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曹操稱公,建國號魏!蕭和:咱得共同進步啊,大將軍也進位為公!

作者:天命不在身 字數:4847

劉備精神大振。

荀彧在曹營是什麼身份,那是相當於他這邊蕭和諸葛亮的地位。

關鍵這人還擁漢!

這樣重量級的人物,就算不願甘為他臣下,哪怕是結成盟友,那也是大有裨益啊。

“伯溫有何良策,可阻止曹操殺荀彧?”

劉備滿面欣喜的急問道。

蕭和一笑,不緊不慢道:

“荀彧有大功在身,曹操是想殺之,卻多半不敢親自動手,準確來說,他應該是想讓荀彧自裁。”

“所以,和的意思是,大將軍可速遣鄧芝北上…”

計策道出。

劉備恍然明悟,欣然道:

“好好好,就依伯溫之計行事,待今晚過後,就由你安排鄧伯苗北上。”

正事商議完畢,劉備面露幾分歉意:

“伯溫啊,今日乃你大喜的日子,吾以公事耽擱你這麼久,實在是過意不去。”

“速速忙你的去吧,莫讓新夫人久等。”

蕭和隻得撓瞭撓頭,回之一笑。

酒宴結束,賓客皆是告退。

蕭和卻已喝得醉瞭七八分,得在婢女的攙扶下,方才搖搖晃晃的回往洞房。

“慢著!”

就在他將要推門入洞房時,卻在門口被關銀屏給截住。

“夫…夫人?”

蕭和心頭不由一緊。

整場婚宴,關銀屏這個正室都是得體大方,盡顯當傢夫人的風范。

這現下這入洞房的關鍵時刻,卻突然攔下自己,莫非是終於醋意爆發,要攔著自己入洞房。

“瞧你喝成這個樣子,進瞭洞房還怎麼做正事,豈不是大喜之夜,要冷落瞭人傢練師妹妹~~”

關銀屏一通數落抱怨,爾後從侍婢手中接過湯碗。

“這是我叫庖廚提前給你備下的醒酒湯,你先趁熱喝瞭,待醒醒酒再進去不遲。”

說著關銀屏端著湯碗,親手送到瞭他嘴邊。

蕭和恍然大悟。

妻子不是在吃醋,攔著他入洞房,反倒是惦念著怕他醉瞭,耽誤瞭洞房花燭夜的好事。

蕭和手捧著湯碗,心中是感慨萬千,深為關銀屏的大度而感動。

“愣什麼呢,還不快趁熱喝瞭~~~”

關銀屏見他捧著湯碗發呆,便是笑著催促道。

蕭和這才反應過來,仰頭一口氣飲盡。

關銀屏這才安心,便湊近他耳邊叮囑道:

“夫君啊,呆會進去,你也要有所節制,別沒個飽的,沒完沒瞭累垮瞭身子,來日放長呢……”

蕭和眼珠瞪大。

沒個飽的,累垮瞭身子,來日放長…

這都是些什麼虎狼之詞?

蕭和是著實沒想到,這位曾經外表高冷,砍人都不眨眼的關傢虎女,自打成婚之後便似變瞭個人一般。

人前依舊高冷,處處彰顯著當傢主母的威嚴,關上門來便搖身一變,如狼似虎,讓人難以招架。

叮囑過後,關銀屏媚眼如絲,別有意味一笑,轉身揚長而去。

蕭和望著她婀娜而去的背影,眼前那一泓媚笑揮之不去,耳邊回響著她的虎狼之詞,心中是怦然大動。

若非想起屋裡還有一個在等著,他還真想追上去,今宵就在關銀屏屋裡睡得瞭…

直到身後響起婢女的提醒聲,蕭和方才回過瞭神來。

“得妻如此,夫夫何求啊…”

蕭和一聲慶幸感慨,爾後才收瞭收神,轉身推門踏入瞭洞房。

五日後,項城曹營。

軍帳之內,荀彧正秉燭夜讀。

雖手不釋卷,他目光卻恍惚失神,精力全然不在手中書簡上。

當日相府之中,與曹操攤牌對峙的一幕幕,不時在眼前浮現。

“你縱容兒子弒君那一日起,我早就該想到,你已篤定瞭要篡漢的心思,可笑我那時還心存僥幸。”

“荀彧啊荀彧,今日你可曾後悔,當年你投身曹營,一手將他扶上今天的位置嗎?”

