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雄霸三州,南方一統!當什麼大將軍,讓小皇帝禪位,直接當天子!

作者:天命不在身 字數:4545

劉曄慘叫著墜落馬下,半邊臂膀已被斬削,血流如註。

怒火填胸的曹仁卻不解恨,還要揮臂補刀,要取劉曄性命。

“鎮東將軍,你中瞭劉備的離間之計瞭!”

“我劉曄以性命起誓,絕沒有背叛丞相,這必是那蕭和神機妙算,識破瞭我的詐降!”

趴在地上的劉曄,忍著劇痛昂首大叫,為自己辯解。

曹仁舉在半空的長刀,驀然懸滯。

張遼也橫刀一攔,急道:

“鎮東將軍息怒,劉子揚所言極是,那蕭和算無策,必是他識破瞭我們的調虎離山之計。”

“劉子揚若真暗通劉備,何需冒著被鎮東將軍你斬殺的風險,還要跟著我們突圍?”

曹仁心頭一震,驀的被張遼點醒,猛抬頭射向瞭前方劉備。

張遼一瓢冷水潑下來,他沖腦的怒血終於被熄滅,意識到自己錯傷瞭劉曄。

隻是人已砍瞭,事已無可挽回,此時承認中計又能如何。

“吾就不信,那蕭和能算無遺策到這般地步,必是他暗通劉備!”

曹仁死鴨子嘴理,卻未再下殺手,隻冷哼道:

“今日看在文遠為你求情份上,吾就暫不殺你,留你自生自滅去吧。”

說罷,曹仁長刀向西一指,大喝道:

“大耳賊重兵在北,全軍聽令,改道向西,向陽泉方向突圍——”

曹仁撥馬轉身向西。

兩萬餘惶恐的曹軍士卒,如同抓到瞭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轟然掉頭向西。

斷臂的劉曄,卻被遺棄在瞭地上,無人管他是生是死。

劉曄仰面朝天躺在泥地上,望著茫茫夜空,痛苦的臉上扭曲出瞭無盡的懊悔。

“莫非,我真的錯瞭?”

“漢朝氣數未盡,那劉備當真是我劉傢第二個光武帝,乃是應運而生,註定要力挽狂瀾,再興我大漢?”

“我錯瞭嗎,我真的選錯瞭嗎…”

前方劉軍。

劉備見得曹軍改道向西,拔劍在手,果斷大喝道:

“全軍盡出,殺賊!”

號令傳下,戰鼓聲轟然敲響。

身後三萬劉軍士卒裂陣,如潮水一般撲向瞭曹軍。

兩翼現身的劉軍,亦如虎狼一般,四面八方的圍撲向瞭兩萬曹軍。

一場截擊之戰,就此開始。

慘叫聲,馬嘶聲,兵器撞擊聲,響徹天地。

頃刻之間,曹軍便被沖成數段,陷入被分割圍殺的境地。

鬼哭狼嚎,屍橫遍地…

曹仁也顧不得兩萬大軍生死,如驚弓之鳥般,不顧一切的埋頭狂沖。

張遼則率八百虎賁騎,拼瞭命的護著這位曹傢第一大將向西猛沖。

曹仁是幸運的。

幸得設伏的劉軍數量雖眾,卻隻有五萬餘人,兩倍多的兵力優勢,尚達不到圍死的地步。

幸得他還有張遼這員北地猛將,憑借著八百虎賁騎的強橫戰力,硬生生為他沖出瞭一條血路。

前方劉軍漸漸稀薄,眼看著就要破圍而出瞭。

“曹仁狗賊,你張爺爺在此,你哪裡逃!”

一聲雷霆般的暴喝,陡然響起,震到曹仁頭皮發麻。

曹仁斜目一掃,臉色駭然大變。

一員虎熊之將,手提蛇矛,如一道黑色颶風,斜刺裡朝他截擊而來。

“張…張飛~~”

曹仁是一聲驚呼,聲音都已發抖。

來者正是張飛。

關羽當年曾言,吾弟張翼德,武藝遠勝於我!

關羽武藝有多強,曹仁再清楚不過。

一個比關羽還強的人,現下盯上瞭他,正直沖而來,這不要他的命麼!

曹仁慌瞭。

一連串的慘敗,一次次的陷城失地,已將這位曹傢第一大將的自信心徹底摧垮,根本沒有膽量與張飛一戰。

惶恐之下,曹仁隻得急叫道:

“張文遠,速速給我攔下那張飛,攔下他——”

張遼心頭一凜。

那張飛武藝有多強,你心裡邊沒點數?

你讓我去攔,你這不是趕著我去投胎麼!

軍令如山,又豈能不遵?

