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孫權駭然變色。
張昭,周泰,陳武,賈華等諸將,乃至於每一個普普通通的士卒,無不是駭然變色!
周瑜,他們的周大都督,竟然在兵變造反!
要將他們的主公孫權,從江東之主的位子上拉下來,扶他們的紹公子上位!
所有人腦子都嗡嗡作響,被周瑜這突如其來的一出給整懵瞭。
“周瑜,你瘋瞭嗎,你竟然敢謀逆作亂?”
張昭到底是見過大風浪的人,率先反應過來,指著周瑜厲聲喝斥。
一句“謀逆作亂”,這才如驚雷一般,將孫權從恍惚震愕中劈醒。
他這才明白過來,周瑜為何不守赭圻,率全師召呼也不打就殺回秣陵。
原來這是要逼他下臺啊!
至於他那好侄兒孫紹,多半是周瑜事先安排瞭人先行入城,將其先一步接出瞭城去。
這是一場精心預謀的兵變啊!
孫權旋即勃然大怒,指著周瑜斥罵道:
“當年兄長臨終前,明明是令吾繼承孫傢基業,做江東之主,此乃人所共知。”
“周瑜,吾對你何等信任,將我江東兵馬盡數交給瞭你,你焉敢辜負吾對你的信任,篡改兄長遺命謀逆作亂?”
周瑜面無表情,隻冷眼看著孫權無能狂怒,就如一個對丈夫徹底死心的女子,對方是喜是怒都毫不關心。
等到孫權罵完,周瑜方冷冷道:
“伯符當年傳位給你,是對你的信任,以為你能守住他血戰開創的江東基業。”
“可你呢,稍遇挫折便要將江東獻於曹賊,以換取你茍全性命。”
“伯符與我等血戰開創的基業,就這樣被你拱手送人,你對得起伯符對你的信任嗎?”
周瑜索性撕破瞭臉龐,再無忌憚什麼主臣之別,當著城內城外萬千將士的面,便公然斥責孫權的無能和貪生怕死。
孫權如若被當眾扒光瞭衣服,一時又是氣憤又是羞愧,憋到臉色發紫。
周瑜卻不給他嘴炮還擊的機會,繼續說道:
“仲謀,既然你貪生怕死,擔不起這江東之主的重擔,守不住伯符留下的基業,你就該有自知之明,老老實實的退位讓賢。”
“如果你當真還敬伯符是你兄長,就不要做無謂的掙紮,老老實實打開城門,讓江東之主的位子還給紹公子吧。”
“如此一來,你還能體體面面的下臺,紹公子自會給你個富貴餘生。”
“若你不明事理,非要逼我動武,待我殺入秣陵之時,你再想體面,可就沒有機會瞭!”
孫權身形一凜。
周瑜這是在下最後通牒啊,若他不肯讓位,就強行攻破秣陵,用武力逼他下臺!
周瑜所握的一萬人馬,可是江東最後的精銳之師。
他守秣陵的士卒七七八八加起來雖也有數千之眾,卻皆是東拼西湊的鄉勇郡兵,戰鬥力也就比烏合之眾強點而已。
周瑜若真強行攻城,他怎麼可能擋得住?
“主公,諸將不滿主公降曹,或許會跟著周瑜造反,紹公子卻未必有此心,多半乃是為周瑜脅迫呀…”
身旁張昭小聲提醒暗示。
孫權驀然會意,忙是沖著孫紹叫道:
“紹兒啊,咱們可是親叔侄,是血濃於水的親人啊。”
“為叔知道你是被周瑜這逆賊脅迫,被他逼著與為叔骨肉相殘,你快說句話,讓將士們看清周瑜那亂臣賊子的真面目啊!”
他將最後的希望,寄托在瞭孫紹身上。
誰料孫紹卻面露恨色,厲聲罵道:
“孫權,你個薄情寡義之徒,你也配提血濃於水四個字,你也有臉自稱是我叔父?”
“自你掌權之後,無時無刻不對我心存猜忌,處處對我防范監視,在我身邊安排瞭多少眼線耳目,你當我不知嗎?”
“你嘴上說著保護我安全,實則以此為由將我軟禁,今日若非公瑾叔父派人秘密接我出城,我甚至連出入秣陵都要得到你的準許!”
“我問你,你就是這樣對待自己的侄兒,就是這樣對待你的骨肉親人的嗎?”
“我父親將江東之主傳給你,你卻這樣對我,我不配做我的叔父,你簡直就是禽獸不如!”
孫紹也撕破瞭臉皮,將孫權這些年的所做所為盡數戳破,將積聚多年的怨氣,統統也宣泄瞭出來。
孫權被罵到目瞪口呆,啞口無言。
他顯然沒料到,自己這侄兒年紀雖輕,卻什麼都知道,他幹的那些齷齪事人傢是心知明鏡。
控訴過孫權後,孫紹緩瞭口氣,朗聲道:
“江東是我父親打下來的,若我父親還在,他寧可與大耳賊玉石俱焚,也絕不會為求茍活而投降曹賊!”
“孫權,你雖冷血無情,我孫紹卻不是!”
“你若聽公瑾叔父的話,體體面面的把本就屬於我的東西還給我,我念在咱們皆為孫氏子孫的份上,我可以既往不咎,給你一個富貴餘生。”
“若你還厚顏無恥,執迷不悟,你就休怪我不念親情!”
