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降劉天地寬,降曹早投胎!劉備:漢朝命數已盡?我偏要逆天改命!

作者:天命不在身 字數:4251

次日,夜深時分。

壽春城,西門。

兩萬餘曹軍士卒,已神色不安的集結於西門一線。

水位已降至瞭膝蓋以下,此刻他們已勉強能在泥濘之中站得住腳。

城頭上,曹仁凝目望著西面,心中似乎還在做著最後的權衡。

“鎮東將軍,時間差不多瞭,突圍吧。”

身後響起劉曄的提醒聲。

曹仁咽瞭口唾沫,目光轉向瞭張昭和周泰二人。

“張子佈,周幼平,你麾下江東士卒水性最好,又皆是悍勇之士,這當先開路的重任,非你們莫屬。”

“吾令你們為先鋒,當先突圍,吾率主力緊隨於後。”

“記住,哪怕敵軍的阻擊再兇猛,你們也絕不可後退,不惜一切代價的給吾往前沖。”

“唯有死戰不退,我們方有一線生機!”

曹仁一拍張昭和周泰,仿若將千斤重擔,都托付在瞭二人身上。

張昭心頭一涼,心想曹仁你這是沒安好心啊。

外面水位不過到膝蓋,水性好不好有什麼關系,你就是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讓我們這些孫權舊部,去給你沖在最前邊當炮灰唄。

你這是親疏有別,不拿我們這些孫權舊部,江東士卒當自己人啊。

“我等…我等必為鎮東將軍死戰!”

張昭心知曹仁有多惡心,卻隻能捏著鼻子大表決心。

沒辦法,上瞭曹傢這條賊船,現在想下,已經沒有機會瞭。

降劉是這輩子都不可能降劉的,那位大將軍是不可能放過他們這幫孫權餘孽。

想活命,隻能硬著頭皮拼一把,當一回炮灰瞭。

周泰卻還蒙在鼓裡,以為曹仁真想倚仗他的勇力,把突圍希望寄托在瞭他身上。

於是如打瞭雞血一般,拍著胸膛豪然道:

“鎮東將軍放心吧,末將早憋著一口氣,想要大殺一場。”

“有我周泰開路,神擋殺神,我必為將軍你開出一條血路!”

張昭斜瞥瞭周泰一眼,暗暗搖頭。

曹仁欣慰的點點頭,將自己佩劍解下,贈與瞭周泰:

“幼平,此劍跟隨吾數十年,今日吾就贈與你,助你所向披靡,為我殺出一條血路!”

周泰感動到熱淚盈眶,當即如獲至寶般接過佩劍,小心翼翼的系在腰間,接著又大表瞭一番死戰決心。

“時間不早,子佈,幼平,你們當先出發吧!”

曹仁看著忽悠的差不多瞭,遂催促二人上路。

二人拜別曹仁,下城上馬。

城門打開,吊橋徐徐下。

周泰長刀一招,厲聲叫道:

“江東兒郎們,隨我沖出城去,為我軍殺出一條血路,莫讓北人小看瞭我們!”

周泰縱馬提刀當先而出。

張昭嘆瞭一聲,強打起精神,緊隨而出。

三千餘江東籍士卒,如打瞭雞血一般,跟著二人涉水湧出瞭西門。

曹仁立於城頭,目送著三千炮灰遠去,口中喃喃道:

“你們不是口口聲聲,想要為你們舊主孫權報仇麼,那今日我就成全你們,殺個痛快吧…”

感慨過後。

曹仁深吸一口氣,轉身喝道:

“傳令,全軍即刻趕往北門,由北面突圍!”

此言一出,李典,劉曄,楊修,即刻動身。

張遼卻是臉色一變。

不是說好瞭要由西門突圍麼,張昭周泰三千前鋒軍都已經出城瞭,怎麼突圍間又要從北門突圍?

“鎮東將軍,我不太明白,是我聽錯瞭嗎?”

張遼當即上前質疑起來。

曹仁沒有解釋,目光向劉曄瞥瞭一眼。

劉曄便幹咳幾聲,代其解釋道:

“文遠將軍,昨日鎮東將軍為免引起張周二人懷疑,才沒有召你前去議事。”

“我們真正突圍的方向乃是北門,西門突圍,隻是佯動而已,隻為引得劉備重兵往西面堵截,我軍方能趁虛從北面突圍。”

張遼思緒飛轉,驀的幡然驚醒。

曹仁這是要犧牲周泰等三千江東籍士卒,讓這些孫權舊部做炮灰,去牽制住劉備主力!

適才那番慷慨激勵之詞,都隻不過是曹仁在演戲,在誆騙忽悠周泰張昭而已。

想明白這一節,張遼不由眉頭一皺:

“鎮東將軍,張昭周泰等人,雖乃南人,卻畢竟已降瞭丞相,與我等便為同袍。”

“鎮東將軍若就這般將他們當棄子,遼竊以為,是否不太妥當?”

