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就你們也配稱封建嗎?(求票,求訂)

作者:大羅羅 字數:3096

姚村鎮的土墻根下,三個裹著補丁綢衣的地主正捧著粗瓷碗喝粥。這三位地主都是姚村鎮當地的,一看就知道那個地有點少也就是在東亞這邊能算個地主,要丟去俄羅斯,就他們那點地,十月革命后肯定能評上一個貧農.

再看看他們仨碗里的吃食,孔姓地主碗里的是高粱米熬的糊糊,還加了點兒菜葉子,吃得那叫一個香啊!

孟姓地主的咸菜條細得像麻線,還不舍得一口吞了,得細嚼慢咽,混著小米粥吃。

唯獨姚秀才的碗底沉著一片風干的臘肉——這是他當私塾先生的“福利”,他的一個學生考上了兗州府的“新秀才”送他的謝師禮的一部分。那小子去府里面的大同會辦的官吏學堂上學了,聽說畢業后就能當個地方小官.真是羨慕死人了!

“三位爺,洋大人問話嘞!”白斯文的京片子剛落,三塊太平銀元就叮當落在了青石板上。三個男人慌忙起身,撿起銀元,三兩口吃完了剩下的飯食,屁顛屁顛就到了摩爾和弗里德里希跟前。

摩爾瞇眼打量這三位“地主”:孔某的布鞋破了洞,都能看見腳趾了。孟某的長袍早就洗掉了色。而姚秀才的藍綢長衫肘部打著同色補丁。弗里德里希在筆記本上速寫:三人的消瘦寒酸與歐洲莊園主的肥碩光鮮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鄙人孔昭明,曲阜孔氏七十六代孫”孔姓地主作揖時,腰里露出一根鴉片煙槍,倒是擦得锃亮。

白斯文嗤笑著指著煙槍:“再抽下去,你這個孔氏七十六代孫可就要去要飯嘍!”

一臉煙容的孔昭明一聲嘆息:“沒辦法,戒不了啊,眼見著鴉片煙越來越貴.活一天算一天吧!”

孟姓地主也跟著嘆息:“亞圣孟子之后孟廣祿”

白斯文望著這個臉色還算正常的孟子之后:“孟兄嘆什么氣?莫不是也好大煙?”

一旁的姚秀才道:“他倒是不吸那個,而是他爹抽大煙把五十畝地敗光了一多半,去年吸大了直接下去見亞圣了”

“別說了,姚先生,你就別說了。”孟姓地主連連搖頭。

“在下姚文學。”姚秀才拱拱手,也報了自己的大名。

白斯文掃了眼他的藍衫:“你是個廩膳生員?”

姚秀才嘆了口氣,輕輕搖頭:“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太平天國不認了。”

“斯文森,”摩爾喚著白斯文的洋名,“什么是廩膳生員?是貴族或是類似日本武士的特權身份嗎?”

“生員不是貴族,和日本的武士也不一樣,武士是祖傳的,生員是考出來的。”白斯文想了想又說,“有點類似于歐洲那邊的文憑吧?算是個不錯的文憑了,不過還沒資格當官。通過參加科舉考試就能獲得,可以見官不跪,官府每月補貼四兩銀子,在宗族里面也算一號人物了。不過太平天國現在不承認清朝的功名了,他的生員白考了。”

“什么?二三十畝地也算地主?”弗里德里希的鋼筆尖差一點戳破紙頁。他在普魯士的老家,莊園管家管理的土地都不止兩千中國畝。擁有二三十中國畝農戶,只能算個小生產者。

姚秀才苦笑:“鎮上王舉人有六百畝地,那才是真老爺。咱這種小門小戶”他忽然壓低嗓音,“前年黃河發大水,王舉人帶著六個打手逼著佃農補繳欠租,當場打死兩個人——那才叫威風!”

摩爾注意到孔昭明的肩膀抖了抖。這個“圣裔”前年黃河大水時,卻被佃戶抗了租,他這個只有三十畝土地的小地主養不起打手,只好硬生生忍著。

而如今太平天國的農會已經開到了曲阜縣,這可是專為佃戶、貧農撐腰的,他的三十畝土地不知道還能保到幾時?

“像王舉人這樣的地主,在山東這邊有很多嗎?”摩爾用生硬的漢話問。

“怎么可能很多呢?”姚秀才搖搖頭,“六百畝咧,尋常人哪里攢得起來?王舉人是因為中了舉人,有機會做幕,這才攢了點錢,買進來五百畝土地,這才有了如今的家業。不過他有五個兒子,都沒有太平天國的功名,等他一死,家產一分為五.”

摩爾聽完白斯文的翻譯就追問了一句:“斯文森,你們中國流行析產繼承制?”

