些無權無勢的平頭百姓。”
“世傢大族,他們早跑瞭。”
“我們喬傢生意看起來大,真碰到這種局面,豈不是一切化為烏有?”
“屆時,為父還不能保證你們姐妹的安全。”
小喬小拳頭握緊道:“曹操和孫策,簡直就是喪心病狂的屠夫!我真恨不得我是個男兒,戰場殺死他們!”
喬皓嘆息瞭口氣道:“就算你是男兒,也是送死的命!”
“這種人,他們身份高高在上。”
“絕大數人連見他們一面都難,更別說殺他們瞭。”
大喬道:“爹爹放心,女兒都明白的。”
“女兒生長在喬傢,從小錦衣玉食,勝過外面的餓殍遍野的百姓無數倍。”
“如今,女兒已經及笄,是時候為我們喬傢奉獻一切。”
喬皓感慨道:“為父知道大喬你出色。”
“但是,明日各個世傢大族的女兒必定很多。”
“她們未必會比你差多少。”
“最關鍵的問題是,人傢傢世擺在那裡。”
“想要攀上徐州牧,沒有點傢世,著實是難。”
“想當初,徐州首富糜傢為瞭攀上劉備,非但將糜傢妹子送出去,甚至將絕大數傢產送出去。”
喬皓一臉愁眉苦臉道:“在徐州牧看來,他看女人已經不是看美貌這個層次,而是有利用價值。”
“我們喬傢商人身份,如何比得過人傢?”
大喬看瞭一眼身旁的小喬,心裡有瞭個決定。
小喬疑惑地看著大喬道:“姐姐,我身上有甚東西?”
大喬搖瞭搖頭,而是對喬皓道:“爹爹,女兒會盡力。”
“盡人事,聽天命。”
“如若真不行,再另做他法。”
“我喬傢在廬江郡經營這麼多年,一向與人為善。”
“女兒相信,蒼天不會太過薄涼。”
喬皓點瞭點頭道:“隻能這樣想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