曹仁卻神色如常,不以為然道:

“非是我曹仁親疏有別,實是那孫權乃反復無常的小人,他的舊部上行下效,自然也皆不值得我們信任。”

“若是突圍之際,見形勢不利,他們倒戈一擊,我兩萬大軍豈非有傾覆之危?”

張遼啞然。

曹仁的理由明明牽強,卻似乎又無懈可擊,竟讓他找不出反駁的理由。

劉曄則一拍張遼,勸說道:

“文遠將軍,為保得我主力突圍,總得有人要犧牲。”

“鎮東將軍既已做也決斷,我們何必再多想,速速動身突圍才是。”

張遼無言。

於是曹仁便令關閉西門,帶著兩萬餘人馬,匆匆忙忙的趕往瞭北門。

須臾,兩萬人馬進抵北門。

曹仁駐立於城頭,目光死死盯著西面方向。

約莫半個時辰之後,陣陣殺聲鼓聲,隱約從壽春以西方向傳來。

不用猜,必是周泰他們已撞上瞭劉軍的伏兵。

“子揚,你的計策成瞭,大耳賊的主力果然被盡數調至瞭西面。”

“此戰吾若能脫身,必向丞相為你請功!”

曹仁欣喜的目光,回看劉曄。

劉曄卻面無喜色,反倒一臉慚愧,肅然道:

“曄無能,不能輔佐鎮東將軍守住淮南,有負於國傢,有負於丞相。”

“今能助將軍為國傢保得這兩萬將士,隻算是將功補過而已,曄焉敢望功!”

這番大義凜然之詞,聽得曹仁不禁肅然起敬。

城門打開,吊橋落下。

曹仁遂不敢耽擱半分,當即率兩萬餘北方籍曹軍,涉水出城,匆匆向北而去。

大軍盡數出城時,楊修卻故意落在瞭後面,躲入瞭城樓之中。

當最後一名曹卒離城時,楊修才走瞭出來。

望著遠去的大軍,他臉上浮現幾分自責,無奈嘆道:

“子建公子才德兼備,唯有他為曹傢儲嗣,丞相百戰開創的這份基業,方才能守得住。”

“子孝將軍,我楊修也是為你曹傢長遠計,為瞭救回子建公子,不得不如此呀…”

壽春城西裡許。

一場一邊倒的圍殺,此刻已經在上演。

黃忠正統帥著一萬劉軍,痛擊三千自投羅網的江東士卒。

此時的劉備,雖已將重兵佈設於壽春以北,卻並不代表會放過這三千被當作炮灰的孫權餘孽。

故在重兵於北面設伏之時,劉備在蕭和的建議下,還分出黃忠率一萬兵馬,於西面阻擊敵軍。

一萬人收拾三千人,對黃忠這樣五虎級別的猛人而言,與切菜砍瓜無異。

何況這三千人,還是三千江東兵。

交戰不到一刻鐘,江東軍便被殺到鬼哭狼嚎,陷入瞭被分割包圍的境地。

“鎮東將軍的大部隊在哪裡,為何還沒有殺過來,我們就要被敵軍殺盡瞭啊!”

一身是血的周泰,狂舞著長刀,沖著張昭嘶啞大叫。

張昭回頭望去,隻見壽春城方向,除瞭烏壓壓的劉軍圍兵,看不到半個曹軍主力的影子。

突然。

張昭心頭一緊,幡然驚醒。

“幼平啊,我們被那曹仁騙瞭!”

“曹仁那廝根本沒打算從西面突圍,他是拿我們當誘餌,以牽制劉備,好掩護他從北門突圍。”

“我們被他當成瞭棄子——”

張昭此刻終於是幡然省悟,悲憤的道出瞭真相。

周泰神色大震,一瞬間愣僵在瞭馬上,眼中已被難以置信填滿。

“我們速速殺回壽春才是,不然全都在死在這裡,我——”

一道寒芒破空而至,正中張昭。

伴隨著一聲慘叫,他後心已中一箭,轟然栽倒在瞭馬下。

“張昭啊張昭,你當真是有眼無珠,蠢不可及!”

“早知投奔曹操,會是這般下場,當初何如歸降那劉備!”