孫紹也學著周瑜,給他這位叔父下瞭最後通牒。
沿城一線的士卒們,驚愕的目光轉向瞭孫權,顯然皆已信瞭孫紹所說,不敢相信他們的主公,會這樣對待自己的侄兒。
“孫紹,你——”
孫權氣到眼珠爆睜,臉龐扭曲變形,指著孫紹想罵卻半天罵不出一個字。
他憋瞭半天,憋到怒血攻心,捂著心口搖搖晃晃倒退半步,大口大口的喘起瞭粗氣。
“主公!”
張昭趕忙上前將孫權扶住。
“畜生,這個忘恩負義的小畜生,竟然敢這般污蔑詆毀吾,畜生啊~~”
孫權是大喘著氣,咬牙切齒的大罵道。
“沒想到紹公子也被周瑜蒙蔽,竟然變成瞭這般大逆不道之徒。”
“主公,秣陵守軍皆是烏合之眾,現下又被他二人蠱惑煽動,更是不堪一擊。”
“這秣陵城是守不住瞭,我們速速棄城撤往吳郡,會合瞭陸伯言他們的人馬,再從長計議平叛之事吧。”
張昭認清瞭形勢,抹著額頭汗珠低聲提醒。
孫權卻怒不可遏,猛的直起身,怒叫道:
“這秣陵城,吾寧送給那大耳賊,也絕不讓給周瑜孫紹這兩個逆賊,吾絕不——”
狠話尚未出口,宋謙策馬飛奔而來,慌慌張張的爬上瞭城樓。
“啟稟主公,那朱治之子朱然,偷偷打開瞭西門,放瞭叛軍殺進瞭秣陵城啊!”
孫權大驚失色,急是向西門方向望去。
隻見西門城頭上,三柱狼煙不知何時已升起,隱隱約約似乎能看到,“周”字旗也升起在瞭城樓上。
孫權倒吸一口涼氣,顫巍巍的轉頭看向瞭城下的周瑜。
此時的周瑜,嘴角已揚起一抹勝算在握的冷笑。
“主公,這必是周瑜早有預謀,事先令朱治密令其子朱然裡應外合,偷偷打開西門放周瑜入城啊!”
張昭苦著臉叫道。
孫權搖搖晃晃倒退半步,整個人如霜打瞭的茄子一般,所有的狂怒都瓦解一空。
“主公,大勢已去,秣陵守不住瞭,速速棄城南撤吧。”
“周瑜之狠厲不亞於伯符,若是你我落在他手中,他必會斬草除根,我們死無葬身之地啊——”
張昭眼見孫權還猶豫不決,抱著他胳膊幾乎是哭腔苦求道。
孫權打瞭個哆嗦,再不敢猶豫,急是嘶聲大叫道:
“快,快護我出城,護我退往吳郡——”
張昭松瞭口氣,急是喝令周泰陳武等人,率部護送孫權出逃。
城頭守軍一哄而散。
得知消息,不願臣服於孫紹周瑜的官吏豪姓,盡皆也紛紛出逃。
秣陵城已是一片大亂。
北門外。
周瑜料知大局已定,便向孫紹笑著一拱手:
“主公,請入城吧!”
一句“主公”,聽的那少年郎精神一振,臉上不由掠起一抹意氣風發的笑容。
於是他一抓周瑜手臂,笑道:
“公瑾叔父,我們共入秣陵。”
“從今日起,這江東大好河山,紹與你共享!”
見得孫紹這般“知恩圖報”,周瑜臉上亦浮現幾分欣慰笑意。
於是他回眸望向上遊方向,嘴角鉤起一抹諷刺。
“蕭和,縱使你神機妙算,你可算得出,我周瑜竟敢殺回秣陵,廢瞭孫權麼?”
…
赭圻塞。
一面面“劉”字旗,已飛揚在城頭之上。
關羽三萬水軍殺到,奉命留守的周魴大吃一驚,隻得率不足千人守軍棄城而逃。
劉軍不費吹灰之力,便攻下瞭這座秣陵上遊最後的屏障。
黃昏時分,劉備親統四萬餘步軍隨後抵達,水陸兩軍會合。
城樓上,關羽向劉備稟明瞭不戰而下赭圻塞的整個經過。
幾名來不及逃的俘虜,也親口證實瞭兩日前,周瑜親率一萬兵馬,趁夜色掩護回師秣陵的事實。
“兩日前?就是我剛離開赭圻之時?”
“也就是說,我前腳剛走,他後腳就率軍殺回瞭秣陵,沒有半分遲疑?”
“周瑜,你,你——”
魯肅拳頭漸漸握緊,臉上已是湧起瞭悲憤失望之色。
鐵證如山,他不得不接受這殘酷的事實:
周瑜從頭到尾都在利用他,蒙蔽他!
利用他詐降劉備,置他性命生死於不顧,自己卻背信棄義,趁勢率軍殺回秣陵去發動兵變。
直到此時,魯肅才恍然省悟,他與周瑜所謂的生死至交,隻是他一廂情願。
此刻他心中,不禁有種一片真心喂瞭狗的悲涼。
“咳咳,子敬,我知道你心情不佳,不過我還是想問一下,咱們打的那個賭,還作數嗎?”
身後蕭和輕輕一拍他肩膀,提醒他莫要忘瞭先前賭約之事。
魯肅長吐瞭一口氣,眼中悲涼漸散,神情仿若壓在心頭一塊石頭總算移開,整個人反倒是如釋重負起來。
轉身之時,他眼中已浮現某種決意。
於是禮瞭禮衣冠,深吸一口氣,向著劉備深深一拜:
“肅今日終於幡然省悟,方知玄德公才是值得我魯肅赴湯蹈火的真明主。”
“我魯肅願歸順於玄德公麾下,盡我所能,輔佐玄德公成就再造大漢之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