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須塢北,曹營。
“你說什麼?”
“子孝竟失瞭宛城,還損兵折將,兩萬兵馬死傷無數?”
中軍大帳內,曹操拍案驚起,沖著跪伏於帳前的毛玠激動的喝問。
帳中一片嘩然,程昱,夏侯淵眾謀臣武將們,無不是駭然變色。
“回稟丞相,當日馬超那逆賊,率軍由武關殺入南陽,奔襲我西鄂博望,欲截斷我軍糧道,子孝將軍被迫…”
從許都快馬加鞭趕到前線的毛玠,將宛城一戰的前因後果,詳細向曹操稟明。
從曹仁中瞭調虎離山之計,到劉軍佯圍宛城,卻火燒博望坡,再到朱靈戰死,杜襲棄宛城而逃…
曹操臉上的震怒,變成瞭驚愕,再由驚愕變成瞭深深困惑。
“大耳賊遠在這濡須塢與孤對峙,竟於千裡之外設下此等詭詐之計,詐取瞭宛城?”
曹操眼珠爆睜,語氣眼神中充斥著難以置信。
毛玠重重點頭,接著說道:
“據子孝將軍事後刺探,統帥劉軍奪取宛城者,極有可能是那蕭和。”
“子孝將軍推測,劉軍這一環扣一環的計策,皆是出自於那蕭和之手。”
曹操身形晃瞭一晃,腦子嗡的一聲作響,整個人陷入無盡的迷茫之中。
帳中曹營眾將,一聽是蕭和出現在千裡之外的宛城,又是一片驚臆。
“這怎麼可能,姓蕭的那山野村夫,不是去秣陵與那關羽之女成婚去瞭麼,他怎麼會突然出現在宛城?”
“難不成他真乃妖人,會分身妖法不成?”
夏侯淵第一個跳瞭出來質疑。
他這一聲質疑,也道出瞭諸將的心聲,眾人皆是點頭稱是。
“如今看來,這一切皆是那蕭和的障眼法,我們都被他戲耍瞭!”
程昱卻驀然省悟,向曹操一拱手:
“丞相,劉備必是迫於我二十萬大軍壓力,便意圖襲取宛城,威脅許都,以迫使丞相撤軍北歸。”
“故那蕭和才借著大婚掩護,令我們以為他身在秣陵,實則他卻趁機脫離我們的眼線,秘密前往荊州統領瞭荊北敵軍。”
“正因如此,他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出現在襄樊,以那連環詭計,大破子孝將軍,一舉攻陷宛城啊!”
此時此刻,程昱終於是道破瞭真相。
大帳內,眾人倒吸涼氣,眼神由質疑變為瞭悚然。
曹操亦是幡然驚醒,狠狠的打瞭個寒戰。
金蟬脫殼,魏圍救趙,聲東擊西,調虎離山…
蕭和竟在他眼皮子底下,織出這樣一張天衣無縫的大網,神不知鬼不覺的在千裡之外,破瞭他的宛城!
深謀遠慮,詭詐多端到如此地步,這還是人嗎?
“蕭和,你這妖人~~”
曹操拳頭狠狠砸在案幾上,口中咬牙切齒,臉形扭曲出驚怒與抓狂混雜的神情。
恨怒半晌,曹操有氣無力的跌坐下來,長嘆道:
“隻可恨奉孝棄孤而去,若有奉孝在,孤焉能如此被那山野村夫戲耍於股掌之中!”
“奉孝,奉孝啊——”
憤怒無奈過後的曹操,此刻不由思念起瞭郭嘉。
這話在程昱劉曄等人聽來,卻似在諷刺他們這些謀士無能,令他曹操這個主公屢屢受辱。
眾謀士皆是低下頭來,無不汗顏。
“我等無能,未能識破那蕭和詭計,令劉備奪下瞭宛城,實在是有愧於丞相。”
程昱紅著臉告罪,卻又無奈道:
“隻是現下宛城失守,已成瞭定局,此刻許都乃至於河南必人心大震。”
“宛城距許都不過三百裡,若許都有失,後果不堪設想。”
“丞相,京師為重,現下也隻有搬師北歸瞭。”
大帳內,霎時間鴉雀無聲。
曹營諸將有人緊握拳頭,有人咬牙切齒,有人恨恨不甘…
曹操緩緩起身,走出瞭帳門,望向那座他強攻數月,卻依舊屹立不倒的濡須塢。
抓狂,憤怒,不甘…
曹操的眼神變化不斷,最終卻變成瞭一抹無奈。
深吸過一口氣,曹操無力的甩瞭甩手:
“傳令,大軍北歸吧。”
大帳中,響起陣陣無奈的嘆息。
兩天後。
曹操大軍北撤,留夏侯淵,張遼幾將率三萬兵馬守合肥,自率主力星夜兼程北歸許都而去。
…
濡須塢內,數萬劉軍將士,已是歡聲雷動,一片沸騰。
宛城大捷的消息,再加上二十萬曹軍退兵,讓這班苦戰數月的劉軍將士無不如釋重負,陷入一片歡慶之中。
中軍帳內。
劉備一手拿著蕭和的捷報,一手捧著孔融送來的那道天子密詔,臉上燃燒著欣喜振奮。
“伯溫拿下瞭宛城,天子又欲南狩荊州,此真乃雙喜臨門也!”
