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不禁面露奇色。
蕭和跟楊修開出的這個條件,事先並沒有提及,更像是靈機一動。
不過蕭和事先也分析過曹傢局勢,目下曹操雖有扶立曹沖為儲之心,然曹丕和曹植二人卻並未認命服輸,還在還各自我搶救。
不然曹植也不會放著許都的聲色犬馬不享受,大老遠跑來淮南吃土。
放曹植回去,讓他繼續和曹丕曹沖兩兄弟爭位,就如當年袁氏兄弟爭位一般,讓他們兄弟相殘,自我消耗,對自己反倒有利。
若順手能用曹植換一座壽春,那自然是意外之喜,再好不過。
念及於此,劉備便沒有作聲,任由蕭和掌控局面。
“這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我若明目張膽的背叛丞相,丞相豈能饒我,又豈能饒我楊傢?”
“蕭軍師,你這個條件太過強人所難,我絕無可能答應!”
楊修驚異過後,當場斷然拒絕。
失瞭曹植,他和楊氏將來隻是有可能為曹沖清算,弘農楊氏在曹傢新朝之中,也可能失去原有的百年望族的地位。
可若公然背叛曹操,幫著劉備拿下壽春,那可就不隻是被清算,傢族沒落的後果瞭。
以曹操之心狠手辣,盛怒之下,直接夷滅瞭弘農楊氏,那也不是沒有可能。
楊修是想救回曹植,卻絕不想賠上整個傢族百餘口的性命!
“楊主簿你莫要激動,我隻是叫你幫我們大將軍拿下壽春,又沒有讓你背叛曹操。”
蕭和卻不以為然的笑道。
楊修激動情緒方始稍緩,卻又茫然道:
“修隻不過一個小小主簿,無權無兵,又如何能幫你們拿下壽春,還請蕭軍師明言?”
蕭和一笑,輕描淡寫說道:
“你隻需假借通風報信為由入壽春,勸說曹仁將滿城百姓,全部驅趕出壽春城,再將曹仁一舉一動,隨時暗中通風報信便可。”
楊修暗松瞭一口氣,眼中卻又透出深深迷茫困惑。
蕭和叫他做的事,從表面上看起來,確實是看不出背叛曹操的痕跡。
隻是他想不明白,驅離滿城百姓,又跟拿下壽春城,有什麼關系?
畢竟曹仁靠的是三萬多士卒守壽春,又不靠那幾萬壽春百姓啊。
不光是楊修,劉備亦是眼神疑惑,猜不出蕭和此舉用意。
唯有龐統,卻眼眸閃爍,隱隱猜測到瞭幾分。
“蕭軍師,修不太明白,你讓我做的這件事,如何能幫你們拿下壽春?”
緩過神來的楊修,茫然的問道。
蕭和卻不點破,隻淡淡道:
“我們怎麼拿下壽春,這你就不用管瞭,我就問你一句,你答應還是不答應?”
楊修不好再追問,目光隻得看向劉備。
蕭和說瞭不算,他還需要得到劉備的點頭認可。
劉備心下雖也疑惑,卻對蕭和深信不疑,遂道:
“伯溫所言,即是吾所言,你若能做到,吾必如約放歸曹植。”
楊修沉默下來,權衡起瞭利弊。
“他們叫我做這件事,確實不會令丞相猜疑我背叛瞭他,應該不會惹來殺身之禍。”
“至於壽春乃至淮南,雖然失陷於劉備之手,於國傢不利,然以丞相之強,早晚還能再奪回來。”
“若能換回子建公子,我和楊傢就還有希望,如此一算,以壽春換回子建公子,倒也值得…”
楊修思緒澎湃翻轉。
良久後,眼神化為決然,遂一拱手:
“好,咱們就一言為定,我勸曹子孝驅離壽春城百姓,大將軍放歸我傢子建公子!”
