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看著荀彧離開。
他有些猶豫。
他想要爬起來追上去,和荀彧說清楚。
然而,終究,他還是強行讓自己止住沖動。
荀彧,不是以前的荀彧啦!
許都令兼校事府的統領滿寵給出的那份名單裡,“荀彧”兩個字讓他依舊有些頭皮發麻。
深呼吸瞭口氣,曹操也站起身。
他要出門走走。
荀彧的事情,等回來再說。
這次馬超叛變和曹仁之死,不管是誰,隻要有任何牽連,都必須暫時將他拿下。
戲志才,也是如此!
等自己回來,再詳細調查他們。
如果他們沒參與其中,屆時,再道歉就是。
至於現在,他感覺窒息得很。
再不出去走走,他感覺要瘋瞭。
再說荀彧一路離開曹操書房,朝著司空府邸外面走去。
路過前庭,見到大公子曹昂和丁氏,荀彧都沒有再理會,而是低著頭繼續離開。
曹昂和丁氏互相對視瞭一眼,面面相覷。
荀彧作為曹操最信任的臣子,甚至可以說是兄弟,平日裡見到他們,都會打招呼。
如今這是怎麼瞭?
丁氏看向曹昂道:“文若這是怎麼瞭?”
曹昂正要回話,就見到曹操背負著雙手走出來道:“我出門逛逛,透透氣。”
曹昂看向丁氏。
丁氏蹙著眉頭,沖他搖瞭搖頭。
看來,曹操和荀彧鬧瞭矛盾。
她就沒有見過荀彧和曹操起沖突。
如今竟然這樣。
看來,事情有些棘手。
這個時候,不管是自己還是曹昂,都不該去打擾他。
荀彧出瞭司空府邸,爬上荀傢的馬車。
坐在車廂裡,他掀開車窗車簾,戀戀不舍地看瞭一眼司空府邸,這才擺瞭擺手,低沉著聲音道:“走吧!”
車夫趕著馬車離開,徑直回到荀府,荀彧自己的傢。
荀彧常年坐鎮尚書府,有時候一個月也懶得回到荀傢一次。
此次,他竟然回來瞭,而且還這麼早。
荀府的守衛見狀,忙進去通報。
不一會兒,就看到一個身姿端莊的美婦人帶著幾個孩子走瞭出來——
唐氏。
荀彧的正妻,曾經的中常侍唐衡的女兒。
唐氏見到荀彧,笑著迎上來,挽著荀彧的胳膊,關切地問道:“怎麼瞭,這是,今天回來得這麼早?”
荀彧沖唐氏微笑道:“司空最近要出征,覺得我太辛苦,所以讓我在傢休息一段時間。等他出征回來,再說。”
唐氏一臉不可置信。
司空曹操竟然會體恤自己夫君的辛苦?
不過,唐氏很快回過神來。
她有些擔心地看著荀彧道:“夫君莫慌,以你和司空的關系,司空絕對相信你的。”
“既然讓你在傢休息,你就在傢休養一段時間。”
“你兢兢業業這麼些年,身體早就欠佳瞭。”
荀彧停住腳步,看著唐氏和身邊的數個孩子。
看著他們殷切的模樣,荀彧臉上閃過不忍。
終究,他還是下瞭決定。
伸出手,輕輕撫摸瞭下唐氏的臉龐,荀彧柔聲道:“此生能夠娶到夫人,真是荀彧一輩子的幸運。”
“往後餘生,還要你繼續操勞瞭。”
唐氏甜蜜地笑道:“都老夫老妻瞭,還說這些作甚?”
荀彧點瞭點頭,對數個小孩道:“好好聽你們母親的話。”
這之後,他才去瞭書房。
唐氏給他端來糕點和茶水。
荀彧沖唐氏笑瞭笑,這才道:“我想一個人在書房靜靜。”
唐氏忙道:“行。”
說完,轉身離開。
荀彧看著唐氏消失在視線裡,長長而輕輕地嘆瞭口氣,這才從腰間解下香囊,打開,從裡面拿出一枚灰色的丹丸。
丹丸一取出,便散發著一陣古怪的味道。
荀彧幾度作嘔。
終究,他還是從香囊裡倒出很多蘭花幹花,覆蓋在丹丸上,他這才感覺舒服瞭很多。
從書架上取出筆墨紙硯,荀彧神色復雜,好一會兒,才寫道:“愛妻唐婉。”
“人生若隻如初見。”
“我和司空已經到瞭不可調和的地步。”
“我若活下去,將來關系隻會越發糟糕。”
“我追隨司空十數載,深知其為人。”
“我這一訣別,才能平息他心中的憤怒,也能給你和孩子們留下一個未來。”
“隻是,這些年來,你辛苦將孩子帶大,如今,又要留下你獨自面對這些,我實屬不忍。若有來世,定結草來報。”
“我給你留下一封休書。”
“往後若是天可憐見,遇到良配,你可以改嫁之。”
“愛你的荀彧。”
寫完,荀彧嘆瞭口氣,吹幹墨跡,又開始著手寫休書。
寫完休書,荀彧才另取白紙,寫道:“司空。”
看著“司空”兩個字,荀彧眼睛裡泛著淚光,用力抽瞭好幾下鼻子,繼續伏案寫道:“從結識司空之日起,司空當我為張子房,我當司空為伯樂,為志同道合之明主。”
“我日日夜夜恨無法報答司空你的知遇之恩。”
“昔日陳宮引呂佈入駐兗州,兗州諸郡縣盡皆淪陷,我隻能護住兩縣。”
“我害怕兗州從我手中丟失,隻能親自趕赴周圍郡縣,遊說官員拼死抵抗呂佈和陳宮。”
“為以防萬一,我被他們抓捕獻給呂佈,我由此讓方士煉此劇毒丹藥。”
“若是真被抓捕,我立即服毒自盡,絕不給他們任何機會。”
“僥幸,我們反敗為勝,重新奪回兗州。”
“此劇毒丹藥,便被我隨時攜帶在身邊,一日不敢忘記昔日的艱難,也是警告我,要時時小心謹慎,不可驕傲自大,防止重蹈兗州覆轍。”
“然此丹藥味道難聞無比,為瞭防止被其他人發現,我由此用蘭花幹花香味壓制。”
“果有奇效。”
“數載以來,竟然無人知曉。”
“卻也讓世人給我取綽號香君,算是意外之喜。”
“於我而言,大漢朝廷乃我良心,我荀傢世代食漢祿,我決計不可做叛逆之輩。”
“然,司空是我伯樂,是我知己。”
“我雖向著天子,卻從未背叛過司空。”
“良心,我所欲也。”
“伯樂和知己,亦我所欲也。”
“魚和熊掌,終究不可兼得。”
“今日,司空既然懷疑我有通敵之嫌,我隻能以死明志。”
“這一訣別,我非但沒有感覺到痛苦,竟然釋然。”
“天子和司空,終於,我不用再糾結於任何一個。”
“訣別之際,竟有些哽咽。”
“隻祈禱來世不復再見。”
“終,祝司空武道興隆。”
“荀彧絕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