劉備騰的起身,目光笑看向關羽:
“雲長,你率四萬兵馬,繼續坐鎮濡須塢,等待軍師歸來北取合肥。”
“為兄親率三萬兵馬往南陽,親迎天子南巡!”
關羽欣然領命。
法正和陸遜對視一眼,心中卻顯然另有想法。
“主公若能迎得天子,固然能使曹賊失去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義名份,主公亦可借天子名義,招攬天下擁漢豪傑來歸。”
“隻是恕正說句大不敬的話,當今天子雖無雄才大略,沒有明君之姿,卻並非是那種有自知之明,甘願放權於臣下,垂拱而治之君。”
“正以為,是否迎奉天子,主公是否當再慎重考慮一下。”
劉備心頭微微一震,沉默瞭下來。
法正雖未明言,可言下之意,他豈能聽不明白。
那句“甘願放權於臣下,垂拱而治”,顯然是在暗示,天子為親掌大權,有可能要從他手中削奪兵權。
沉默片刻。
劉備深吸一口氣,毅然道:
“孝直你的顧慮吾明白,然吾身為漢室宗親,天子既是來投奔,吾豈有不迎奉之理?”
“將來之事,待將來再說吧!”
這番話,令法正不禁肅然起敬,遂不再多說什麼。
當下劉備決心已定,遂留關羽坐鎮濡須塢,自率兩萬水陸大軍,即刻啟程西歸,直奔宛城而去。
南陽方面。
蕭和已先行一步,令魏延和馬超統軍兩萬,自魯陽北上,直奔陸渾關而去,擺出瞭一副要攻取洛陽的架勢。
同時蕭和又請馬超傳令回關中,大張旗鼓的串聯關中諸將,宣稱要再次集結十萬西涼軍東出潼關,殺入河南地。
許都方面,留鎮的夏侯惇和荀彧,很快就收到瞭消息。
二人一番商議後,急令曹仁收攏敗軍,於襄城一線依托汝水拱衛許都以南,同時急調許都附近汝南,陳國,陳留諸郡國兵馬前來馳援增防。
夏侯惇則親率一萬五千許都鎮軍,星夜兼程西奔梁縣一帶,以阻擊魏延馬超北上洛陽。
曹軍兵馬調動的情報,很快便傳回瞭宛城。
蕭和遂令趙雲,率八百義從輕裝北上,晝伏夜行,沿途但遇城池皆繞城而過,前往許都接應天子。
同時又派信使先行一步潛入許都,暗中告知孔融約定之期,令其與天子商定好兵變事宜。
…
七日後,許都。
曹丕府,後院某閣樓內。
“啟稟二公子,鑠已照二公子吩咐,將當日京郊大營裡,目睹瞭二公子將那蕭和趕走的士卒,統統都已暗中解決掉,保管他們沒人再能開口說話。”
心腹朱鑠壓低聲音匯報著,以掌作刀在脖前做瞭個殺頭的動作。
曹丕松瞭口氣。
自從曹操勒令楊修查出,當年是誰將前來曹營投奔的蕭和趕走,並稱要誅其九族之後,他便是整日提心吊膽。
為防被楊修查出真相,他隻能令心腹朱鑠,暗中來瞭個殺人滅口。
今日聽得朱鑠匯報,曹丕壓在心頭的那塊大石頭,總算是落瞭地。
“不過,據鑠暗中刺探,那楊修似乎已查到瞭什麼,我也不敢確定,他是否已知曉是公子當初趕走瞭那蕭和。”
曹丕酒剛入喉,猛的嗆瞭一口,臉上頓時又現慌張之色。
“我早該知道,楊修這廝聰明絕頂,怎可能這麼久還查不到我頭上。”
“他是子建的人,若是他落井下石,將此事向父親稟明,卻當如何是好?”
“仲達啊,你得幫我拿個主意才是!”