白斯文點點頭道:“是啊,好家業禁不住三份分.所以中國的鄉下地主大多是些小門小戶,不值一提。”

弗里德里希在筆記本上記下:“中國的析產繼承制也許是中國地主普遍淪為小生產者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地主的普遍袖珍化又讓他們難以獲得或維持封建特性.”

摩爾這時候問:“斯文森,你家的田莊有多大?又擁有多少戶農奴?”

白斯文苦笑道:“我家的莊子也不大,占地五百來畝農奴什么的可沒有,就這么點兒大的莊子,還養什么農奴?租給佃戶收租多省事兒?”

弗里德里希搖搖頭道:“沒有農奴就掌握不了人口斯文森,你還是不夠封建啊!”

摩爾又問:“斯文森,那你們整個八旗集團,一共占了多少土地,控制了多少農奴?”

白斯文一臉自豪:“八旗貴胄數十萬人,占著七千萬畝地.底下的奴才加一塊兒總有數十萬之眾!怎么樣,這下夠封建了吧?”

弗里德里希和摩爾一臉驚訝。

“就這?”弗里德里希道,“中國如此遼闊,耕地、牧場當不下十億畝,人口有四萬萬。而最大的一個封建集團只占有大約百分之七的土地和千分之幾的人口.太不可思議了!”

摩爾也深有同感:“你們好像太不封建啊!唔,中國的社會真的非常獨特,不僅和歐洲差別很大,甚至和日本還有原本的朝鮮差距也非常大!”

暮色籠罩姚村鎮時,摩爾在客棧油燈下疾書:“中國的地主階級本質是小資產階級——他們缺乏世襲特權,土地所有權高度流動且容易分散,經濟地位介于歐洲的富農與貧農之間,只有少量的大地主才能掌握一定的暴力。但是大地主和中小地主之間又不存在明確的依附關系,使之很難形成武士集團或騎士集團。實際上,大部分的大地主的經濟地位也很不穩固,而他們的政治權力通常也需要通過科舉考試獲得或維持,這讓他們的權力傳承充滿了不確定性.”

弗里德里希則翻開了“天師摩爾”的學生“韋猶大”幫他弄來的記載了姚村鎮土地分布情況的《魚鱗冊》:姚村鎮最大的地主王舉人名下六百畝地,僅占全鎮耕地的不到10%。而在普魯士,許多容克貴族單家莊園就占全縣或縣轄區土地的40%。

“他們不是封建主,而是被封建制度壓榨的中間階層。”摩爾用煙斗敲著賬本,“真正掌握暴力機器的,是八旗貴族與官僚集團——這些人才是東方的封建堡壘!不過八旗貴族和依附于他們的漢族官僚所能直接控制的土地、人口也非常有限。而漢族官僚又因為需要通過科舉產生,而具有較大的流動性,難以形成具有較高封建程度的世襲集團。因此,中國的清王朝雖然是一個封建王朝,但是它所統治的帝國卻不太封建。對于封建王朝而言,這是一個致命的弱點!”

“這也許就是他們的封建統治會在太平天國的打擊下迅速土崩瓦解的原因!”弗里德里希一邊說一邊在筆記本上寫道:“虛弱的封建使得中國的歷代王朝都難以形成頑固的統治,這也許就是中國歷史上頻繁出現王朝更替的原因。”

摩爾最后總結道:“歐洲和日本的封建主靠刀劍傳承權力,中國地主卻把希望寄托在毛筆上。他們的見識甚至不如朝鮮的兩班貴族,朝鮮兩班至少能壟斷科舉,能保持世家嫡系的傳承。而相對公平的科舉和析產制,使得中國的地主很難實現真正的封建化。”

白斯文這個時候則點燃了一支古巴雪茄吸了一口,有點憂傷地說:“還是老祖宗見識淺了,以為漢人的制度好用,沒想到世界上還有那么多比漢制更好的封建制即便是日本國那樣,也強過如今啊!”

而弗里德里希在筆記里畫下三重金字塔:塔尖是八旗貴族與官僚,中層是科舉地主,底層是赤貧佃農。他看著這個三重金字塔,忽然道:“卡爾,你有沒有發現,中國的社會結構和那些已經歷經了革命風暴的歐洲國家很像啊!”

摩爾露出了期待的眼神:“沒錯,資產階級統治下的歐洲國家的穩定性,遠遠比不上令人窒息的封建時代!”

當更夫敲響三更時,一隊農會的民兵舉著火把經過了摩爾和弗里德里希等人居住的客棧,向著鎮子北面的王家舉人的大宅走去——那座宅院現在被韋昌輝、洪仁玕、左宗棠三人和他們的親兵衛隊占據。白斯文扒著窗戶望去,月光下,曲阜縣農會的講士們正在到處張貼“耕者有其田”的標語分田分地的風暴即將來臨!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