張遼一咬牙,隻得撥馬轉向,大叫道:

“虎賁騎聽令,隨我阻擊敵軍,為鎮東將軍斷後——”

僅剩的幾百虎賁騎,對張遼生死相從,隻得嘶吼著隨他迎向瞭張飛。

頃刻間,兩股兵流對撞。

虎賁騎雖勇,然戰到現在已是人困馬乏,兇悍早已不復初始。

轉眼間,幾百殘騎,便被淹沒在劉軍兵潮之中,一個接一個被圍殺殆盡。

“張文遠——”

血霧之中,張飛如殺神一般,斬碎阻擋在眼前的虎賁騎,直奔張遼而來。

張遼驀見張飛殺來,眉頭一皺,隻得一咬牙,拍馬舞刀迎上。

兩騎踏著血路,轟然對撞。

張飛蛇矛如電,挾裹著雷霆之力轟刺而上。

張遼兩臂青筋崩漲,長刀如車輪般蕩出。

金鐵交鳴聲中,蛇矛被一擊蕩開。

就在張遼氣血波動,剛要提一口氣時,張飛蕩開的蛇矛,卻順勢反轉,當空斬下。

張遼不及多想,急是舉刀抵擋。

“吭!”

天崩巨響聲下,矛與刀對峙在瞭半空。

“張文遠,曹傢大勢已去,你還傻乎乎的為曹傢賣命作甚?”

“趕緊降瞭俺大哥啊,就憑你與俺二哥的交情,俺大哥還能虧待瞭你不成?”

張飛矛上力道稍減,想要勸降張遼。

張遼以兄事關羽,兄長劉備對張遼也極為欣賞,這他自然清楚。

開戰之前,劉備還特意叮囑諸將,務必生擒張遼,不可傷其性命。

現下張飛自不好下殺手,要給張遼一個體面倒戈來降的機會。

張遼遲疑瞭一下,卻咬牙道:

“翼德兄,你的好意我張遼心領瞭,然丞相待我不薄,我焉能背棄於他!”

說罷他奮然一吼,兩臂青筋咔咔作響,硬生生將張飛的蛇矛架瞭開來。

爾後奮盡生平武藝,手中長刀化出漫空刀影,鋪天蓋地的向張飛襲去。

張飛怒瞭,罵道:

“你個蠢子,人傢都把你當棄子瞭,你還想為曹傢死戰?”

“老子今天就打醒你個蠢材!”

張飛不再留有餘地,手中招式陡然爆漲,蛇矛舞動如電,神鬼變色般的矛式,頃刻間將張遼籠罩在瞭其中。

張遼武藝是強橫。

可再強,也不過是徐晃張郃之流,焉能與張飛這等五虎級別的絕世武將抗衡。

何況此時的張飛,正是武藝巔峰之時,乃生平最強。

十招之內,張遼便被全面壓制。

二十招走過,他已是手忙腳亂,破綻百出。

三十招時,張飛陡然一聲暴喝,手中蛇矛威勢爆漲,漫空光影如電閃雷鳴般而下。

“鐺~~”

一聲刺耳激鳴,張遼長刀脫手被挑飛,身形被震到後仰而出,險些跌落馬下。

當他猛夾住馬腹,掙紮著坐直瞭身子時,張飛的蛇矛已架在瞭他的脖間。

他終究還是輸瞭。

一聲長嘆後,張遼黯然道:

“雲長兄所言果然不錯,張翼德武藝蓋世,除非溫侯復生,天下莫人能敵。”

“我張遼輸瞭,要殺要剮,給個痛快吧。”

以張飛的暴脾氣,是真想一矛攮死他啊。

糾結瞭好一陣,他方才忍住殺意,冷哼道:

“若非伯溫軍師說瞭,你是什麼武廟之才,千萬要俺大哥留你一命,俺非捅死你這個蠢子不可!”

“也罷,算你命好!”

張飛蛇矛一收,刷的反手在他肩上一磕,張遼便跌落在瞭馬下。

“將他綁瞭,交由大哥處置吧。”

四周掠陣的劉軍士卒,一擁而上,便將張遼五花大綁。

張飛殺意未盡,提矛縱馬,再次殺向瞭所剩無幾的曹軍之中…

正午時分,城外的圍殺結束。

壽春四門之上,一面面“劉”字旗,已徐徐升起。

劉備是意氣風發,在蕭和龐統眾人擁簇下,從容踏入瞭壽春城。

越過城門一刻,劉備心中湧起萬千感慨。

這座淮南的心臟,終於是收入瞭囊中。

此城拿下,其餘淮南各城,傳檄可定也。

整個淮南,就此重歸大漢的版圖。

揚州分為淮南與江東兩個版塊,淮南收復,同樣也意味著揚州一統。

而在此戰之前,陸遜已傳來捷報,稱已蕩滅瞭士氏賴氏等交州土著豪州,交州諸郡已盡數獻土歸降。

至此。

他已手握荊揚交三州,徹底完成瞭對南方的整合,真正意義有瞭與曹操南北對峙,分庭抗禮的底氣。

離再興大漢,又進一步矣!

“若無伯溫,吾焉能踏入此城!”

劉備馬鞭指著眼前壽春城,口中唏噓慨嘆,感激的目光看向瞭蕭和。

“大將軍言重瞭,和可萬不敢當。”

“今日我們能踏入壽春,一統揚州,乃大將軍統率我等有方,乃諸將士用命,眾謀士協力謀劃之功,和隻是略盡本份而已。”

蕭和自然是懂人情世故,將功勞推還給瞭劉備和眾謀臣武將。

劉備哈哈一笑,快馬一鞭,欣然道:

“走,我們入城!”