喃喃自語中,荀彧搖頭一聲自嘲般的苦嘆。

正當這時,帳外親隨來報,言是有一名文士深夜拜訪,聲稱是前來救他的命。

荀彧神色一震,眼中頓生疑色。

“救我的命?”

略一猶豫後,荀彧當即令將來人帶入。

片刻後。

一位年輕文士步入帳中,彬彬有禮的一拱手:

“在下漢大將軍麾下書佐鄧芝,拜見荀令君。”

荀彧大吃一驚。

原本他還在猜想,來人多半是汝南郡的故友舊識,知他與曹操攤牌之事,放心不下他的安危,趁他來汝南勞軍之機前來探望。

卻沒想到,來的竟是劉備的部下。

吃驚過後,荀彧臉色一沉:

“鄧芝,你好大的膽子,你既是劉玄德部下,焉敢來我這裡自投羅網?”

“你就不怕我即刻將綁瞭,交給曹將軍以奸細的罪名,當場處決瞭你不成?”

鄧芝卻面無懼色,隻淡淡道:

“芝既然敢奉我主之命前來見令君,就報定瞭有來無回的決心,雖死何懼!”

“隻是芝不過一小人物,死不足惜,荀令君名滿天下,身有王佐之才,心懷匡扶漢室之志,若就這般為曹操所害,豈非可惜?”

為曹操所害!

這五個字出口,聽得荀彧身形一凜,原本冷厲的眼神中,立時平添一絲驚異。

“吾乃當朝尚書令,曹丞相謀主,丞相焉會害我?”

“鄧芝,你今日前來,若是想離間挑拔,那你可就來錯瞭。”

荀彧很快冷靜下來,言語不屑的反駁瞭回去。

鄧芝嘴角微揚,冷笑道:

“整個北方,從許都到州郡,人人都在向偽帝上表,為曹操建國封公造勢。”

“曹操篡漢之心已是世人皆知!”

“我傢蕭軍師對我們大將軍說瞭,許都中的擁漢之臣,僅剩荀令君一人,令君必會奮起反對曹操稱公,阻止他踏出篡漢關鍵一步。”

“然曹操篡漢之心已定,絕不會因令君的反對就動搖,如此一來,令君就成瞭他篡漢路上的唯一絆腳石。”

“以曹操寧教我負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負我的性子,誰敢擋他的路,他必殺之。”

“你荀令君也不例外!”

“如今他以勞軍之名,將你調出許昌,就是為瞭方便動手。”

“令君你死期近在眼前,還尚不自知啊!”

荀彧臉色大變,眼神由不屑,化為瞭震驚。

蕭和!

那個遠在應天的劉備謀主,竟對千裡之外的許都洞若觀火,將曹操的心思動機皆一覽無餘。

甚至連他反對曹操封公,都早有推算。

這是何等恐怖的洞察力!

荀彧連吸幾口氣,強行壓制住瞭內心波動,故作不以為然道:

“你們那位蕭軍師,倒也真是自以為是,他當真以為自己是神仙在世,真就無所不知瞭麼?”

“不錯,我荀彧是漢臣,我是反對丞相封公。”

“可他說丞相因我反對他封公,就要殺我荀彧,卻是太小看瞭丞相,也小看瞭我荀彧!”

荀彧言下之意,自是不相信曹操會絕情到不顧他的功勞,不顧惜二十年主臣情份,要置他於死地。

諷刺過後,荀彧又冷笑著問道:

“那蕭伯溫既是神機妙算,那我倒是想知道,他算出瞭丞相要怎麼殺我荀彧?”