交易就此達成。
劉備便交待陳到,安排楊修去往壽春。
前腳送走楊修,帳中後腳便跟著炸開瞭鍋。
“軍師啊,俺就不明白瞭,你叫楊修鼓動曹仁驅離滿城百姓,怎麼就能幫咱們拿下壽春瞭?”
張飛撓著後腦殼,頭一個滿臉茫然的嚷嚷道。
劉備及眾人目光齊聚蕭和,眼神皆是同樣的不解。
“照曹操現下戰略,應該是要全力攻取關隴,淮南方面令曹仁堅守,待其平定關隴後回師南援。”
“莫說馬超和韓遂本就不是鐵板一塊,就算他們並力齊心,如今失瞭潼關等天險,也絕非是曹操對手,為其所破隻是早晚之事。”
“所以我們攻取壽春的戰略,絕不能拖成持久戰,必須要速破壽春!”
蕭和手指著沙盤上的壽春城,語氣斬釘截鐵。
劉備深以為然,連連點頭,忙問道:
“那伯溫你可有良策,能速破壽春?”
蕭和輕吸一口氣,緩緩道出四個字:
“水淹壽春!”
與此同時,蕭和的手已移至瞭壽春以西,指向瞭那條自南向北的淝水。
水淹壽春?
劉備神色微震,目光隨之移向淝水。
下一刻,猛然驚悟。
壽春城依淝水而建,現下正值秋訊,淝水大漲,若趁勢掘開淝水堤壩,正可借洪水之威,水淹壽春城。
如此,便能借天之威,不費吹灰之力,速破壽春!
“水淹壽春,水淹壽春…伯溫此計,確實是一道速破壽春的妙計!”
恍然明悟的劉備,臉上不禁湧起喜色。
帳中一片沸騰,諸將無不欣喜若狂。
“伯溫軍師啊,俺就知道,你是滿肚子的壞水,這一招水淹壽春之計,可真是夠狠啊~~”
張飛是激動欣喜,又用他那讓人聽不出是誇還是罵的獨特誇人方式,猛誇起瞭蕭和。
那句“滿肚子壞水”,聽的劉備是極為尷尬,不得不輕咳提醒自傢義弟。
“伯溫軍師啊,俺不是想說你一肚子壞心眼,俺是誇你神機妙算呢…”
張飛撓著頭訕訕憨笑,忽爾又想起什麼,不解道:
“對瞭伯溫軍師,你這水淹壽春之計,跟那楊修又有啥關系,為啥要讓他鼓動曹仁驅離百姓,俺有些糊塗瞭呢。”
蕭和一笑,目光看向劉備,正要解釋。
龐統卻眼眸一亮,搶先道:
“此計雖威力強橫,可水灌壽春,淹的不止是三萬曹軍,還有滿城百姓。”
“我軍乃仁義之師,雖說戰爭難免會傷及百姓,可大將軍也絕不會無視數萬百姓生死,用此雷霆之策。”
“蕭軍師令楊修鼓動曹仁,將滿城百姓驅離壽春,屆時沒有瞭誤傷百姓的顧忌,大將軍豈不就能再無顧慮的水淹壽春?”
龐統終於揣測出瞭蕭和深意。
蕭和一笑默認。
他對劉備太瞭解瞭,以劉備的仁義性情,如此置數萬百姓生死於不顧的計策,是絕對不會采納。
他正是因為瞭解劉備,所以才要假楊修之手,來解除這捆綁住劉備手腳的束縛。
張飛等眾人,這才恍然大悟,明白瞭蕭和良苦用心。
“伯溫軍師啊,還是你想的周全,俺誰都不服,就服你!”
張飛是滿臉崇拜,化身為蕭和迷弟,嘖嘖贊嘆起來。
劉備亦是面露欣慰笑容,捋著細髯的慨嘆一聲:“知吾者,伯溫也!”
破城之策,就此定下。
當下劉備便用蕭和之計,為收容百姓,移營高地,掘淝水堤壩暗中做起瞭準備。
…
壽春城內。
“突圍”而入的楊修,已站在瞭曹仁面前。
“你說什麼?”
