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遂看著夏侯淵率領大軍離開,這才轉身對身後的高順道:“你留下一百人,晚幾天撤退。”
“其他人,明天跟我離開。”
“今日這番對話下來,曹操他們必定也犯嘀咕。”
“如今沒瞭馬傢軍,他們必定要擔心關中其他諸侯叛變瞭。”
張遂笑瞭下道:“但是,關中諸侯在馬超面前,必定要反叛的。”
“雖然曹操更強,但是遠水救不瞭近火。”
“關中那些諸侯,一個個比誰都精明。”
“不管我今天的話是真是假,曹操都要暫停北上計劃。”
“一來打探清楚我們的真實情況。”
“二來,斬殺馬超,徹底將關中諸侯降服。”
“這一來一回,一年差不多就過去瞭。”
“之後,就是我們展示實力的時候瞭。”
高順好奇道:“主公你很看重馬超?馬超要是能夠在涼州成為一霸,對我們似乎不是好事。”
“馬超的騎兵,我看瞭,訓練有素,而且個個冒著兇光。”
“我們和他們對上,怕是要死傷慘重。”
張遂停住腳步,看瞭一眼高順,反問道:“你從哪裡看出我看重馬超瞭?”
高順:“.”
張遂嘆瞭口氣道:“我那嶽父曹操,當初幾萬大軍,都能打的袁術幾十萬大軍和匈奴人抱頭鼠竄。”
“雖然我不喜歡他,但是,卻無法否認,他才是所有諸侯裡最能打的。”
“我都不是他對手。”
“我之前能擊敗他,靠的是身後站著袁紹。”
“如今沒瞭袁紹,得靠我自己,我未必真能打過他。”
“現在,我隻能相信參謀部的那些軍師,加上所有將領瞭。”
“我都這樣,區區馬超,怎麼可能是他對手?”
“馬超雖然驍勇,馬傢軍騎兵也善戰,但是,太年輕瞭。”
“必定要被曹操擊敗的。”
“但是,他們能拖住曹操一段時間,給我們延長休養生息的時間,這才是他們的用處。”
“待會回去,我還得給馬超送點糧草過去。”
“希望馬超能夠支棱得久一點。”
高順這才沒有跟上張遂,而是看著張遂離開。
這個當年的小豆丁,竟然想得如此之遠。
看起來吊兒郎當的,甚至有些輕浮,想的東西倒是深刻,自己都沒有想到。
腦海裡浮現呂雯和呂翰,高順原本嚴肅的臉上浮現一抹笑容。
這樣看來,小姐似乎運氣挺好的。
呂將軍九泉之下有靈,不知道會不會有些許慰藉。
他無法改變出身,無法改變身份,無法真正融入世傢大族。
可他的女兒,他的孫子,似乎有機會改變這一切。
次日一大早,張遂在箕關點兵點將,然後讓高順留下一百陷陳營士兵,暫時鎮守箕關。
高順帶著六百陷陳營先一步撤離。
之後,張遂才將第二軍團的虎符交給瞭審榮。
審榮握著兩半虎符,跪在張遂面前,相當激動。
他叔父審配在世時,都沒有做到他這地步!
叔父審配追隨三公子袁尚叛亂,他作為侄子,非但沒有受到株連,還能得到如此重視。
審榮雙手高高捧著兩半虎符,匍匐在地,顫聲道:“主公恩寵,審榮永生永世來報!”
“但凡箕關有失,我審榮必當先橫屍——”
張遂制止審榮說下去,拽著他起身,笑道:“你都死瞭,那有個屁用!”
“隻有活著,才有資格談論未來。”
“我不要一具死屍,我要的是你們一個個活著給我交回箕關。”
審榮眼含熱淚,重重點瞭點頭。
張遂又看向審榮旁邊的李孚道:“小子,都提拔為副將瞭,就該好好展示。”
“雖然你出身草莽,但是,你做到這地步,已經改頭換面瞭。”
“別給黑山軍丟人。”
李孚嘶吼道:“喏!”
張遂掃視瞭一眼所有人,這才從袖子裡取出一本裝訂好的書籍,快速塞到審榮袖子裡道:“之前答應送給你的《春秋》,給你。”
“常年鎮守軍營,寂寞難耐。”
“我能體會將士們的辛苦,但是,你們也不可以就此違法亂紀,甚至侵害附近百姓。”
“好好研讀這《春秋》,有時間自己也畫畫,給將士們欣賞欣賞。”
“告訴他們,短時間內,將就著來。”
“等將來回去瞭,論功行賞,給你們弄幾個女人,自己天天回傢抱著。”
“至不濟,我也會安排你們去妓院體會下。”
審榮:“.”
他有些沒有聽明白。
《春秋》可是書,畫是什麼意思?
還有,《春秋》跟女人有什麼關系?
審榮雖然茫然,卻還是老實道:“主公,我記住瞭。”
張遂這才拍瞭拍審榮和李孚的肩膀,翻身上馬,在一百親兵的簇擁下撤離箕關,直奔鄴城。
眾人看著張遂和親兵消失在視野裡,李孚才忙對審榮道:“將軍,看看主公的筆跡。”
“主公親手給你謄寫《春秋》,真是恩寵。”
李孚舔瞭舔嘴角,笑道:“我知道將軍你出身審傢,飽讀詩書,肯定也不稀罕這種書。你給我,我一輩子保存著。將來我老瞭,還能給子孫後代炫耀下。”
審榮直接推開李孚。
開什麼玩笑?
主公親自謄寫的《春秋》能和普通的《春秋》一樣?
雖然內容一樣,但是意義可是截然不同的。
雖說如此,審榮還是從袖子裡抽出張遂送的《春秋》,小心翼翼地用袖子抹瞭幾把封面,仿佛封面上有灰塵似的。
李孚看著封面上的“關羽看書”的畫,嘖嘖感嘆道:“傳聞主公是個登徒子,非常善於畫畫,尤其是女人的裸體圖,如今看來,似乎是真的。”
“這人雖然不知道是誰,但是,一看就是個武將。”
“他看的是《春秋》吧?好認真!”
“隻是,主公送你的,為什麼不畫將軍你在上面?”
審榮也有些狐疑道:“這個,我就不知道瞭。”
“但是,主公這麼做,必定有他的原因。”
審榮壓抑著激動,徐徐掀開封面,顫聲道:“主公親自為我謄寫的《春秋》!主公的筆跡——”
剛剛掀開封面,審榮和李孚臉色驟然漲紅。
審榮忙將封面合上,心虛地看著四周,最後目光落在李孚身上,咽瞭咽口水道:“有些事情不能亂傳。主公,主公一定不是這樣的人。”
李孚腦袋點得像小雞啄米一般,附和道:“對對對,主公一定不是這種人。”
目光落在審榮手中合上的《春秋》上面,李孚壓低聲音,舔瞭舔嘴角,笑道:“真白!真大!將軍,你借我看一天,我仔細研磨,學習主公。”
審榮翻瞭個白眼,顫抖著手,快速將書本塞回袖子裡,朝著帥帳小跑著過去。
李孚忙跟上去,嘿嘿地笑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