鄧芝似乎等的就是他這句話,不假思索道:

“曹操自然不會親手殺荀令君,他會送一隻食盒給令君你,逼你自行瞭斷。”

荀彧一愣。

要說以蕭和智計,推算出曹操有可能殺他,這倒也不值得大驚小怪。

可蕭和竟連曹操要如何殺他的細節,都能推算出來,那就有些匪夷所思瞭吧?

更匪夷所思的是,蕭和推算出的細節,竟是曹操僅憑一隻食盒,就能逼他自盡!

豈不荒唐?

荀彧愣怔過後,嘴角揚起冷笑:

“你們蕭軍師是神機妙算,不過鄧書佐,你難道不覺得他跟你所說這些,實在是荒謬不堪,如同兒戲——”

話音未落。

帳外親隨來報,言是曹操派人由許都星夜而來,送瞭一物給他。

說著親隨將一隻包袱,呈獻在瞭荀彧案幾上。

荀彧臉上的諷刺消失,呼吸漸重,神情也緊張起來,不由瞥瞭鄧芝一眼。

“丞相果真送瞭東西給我,難不成,真讓那蕭和猜中瞭?”

“這不可能,他再神機妙算,焉能神到如此地步?”

荀彧思緒澎湃如潮,強壓著呼吸,將那包袱緩緩拆瞭開來。

鄧芝笑瞭。

荀彧卻倒吸一口涼氣,身形跌坐下來,眼眸爆睜到仿若見鬼一般。

“那蕭伯溫,竟然——”

荀彧顫巍巍的抬起頭,難以置信的看向瞭鄧芝。

他如若在向鄧芝尋求答案,你們那位軍師,何以能未卜先知到如此地步?

連這樣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夠算出來。

這還是人嗎?

荀彧到底是大風大浪裡走過來的人,震驚良久後,終於是緩過瞭勁來。

暗吸幾口氣後,又故作淡然道:

“能算出丞相送吾食盒,蕭伯溫神機妙算之名,確實是名不虛傳。”

“可我又很好奇,丞相是怎麼憑這一隻食盒,就能逼我自裁?”

鄧芝神色平靜,指著食盒道:

“我們蕭軍師說瞭,曹操送給荀令君這隻食盒,乃是一隻空盒。”

“荀令君看到瞭,自然就會自行瞭斷。”

荀彧心頭又是一震。

他低下頭來,心中滿懷著僥幸和質疑,顫巍巍的將那隻食盒打瞭開來。

空空如也!

荀彧跌坐瞭下來,身形再次凝固,臉色已錯愕駭然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蕭和又算對瞭。

曹操給他的,確實是一隻空食盒。

食者,祿也。

曹操是在通過這種方式來告訴他,你食的是我曹操的祿,不是漢朝的祿。

我不給你飯吃,你就得餓死!

你隻有兩個選擇,要麼向我低頭服軟,跟我討口飯吃,要麼就餓死。

餓死,便代表著自行瞭斷。

曹操這是在給他下最後通牒,要麼擁護我封公建國,要麼就自盡,別逼我親自動手!

“這世上,怎能有如此無所不知的神人?”

“這世上,又怎能有如此冷血絕情之人?”

“這,這……”

荀彧拳頭緊握,咬牙欲碎,臉上扭曲出極度復雜的神色。

失望,驚駭,困惑,茫然…

既是驚駭於蕭和開瞭天眼般的未卜先知之能,又是失望於曹操逼他自盡的絕情冷血。

一時間,這位曾經的北方第一智者,陷入瞭失魂落魄,茫然無措之中。

“荀令君大可不必絕望,我傢大將軍說瞭,令君隻需牢記匡扶漢室的初心便是。”

“曹操欲廢漢篡位,大將軍卻志在匡扶社稷,再興大漢。”

“曹操不能與令君同行,大將軍卻想邀令君同行,一起走到天下一統,漢室再興的那一天。”

冗長的鋪墊結束,鄧芝終於拋出瞭橄欖枝,在荀彧最絕望的時刻,在他前方點燃瞭一盞希望的明燈。

荀彧身形一震,猛的抬頭驚望向瞭鄧芝。

他怎麼聽不明白,劉備這是在招攬於他。

“匡扶漢室的初心,匡扶漢室的初心…”

“他說的沒錯,當年我投奔曹操,就是想借其之力,匡扶漢室。”

“既然曹操背棄瞭扶漢的誓言,我為何不能另擇一個扶漢的明主?”