“我五千兵馬全軍覆沒,張燕被俘,子林為那黃忠所斬?”
曹仁滿面駭然,激動的沖著楊修喝問。
左右張遼,李典,劉曄等人,亦是一片驚駭。
楊修一聲嘆息,苦著臉道:
“修奉元讓將軍之命,本想等我軍奇襲潁口得手,入城向鎮軍將軍報捷,以安壽春將士之心。”
“誰料劉備早於潁口佈下重兵,我奇襲軍團全軍覆沒,張燕為敵所俘,夏侯將軍也…”
楊修聲音哽咽,已說不下去,隻得又是一聲嘆息。
曹仁緩緩坐下,臉上的震驚漸漸為憤怒取代,拳頭重重擊打在瞭案幾上。
“大耳賊,你又殺我一侄兒!”
“你手上沾瞭我們曹傢夏侯傢這麼多血債,我曹仁早晚讓你血債血償~~”
曹仁是捶胸頓足,咬牙切齒的無能狂怒起來。
劉曄卻長嘆一聲,無奈道:
“東路臧霸遲遲不能突破盱眙,西路救兵又遭此重創,丞相又決意先平定關隴,再南下救我淮南。”
“鎮東將軍,看來我們一時片刻是指望不上救兵瞭,我們得做好靠自己長期堅守壽春的準備才是。”
曹仁從悲憤中緩過神來,咬牙厲聲道:
“吾有三萬大軍,壽春城堅如磐石,沒有救兵又如何,我們自己也能守得住。”
“大耳賊敢來攻城,就叫他放馬來攻便是,我看他有什麼本事破我壽春!”
李典等諸將,紛紛慨然稱是。
楊修眼珠轉瞭一轉,卻道:
“鎮東將軍,依修之見,劉備明顯是不打算強攻,而是要長期圍城,待耗盡我們糧草那一天,再四面強攻。”
“我城中糧草,除瞭供給三萬將士之外,還有幾萬百姓,當真能撐到丞相平定關隴,回師南下那一天嗎?”
曹仁一哆嗦,驀的被提醒,不由面露憂色。
此前因是敗的倉促,來不及收割秋糧,便被劉備圍困在瞭城中。
壽春城內所存糧草,最多夠三萬將士,吃三個月左右。
當然,要是省著點吃,支撐五個月也不是不行。
五個月後,曹操總該來救他們瞭吧?
關鍵是城中除瞭三萬將士,還有數萬百姓要喂飽。
這麼多百姓無糧可買,饑餓難耐之下,勢必要生變亂,到時不用劉備攻城,他們豈非不戰自亂?
“德祖你提醒的極是,這確實是個棘手的難題呀…”
曹仁起身踱步,眉頭凝成瞭一字寬。
楊修見鋪墊已足,遂道:
“鎮東將軍,修倒是有一計,可叫我軍糧草再多支撐數月。”
曹仁眼眸一亮,忙問楊修有何手段?
楊修向府外一指,笑道:
“鎮軍將軍別忘瞭,城中還有數萬百姓,他們傢傢戶戶多少還是有些存糧的。”
“若是能將他們的存糧搜刮強征上來,所得糧草,至少能再讓我們三萬將士吃上兩三個月吧。”
曹仁如若被點醒,驀的眼前一亮。
不等他表態,張遼卻臉色一沉:
“楊德祖,你這出的是什麼餿主意?”
“這滿城百姓,乃是丞相的子民,你叫鎮東將軍強搶百姓口糧,豈非是要令丞相失盡人心?”
“再者,這些百姓活命糧被搶,若不憤起反抗就要活活餓死,到時若逼出民變,城中不自戰亂,給瞭劉備可趁之機,又當如何是好?”
