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賭輸就歸降我主!孫權,你隻是個備胎,從主位上滾下來吧!

作者:天命不在身 字數:3487

魯肅大吃一驚,萬沒料到蕭和竟會拋出這樣驚人的判斷。

“蕭軍師,你這是…”

魯肅本能想要反對,話將出口時,卻戛然而止。

他想起來瞭。

當初身在秣陵之時,在孫權登門請周瑜出山前,他的這位至交,確實親口說過對孫權失望,有意廢掉孫權改立孫紹的話。

然當時適逢柴桑慘敗,江東形勢危急,周瑜隻得暫且放下廢立念頭,出山重掌大軍抵禦劉備。

可說到底,周瑜保的並非是孫權,而是孫策留下來的基業,保的是孫策的遺產!

而現下孫權要舉江東降曹,將孫策的遺產拱手送給曹操,自己帶著孫氏一族去許都做狗。

這種情況下,周瑜為保孫策的遺產,發動兵變殺回秣陵,廢掉孫權另立孫紹為主,似乎也符合周瑜的作風。

而周瑜若發動兵變,赭圻城就兵力空虛,無兵駐守,倘劉備大軍來攻,必輕松可破。

如此種局面下,倘若兵變不順利,後路又被劉備捅瞭刀子,豈不萬事皆休?

那麼周瑜想確保背後不被捅刀,就必須要保住赭圻塞。

想達成這一目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延緩劉備進攻的時間,至少要拖到他兵變成功。

如此一推算,詐降不就合情合理瞭麼?

魯肅思緒飛轉,頃刻間想明白瞭來朧去脈,不由倒吸一口涼氣,臉色已是愕然。

“伯溫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呀。”

劉備眉頭蹙起,微微點頭道:

“吾總覺得周瑜之降,哪裡有些不對勁,伯溫你這麼一提,吾方始反應過來。”

“周傢世代公侯,那周瑜又是何等一個自傲之人,怎可能放下屢敗之恥,廢腿之恨,甘心向吾伏首稱臣呢。”

“原來他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以詐降拖延吾東進赭圻,好為他殺回秣陵廢立爭取時間!”

劉備臉上喜色已蕩然無存,惱火的目光猛的射向瞭魯肅。

兩次為孫權說和,孫權卻兩次背盟。

如今又為周瑜前來請降,卻又被蕭和識破是詐降。

你魯肅堪稱是三進宮的慣犯啊!

“魯——”

劉備本待發怒,但見魯肅一副震愕恍惚的表情,再想起蕭和先前所說,立時意識到魯肅並不知情,這是被周瑜給坑瞭。

“子敬,你視周瑜為至交,對他何等的信任,他卻如此待你,當真是不義也!”

劉備眉頭松展,反倒搖頭慨嘆,為魯肅鳴起瞭不平。

魯肅如被刀剮一般,心頭一陣劇痛。

失望,震驚,憤怒…

種種負面情緒,如無數利箭射向心頭,令他如被萬箭穿心般痛苦。

饒是如此,魯肅心中卻仍存一絲僥幸。

他深吸一口氣,猛然搖頭否認道:

“這不可能,公瑾乃君子,更是我的好友至交,他絕不可能如此蒙騙我,利用我!”

“我不相信,我不相信公瑾會做出這等負義之舉!”

魯肅猛然抬起頭,情緒激亢,略顯歇廝底裡的大叫道。

蕭和卻是不以為然,冷笑道:

“子敬,你是忠厚的謙謙君子,視周瑜為至交,對他無條件的信任。”

“可在周瑜心中,孫策的臨終托付和他留下的江東基業,才是他的一切。”

“為瞭守住孫策留下的這份遺產,他自然會不計毀譽,他既敢行廢立之舉,背負上不忠的罵名,又何惜再背一個不義罵名,利用你魯子敬前來為他詐降呢?”

蕭和輕描淡寫幾句話,將周瑜從骨子裡剖瞭個清清楚楚。

魯肅身形一顫,痛苦的眼神中,陡然間閃過一道醍醐灌頂般的神色。

略一失神後,他卻又再次搖頭:

“蕭伯溫,我知你神機妙算,有洞察人心之能能,可我要說的是,你這次必是看錯瞭人!”

“公瑾絕不是你說的那樣的人,他絕不會如此對我!”

或許是自欺欺人之心作遂,此時的魯肅依舊不死心,對周瑜還心存幻想。

蕭和眼眸暗暗一轉,便是笑道:

“既然如此,子敬可否與我傢主公打一個賭,若我們殺到赭圻城,倘若城中果真是人去城空,你魯子敬便轉歸於我主麾下,輔佐我主匡扶漢室,如何?”

一旁劉備聽得此言,立時眼眸一亮,面露喜色。

拋開用兵之能,智計之術這些具體能力不談,光是魯肅的大局觀,以及其忠厚的品性,便深得劉備的欣賞。

今有機會將魯肅招入麾下,豈能不喜?

魯肅一愣。

遲疑片刻後,反問道:

“若蕭軍師你判斷有誤,公瑾並未利用欺瞞於我,也並非詐降劉豫州,又當如何?”

不等蕭和回答,劉備便不假思索道:

“伯溫算無遺策,絕不可能判斷有誤,若是他真錯瞭,吾當向周瑜三拜,替伯溫向他致歉!”