荀彧心中翻江倒海,若有所悟。

片刻後,卻又搖頭一聲嘆息:

“玄德公雖與彧志同道合,可到今日這般地步,他想讓我荀彧拋下一切,隻身前往應天投靠於他,怎麼可能呢?”

鄧芝神色如常,似是荀彧的回答,早在他意料之中。

因為蕭和曾說過,荀彧扶漢是扶漢,卻並不代表他不會顧及到傢族的利益。

且荀彧還是要面子的。

讓他此刻拋棄荀氏一族,放棄現有的聲名地位,孤身一人落魄來投劉備,顯然是不現實。

“我傢大將軍知令君有難處,並沒有強求令君現下就南渡來投。”

“大將軍說瞭,令君既不可自盡,也不必向曹操低頭服軟,隻需辭官歸鄉,蟄伏待機便是。”

“以令君的功勞,隻要令君不自盡,曹操絕不敢主動殺害令君。”

“令君需要做的,隻是忍辱負重幾日,待到我傢大將軍揮師北伐,兵臨潁川之時,令君能振臂一呼,號召潁川仁人志士群起響應,以助大將軍他收復中原,迎奉天子還於舊都!”

鄧芝將蕭和為荀彧所指的明路,緩緩道瞭出來。

荀彧站瞭起來,負手踱步,沉吟不語。

理想,榮辱,傢族,顏面…

種種因素,如亂麻一般,在他心中糾纏不休。

此時的他,必須要理清這些亂麻,做出人生中第二次重大的選擇。

就如當年,他選擇背棄袁紹,投靠曹操一樣。

現在的他,則要選擇是為曹操所逼自行瞭斷,還是忍辱負重,等到劉備北伐中原之日再投新主。

踱步良久。

荀彧驀然停止,再回首時,眼神已決然如鐵。

“砰!”

那隻打開的食盒,被他狠狠關上。

十日後,荀彧勞軍結束,回許都復命,爾後便上表辭官,請求告老還鄉。

曹沖的計策失算,荀彧並沒有選擇自殺,這讓曹操大感意外。

不過荀彧的主動辭官,卻令他也松瞭一口氣。

這代表著,荀彧選擇瞭逃避,既不擁護他建國封公,也不再站出來公然反對。

進位為公道路上的這枚最大障礙,自己挪到瞭路邊。

曹操遂放棄瞭弄死荀彧的念頭,專註於進位為公之事。

數日後,“天子”正式正詔,加封曹操為國公。

曹操斷然拒絕。

在一番三辭三請的過場戲碼後,曹操終於在天子的堅辭,百官的苦勸之下,接下瞭天子的封公詔書。

七日後。

曹操正式受封公爵,封國建號為“魏”,加九錫,以冀州河東,河內,魏郡,趙國,中山等十郡國為魏公國疆土,以鄴城為魏國國都。

時年春,曹操進位魏公!

十日後,應天。

清晨,蕭府。

正與關銀屏和步練師這一妻一妾,共進早食的蕭和,拿到瞭鄧艾急沖沖送至,來自於北方的最新情報。

如他所料,荀彧辭官歸鄉,保住瞭性命。

曹操沒瞭絆腳石,終於是建國封公,當上瞭他夢寐以求的魏公,邁出瞭篡漢的最關鍵一步。

看著手中情報,蕭和冷冷一笑:

“曹操做瞭這出頭鳥,當瞭魏公,咱們的大將軍怎麼能落後呢,也該跟著曹操一起進步瞭…”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