張遼一連串質問,將楊修懟瞭回去。
劉曄亦是連連點頭,認同張遼的顧慮。
楊修卻詭秘一笑,不以為然道:
“這也簡單,鎮東將軍隻需將這幾萬百姓,統統驅趕出壽春,趕去給劉備就行瞭。”
“那劉備向來自詡仁義,定然不會不顧這些百姓死活,隻能無奈收留。”
“如此一來,我們既不必擔心百姓民變,又能借這幾萬張嘴,來消耗劉備軍的糧草,豈非一石二鳥?”
曹仁臉上顧慮一掃而空,欣然大贊道:
“好一個一石二鳥之計,人言你楊德祖聰明絕頂,果然是名不虛傳。”
“好好好,此番若能守住壽春,你就立下瞭大功,吾必親自向丞相為你請功!”
楊修面上佯裝受寵若驚,忙是一番謙遜,以掩飾心中那份羞愧。
人人都以為,他在幫曹仁,誰又能想到,他是在坑曹仁呢。
“鎮東將軍,恕遼直言,楊主簿此計,雖是一石二鳥,從長遠計卻會將淮南人心,推向瞭劉備。”
“這滿城百姓,本該受咱們保護,現下卻被咱們搶瞭糧草,驅趕出自己的傢園,心中豈能不對丞相生心怨恨?”
“劉備若再救濟瞭這些百姓,他們必又會對其心生感恩,令其盡得人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鎮東將軍,遼以為還當慎重才是。”
張遼卻眉頭深皺,語重心長的提醒道。
曹仁卻冷哼一聲,不以為然道:
“為長遠計自然是不錯,可我們先要度過眼前難關,守得住壽春才行,否則一切皆是空談。”
“至於人心,我曹傢的天下,靠的是丞相的雄才大略,靠的是你我舍身用命,靠的是我們手中的刀鋒,何曾靠過什麼民心?”
“當年丞相將徐州屠的血流成河,現下那些徐州人,還不是老老實實做我曹傢的子民?”
“文遠,你就莫要為那些虛無縹緲的虛名,束縛住瞭手腳瞭。”
張遼默然。
劉曄本也想勸,但聽得曹仁這番話,便知勸說無用,隻得作罷。
曹仁再無顧忌,遂是喝道:
“傳吾將令,即刻將滿城百姓屯糧,統統強征上來,但有不從者,皆斬不赦!”
“爾後再將那幾萬百姓,統統給我驅趕出城,讓他們去禍害那大耳賊去吧!”
諸將隻得聽令行事。
當天,壽春城便是哀哭聲四起。
滿城百姓被曹軍破門而出,翻箱倒櫃將他們所藏糧草,盡數搜刮一空。
但有敢反抗者,曹軍的屠刀毫不留情的斬下。
糧草搶奪一空後,曹軍又趁夜打開城門,將幾萬男女老幼,統統驅趕出城。
而在城外,劉備早就做好瞭收留百姓的準備。
數萬出城的百姓,很快被安置入瞭事先建好的難民營中,劉備下令調撥數萬斛糧草,下米煮粥,救濟被驅離的百姓。
…
七日後。
中軍大帳內。
“稟大將軍,丁將軍已派人來稟報,萬事俱備,隻等大將軍令下,半日內便可掘開淝水堤壩!”
親衛匆匆入帳稟報。
劉備微微點頭,目光又向張飛看去:
“翼德,吾令你於四周高地處,修築的那些新營,進展如何?”
張飛一拍胸膛,笑哈哈道:
“大將軍你安排的事情,俺豈能怠慢,放心吧,昨日就都修好瞭,咱大軍隨時可移營高地。”
劉備精神一振,目光再看向蕭和。
蕭和一笑,遂道:
“萬事已備,事不宜遲,大將軍,動手吧!”
劉備再無猶豫,環掃眾將,喝道:
“傳令下去,今晚一入夜,各營將士盡皆移入高地新營。”
“傳令廖化,但見我號火燃起,即刻掘開淝水,水淹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