魯肅又吃一驚,未料到劉備會對蕭和信任到如此程度,更願屈尊三拜周瑜,以為蕭和的失算賠罪。

話說到瞭這份上,魯肅自然不好再說什麼,隻得默認瞭蕭和開出的賭約。

當下劉備便一聲令下,七萬大軍水陸並進,順江東下。

關羽則統帥近三萬多水軍,借順流之勢先行一步,直撲赭圻塞而去。

秣陵城。

滿城風雨,人心浮動。

孫權回城已有兩日,將舉江東降曹的消息,自然也早就傳到滿天飛。

一城達官顯貴,士傢百姓,自是幾傢歡喜幾傢愁。

屬張昭這樣的主降派,自然是巴不得孫權降曹,自己好去許都為官,名正而言順。

如黃蓋那樣的主戰派,則是如喪考妣,無不捶胸頓足,大呼恥辱。

大多數的士人官吏,到瞭這般地步,其實都已無所謂。

曹操也罷,劉備也好,誰來做江東之主,他們為誰效力便是。

而陸顧朱張等少數江東頭等豪族,對孫權降曹的決定,則是持反對意見。

無他,權力而已。

他們熬走瞭孫策這個狠人,好容易熬到孫權向他們低頭,開始向他們讓權,要與他們共治江東,眼看好日子就要來瞭,誰想轉眼孫權卻把他們賣給瞭曹操。

曹操是什麼人,會容許他們這些地頭蛇執掌江東大權?

讓江東成為江東人之江東的夢想,隻怕就此便要夭折。

於是除去被派往吳郡,去招降山越人的陸遜外,顧雍等留於秣陵的四大姓代表,群起入府面見孫權,苦口婆心勸說孫權收回成命。

已喪失信心的孫權,自然是不為所動,斷然拒絕瞭顧雍等人再三勸說。

這場聯名的勸諫,最終不歡而散。

“可惜啊,你們現在才支持我孫傢,為時已晚瞭。”

“若是你們早能想明白,早幾年全力支持我,我早就有實力擊滅劉表,提前吞下瞭荊州,又何至於落到今日這步田地?”

孫權搖頭苦笑,仰頭又灌瞭幾杯悶酒。

酒入愁腸,孫權臉上苦澀漸漸變為瞭怨恨。

“兄長啊兄長,人人都說你最像父親,你是和父親一樣勇武無雙,可你也繼承瞭他的有勇無謀!”

“若你當初下江東時,莫要對江東士傢豪姓大肆屠戮,而是好好籠絡重用他們,跟他們共治江東,又怎會給我留下一副爛癱子?”

“我孫傢基業之亡,實亡於你啊…”

孫權口中碎碎念著,越想越氣,手中酒杯狠狠的扔在瞭地上。

一旁張昭嘆瞭一聲,張口想要寬慰幾句。

“主公,主公,出事瞭!”

賈華一臉驚慌失措的闖入,顫聲大叫道:

“周都督突然率軍歸來,大軍正在登岸向秣陵城來,不知意欲何為?”

孫權臉色一變,猛然抬起頭來,眼中已為驚異填滿。

此時的周瑜,不是應該率一萬兵馬,正在赭圻城堅守,阻擋劉備進犯秣陵的嗎?

怎麼這才幾日功夫,忽然間就率軍回瞭秣陵?

事先還沒有任何消息稟報?

孫權滿腹狐疑,突然臉色大變,驚道:

“莫非大耳賊來的這麼快,赭圻城已然失守,公瑾率軍敗歸?”

孫權方寸頓亂,忙不跌的一躍起身,急匆匆的趕往瞭城頭。

登上北門城樓,舉目一望,果然見百餘艘戰船從上遊而來,正源源不斷靠岸。

登岸的士卒已有四五千之眾,正向北門而來。

“公瑾啊公瑾,你竟然短短數日便失瞭赭圻,你無能到如此地步,還有臉反對我降曹公,口口聲聲叫囂著要我與劉備死戰到底?

“幸得我沒有聽你的勸…”

孫權咬牙切齒抱怨瞭一番,便要下令打開城門,放“敗軍”入城。

“主公且慢,我看這形勢有些不對勁。”

張昭卻攔住瞭孫權,指著城外兵馬道:

“看這戰船和兵馬聲勢,當有一萬餘人,且看這樣子並不像是敗潰逃歸。”

“若是赭城失守,我軍必是慘敗而歸,怎會是這般全師而還的樣子?”

聽得他提醒,孫權冷靜瞭三分,再次仔細審視城外兵馬,果然是全師而還的樣子。

孫權眼中疑雲頓生,心下立時警惕起來,便沒有下令將城門打開。

不多時,登岸的一萬人馬,在城北一線集結完畢,列陣推進至瞭北門城前。

周瑜在徐盛等眾兵環護下出陣,徐徐進至城門前。

“是紹公子,紹公子也在周都督身邊!”

眼尖的周泰,指著周瑜身邊那貴公子大叫。

孫權心中一凜,定睛急看,果然發現自己的侄子孫紹,竟然就在周瑜身邊。

“紹兒明明在秣陵城中,怎麼突然間會跑去城外,還跟在瞭公瑾身邊?”

“難道說…”

孫權腦海中迸出一個驚悚的猜想,不由打瞭個寒戰。

強壓住慌張後,孫權故作鎮定,朗聲喝問道:

“公瑾啊,吾令你堅守赭圻塞,為吾阻擋那大耳賊,你為何會突然率軍回秣陵?”

“還有,紹兒又怎麼會與你在一起?”

所有人的目光,齊聚向瞭城下的周瑜。

周瑜眼神冷漠,敷衍式的拱瞭拱手,高聲道:

“仲謀公子,這江東基業乃是伯符開創,理應由伯符之子繼承,當初隻因紹公子年幼,吾等才擁立你暫代江東之主。”

“現下紹公子已然成年,到瞭可堪大任的時候,也該是你退位讓賢的時候瞭。”

“吾今日歸來,正是要請你讓出主位,扶立紹公子接掌江東!”

城墻之上,孫權駭然變色。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