曹丕亂瞭方寸,目光巴巴的望向瞭一旁閑飲的年輕文士。
那年輕文士卻氣定神閑,淡淡道:
“公子莫慌,楊修乃子建公子的人,這是丞相早就知曉之事。”
“且這楊修自詡聰明,時常喜好賣弄才智,揣摩丞相心思,我料丞相面上雖屢屢誇贊他才智,實則心下已生厭惡。”
“楊修若真將此事向丞相稟報,丞相責問起時,公子隻需痛哭流涕矢口否認,丞相自會猜疑他是為幫子建公子爭儲,有意栽贓構陷公子。”
曹丕臉上慌意褪散,嘴角鉤起一抹笑意,點頭贊道:
“楊修也好,父親也罷,所思所想你皆是洞若觀火。”
“仲達,你這雙眼睛,當真是能看透人心呀!”
司馬懿淡淡一笑,正想拱手謙遜幾句。
就在這時,府外方向,陡然間隱隱約來瞭喊殺聲。
緊接著。
馬蹄聲,號角聲,戰鼓聲,便如雷驚起,響徹許都城內,好似城內突然間廝殺四起。
“好端端的,怎麼城中突然殺聲大作,莫非是有人謀反作亂?”
曹丕臉色一變,急是一躍而起,抄起佩劍幾步沖到瞭堂外。
朱鑠也緊跟而出,慌忙喝令親衛關閉府門保護曹丕,同時派人前去察看情況。
“子孝將軍方遭慘敗,宛城乃至南陽失守,劉軍又趁勝北攻洛陽,許都城中人心震蕩,若幹擁漢之徒趁機作亂,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過許都尚有精兵五千,還有荀令君,王長史,以及眾多曹氏夏侯氏宗親武將坐鎮,量那些作亂的宵小也掀不起什麼波瀾。”
“公子莫慌,隻管嚴守府門便是,不出兩個時辰,叛亂自然會被平定。”
司馬懿卻依舊巍然端坐,口中仍是閑品著美酒,語氣自信篤定的寬慰道。
曹丕聽罷,這才稍稍安心,當即便照司馬懿所說,令親衛嚴守府門,靜待叛亂平定的消息。
一個時辰後,另一位心腹吳質匆匆入府,帶來瞭一個震驚的消息:
吉本,耿紀,韋晃,金禕等數員朝臣,集結瞭近千餘名傢兵,突然發動兵變,攻入皇宮接出瞭天子。
爾後這幫“叛賊”,又“挾持”帝後和諸皇子公主,從南門殺出瞭許都,不知去往瞭何處!
“你說什麼?”
“他們竟然兵變挾持瞭天子,還帶著天子逃出瞭許都?”
曹丕大驚失色,如同聽到瞭天方夜譚一般。
幾個漢臣,帶著一幫子烏合之眾,竟然就這麼明目張膽的救出瞭天子,還殺出瞭許都?
你確定沒在開玩笑?
吳質顧不得喘氣,忙解釋道:
“叛軍使瞭疑兵之計,佯作攻打相府,卻出其不意攻打皇宮,趁著我南門兵馬被抽調,一舉殺瞭出去。”
“不過王長史他們現下已反應過來,正率軍出城追擊,聽聞連子建公子也帶著親衛隊,出城去追奪天子去瞭!”
曹丕這才恍然明悟,眉頭不由一皺,罵道:
“這幫漢廷餘孽,沒想到如此詭詐,竟憑一眾烏合之兵,就把天子給劫出瞭許都!”
“我料他們必是劫持天子,想要去荊州投靠那大耳賊,若真被他們得逞,後果不堪設想啊!”
曹丕咬牙切齒,又急又惱,氣的直跺腳。
一旁司馬懿卻再也坐不住,騰的躍起,神色肅厲道:
“子桓公子,你還等什麼,速速率親衛隊出城,去追奪天子啊!”
“若是為子建公子先一步搶回天子,你還有什麼資格,再與他爭這曹傢儲嗣之位?”
曹丕心頭陡然一震,驀的打瞭個寒戰,陡然清醒過來。
天子,乃大義旗幟,乃是曹操號令天下的金字招牌!
誰能搶回,就等於是為曹操,為曹傢立下瞭不世奇功!
這追回天子的功勞,若是為曹植拿到手,以曹操對其的偏愛,不趁勢立其為儲才怪!
到那時,以曹植這份功勞,宗親也好,外姓臣子也罷,誰還敢反對?
曹植為儲,那就是眾望所歸!
想明白這一節,曹丕驚出一身冷汗,急是拔劍在手,大叫一聲:
“傳吾之命,速速集結所有親衛,隨吾出城去追回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