“你是咎由自取,死有餘辜啊~~”

張昭滿腔懊悔,仰天發出瞭絕望的悲嚎。

劉軍士卒推輾上來,數不清隻腳無情的從他身上踩踏過去,轉眼將他踩成瞭一癱爛泥。

周泰眼見張昭慘死眼前,又知自己被曹仁所拋棄,雙重打擊之下,精神意志終於崩解。

“劉備,你在哪裡,我要殺瞭你,我要為我主公報仇雪恨——”

周泰如發狂的野獸一般,悲嚎憤叫著,策馬舞刀瘋瞭一般沖向劉軍。

此時他精神已崩,全然已沒有瞭章法,隻是憑著本能在四面亂砍。

周遭劉軍一湧而上,無數槍矛四面八方的刺來,無數的長刀紛湧砍來。

頃刻間,周泰便被淹沒在瞭刀光槍影之中。

壽春城以北。

曹仁正統帥著兩萬餘曹軍,在泥濘之中行進。

西面方向的殺聲鼓聲,此時已沉寂下去,預示著周泰張昭所部三千江東卒,多半已經覆沒。

同樣意味著,劉備必已察覺劉曄的調虎離山之計,此刻必風急火燎的率主力向北追來。

他必須要趕在劉備大軍追到前,率軍突圍而出。

東方發白,天漸漸要亮瞭。

身後壽春隻剩下瞭依稀輪廓,卻仍舊不見有劉軍封堵。

“看樣子,大耳賊是將全部兵馬,都調往瞭西面,北面連一支兵馬都沒有部署。”

“這當真是天佑我曹仁,天佑我曹傢啊…”

曹仁暗松一口氣,嘴角揚起一抹慶幸之色。

前邊水位已經越來越淺,隻等踏上瞭幹地,就能發足狂奔,一口氣將劉備的追兵甩在身後。

爾後直奔淮水,迅速搜集船筏過河,就此逃出升天…

曹仁甚至已經開始在尋思著,當如何向曹操請罪,解釋自己在淮南的慘敗。

朝陽東升,晨光將前路已照亮。

突然,疾行中的士卒們陡然停步,緊跟著驚叫喧鬧聲響起。

曹仁思緒收回,抬頭一看,倒吸一口涼氣。

前方泥地盡頭原野上,一道銅墻鐵壁,已橫亙在前。

烏壓壓的軍陣,如密林般的刀戟,無數面在晨光下飛揚的“劉”字旗…

近三萬餘劉軍,赫然擋住瞭他們的去路。

那面“劉”字大旗下,一將身披金甲,扶劍立馬,正冷視註視著他們。

“劉…劉備?”

曹仁脫口一聲顫呼,眼神爆睜到如同見鬼。

劉曄,張遼,李典…

成千上萬的曹軍士卒,無不愕然驚恐,陷入惶措之中。

“伯溫所料不錯,楊修果然沒有說謊,劉曄當真是詐降!”

劉備一聲感慨,手中馬鞭微微一揚。

中軍令旗搖動。

頃刻間,左右兩翼方向,數不清的劉軍士卒,如神兵天降一般圍湧而至。

伏兵!

是劉備的伏兵!

看這陣勢,數量竟有五六萬人。

也就是說,劉備的主力根本沒有在壽春以西,而是盡數部署在瞭壽春以北。

這意味著,劉備從一開始,就已識破瞭劉曄的調虎離山之計,將主力部署在此,坐等他前來自投羅網。

“劉子揚!”

“這是怎麼回事,大耳賊的主力,不是應該在西面嗎,為何會全部在此?”

驚恐過後,曹仁扭頭沖著劉曄厲喝。

劉曄額頭冷汗如豆,眼中皆是茫然驚愕,不知如何解釋。

這時。

前方軍陣中,劉備已撥馬上前,馬鞭向著曹軍一指,朗聲道:

“子揚吾弟,多謝你將曹仁引入吾甕中!”

“吾收復壽春,首功非你莫屬,吾必上表天子重重封賞於你。”

“你還不速速斬下曹仁首級,你我從此並肩而戰,誅滅天下漢賊,共扶我大漢社稷!”

此番話一出,劉曄駭然變色。

曹仁則勃然大怒,拔刀一指劉曄,怒罵道:

“好你個劉曄,你口口聲聲要說要報丞相知遇之恩,說漢朝氣數已盡,你要順應天命,效忠於我曹傢!”

“沒想到你竟如此卑鄙無恥,暗中真降瞭那大耳賊,要置吾和兩萬將士於死地!”

“吾要宰瞭你這個無恥小人——”

曹仁被劉備一席挑動怒火,根本沒心思細想,大罵著抄刀便砍向瞭劉曄。

劉曄大驚失色,急叫道:

“鎮東將軍,此乃劉備離間之計,我劉曄絕不會背叛——”

曹仁卻不聽他解釋,長刀依舊斬下。

劉曄情急之下,隻得閃身躲避。

他一介文士,又怎麼躲得過曹仁近在咫尺一刀。

“咔嚓!”

劉曄半邊肩膀被砍斷,慘叫著墜下瞭馬去。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