眾人皆是大笑,春風得意馬蹄急,直入壽春城。

劉備入駐現下的州府,曾經袁術所營建的宮室,接下來就是安民撫士,聽聞諸將匯報戰果。

“啟稟大將軍,黃老將軍全殲三千孫權舊部,張昭周泰等孫氏餘孽,皆死於亂軍之中。”

“稟大將軍,由北門出逃兩萬曹軍,除曹仁等二十餘騎逃走外,其餘皆全軍覆沒。”

“李典,文稷,毌丘興等十一員曹將,皆為我軍生擒…”

聽得一道道戰報,劉備心情卻比入城初始,反倒平靜瞭不少。

曹仁雖逃得一死,其麾下的整個淮南軍團,卻全軍覆沒,都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唯一令他關心的,乃是張遼的生死。

正這時。

張飛大步流星走瞭進來,興沖沖叫道:

“兄…大將軍啊,俺已照你和伯溫軍師的交待,把那張文遠生擒瞭,就等著你發落呢。”

劉備大喜,懸著的心就此落定。

當下劉備便要起身,親自去為張遼解綁,以禮相待,招攬其歸順。

“張遼乃武廟之才,大將軍自然是要招入麾下的,不過也不必急於一時。”

蕭和卻笑著攔下瞭劉備,說道:

“張遼並非曹操元從之臣,當年降曹也是徐州失陷被俘後,不得已而降之。”

“且曹操招降張遼,還是借著天子的大義名份。”

“如今大義名份在大將軍手中,張遼對曹操又無死節之心,他歸降大將軍也在情理之中。”

“隻是張遼的妻兒皆在許昌,顧念著傢人的生死,就算是有心,怕也無膽歸順大將軍瞭。”

劉備的欣喜頓時褪色三分,微微點頭:

“伯溫言之有理,文遠乃重情義之人,斷然不會不顧妻兒生死便歸順於吾。”

“吾也不能不顧他傢小死活,逼其歸降。”

“這倒是有些難辦瞭…”

蕭和卻一笑,別有意味道:

“大將軍勿憂,其實想要招降文遠,倒也不難。”

劉備眼眸一亮,忙問蕭和有何良策。

“大將軍莫非忘瞭,我們手中還握有曹植這隻奇貨。”

“且大將軍也答應過楊修,隻要他助我們拿下壽春,就讓他帶曹植回北方,自然會言而有信。”

“那我們就順水推舟,派使者去跟曹操談條件,讓他拿張文遠,還有前番所俘張燕的傢眷,來換回曹植和李典等淮南諸將。”

“如此一來,大將軍不既信守瞭承諾,讓楊修不受懷疑的帶回曹植,又能得張遼和張燕這兩員騎戰猛將瞭麼。”

蕭和不緊不慢,道出瞭解決之策。

劉備若有所悟,卻又道:

“伯溫此計,乃是仿效當日於禁換回元直舊事,不過這一次,曹操會答應嗎?”

不等蕭和開口,龐統便搶先說道:

“若大將軍隻單純用曹植來交換二張傢眷,曹操多半是不會答應,否則便是寒瞭他麾下外姓諸將之心。”

“蕭軍師此計妙就妙在,除瞭曹植之外,帶加入瞭李典等諸將做為交換條件。”

“曹操若是拒絕,同樣會寒瞭人心,被認為是不顧李典等諸將的死活。”

“答應與不答應,皆會寒瞭人心,答應瞭還能換回自己的兒子,曹操又怎會權衡不出利弊?”

鳳雛到底是鳳雛,第一個品出瞭蕭和的深意。

劉備恍然大悟,臉色喜出望外。

蕭和曾提到過,奪取淮南後,下一步就要與曹操逐鹿中原。

中原一馬平川,水戰的重要性便將讓位於騎戰。

他們若想在中原大地上,與曹操一決勝負,勢必要想方設法擴編騎兵。

光有騎兵,而無騎戰良將,顯然是不夠的。

而劉備麾下,現下隻有趙雲一人精通騎兵戰法,遠不足以與曹傢騎兵抗衡。

所以,劉備需要更多的騎戰良將,來提升他的騎兵實力。

張遼張燕,皆是善於騎戰良將,若能安心歸順於自己,無疑是雪中送炭。

念及於此,劉備欣然便納瞭蕭和之計,即刻派孫乾為使者,北上許昌與曹操談條件。

諸事定下,劉備心情悅,便令盡取庫府酒肉,犒賞三軍將士。

又令在州府內擺下慶功宴,與諸將共賀攻取壽春,收復淮南之功。

八萬將士為之振奮,載歌載舞盡情狂歡。

州府之內,劉備也是春風得意,與諸將開懷暢飲。

酒到華燈高掛。

已喝到半醉的張飛,高舉著酒杯叫道:

“大哥啊,這天下你都打下瞭一半啦,還當什麼大將軍?”

“俺覺著,幹脆讓應天那小皇帝,把皇位禪讓給你,你來當天子算瞭!”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